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的交警总队是什么性质的部队?

水生云长2


首先,“交警总队”肯定不是现在的“交警”。现在给这支部队的官方定位是“特务武装部队之一”,也就是说,这支部队不是用来维持交通秩序的(当然,交通畅通也要管),而是用来打内战的,而且还是特务组织!

这支部队是怎么成立的呢?这其实是戴笠的手笔,因为抗战时期戴笠的军统发展到一个很庞大的程度了,其中有很多的武装人员,现在抗战打完了,那自然要裁撤一部分,比如你一个特务组织,弄这么大的武装编制不合适吧。

不过戴老板多聪明啊,他想了个化整为零的办法,就是把军统控制的各种武装力量(什么忠义救国军、别动军、军事委员会水陆交通统一检查处)混在一起,合并为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编为18个交通警察总队,3个教导总队(解放战争末期,国民政府又将各地铁路、公路原有交通警察编入交通警察总队或交通警察旅),蒋介石也批准了。

简单点说吧,交警总队就是戴笠的军统所控制的特务武装力量,那为啥叫个“交警”的名字呢?那是因为戴笠和交通部部长张嘉璈说好了,成立个交通警察总署来管理全国铁路,公路的警务系统,所属部队都改为交通警察部队了,毕竟也要“师出有名”不是嘛。

1946年3月1日,这支部队成立了,人数达到7万多人!这支部队装备精良(美械装备),人员素质极高(很多军官都受过美国的特种训练),战斗力很强,被蒋介石视为“袖珍王牌军”。

然而,毕竟大势已去,内战时期,交通总队不是被我军消灭了,就是起义投诚了。


国史拾遗


1946年3月10日,抗战刚刚结束的第二年,一个新单位在重庆成立,那就是交通警察总局,下设作战、警务、总务、经理、秘书、军法、政工、督察等8个处,还有电讯总台等直属单位,在外地设有京沪区、平津区等11个铁路警处、8个警务组、7个公路警务室。

这个单位还拥有一支武装力量,那就是交警总队,编制为总队17个、直属大队28个、水上总队1个。

实际上,无论是交通警察总局,还是交警总队,都是军统在控制。

交警总队的最早前身就是军统1932年建立的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下辖5个支队及特务大队,1937年正式成军,人数1万多人。1938年番号改为“忠义救国军”,直到抗战结束后,改编为所谓的交警总队,人数扩充为5万人,全部都是美式装备。

国民党主要是让这支部队守卫铁路、公路的警卫,分布在京沪、浙赣、平汉、沪杭、胶济、陇海、北宁、粤汉、津浦等9条铁路动脉沿线,水上总队负责在南京至吴淞口长江沿线巡逻。

然而,最后也是不堪一击。


历史有妖气


国民党统治时期,于1946年组建,名义上是交通警察部队,实际上是军统控制的强大特种武装。

抗日战争结束后,戴笠等人为了保存多年苦心经营的军统武装,与郑介民、毛人凤、唐纵及马志超、吉章简、周伟龙等经过多次商讨,向蒋介石建议将军统武装之精锐,改编为交通警察,以负责全国铁道、公路、水运、航空的交通治安。组建方案于1946年1月呈报军事委员会和国民政府,获得批准。交通警察总局遂于1946年3月1日成立,吉章简中将任总局长、马志超中将和徐志道中将任副总局长。

交警部队实际控制权在军统局(后改为保密局)手里,作为与解放军对抗的一支武装力量。交警部队虽然对付中共游击队很有一套,但在解放军正规部队的强大攻势下,要么起义投诚,要么被全歼,要么逃往台湾,要么被打散。


兵民情


首先要搞明白一点,交警总队并非现在意义上的“交警”,而是一支打着交通部的旗号的军统武装人员。

民国时期除了国民革命军外,还有很多武装部队

一直以来我们称为国军的部队,是国民党军队,或者国民革命军,实际上这都是正规军,除了这些正规军之外,还有一些游离在国军之外的部队,最有名的应该是税警总团,那可比交警总队厉害多了。

税警总队是宋子文担任财政部长期间建立的用于缉私征税的非正规部队,当时国民党收税的确是不容易,所以宋子文用每年摊还八国银行集团借款的盐税剩余款项做给养,不听老蒋调遣,宋子文直接管辖的部队。

大家可能会认为一个财政部下属武装能有多厉害,这么说吧,税警总团练成后,就是国军中当年最厉害的德械师中的教导总队都干不过,教导总队有的装备,税警总团都有,税警总团的一些先进装备,教导总队却没有。在人数上税警总团也是拥有三万多人,一点也不虚教导总队,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德械师打到南京保卫战的时候基本就全报废了,税警总队后来有一半被老蒋要走了,就是孙立人的那支,后来经过远征缅甸撤退到印度受美式训练,成为了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1军。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税警总团啊,交警总队的武装,背后的老板不知道有多强。

交警总队是怎么回事?

交警总队也很厉害,虽然成立时间上没有税警总团早,但是背后老板却挺硬,这个老板就是国民党军统戴笠戴老板。

军统虽然是一个特务情报部门,但是涉及到的事情也是方方面面,尤其当时所处的环境,让军统有了很多特权,像军统四大金刚的赵理君在抗战中就负责河南到山西的通道,名为洛阳专区行政警察专员,连中统的人都打死扔黄河里了。

另外,军统除了在职人员,还有很多外围武装人员,不但用于收集情报,还有的直接用来和日寇汉奸打仗的,这里面就包括忠义救国军,以及中美技术合作所等部队,在抗战胜利后,美国撤退了,戴笠这十来万的武装人员就显得有点多余了,另外不论是国民党内部还是外部,都要求取缔军统,毕竟特务统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人们不敢说老蒋,把气都撒在了戴笠头上。

戴笠想要把军统编入到警察系统,自己当警察系统的老大,结果老蒋有点忌讳,没有答应,戴笠随即和交通部部长说定,在交通部成立一个交通警察总署在统驭全国的铁路公路警务机构,钱由交通部出,人由军统的外围武装来出,经过精挑细选,最后组成了8万多人的交警总队。

当然,军统也就搞搞情报还行,真要带兵打仗也不行,紧接着戴笠就离奇死亡,军统都被改组了,这支武装力量能好哪去,后来基本都被我军消灭了。


史论纵横


国民党的交警总队,即交通警察部队,不是站马路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而是隶属国民政府交通部,却由军统(保密局)掌控,可以直接参加作战的武装力量。

一、交通警察部队的前身

要搞清楚交通警察部队的历史渊源,要从军统控制的“忠义救国军”讲起。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急需扩充军事力量。1938年3月,蒋介石命令戴笠,要他“收容整编流散浦东及京沪,沪杭沿线的国军,加强敌后游击工作”,戴笠遂以自己原有的“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教导团”为基础,广募散兵游勇,队伍扩大至1.6万人。

1938年5月,苏浙别动队经批准改名为忠义救国军。1940年夏,忠义救国军扩充到4个纵队,1个南京行动总队,共辖28个大队,总人数近3万人,后来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人数不断扩充,最盛时多达10万之众,成为一支不可小觑的武装力量,成为交通警察部队的重要前身。

二、交通警察部队的组建

抗战期间,戴笠及其军统的权势达到巅峰,他不但拥有数万名特工,更直接拥有装备精锐,作战力颇强的忠义救国军,自然招致国民党内外各方强烈反对,加上国内要求“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呼吁十分强烈,后国共两党经过谈判,协议大幅整编军队,国民党军队要由原有的380万减少到180万,编为90个师,戴笠控制的忠义救国军难逃缩编。

时任军政部长的陈诚看到忠义救国军都是精锐的美械装备,便起了私心,想要借机将其吞并到自己的嫡系部队,因而把忠义救国军列为第一批“复员裁军”的对象,陈果夫、陈立夫、邓文仪、康泽等军政要员,也想趁机瓜分军统势力。

戴笠何许人也,肯定不会束手就擒,万分精明的他设计了一个“化整为零”的方案,与交通部张嘉王敖部长商定,在交通部成立一个交通警察总署,来统领全国铁路、公路系统的警察队伍,并要求将军统所辖的全部武装力量改编为交通警察部队,归属交通警察总署管辖。

这招“瞒天过海”的方案得到蒋介石批准。1946年3月1日,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在南京正式成立,下辖18个交通警察总队和1个直属大队,主要来源为军委会别动军、军委会忠义救国军、中美特种技术训练班、军委会交通巡查部队、汪伪税警总团等武装改编,总计7万余人。

二、交通警察部队的编制、装备和隶属关系

1个交通警察总队的编制相当于1个陆军加强团,整个总队约有3800余人,下辖4个步兵大队和迫炮、平炮、通讯、特务4个直属中队。1个步兵大队相当于1个步兵营的编制,下辖3个步兵中队和1个重机枪中队。由此可见,交警总队的编制是十分健全的。

交通警察总队装备十分精良,清一色的美械装备。1个步兵中队配备冲野式步枪90支,轻机关枪9挺,60步兵炮3门,卡宾枪10支,冲锋机枪20支。重机关枪中队配备重机关枪4挺,步枪40支,卡宾枪10支,冲锋机枪20支。这样的精良装备,让正规作战部队都十分羡慕。

交通警察总队设总队长1名(一般为少将,也有个别上校),副总队长1名(上校),设政工、督察、军需、军械、军医、副官、书记等7个室,室主任一般为中校军阶。下辖的大队长一般是上校军阶,中队长是少校军阶。与其它武装部队比,交警部队的官衔是较高的。

交警部队的各级官员大都接受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训练班和军统各种训练班的专门培训,其前身组成部队的别动军、忠义救国军,在抗战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综合上述情况,交警部队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素质优良、机动灵活的精锐部队,为国民党其他正规武装部队所不及,一向被视为蒋介石的“袖珍王牌军”,有“亲信之亲信,心腹之心腹”之美称,只是较少为人所知。

交通警察部队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交通部,但交通部只负责拨付经费,国防部只负责后勤补给,其他一切事务包括内部行政、人事任免、军事调动、军事训练、指挥作战等权力,全部都由保密局负责。因此有人形容说:“交通部是交通警察部队的老爸,只管给钱;国防部是交通警察部队的老妈,只管衣食;保密局却是
交通警察部队的老公,拥有对交通警察部队的完全支配权。”

三、交通警察部队的战场表现

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开始全面进攻,交通警察部队也被陆续投入各个战场,只是如此精良的部队在面对我人民解放军时的表现实在乏力,几乎被彻底打残,他们的表现如下:

1946年苏中战役,被歼灭5个大队3000余人,第7总队总队长熊剑东阵亡。

1947年山东战场,第15总队被歼灭,总队长张古良、副总队长陈嵩伟被俘。
1948年山东战场,第1总队被全歼、总队长黄锡畴被俘。

1948年东北战场,第13、14总队被改编为陆军第169师,在辽西被歼灭,师长张羽仙被俘;第3总队在辽宁营口被全歼。

1948年华北战场,第5、8总队在河北昌黎被歼灭,总队长周铭勋,李资深被俘;第10总队在河北塘沽被全歼。

1949年,交通总局机关撤至上海,仅剩6个总队和2个大队,担任上海市区守备任务。

5月下旬,上海解放,交警部队大部分被歼灭,少部分主动投降。

10月中旬,第9总队在浙江舟山桃花岛被歼灭。

11月,第13、14、17、18总队先后在湖南被消灭。

12月,滞留四川的交警部队被歼灭。

1950年3月,残余交警部队被集中改编为陆军第43、11、118师。至此,国民党的交通警察部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纵观交通警察部队数年的历史,他们装备优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但在面临我人民解放军时却一败涂地,充分证明了只有正义的力量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这个历史知识比较冷门,知道的人并不多。只看名字很容易被误导,实际上所谓交通警察总队一开始就不是交通部队。国民党交通总队最初隶属于军统(保密局)直接管辖,由军统头子戴笠一手创立。

与此相关的还有宋子文的财政部税警总队,皆是战斗力强悍的武装力量。不过直属财政部的税警总团在1938年之前是经济武装性质,确实承担缉私收税职能;而交通总队的前身在1946年之前是沦陷区特务与游击武装性质,与交通事业毫无关系。国民党军统大佬(四大金刚与三剑客之一)沈醉,在其《军统内幕》里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交通总队的来源、演变与结局;胡绳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也提到:中原突围后不久,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七战七捷,林梓战斗中歼灭国民党六个旅和五个交通警察大队,共五万余人;在著名戏剧《沙家浜》中,也有不少描写。

日军发动全面侵华,为应对抗战期间的情报需求和国内稳定,1937年底,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成立。淞沪会战失败后,9月4日,蒋介石电令在上海成立苏浙行动委员会,属于敌后秘密组织。

1938年5月,戴笠在蒋介石支持下,将苏浙特别行动委员会中的抗日别动队改名为苏浙行动委员会忠义救国军(简称忠救军),自己担任总指挥,这就是后来交通警察总队(简称交通总队)的前身之一。国民政府在长三角地带开始转变对抗策略,意图在沦陷区渗透与发展。

忠救军是为抗日是做了贡献的。他们在沦陷区,收容、整训国民政府正规军被日伪打散击溃的部队,并在敌后袭击、骚扰日伪军;策反汪伪官员,对个别日伪人士、汉奸进行制裁,从而杀鸡儆猴;对盘踞在各据点的小队日伪发动突袭,干扰其正常运作;在日伪占领的工厂发动群众进行破坏;在日伪占据的城市张贴抗敌除奸的海报等,对日伪政权实施心理战术;

有时也会辅助正规军作战,如破坏钱塘江大桥、浦阳江大桥等,以减少正面战场的压力,进行特种战争。当然,其组织也兼具集聚民间反日力量,以忠心义勇救国救民为口号,有感染和呼唤爱国人士的功能。

因此,早期忠义救国军的成分复杂且多元,战斗力相当低下,农工大众、土匪流氓、散兵游勇与民间帮派力量大致居多——也包括少数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与共产党在地方上也都有交火与摩擦。对情报、谍战与沦陷区工作来说,信息渠道不好掌握,需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故而缺乏统一指挥,一直也不怎么成气候。

军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开办各种临训班,然而效果并不好。到了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后,部分忠义救国军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帮助下,接受美英装备和训练,初步建立了指挥系统,战斗力、凝聚力有所提升。1944年春,共拥有三个纵队,五个行动总队、若干地方支队独立大队,官佐员兵三万一千余人。其势力在最高峰时,包括地方保安团、发展对象等各种人数,总计有10万余人。

到了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忠救军怎么处理就成为一个问题。这与当时的国共谈判与协议相关,大量冗余军事力量要裁撤与编遣,忠义救国军自然也在范围内。为了偷梁换柱,加紧抢占地盘,于是决定改为交通警察部队,最恰当不过了。至少在字面上属于交通警察,而非不符合规定的特务武装。

1946年3月1日,国民政府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在南京正式成立,下辖18个交通警察总队(特种团)和1个直属大队。由军委会别动军、军委会忠义救国军、中美特种技术训练班、军委会交通巡查部队、汪伪税警总团等武装共同改编于组成,总计7万余人。

黄埔系将领吉章简被任命为交通警察总局长,自此交通大队合法进驻铁道、公路等部门,占据要道,维护交通。忠救军的最早形成与之后发展受到了戴笠个人意志的影响,1946年3月17日,戴笠飞机突然失事去世后,军统局彻底交出了忠救军这支武装,改编交通警察部队,交通部正式接手。之后逐步编为正规师,分别投入东北、华北、苏中与西北等战场。宋子文创立的财政部税警总队战斗力相当强悍,抗战期间就被编入了正规军序列。而交通总队的兵员平素主要完成特务与敌占区任务,搞情报收集、暗杀、爆破等特务工作,没有建立起科层化的指挥系统与成熟的组织结构,一直不属于正规军范畴。虽然有的大队装备精良,包括冲锋枪、卡宾枪等先进武器,身着美式军装。但在大型会战中,没有重型武器,缺乏军事训练和作战经验,许多兵员士气也不高,所以战斗力相当有限。

交通总队在解放战争期间,屡次出现在大兵团作战中,掩护重要交通线路与港口。在东北,国民党把交警13,14总队合编为169师,编入新6军,号称美械部队;营口解放时,歼灭城防司令部及交警总队2000余人;淮海战役中,国民党二十五军一四八师和交警第十六总队等万余人驻守宿县;睢杞战役中,蒋介石为纾解区寿年兵团被围歼的危机,先后调动了32个正规旅及1个快速纵队、1个交警总队,共出动兵力27万,实行会战;

国民政府为防止苏联介入内战,西北地区的交通总队的伺机而动;1949年5月,沪杭一带的交通警察部队在上海战役中大部被歼;在山东地区,更是以还乡团面孔出现,实施特务工作;不过,交警总队的近战火力很强、意志坚定,冲锋枪,火箭筒,迫击炮较多,机械化程度很高,当年与东北民主联军对抗时就展露其素质与实力。

拼凑、杂糅而来的部队,指挥失灵与协作无序,不可能有强大的战斗力。1949年,粟裕部在苏中地区歼灭五个交警大队后,缴获了一房间的手铐,可见其本身的治安与特务性质,而非一支正规作战力量。

实际上,国民党把改组后的交通总队送到战场上,也是无奈之举。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历史中看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多么复杂和不易。


秦右史


说起国民党的交警总队,对解放战争不太熟悉的题友们可能了解的不多。但如果说起交警总队的前身——忠义救国军,想必很多人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个忠义救国军是样板戏《沙家浜》里,胡传奎、刁德一所在的部队。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从忠义救国军以及忠义救国军是怎么演变成为交警总队开始。

笔者一向不喜欢用流水账方式写说明类的文章,就择要来讲吧。

关于忠义救国军,有四个要点需阐述:

一、1937年8月,淞沪会战开始后,为广泛调动民众参战,配合正规军行动,蒋介石命令戴笠组建一支万人编制的别动队。(忠义救国军前身)

戴笠很愿意接手这个任务,他早就希望军统能直辖武装部队,因而十分上心。

值得一提的是,别动队的创始人里还有上海青帮老大杜月笙,杜月笙也很配合,他乐于借此机会扩充帮会势力。

淞沪会战中,别动队发挥了积极作用,维护交通,袭扰日军,救助难胞,并付出了2700余人的伤亡代价。

二、1938年3月,华东地区已沦陷,蒋介石再度命令戴笠,在别动队的基础上扩编,收容沪杭一带,在历次战斗中溃败下来的国军,承担敌后游击任务。为扩大影响力,戴笠决定以‘忠心义勇救国救民’作号召,将别动队改名为‘苏浙行动委员会忠义救国军’。

三、从1943年10月开始,忠义救国军再度扩充队伍,同时部队接受了特训,学习爆破、擒拿、情报、电讯等技术,与军统特务一般无二,忠义救国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特务部队。到1944年春,忠义救国军已扩编至三万余人。此时忠义救国军的任务十分明确:一方面对敌作战,收集情况,策反伪军;另一方面监视新四军动向,摩擦不断。

四、抗战胜利后,忠义救国军却面临被裁撤的命运,原因有三:

国内要求结束特务政治的呼声高涨,军统及其武装部队首当其冲,此其一

国共双方签署了裁军整编的军队国家化方案,忠义救国军不是正规军,自然在裁撤行列,此其二

国民党内派系斗争激烈,忠义救国军虽是杂牌部队,装备却十分精良,陈诚、陈果夫、邓文仪等人见不得军统一家独大,希望能趁机瓜分军统势力,

此其三

戴老板自然是不甘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他走了一招瞒天过海,与交通部商定,在其下属成立交通警察总署,随后将包括忠义救国军在内的军统武装整合起来,统一改编为交通警察部队。戴笠这样做,自然是得到了蒋介石的首肯。

其实对于蒋介石来说,这也是他耍的一招瞒天过海,军统武装改为警察部队,既不违反军队国家化方案,又保存了军事实力。

再说句题外话,闹了半天,胡传奎、刁德一的顶头上峰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戴老板,这倒是出乎意料的。因为《沙家浜》里的忠义救国军人数不多,纯属地痞流氓、土匪恶霸的乌合之众,而且他们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无恶不作,并且与日本人说不清道不明,实在是一无是处。当然,这是艺术加工后的忠义救国军。

言归正传,再来看看交通警察部队有几个要点需阐述吧。

要点一:编制人数

1946年3月1日,交通警察总局成立于南京,下辖18个交通警察总队和1个直属大队(1948年又组建了4个交警旅),总计7万余人。每个交通警察总队(加强团)的下属编制十分健全,总计3800余人,辖4个步兵大队(营),4各直属中队。每个步兵大队(营)辖3个步兵中队(连)和1个重机枪中队(连)。

要点二:装备精良

每个步兵中队(连)配备步枪90支,轻机关枪9挺,卡宾枪10支,冲锋枪20支,步兵炮3门,重机枪中队(连)则有重机关枪。

要点三:隶属关系


交通警察部队名义上归交通部,交通部却只管发钱,国防部只管后勤补给,但真正的实权如行政、认识、训练、作战还是在军统(后为保密局)。

要点四:作战任务


交通警察部队本身承担着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投入作战后,往往承担保卫铁路、公路交通线的任务;再者,由于交通警察部队由军统掌控,依然有特务性质,不断对付共产党地下游击武装;此外,也有交警部队扩编成师,编成正规军参加内战。

要点五:实战表现


交通警察部队编制全、装备好、机动灵活,那实战表现如何呢?实战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在华中、胶东半岛、辽西、营口、昌黎、塘沽、上号、湖南,交通警察部队均有总队建制被消灭的战绩,1950年,残存的部队改编为了三个师,退往台湾。


龙七公子


在国民政府时期,交警还没有现在这么明确的定义,毕竟那时候的交通还是非常落后的,有车的人也很少,而交警却不是指挥交通的警察,它代表的是国民党中的一股间谍势力,那便是戴笠的军统,而在他的大肆扩充下,军统的在编人员一度超过了十万之众,因而在其后的整编中,有了交警总队这一概念。



其实这交警总队的前身是军统的特务武装组织,当时的名字叫做忠义救国军,在1946年的时候,一代枭雄特务头子戴笠因飞机失事遇难,而本来由他指挥的特务武装力量最终被改编。在被改编之后大概组建了十八个国民党交警总队,成为了当时除正规军外的一股拥有作战能力的部队,主要维持铁路及公路等治安问题。



而这交警总队的战斗力,其实还是非常强的,因为里面大多数军官都是科班出身,而且接受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训练,是一股有着战斗能力和侦查能力的组织。其所拥有的装备在当时来说还是非常好的,几乎清一色的美械装备,除没有重型武器之外,几乎可以和老蒋的中央王牌军媲美。



而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老蒋因为在战场上不断损兵折将,所以把交警总队也派往了战场,在解放战争后期,交警总队已经改编成为了以师为单位的作战部队,但是最终伴随着国民政府的溃退,这一支成立于抗战时期的特殊部队也最终烟消云散,被我人民解放军全歼。


历史之绝唱


国民党交警总队的前身其实就是内战时期戴笠手下得军统特务武装——忠义救国军,1946年戴笠去世以后,军统面临改组,在老蒋的压迫下,军统被迫交出了一部分武装,其中忠义救国军就被改为交警总队。

其实早期的忠义救国军,它的前身是苏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它以军统和黄埔的人员为骨干,同时又纠合了爱国的知识青年,土匪流氓等各类人士,人数众多但战斗力低下。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英派人装备和训练的忠义救国军,战斗力得到了改善,还配备了冲锋枪,卡宾枪等武器。

改名为交警总队的忠义救国军其实还是有军统色彩,他们名义上接受交通部的管辖,实际搞得还是特务武装,粟裕后来在解放华南地区的时候剿灭了一支交警总队,解放军缴获了一屋子手铐。

解放战争中的交警总队虽然配的是美式装备,但他们训练跟不上,又很少有实战经验所以他们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弱的。在解放战争中,老蒋后来无兵可用的时候将交警总队改成十几个师派到战场上,最后却被解放军打的溃不成军。


虽然这支部队已经在历史长河中尘归尘,土归土,但是它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我们是不能磨灭的。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我的看法呢?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历史十二郎


国民党的交警总队,是抗战时期由戴笠控制的军统武装转变形式的延续,主要成份有三:“军委会别动军”、“忠义救国军”和“汪伪税警总团”,以及戴笠与美国人合办的“中美技术合作所”掌握的少量武装,它的主要指挥机关由原“军委会别动军”改编而来,并非是以忠义救国军为主。

别动军是戴笠1942年与英国人合作筹建的产物,后来又成为与美国海军合作的特种作战部队,建立目的是为了配合美军在中国沿海地区的登陆(没有实施),主要负责在两广、两湖等地区的敌后作战,编有10个纵队,别动军第一任司令是军统老牌特务周伟龙,次任司令徐至道后来成为保密局副局长,这是戴笠最嫡系的特务武装。



(周伟龙)

抗战胜利后,鉴于军统势力的过度膨胀,在蒋介石暗中支持下,陈诚、陈立夫等军政大佬同时要求裁撤军统武装,尤其是陈诚盯上了大部装备美械的别动军和忠救军,以军政部长的身份要求上述各部到指定地点集中复员,实际是想兼并到自己的土木系部队中。

为了保存实力,戴笠玩起了瞒天过海的手法,与国府交通部谈妥,拟将上述各部改编为交通部“交通警察总局”所辖的警务部队,经过戴笠的不断努力,1946年3月1日,交通警察总局成立,军统武装全部塞进该机构,成立了18个交通警察总队,后期又成立了4个交警旅,总兵力约8万余人。(当月戴笠就挂了)



交警部队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归交通部,但交通部却只管出钱,人事和内务完全由军统负责(后改为保密局),调动和作战又归“参谋总部”负责,完全是一个怪胎,次任交警总局局长就是别动军司令周伟龙中将。

每个交警总队是一个加强团的编制,总队长一般为少将军衔(个别上校),一般辖四个步兵大队和炮兵通讯兵等四个支属中队,步兵大队辖3个步兵中队和1个重机枪中队,中队以下为三三制,总兵力约3800人,与日军的野战联队兵力相当。但一色美式装备,以一个中队为例,编制内步枪90、轻机枪9、卡宾枪10、冲锋枪20、六零炮三门,速射火力和近战火力远超日军,但炮兵略弱、正规野战能力一般,毕竟是特务武装改编而来。



全面内战爆发后,由于机动兵力不足,各交警总队纷纷被投入战场,一般配属给野战兵团担负要点守备任务、铁路和公路交通的警备任务,思想反动,意志较强,但是在国共大兵团决战中,由于战斗力不强且分散使用,基本是炮灰角色,各总队逐渐被解放军歼灭,仅有3个总队因为担任在奉化附近的警卫任务而免遭覆灭,撤至福建后改编为陆军部队,至此,国民党的交警部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周伟龙因准备开赴湖南起义,1949年2月被保密局逮捕,1950年枪杀于台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