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一般用什么子弹?

宅男神器kuaibo


用什么样的枪,就用什么样的子弹

子弹都是根据枪来的,想要知道八路军用什么样的子弹,先要知道八路军用什么样的枪,从枪械来说,八路军是典型的万国造。

步枪主要来说有三种,一种是汉阳造,一种是中正式步枪,还有一种是三八大盖,除了这三种外前期有各种土枪等,后期还有卡宾枪;

汉阳造是中国最早仿制德国步枪生产而成,1895年开始生产,是在中国生产时间比较早,使用时间比较长的枪,民间俗称老套筒,怎一个土字了得,后来也是经过多次改良,也算得是中国主力枪械之一,口径是7.92mm,但是由于汉阳造的枪管钢材不行,使用普通的7.92mm尖头子弹容易炸膛,因此采用了88式圆头子弹。投产之初,汉阳造可谓是国枪,每月能生产十三发子弹。

中正式步枪是老蒋巅峰时期在1935年中德合作时期引进的,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虽然也是从德国引进图纸进行仿制,但确实正儿八经的毛瑟血统,因此口径也是7.92mm,使用的子弹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毛瑟7.92*57mm步枪子弹。

三八大盖则是日本人生产的步枪,是日本士兵的标配,尽管日本也曾仿造德国毛瑟步枪,尤其是三八大盖的前身三十年式步枪更是仿造毛瑟步枪,但是日本脑回路比较大,自己进行了多次改进,为了能够打得更远,将枪变长,口径变细,因此,三八大盖的子弹是6.5*50mm步枪弹。中国八路军缴获了大量日军的三八大盖,也是我们的常用枪械之一。

轻机枪主要是捷克式轻机枪和歪把子;

捷克式轻机枪是由捷克斯洛伐克在法国的帮助下研发生产,但是其性能特别好,是最受亚洲欢迎的轻机枪,中国之所以选择捷克式轻机枪,而没有选择德国的MG34机枪,最主要的考量就是捷克式轻机枪省子弹。除此之外,捷克式轻机枪最大的优点还是在子弹通用上,捷克式轻机枪使用的是毛瑟7.92*57mm步枪子弹,这对于后勤供应来说简直堪称完美。

歪把子机枪恰恰与捷克式机枪相反,堪称二战中最烂的轻机枪,日本研制歪把子的主要目的,其实和捷克式轻机枪的优势一样,就是为了让轻机枪使用三八大盖6.5*50mm子弹,这种思想很好,因为歪把子作为制式武器,可以分到每个班级作战单位,如果子弹不一样的话,对步兵来说有一定的压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尽管歪把子使用的规格是6.5*50mm的子弹,但是问题却出在歪把子性能不行,甚至经常出现炸膛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个情况,日军将6.5*50mm的子弹里面的弹药减少一些。因此,6.5*50mm子弹出现了机枪专用弹。

重机枪主要是水冷的马克沁机枪,九二式重机枪;

如果不是看到相关照片,打死纵横都不敢相信,八路军竟然有马克沁重机枪,要知道马克沁重机枪可谓是近代战争中的神器,关于马克沁重机枪的传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斗中,一天的功夫就打死了六万名英军,堪称是死神收割机。马克沁重机枪作为重机枪,每分钟可以发射600余发子弹,火力十分强劲,按照常理来说,八路军不可能供起这么大的子弹耗费。但是中国的仿制的马克沁重机枪被称为民24式机枪,子弹采用的是7.92*57mm子弹,和捷克式轻机枪的子弹差不多。

九二式重机枪则是日本在二战中最有名的机枪,相比于马克沁重机枪也有一定的进步性,更轻便,更灵活,尤其是风冷的设计还是有进步之处的,口径上是7.7mm,因此子弹也是和其他武器不一样。

手枪最出名的是盒子炮,除此之外还有左轮手枪等,

手枪来说种类就更多了,但是纵横还是要介绍一下盒子炮,作为最受中国欢迎的手枪,盒子炮当年是每个中国军人的梦想啊,盒子炮的口径是7.63*25mm子弹。

从以上的枪械制造可以看出,中国八路军所需要的子弹也是五花八门,想要配备够用的子弹那更加困难了,但是最差也就是没有到头了。

因为子弹匮乏,所以八路军很难进行大规模的会战,领导干部的任务主要就是控制子弹的使用,比如一个机枪可以拿50发子弹,步枪可以发20发子弹,据说有的部队人均只有三发子弹。

1942年八路军制造的子弹合计22万发,你说这个子弹够不够用。


史论纵横


八路军使用的子弹主要是两种:7.92*57毫米枪弹(圆头和尖头,通用),和6.5*50毫米枪弹。

当时,八路军主要装备了三种步枪:汉阳造(老套筒是初级汉阳造,使用圆头7.92弹),中正式(使用7.92尖头弹),三八大盖(6.5枪弹)。

汉阳造,中正式,老套筒等枪械子弹通用,都是使用的7.92x57mm枪弹。而且,从1918年后,我国生产的步枪基本都是7.92口径。所以,这种子弹是我军部队主流子弹。

日军三八大盖是6.5*50毫米,由于我军缴获的三八大盖也不少,所以这类子弹也是八路军必不可少的。

不过,八路军其实真的很缺子弹。

日军步兵标配步枪是38式,每个士兵有三个弹药盒:前面两个弹药盒各装弹30发,后面一个弹药盒装弹60发。这样的装弹量很让八路军羡慕啊!

1937年,八路军出师抗战,四万官兵一万多条枪,每条枪平均30发子弹。到1940年,八路军有40万人,九万条枪,每条枪不到20发子弹。



士兵打仗就带五发子弹是常态,打完三发就不敢再乱打了。也是因此,日伪军称我军为“三枪八路”。平型关一战,八路军每个士兵分到了100发子弹,那真是下了血本了。

在如此缺少子弹的情况下,八路军强调要算好每场战斗的投入产出比。

刘伯承反复教导八路军“要在敌人枪没上堂,炮没上架,马没备鞍时就把它打死,不能的话就赶快撤”。

百团大战,八路军消耗了70万发子弹,才缴获了34万发子弹。等于是赔本了!

只有尽快剿灭敌人,才能获取更多的战略物资。所以,八路军更喜欢打小规模伏击战。而且,每次都要把鬼子放近了才打。绝对不能打耗时长的战斗,因为,时间太长,日伪军把子弹打没了,就没法缴获子弹了。那么,这场战斗纯属赔本,回去要受到批评的。

另外,除了战场缴获,八路军最主要的获取子弹的方式是兵工厂自制和友军支援。八路军的很多兵工厂可以达到年产20万发的规模。自制子弹中,很大一部分属于捡弹壳重装弹药。



友军方面,我要赞扬卫立煌将军。1938年,卫立煌为了支援八路军,顶住巨大的压力,一次性给八路军100万发子弹,外加25万颗手榴弹!卫立煌将军也成了我党友人,1955年回国,受到主席接见。

最后,我们看看国军子弹生产情况。

1937.7-1945.8国民党兵工厂累计生产子弹约11亿发,平均每年1.3-1.4亿发。另外,外购了5.7亿子弹,美国又援助了7亿子弹。国军平均每年有3.1亿的子弹进账!


从1937到1945年,国军共消 耗子弹17.1亿发,共产党部队消耗子弹0.2-0.5亿发。

这个差距,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激烈程度不同。


勇战王聊历史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搞明白八路军用的什么装备;而要搞清楚八路军的武器装备,你就会发现这还真有点搞不清,因为由于八路军前期基本没有自己的兵工厂体系,所以使用的都是“万国牌武器”。

先说步枪,八路军主要的步枪有三种——汉阳造、中正式和缴获日军的三八大盖,其中主要以前两种为主。

汉阳造的口径为7.92mm,弹头长度: 3.124 cm,弹头直径: 0.808 cm,弹头重: 227 克。

中正式步枪的口径为7.90毫米,弹药规格为7.92×57毫米。

三八式步枪口径为6.5mm,弹药规格为6.5×50mm。

手枪主要有仿制德国的二十响,也就是毛瑟式手枪、缴获的日本产南部十四式(王八盒子)以及左轮枪,也主要是以前两种手枪为主。

所谓二十响就是匣子枪,这个很常见了,口径为7.62mm,弹药规格为7.62*25mm;

南部十四式(王八盒子)也是很著名的手枪,其弹药规格为8*30mm。

机枪则主要是捷克造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弹药规格分别为:7.92*57mm、11.43*60mm。


青言论史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枪械简陋繁杂,除了红军时期留下来的老家底,主要来自于配发的国造枪械,缴获自日军的枪械和少量的外援枪械。相应的弹药来源也大体如此,少量为自制。

八路军使用的国造步枪子弹主要有汉式(汉阳造)步枪子弹, Commission Rifle Model 88 步枪(老套筒)子弹,国造中正式步枪子弹,巩造九八式步枪子弹,这些子弹口径都是7.92×57 mm。在坚苦卓绝的1941至1942年的困难时期,日式装备成八路军的救命稻草,八路军缴获的日军步枪子弹主要有三八式步枪子弹,口径6.5×50mm,九九式步枪子弹,口径7.7×58mm,四四式骑枪子弹,口径6.5×50mm。

八路军大批量装备的手枪为驳壳枪C96手枪,子弹口径为7.63×25mm,另外我军也装备少量德制鲁格P08 手枪。机枪方面,八路军主要装备马克沁二四年式7.9mm水冷重机枪,捷克 ZB-26型 7.92mm轻机枪,日本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使用6.5×50mm步枪弹,另有极少的德式MG13通用机枪,子弹口径7.92×57mm。


李三万的三万里


众所周知,在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军用物资是十分匮乏的,早期国军虽然给过援助,但数量太少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有人说苏联给过援助,但在抗战期间期几乎所有的国际援助物资都被供给给了国军,苏联给过最多的一次就是45年150万苏联红军突击东北的那一次,把部分缴获武器给了八路军。

八路军使用哪些型号的步枪,口径又是多少呢?

八路军主要的武器来自自产和缴获,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八路军在兴办了无数个兵工厂,但规模都很小,缺少机器、技术、人才和材料。最大的兵工厂鼎盛时期1940年年产步枪3000多支,子弹12万发。生产步枪以汉阳造为主,也自助研发过仿制38式的65式步枪,口径6.5mm。

主力步枪:汉阳造88式步枪

口径:7.9毫米,采用子弹直接上图。不光是八路军,即使在中国汉阳造也是抗战主力步枪之一,虽然落后中正式2代,38式一代,但其仍不失为一把结实可靠的步枪。产量很大,早在清朝末年就已经生产,大到各地军队,小到山间土匪,地方武装,汉阳造的身影无处不在。虽然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推出来中正式但其产量无法取代汉阳造。


稀有步枪:38式和中正式

38式口径6.5毫米,采用6.5✘50毫米步枪弹,穿透力强但威力不足。是当时日本军队的制式步枪,虽然有了更好的设计有坂99式步枪口径7.7毫米,但产量难以替代,迫于战争形势基本装备太平洋战场上的军队。八路军虽然作战会缴获少量38式,但子弹数量有限难以使用。中正式八路军装备太少,少到~~

轻机枪:ZB26(国内通称为捷克式)

口径:7.92毫米,采用7.92✘25毫米毛瑟弹,弹匣容量20发。早在20年代就开始购买和仿造,但直到1934年国民政府才能生产出零件统一的机枪。红军有通过渠道购买或缴获,ZB26是各地军队的主力机枪和火力支柱,在所有的抗战片里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还有大正十一式,俗称歪把子,口径6.5毫米,采用6.5✘50毫米步枪弹,容弹30发,和38式通用子弹。这枪很难用,玩得好可以超神,据说有的老供弹手可以在射手一边射击时一边按住弹仓内子弹,另一个手进行填弹,达到持续射击。但玩玩就好,打仗射手要不断调整射击方向,你供弹手~~

重机枪:马克沁(我国仿制的称为民24式机枪)

口径:原版11.43毫米,民24式采用7.92✘57毫米尖头弹,333发帆布袋供弹(大多数情况)闻名世界的大杀器,它的出现让游牧民族彻底乖了起来,在索姆河战役德军用它一天杀了6万英军士兵。也是抗战功臣,中国军队列装的唯一的重机枪。

92式重机枪,口径7.7毫米,采用金属弹排供弹,容弹量30发

,子弹比38式更难搞。

抗战不易,珍惜眼前生活。 (HB)


兵器世界


基本上是缴获什么子弹用什么子弹,当时八路军的子弹是很匮乏的,打仗的时候都是把鬼子放近了打,这样才不会浪费子弹,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八路军和鬼子白刃战,就是因为子弹的匮乏,有子弹谁会去和鬼子拼刺刀!


用户64539592593


抗战时期,军需物资相当匮乏,八路军和地方武装一般也是有什么就用什么。

国军的标准制式步枪是中正式,标准弹药肯定是7.92毫米尖头弹。八路军属于国军的战斗序列,肯定也是想按照国军的制式来。可惜老蒋给了编制不给军械,八路军只能自己解决武器弹药的来源问题。那个时候能搞到的主要是使用7.92尖头弹的中正式,使用7.92圆头弹的汉阳造,以及使用6.5毫米友坂弹的三八大盖。弹药自然也是以这三种为主。抗战前期的弹药除了国民政府和国军的一些将领帮忙解决过一部分外,很多时候要靠战场缴获,来源少,供应也极不稳定。后期八路军自力更生建立了一些军工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弹药的补给问题。由于八路军的兵工厂生产设施相当简陋,又需要经常对付扫荡等情况,产品的质量并不是很好。不过八路军兵工厂有一种用铜板冲压成弹桶,然后灌铅的制成弹头的复装弹,由于工艺的简陋,造成弹头尖端漏铅成为事实上的达姆弹。这种弹头发红的所谓“红头弹”的可怕杀伤力让不少老鬼子谈之色变。


韩兵17


用什么子弹是由用什么枪决定的,八路军当时的武器基本上还是万国造,以德系、日系为主,美英法意苏及捷克比利时等东欧等国家的武器也有,步枪的话口径大多是7.92,6.5,7.62、7.7等,手枪7.63,11.43,7.65,6.35这几种吧


海水107648101


我来从另外的角度回答。

先是种类:步枪子弹,机枪子弹,手枪子弹,还有猎枪子弹(包括制式猎枪子弹和钢铁砂类)。

再看来源。自制的,买国外的,缴获的,苏联支援的,美国支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