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着好好的交通工具不用,选择骑行进西藏的人是什么心态?

互联网播客


先说下个人体会。举个最直接的例子,这是我16年的时候,骑行翻越的其中一座山,20几公里连续上坡基本上是这样的景色:


翻过垭口后的景色截然不同:

这座山是岗巴拉山,这个湖叫羊卓雍错。

当我废了一上午的力气,却在短短1分钟的时间内,视野中的景色由荒山到经幡,再到蓝得透彻的羊湖时,我就太庆幸自己是骑行而来的了。经历过的人自然清楚,骑行看到的风景,真的会不一样。


哪怕是青藏线,坐火车经过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感觉,景色一成不变。今年3月骑行出藏时,那种孤独感甚至会令人兴奋,而在真正骑在那条路上之前更多的却是担忧。所以说选择骑行一定不是为了到哪里,而是为了整个过程。


当然也有悲催的时候,会让人觉得骑行的人是不是有病:

这是16年10月从聂拉木到吉隆的路上,因为我骑得慢,直到天黑了我和骑友老才还在一条前后不见村的路上,幸好找到个工地,被好心工友收留。

那天,英俊的老才看上去好像王宝强。

工棚是漏风的,我们穿着冲锋衣钻进被子,熬到了天亮,竟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有人也会喜欢甘苦参半的感觉。


陈坤也是个“放着好好的交通工具不用”的明星,从这个提问的思维方式来说,相对与骑摩托的胡歌,他更像个“地主家的傻儿子”。



问题之所以会说“放着好好的交通工具不用”,是因为在选择交通工具这方面,仅仅是在“用来到达目的地的运输工具”这一个维度去考虑的。如果我今天要从上海出发去拉萨,我大概率选择飞机,能少遭点罪;如果去周边城市出差,我也会选择诸如高铁比较稳妥的交通方式;但若选择骑行,那就不是为了到达而去了,更多的是为了一种过程体验。


前面我也说了自己的一些体会,骑行过程中会对风景有不同的感受。骑摩托车虽然会比骑单车轻松一些,但360°全景天窗、即走即停的体验也绝对是与乘车不同的。


摩旅也是一种文化。对于摩友而言,摩托车意味着很多东西——自由,宣泄,团队,“好好的交通工具”,等等。换而言之,摩托车之于骑士,兼具了文化载体、精神载体、运输载体的属性。我都说的这么高大上了,你还难以理解骑行进藏的心态么?



如果你也刚好脑子进水了那就骑个随便什么自行车去高寒缺氧风景如画的地方溜达溜达吧哎我的天这用户名居然可以起这么长不知道你能看全吗如果能的话麻烦给我说一声吧我代表济南港沟镇和西藏拉萨以及国道三幺八二幺九幺零九的全体骑友和背包客真诚地向你表示感谢记得跟我说啊


2012年4月27日,跟先生大吵一架后,觉得家里的气氛无比沉闷,遂放下一切杂念准备去318,怕自己打退堂鼓,先告知自己所有的朋友即将成行,然后开始在网上搜攻略,准备行装,并锻炼身体,一个月后,是的,我只准备了一个月,5月27号,带着全部行装,从上海坐火车去成都,与网上约好的骑友汇合,开始了我的318之旅。

我只能说,这是我一辈子最不后悔的一次冲动。我的伙伴们都是男性,未婚,都是准备疯玩这一趟回家结婚生娃的。为这一趟行程最少也准备了三个月的体能训练。大小伙子们一个个打了鸡血一般不知疲倦,而我一个养尊处优的中年女人跟他们的速度无疑相差甚远,中间我与他们有过短暂的分离,但还是还是相聚并一起骑行到底,是那次同一天出发的全部到达的唯一一组。

去西藏感受最深的并不是风景,而是一座座高海拔山脉踩在脚下的自豪感,更是历经辛苦感受到的更深层次的平凡生活的动人细节。

与队友唯一的一次分开是我正逢生理期加高反,体力实在不济,我不想耽误队友,要他们先走,他们离开我以后,我一个人坐在康定城的路边泪如雨下,想的是背叛的丈夫,不适合去何从的人生,两个中年男子捡了我,并愿意陪我走剩下的路,他们并不赶时间,慢吞吞也不打紧,但我最终没有选择跟他们,而是搭了一段车去理塘。三天后,我的伙伴赶过来,看到自己的原来的队友,我的激动难以描述,就那一刹那我忽然警醒:这就好比是我的原生家庭啊!离开他们,我心里总会去比较,会不适应,原来的队友不管年龄体力,与我都那么的不合拍,但却在心底永远不可磨灭。

这一次分开后,我没有再搭车,体能也越来越好,慢慢能跟上他们的步伐,而他们四个也总会留一个等着我,这样我们相伴着走到了最后。

还有就是,很多风景,需要历经辛苦以后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与震撼。

海子山过后有一个姐妹湖,看攻略,说美到哭。美到哭,我以为那是胡扯。但海子山之前近40km的上坡,海子山顶的凛冽寒风,转下去,忽然两汪深蓝清澈的高山湖泊,映着雪山,出现在眼前,那一刹那,我的眼泪真的不自觉就下来了,那么美丽那么洁净那么猝不及防的大大方方展示着她!这绝不是自驾游于坐飞机这些轻松自在的出游所能轻易感受到的。

这也就是虐线特别吸引人的魅力吧。


西湘月


旅行并不单单指去往目的地游玩这样的行为,而是指人们从居住地向旅游目的地迁移开始,最终返回居住地这一整个过程。

去往西藏的方式有很多,飞机,火车,自驾,当然还有问题里提到的骑行。选择的进藏方式不同,路线就会有所差异,欣赏到西藏的美的角度也就会大大不同。

车窗两边广袤的原野与远处的雪山

飞机窗户外堆堆叠叠的块状雪峰

直通天际的道路边是无边的旷野

以及骑行的孤寂。

这几条进藏方式的选择,显而易见的,骑行是最艰苦的。

我想这也是提问者关注的点吧?——为什么明明有更轻松的方式可以完成,非要选择最艰苦的道路去达成目标呢?

可是……

生活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啊。

在自己没有做到的时候肆意评论嘲讽别人的行为,也是很愚蠢的啊。

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想要为了证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存在去做的啊。

事实上,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说法:你为达成目标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你所收获的成就感也就更多。

那些真正做到骑行去西藏的人,收获到的东西肯定会比旁观者以为的要多的多:)

我们来谈谈骑行西藏我们需要克服的有哪些困难?

外界

挑战人的天气:烈日/暴雨,前行路上的必然困难。需要有充足的决心与毅力才能坚持下去。

突然的不可抗灾难:自行车突然的爆胎,帐篷的遗失。考验我们面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能力。

……

内心

无法与人沟通的孤寂。在这时,寂寞成倍增加。

依次掉队的友人。被放大的无助感。

……

可以明确知道的是,成功到达西藏,的确是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

当他们做到如此艰难的事情之后,也许今后的生活,不会再惧怕任何未知的挑战了,对吗?


花儿户外


准备好好攒钱,换个好点的摩托车,计划明年从新疆摩旅一次西藏,一定要去趟珠峰大本营,珠峰是我从小大大梦想中的山峰,以前有家庭不敢出去玩,现在离婚了,自由了,可以好好实现梦想了

照片是我去年独自从西安骑行到新疆的经历,这种感觉绝对是其他交通工具无法体验的人生








家庭纪实摄影师超爸


旅行的意义对于我来说就是路上的风景和看风景时的心情,不管采用那种方式。曾经六次自驾云南,自驾过北海,陕西,湖北湖南重庆等,但最让人难望的还是两次摩旅西藏。很多朋友都问我为什么不开车去西藏,而采用骑摩托车这种方式?基本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机车梦。因为骑上机车,可以让你听着引擎轰鸣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的享受那份远离都市的宁静与孤独。释放生活中压力。而西藏又是骑行者的天堂。人少路况也很好,蓝天白云,无数湛蓝的海子,人文景观也不错。











我心飞扬


每个人的观念不同

有的人喜欢开车,有的坐车,有的喜欢骑行,还有的喜欢11路

出行的方式千万种

看自己喜欢那种

本人在东北碰到过一个牛人,骑自行车绕鸡头转了一圈,人家不图名不图利,就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每天骑行几十公里,看看山看看水,体验不同的风俗,人情

路上的风景,坐车里看,骑行看,徒步看

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感受。

胡歌在镜头前是明星,人家喜欢骑行。是人家的生活方式,人家的爱好,不管那种都是好的👌


木木子子拉拉


这个有资格回答,15年三人组进藏,西安出发,一路骑行,享受的是过程,但是很艰辛,运气好,一路没感冒,没扎胎,队友没出事,收获有一点点,瘦了二十公斤,对后来的人生其实没什么改变,或许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堕落之人,没有信仰,只会独活。今年27岁,如果有机会还是会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