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难辨?TI UHD 4K及延伸技术普及

坎坎坷坷经历了数年发展的4K技术,随着央视4K频道的开通,或将正式突破内容限制的瓶颈,走上飞速发展的辉煌大道。

投影领域,在TI正式推出0.47”的4K芯片之前,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4K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不但片源问题限制了用户的购买欲望,高昂的成本价格体系更是限制了大部分用户的想象。

随着德仪0.47 DMD芯片被坚果、极米这两大智能投影巨头品牌所广泛应用及推广之后,4K智能微投与4K激光电视获得了诸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与青睐。然而,对于德仪的0.47 DMD芯片的真假4K之说,却被诸多别有用心的人搬上了台面,下面我们就针对真假4K以及4K产品中常见的相关术语,为大家做一个普及性的介绍。

真假难辨?TI UHD 4K及延伸技术普及

德仪0.47 DMD 4K到底算不算真4K?

德仪0.47 DMD是德州仪器(TI)推出全新的支持4K的超高清(UHD)芯片组组,其中又划分为DLP470TP跟DLP470TE。

DLP470TP芯片组是一款紧凑型的4K超高清解决方案,尺寸为17 mm*24.5 mm,从TI官方可以看到该芯片所能支持的亮度能达到1500流明左右,主要是针对智能微投等设备实现4K超高清显示,目前市场我们所见到的坚果、极米所推出的智能投影产品均采用的这款芯片。

DLP470TE芯片组相比DLP470TP芯片组而言,采用了尺寸为22mm*32mm的大封装技术,在亮度层面德仪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可以支持到4000流明,目前坚果U1、极米皓·lune、海信L5等品牌所推出的4K激光电视则广泛应用该芯片组。

真假难辨?TI UHD 4K及延伸技术普及

通过官方技术可以看到,不管是DLP470TE芯片组还是DLP470TP芯片组,其内部微镜数组都是采用的1920*1080矩阵排列,所以从原始分辨率来看,这两款芯片组的原生像素值仅为2.7万,都算不上原生4K。最终通过德仪一项特有的XPR技术(4K增强技术)来促使微镜以超乎人眼视觉数倍的速度来快速抖动以实现像素的复制,最终以4倍于原生像素的成像呈现出830万像素显示出来,就实现了3840*2160分辨率的显像像素。

所以从原生像素来讲,不管是坚果的U1还是极米皓·lune,亦或者是海信的L5,他们所采用的0.47 DMD芯片的4K产品都算不上真正的4K;但是从最终的成像像素来看,它们又的的确确是真正的4K产品。

所以,对用户而言,在购买产品时其实完全不必在意其原生像素的多少,只需要了解到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画面像素是否达到了4K分辨率的830万像素即可。当然,真正原生态的4K产品从理论上来讲,画质性能肯定要超过抖动4K成像的产品,但是其价格也要超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不是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得住的。

运动补偿技术与HDR技术对4K成像到底有无关系?

谈到4K我们就不得不提及运动补偿与HDR,那么这两大技术对与投影产品而言,尤其是对投影的4K成像到底有没有直接的关系,别说普通的消费者,除了专业技术人员,可能很多行业内的从业人员都不一定了解。

真假难辨?TI UHD 4K及延伸技术普及

运动补偿技术其原理是采用动态映像系统,在传统的两帧图像之间加插一帧运动补偿帧,将普通传统的24/60Hz的刷新率提升至100/120Hz,以达到运动画面更加清晰流畅,优于常态响应效果,从而达到清除上一帧图像的残影、提高动态清晰度的效果,将影像拖尾降至人眼难以感知的程度。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运动补偿与4K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即便是1080P也同样适用运动补偿技术。

HDR——即高动态范围图像技术。这项技术最早主要应用在摄影领域,目的是画面更加通透、具备更多的图像细节,让画面反映出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效果。现在,HDR技术已经在坚果、极米、海信、统帅等诸多品牌的产品中广泛应用。

真假难辨?TI UHD 4K及延伸技术普及

其实,在投影显示领域,相比于分辨率而言,HDR仅仅是一项锦上添花的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让画面中该亮的地方更加明亮,该暗的地方又能暗得下去,并保留视频画面在传输、处理、成像过程中容易丢失细节部分,让屏幕画面看上去又如真实世界般的那种明暗感觉。

所以,对于用户而言,不管是1080P还是4K产品,在同等价位的情况下,能购买到具备HDR技术的产品肯定优先考虑。而在智能投影领域,我们通过坚果、极米两大巨头官网网站所公布的产品参数可以了解到,他们两家所推出的智能微投产品与激光电视产品基本都加入了HDR技术。

所以,不管是运动补偿还是HDR技术,不管是对智能投影产品还是激光电视产品,最终的成像像素是没有任何提升关系的,他们仅局限在提升最终成像的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