广东人的早茶是不是很丰盛,好吃的东西很多?

一切一切都没了


首先直接回复答案:是!很丰盛!好吃的很多!十年八年前,也在广东生活过三年,那是欣欣向荣的时代,作为南下的北佬,每个人都孜孜不倦的工作,难得有空饮早茶,最多的是工作结束以后一起去吃宵夜。然而,这难得的早茶机会,每一次都愉快喜悦,好吃的很多,饮茶的人们都是开开心心的,推车的服务生也是麻利周到,一种热闹鲜活的粤地生活。

后来,我搬去别的城市生活,早茶依旧偶尔有,可怎么都觉得比不上广州东。再后来,决定去广州利苑再吃一次记忆里的广式早茶。

鲍鱼汁焖凤爪

野菌贡菜饺

原只鲜虾饺

陈皮牛肉球

陈村粉蒸排骨

香煎虾米肠粉

蜜汁叉烧酥(最赞点心!)

杨枝甘露(最赞甜品之一)
太极杏仁露(最赞甜品之二)

椰皇南瓜露

以上,也只是菜单上的一小部分菜式。利苑的水准,每一个菜式都是精细认真的,非常好吃。食材挑选严格,新鲜,尤其是各式甜品,杨枝甘露和杏仁露,外地难有出其右的馆子,有的话,也许只能是自己妈妈亲手做的那一碗吧。看完以上,你觉得广东早茶好不好吃?好吃的多不多?


夏川


有人曾说过,早餐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宵夜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状态。我们可以得知,早餐不仅是对于个人的健康状况事关重要,就连一个城市的整体气质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在这当中,老北京人的豆浆油条、卤煮豆汁儿,每次一提起来,就会不由自主的打下了一个早餐的标签;上海人的小馄饨;厦门人的沙茶面……莫不如此。其中喜欢吃热干面的武汉人,还专门发明了一个吃早餐的专有名词——“过早”。但是在我看来,包括云南的过桥米线这样丰盛的早点在内,各地吃早餐的文化,都还是停留在单品消费的这种行为模式上。而把吃早餐上升为一种消费场景和产品体系的,大约只有广东人的喝早茶了。

这里要区分两个概念:早点和早茶。广州人也有单品消费的早点,对那些忙忙碌碌的上班族而言,拉肠、濑粉、云吞面……都有可能是一日之晨慰藉自己身心的岭南早点。但早茶就不同了。早茶是一个场景体系,不会说蹲在路边喝早茶,也不会说匆匆忙忙喝个早茶,更不会说在自己家里喝早茶,喝茶的地方自然便是茶楼。

这里要说开的话,套路也就变深了。你能分得清楚茶馆、茶楼、酒楼、酒家、酒店这五类截然不同的消费场景吗?

茶馆,就是认认真真的品茶焚香的地方;

酒楼,顾名思义也是用招牌菜加美酒组合起来的正餐消费环境;

茶楼,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在早餐时间段,形成一个叫做茶市的消费时段。从消费,行为模式来看,有点类似英国人所谓的“tea time”,喝着茶、吃各色荤素不一的茶点。

茶馆为了维护茶叶的保存,除了一些简单的淀粉类小茶食之外,原则上不会提供任何烹饪的服务。绝大多数的酒楼,也只会做好,午餐,晚餐,两个饭市,最多加个宵夜。愿意做早茶的酒楼非常的少了,因为、这一块的服务成本相对较高,从经济上来考虑,实在不合算。当然不排除有一些挂着酒家是某某酒楼的招牌,而干着卖早茶的老派食肆。

说到具体的,广东人的早茶吃了些什么?广东人常说“叹一盅两件”。这个“叹”字,大概也描绘出吃早茶跟吃正餐的区别。叹,就是一种慵懒慢节奏的享受状态,非常随意性的的边吃边喝。“一盅”指的就是喝的茶啦!广东人喝得多的,有被称之为“老头茶”的云南普洱,也有从福建过来的铁观音,还有一些喝菊花的女性茶客。现在一些高档的港式茶楼,里面还有单丛大红袍、龙井茶等等高档茶叶,这些是后话了。“两件”说的就是茶点,具体是哪两件?说法就有很多,广东粤菜茶点有“四大天王”之说:虾饺、烧卖、蛋挞、叉烧包。老派的茶客评论一家茶楼水准如何,通常会虾饺和叉烧包作为一个评判比较。但粤菜茶点绝不止这四样。

老式的茶楼里面,会有阿姨推着茶点小吃,慢慢走到每桌茶客面前,然后把热气腾腾的蒸笼放在你面前。除了较为经典的这四个天王,糯米鸡、胡椒猪肚、紫金酱凤爪、金钱肚、马蹄糕、萨其马、牛肉丸子和明火粥等等,随随便便几十个品种!有的茶点的,点菜单也颇为有趣:根据价格被分成了几大类,名点、超点、顶点、特点、上点、皇点等等不一而足。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呢?因为港式酒楼里面,甚至连鲍鱼烧卖都能叫上来了,但正常来说,茶市的消费是不高的,普通的老百姓,就是就这一壶普洱茶,吃两个叉烧包,或是一笼虾饺足矣,买单不过二三十元。相比起一些港式茶楼的超点,随随便便一个都有可能过百,茶市的亲和力平民化是让我印象深刻的!

早在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就有一篇报道提过广东人的服务精神,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描写的:相比起许多城市餐厅里的斤斤计较,广州的茶楼里,一个老茶客花个两三块钱,在里面喝茶看报纸就吃两个包子,但服务员一直都能做到和颜悦色的不停加水,这便是广东人的服务精神了。

广东人喝早茶,我看了有点古罗马人泡澡堂的感觉,里面有一个很强大的社交场景存在。谈生意谈家事、婆媳相处关系、亲戚老友聚会,都会在茶楼里面一坐就两三个小时,把各种人间冷暖、飞短流长,说得个不亦乐呼。看完一份报纸,几乎是老茶客的最低时长,老茶客甚至和茶楼都形成了某种默契关系。几十年风吹雨打不改的时间里,老茶客才会出现,而且会坐在他坐习惯的位置上,假如那一天有不速之客占了他的位置,他会在旁边站上半天,等你离开才兴冲冲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有些老茶客甚至于在喝早茶的时候安然长逝。如果服务员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一个老茶客来喝茶,也会说多半已经西游了,这是广州最为市井气息的一幕。

像历史悠久的文昌南路老广州酒家,这里的茶市之闻名遐尔,几乎全世界的电视台都来拍摄过。作为一个要早起,而且耗时较长的喝早茶行为,现在也慢慢成为了得闲有钱的老年人专利:一是价格慢慢高了上去,二是年轻一代基本上没有早起的习惯,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在这里面雕刻自己的时光。

在未来,广东早茶会不会衰落呢?我觉得要看广东年轻一代突然之间会不会回归传统了?我当然是,抱着非常乐观的心态。


图片来源网络

饭醉分子闫涛


单位需要人员到佛山出差,受以前同事Z的佛山童年美食故事的影响,对那里充满了向往,主动请缨,领导批准,带着情怀,一行六人从北方飞往佛山。



飞机到时夜已深,安顿好住宿,就各自休息。第二天一早起来,提议去吃广东著名的早茶,大家一致响应,这个想吃叉烧包,那个要尝虾饺,再加份流沙包……欢心雀跃,好不热闹。

找了宾馆附近的一家看起来大一点的早茶店,鱼贯而入,各自落座,店里已有些人,但却并不嘈杂,比起北方的早餐店安静了很多,点了叉烧包,虾饺,流沙包,肠粉,蒸鸡脚,蒸排骨,每样两份,又点了6份皮蛋粥,感觉很多,怕大家眼大肚小吃不了,被人家笑话。



挤挤撮撮摆了一大桌,大家开动,叉烧包肉香四溢,虾饺鲜香嫩口,流沙包麦香浓郁,肠粉爽嫩绵滑……食物很袖珍,大家也少了北方豪放吃相,温文尔雅了许多。



喝完早茶,大家一起回走,和大家交流吃后感,最小的妹子弱弱的说:姐,我咋没吃饱?大家同有此感,都怕当地人笑话我们吃的多,谁也没敢放开,一行人相视大笑。


孩子给我讲道理


广东早茶是一种岭南民间饮食风俗。

广东人饮早茶,有的是当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共享天伦之乐。有的喝完早茶即去上班,有的则以此消闲。



消闲族大多为街坊退休老人,他们一般来得最早,离去最迟,从早上茶馆开门可以一直坐到早茶“收档”。这类茶客不去豪华酒家、高档茶楼或宾馆,而到就近街边经济实惠的小茶馆。如去高档茶楼,人均消费可以和酒宴差不多。“请早茶”也是广东人一种通常的社交方式。



其中广东人早晨去茶楼喝茶是一种传统,无论是家人或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广东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
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为吃早茶。但需注意的是,不习惯吃早茶的外地客人,一定不要空腹吃哟,会醉的!


广州人把饮茶称为“叹茶”(即享受之意),至今仍流传着“叹一盅两件”(即享受一盅香茶、两件点心之意)的口头禅。广州人讲究“食不厌精”,但点心的价格是高低都有,穷富皆宜。老人可以叫上价格实惠、雷打不动的一盅两件,有钱的生意人自然也可以来些鱼翅漱口。


张艺摄影


作为一个南北通吃的大吃货,曾经在广州和惠州的亲戚带领下吃过很多次的早茶。所以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非常合适啊!

说到早茶,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这是广东人的最爱,其实除了广东还有扬州和泰州人也喜欢吃早茶。在这些地方,早茶不仅仅是喝茶,吃早点那么简单了,早就变成了一种饮食文化。

不过很多人都奇怪,不就是吃个早点吗,为什么叫早茶呢!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早餐都叫早茶。

顾名思义,早茶既包含了喝茶,也包含了吃早点的意思。说白了,其实早茶就是早餐!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早餐却不一定是早茶。早茶比早餐更讲究,更丰盛,吃的时间也更长。所以广东人吃早茶的时候,不仅仅是在吃早茶,而是更看重吃早茶所带来的那份惬意,那种享受和放松,那种亲朋好友相聚和相谈甚欢的感觉。而“请早茶”也是广东人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

那么广东的早茶到底有多丰盛,有多好吃呢?

总的来说,广东的早茶不是一般的丰盛,不是一般的精致,不是一般的好吃!

先放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下面这些照片都是本吃货在广东惠州吃早茶的时候拍的。

琳琅满目的早点,有炖品,有点心,数都数不过来。

(惠州早茶实拍)

吃早茶,既可以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就是常说的"一盅两件"。也可以随心所欲,大吃特吃一顿。

(惠州早茶实拍)

港式虾饺、叉烧包、烧麦、肠粉流沙包、艇仔粥、糯米鸡、马蹄糕、榴莲酥、胡椒猪肚、凤爪、金钱肚、牛肉丸子、明火粥等应有尽有!

我去的这家店不算高档,也不是很大,就是一般的早茶店,品种就如此之多了,可以想见,早茶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是多么重要。

这么多的早茶,本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虾饺,肠粉,叉烧包还有马蹄糕

虾饺是广东传统粤菜之一。是广东人乃至全国人民都非常熟悉的特色小吃!虾饺的外皮,晶莹透亮,里面的馅料若隐若现,活像玲珑剔透的艺术品,味道自然非常好,香嫩滑软,好吃极了~

叉烧包同样是广东具代表性的点心。作为馅料的叉烧,还有外面开花的面皮,时刻诱惑着吃货们的味蕾,老远就能闻到阵阵香味。

(肠粉和茶树菇炖品,惠州早茶实拍)

肠粉之所以叫肠粉,是因为形似猪肠,在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是用米浆蒸出来的,根据馅料的不同,可以分为3种。一种是加牛肉、猪肉、鱼片、和虾米(仁)或者鸡蛋的有馅的肠粉,一种是不加馅的,叫列肠,还有一种是米浆中加入糖的叫甜肠。味道自然是不用多说,很爽滑,很香。

而马蹄糕也是广东人常吃的早茶点心之一。以糖水拌合荸荠粉蒸制而成。因为荸荠,粤语称马蹄,所以叫马蹄糕。同样的晶莹剔透,既软又滑,味道香甜。

(惠州早茶实拍)

其实在咸丰同治年间,广东的早茶只是一些叫做茶话的小馆子,只提供茶水糕点,非常简陋,但是很便宜,客人自然也不少,大家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喝茶吃糕点。这和北方的茶馆差不多。后来发展成规模更大的茶楼,提供的食品也不再限于茶品糕点,出现了更多精致的小吃和美食以供食客们选择。这时候,广东人去茶楼吃早茶的习惯就逐渐形成了。

广东人叫喝早茶为叹早茶,一个叹字,就说明了广东人是多么的陶醉其中,因为叹在粤语里是享受的意思。所以广东人的早茶时光,是一种难得的慢生活!

如果你去了广东,千万记得去茶楼细细品味一下这美好的早茶时光!

(惠州早茶实拍)


商丘美食攻略


俗语有讲“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早上,广东人会有喝早茶的习惯,这也是广东特色传统文化之一。来广东游玩的旅客,来到广东,一定要尝尝广东的特色早茶了。

大家早上会到酒楼一边吃着广东特色早点,一般喝茶聊天,过着一个写意的早上。在我看来,如今时代发展越来越快了,喝早茶的传统,可以说是现代人享受慢生活的重要表现。平时工作压力大,在周末约上三五知己一起到茶楼喝早茶,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广式早茶的确很丰盛,有各种新鲜玩意,各种精致点心。其中比较常点的有传统拉肠、凤爪、金钱肚、鲜虾饺、干蒸、萝卜糕、酥皮蛋挞等等。而各色粥点都比较受欢迎,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等,把葱花加到煮好的粥面,鲜味更加浓郁。

早茶的茶水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发酵茶(安化黑茶、普洱茶等)、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等),我个人会比较喜欢喝菊普茶,它其实就是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会起到清凉降火的功效。

如今的茶楼发展规模越来越多样,不仅在广东地区可以尝到地道的传统早茶小吃,甚至我们在省外也可能会见到不少。食在广州,味在西关。西关就是最正宗广式点心的发源地,广州的十大名小吃都是出自西关地区。所来来到广州,自然少不了西关名点,建议大家一定要尝尝西关早茶!


食摄旅


早餐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都是路上解决的。可能公司人性化了让你在办公室吃个早餐。无论怎样,对于我们来讲,早餐就是:做得快,吃得饱。营不营养其实并不重要。毕竟上班不能迟到。

同样身为天朝吃货,广州人的早餐,不仅吃的细致,而且还吃出了一种文化。

广州早茶的历史由来已久。要追溯到清朝。说实在在咸丰同治年间,广州有一家馆子,也没有很洋气,就是简单的桌子椅子,提供一些茶水点心。供来往的路人歇脚,聊天。后来慢慢出现了许多这样的馆子,设施逐渐完善,茶点也越发精致。也就逐渐成为了广州人休闲的一大去处。


红米肠粉

一说就流口水系列,红米肠里面的肉配上脆脆的油条,加上里面吓人的Q弹,一口咬下去多种香味混合萦绕在你的口腔。蘸酱和不蘸酱都很好吃。蘸酱后芝麻酱香味浓郁,酱油中带丝丝甜味。不管怎么吃都好吃~


叉烧包

叉烧包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小吃了。将叉烧肉切成小块,加入蚝油等一系列调料,混合成馅儿料。上锅蒸熟后馅儿香皮软。有略微的开口,从开口处可以看到热腾腾的肉肉。光闻着就有食欲。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受《人肉叉烧包》的影响,每次看到叉烧包总是会控制不住自己要脑补。


虾饺

虾饺,顾名思义就是用虾包成的饺子然后再上锅蒸。虾饺是广东人早茶必不可少的一项美点。占据早茶霸主地位。优质的蒸饺,皮薄透亮,呈半透明状。能看清里面的肉馅。不仅皮讲究,馅儿也一样不凑合。要将虾吸干水分搅成肉泥,再把猪肉馅汆熟后过清水,加入蛋白,麻油,胡椒粉等调料,搅拌完成后适当冷冻。一份虾饺,不仅是填饱肚子的一种食物,更是承载了广东人对于家乡美食的寄托。


萝卜糕

萝卜糕源于广东,是一款广式茶点的传统点心。同年糕一样,萝卜糕寓意着“步步高升”,因此,萝卜糕也是广东人民家中年节必备的传统食品萝卜糕采用萝卜丝,广式腊肠,虾米,糯米粉等原料制作,用盐、白糖、胡椒粉调味蒸熟以后,切片煎至金黄而成。萝卜糕口味鲜甜适中,口感软糯,让你咬的每一口都能吃到腊肠粒和虾米,加上清甜的萝卜丝,使得这款腊味萝卜糕,香气扑鼻,清甜不腻味,还具有饱腹的作用。再配上一碗热茶,岂不美哉~

招牌艇仔粥

艇仔粥最开始是珠江三角洲的水上游民创造的,后来在广州发扬光大。最初的艇仔粥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材料,都是渔民打上来什么用什么。因为材料新鲜,所以煮出来的粥鲜美无比。后来陆地上的店也开始仿照艇仔粥的做法,这才慢慢的把材料固定下来。艇仔粥粥滑绵软、尤其是刚滚开的粥,芳香扑鼻,热气腾腾的。秋冬来一碗是最好不过了~如果在自己家做的话,材料也没那么多说道,就是看心情,开心就好~

从“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就可以看出广州人对早茶的态度,这也最能体现广东文化的精髓。有人相聚,家人团圆。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压力大或者已退休。都能在这个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小世界。这可能就时早茶魅力多年不减的原因吧。

关注蓝猪坊,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蓝猪坊


虽然说广东人饮茶在于饮茶,吃的不多喝茶一个早上。但是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好吃的还是很多的的,那么多想吃的点下来又怎么会都少…

蒸、炒、煮、炸、炖、焗。粥粉面饭,肠包点心,样样都有好吃的。每样都想尝试一下,真的太饱了。一般喝了早茶就连同午饭一起解决了,简称:brunch

介绍一些常见的、古早味的和随着时代发展慢慢不再局限于茶点的东西吧,都是在广州吃到的。

蒸类:


烧卖,里脊肉肥肉丝一起手切成,再摔打,不用成泥带些梅花肉的肉块嚼劲更好更多汁,进入新鲜虾仁用面皮包好,点缀莲子也行虾子也可以黑松露也好装饰一下就下锅蒸了。一口咬下肉汁四溢,咀嚼起来满口鲜香,满分。


虾饺,早茶茶点当之无愧的天王,不累述了。


猪肝烧卖,在烧卖肉球的上面铺上一片猪肝再去蒸。蒸出来的猪肝跟白灼的完全不同,更加粉糯一些,妙绝了。因为猪肝高胆固醇嘛现在不吃内脏的人也多了,渐渐卖的地方少了,成了古早味点心。


炸虾饺,古早味点心之一。虾饺不蒸反而去炸,肉馅脱水了,虾仁反而更爽脆肉汁更鲜美。这个功夫很深,皮的粉要调配得好,炸火候恰当,不然成了一层韧韧的硬壳就没有吃头了。


芒果奶酪苏,变种拿破仑,新式点心。广东开阜之地,西餐早进来,并入西餐技艺做出香不腻的酥饼也是好吃至极。


龙虾汤泡饭,既然可以有凤爪排骨蒸饭做早点又为何不可以有龙虾汤泡饭?偶尔奢侈一把也无妨,胜在滋味鲜美浓郁好吃。



香煎萝卜糕配桂林风味辣椒酱,个人最爱的早点。萝卜糕一定要用干贝瑶柱泡的水开粉,这样子煎出来的萝卜糕才鲜香无比。粉浆松硬恰好,萝卜丝不多不少刚好解腻且鲜甜,不能再享受了。蘸一下辣椒酱似乎又能多吃几块了。

广式早茶,既是早餐也是午饭。时代在变早茶的习惯、菜式、人情也都在变。有的茶点消失了,也有的茶点新融入进来。有的人老去,有的人学会喝早茶。年轻人喝早茶的时间越来越晚都要变成午茶了。

但是无妨啊,饮茶的点心的精神犹在,点缀心灵醒一日之神,给一整天带来愉悦的心情就可以了。


贫道嘉辉


广东人的早茶是很丰富了,粥粉面饭再加上各种广式点心,可以变换出许多种搭配。

先说最具特色的点心吧,一盅两件对于广东人来说,是早晨必备。上茶楼,吃点心,是日常的享受和乐趣。因为是常食,在过往中越是发展出更多的选择,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广泛吸取北方各地、包括六大古都的宫廷面点和西式糕饼技艺发展而成。品种有1000多款,为全国点心种类中之冠。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广州饮食业竞争激烈蓬勃发展,酒楼厨师各出奇招招徕顾客。这么一来,不但增添了食客的口福,也大大启发了点心制作的创新思维。粤式点心开始走向中西合璧、南和北合,并具有顺应时节的特点。并且打破局限于包饺糕饼的框框,开拓出即是点心又是菜式的新天地,既能满足家常,又能铺展一筵席。时至今日,粤式点心也越发往着越发精巧的方向转变。

点心的制作大致上可以分成五大类:蒸、煎、炸、炕、焗。煎炸类的有油炸鬼、咸水角、蟹肉春卷、煎饺、炸云吞等。今日饮食崇尚清淡,蒸制者是比较受欢迎的,比如豉汁排骨、鲜菇牛肉球、棉花鸡、百花鱼肚、鲜竹卷、火鸭扎、沙爹金钱肚、虾饺、马拉糕、糯米鸡、蒸粉果、豉汁凤爪、烧卖;包子的话,根据馅料的不同还有分奶黄包、流心包、叉烧包、猪油包、豆沙包、莲蓉包、核桃包、鲜肉包、菜肉包、香芋包。糕点类的比如马拉糕、红豆糕、马蹄糕、水糕等等。


嫣然Tang


哈哈!看到这个题目,脑子里浮现一笼笼好吃的点心,直吞口水!广东人的早茶,是世界上最丰盛的早餐了吧,蒸煎炸煮,包罗万象。

传统茶点,蒸凤爪,如果一家茶楼,没有凤爪,简直不知道说啥好了。


蒸排骨,底下铺着的,一定要芋头!不知为啥,从小这样,变成别的,总觉得没在茶市吃排骨的赶脚。


蒸虾饺,皮薄陷脆,虾和鲜笋与猪油混合的香味十足,要趁热吃,不然破了美感。


蒸带子野菜饺,广式饺子类的新搞作,近年来非常受欢迎。


蒸肠粉,传统蒸类里的成员。茶楼里一般都是抽屉式肠粉,用米浆作皮,包裹着各类馅料,其中鲜虾和陈皮牛肉为经典。


叉烧包,这个不用多说,麦兜都唱到街知巷闻了。


近年来大受小朋友喜爱的小猪包。这是流沙包穿了二师兄的衣服,流行于各大茶楼。


还有抹了眼影的二师兄~


紫薯陷的


蘑菇包,有里外不一致的蘑菇包,也有内外一致的,喜欢后者,蘑菇陷的蘑菇包真心好吃,目前只发现科学城的希尔顿有这款。


香甜马拉糕


干炒牛河


酥香的鸡蛋塔


混酱猪肠粉


香酥咸水角


貌美的天鹅榴莲酥


传统咸煎饼


炸云吞


艇仔粥


窝蛋牛肉粥


等等等~~

还有很多点心无法一一列举,总而言之,饮早茶已经是广东人的生活习惯,也是最自豪的饮食文化。外国人到了广港澳,点心是必吃的,就像蔡先生说的那样,等同于国人到意大利要吃意面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