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在二战快打完的时候才对日宣战呢?

用户3708573217


因为苏联在5月才结束了和德国的战争,此时苏联才算是腾出手来可以去和日本开战了,而且根据其在雅尔特协定,其应该在结束对德作战3个月内对日作战,所以说1945年8月8日是出兵的最后期限了,再不出兵就是违约了。

苏联早在30年代末就曾经和日军在张鼓峰、诺门罕等地区交战过,但是此后两国都不想继续作战。日本认为苏联难以对付,因此放弃了北上战略,不想继续和苏联作战,但是日军开始在边境修建大量防御工事防备苏军,这些工事在后来的战争中还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的。

而苏联此时刚刚经过大清洗,军队此时的实际战斗力就不强,而且东亚地区本身就不是苏联的战略重点,主要需要防备德国,因此也不想继续和日本大动干戈。不过苏联自然明白日本的野心,因此向中国提供了不少武器装备支持中国的抗战。

后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德作战上,后来苏军通过佐尔格的情报认为日军不会再次进犯,因此仅保留了少量部队驻守其苏日边境地区。后来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苏德战争结束,苏联已经有精力去和日本作战了。而且根据签订的雅尔塔协定,苏联也应该在对德作战结束3个月内对日作战,8月8日正是最后期限,所以此时苏联才正式对日宣战。


前沿阵地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向日本驻莫斯科大使声明,苏联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忠于同盟国义务,宣布从即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之后斯大林派遣苏联红军150多万进入中国东北,开始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我们可以看到苏联对日作战仅仅一个星期日本就宣布投降了,为什么苏联到这个时候菜宣布对日作战呢?

这个时候欧战战争早已经就结束了,5月8日德国就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希特勒也死了。而过了几个月之后苏联才对日作战,为什么苏联不早早的出兵呢?

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苏联确实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日本打的,因为德国就差点把苏联打趴下了,这个时候的苏联哪还有多余的精力宣布和日本作战呢?而且在诺门罕战役之后,日本和苏联也是一直很友好,苏联自己都要差点没了,怎么可能去主动和日本作战呢?

后来欧洲战场结束,苏联也是没有及时的出兵,当然最根本的还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苏联一开始不出兵肯定是没有得到足够的利益,所以苏联也不会贸然的去出兵,因为日本这个时候的主要对手就是美国和中国,苏联怎么会轻易的出兵呢?

到饿了1945年下半年开始,日本已经是败局已定,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之后,苏联已经意识到不能不出兵了,所以才有了8日苏联政府对日作战的宣布。因为这个时候谁都知道日本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苏联这个时候出兵,一可以夺取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权益,二可以获得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三可以获得和美国在东亚谈判的权利。还有分裂蒙古,占领北方四岛,在中国东北驻军等等权益,而且这个时候日本已经是败局已定了,苏联这个时候宣布对日作战,可以最大的堵住世界的舆论,获得最大的话语权。如果欧洲战争一结束苏联就对日作战的话,那么苏联的牺牲会更大,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权益。到了美国投下原子弹的时候,苏联也是意识到此时再不出兵的话,日本就要投降了,所以此时苏联果断宣布对日作战。


小伍讲历史


有一个歇后语叫:麻杆儿打狼——两头怕,用来形容二战期间的苏联和日本,再形象不过了。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鲸吞整个中国东北三省之后,为了牢牢占据这块儿肥沃的土地,日本几乎已竭尽全力。

当时,外部唯一能够威胁日本对东北三省统治地位的,只有位于北方的苏联。而且历史上,日本与苏联的前身沙俄,为了争夺东北三省,曾纠缠了数十年,更爆发过上百万人规模的日俄战争。



因此,有前车之鉴,又深知沙俄对土地贪婪的日本,为了防范苏联对东北的进攻,疯狂的扩充驻扎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在日本的极力扩充之下,被称为日本“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在巅峰之时,曾拥有120余万兵力,同时,它也是日本陆军武器最先进,装备最精良的部队。


而苏联,面对日本占据的中国东北三省,也开始感到极度的不安。被沙俄占据的远东地区,尤其是沙俄窃取的中国外东北地区,距离苏联核心的欧洲地区万里之遥,需要穿越环境极为恶劣的西伯利亚,而距离日本占据的东北三省,却近在咫尺。

因此,一旦日本向苏联远东地区发动进攻,远在万里之遥的苏联主力部队,根本反应不过来,更遑论及时救援了。为了保持对远东地区的占领,斯大林被迫在远东地区驻扎了庞大的军队,来应对日本可能的挑战。


尤其是当苏联获知日本“北进”计划,意图吞并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之后,这种担心和不安就愈发强烈。面对日本关东军的疯狂扩充,斯大林也对等的开始大规模调集部队驻扎远东,最高时,苏联远东方面军兵力高达140余万。

但对于此时的苏联而言,敌人绝不仅仅是远东的日本一个,苏联面对的最大威胁,是位于欧洲地区不可一世的纳粹德国。尤其当苏德瓜分波兰,两国领土接壤以后,苏德必有一战,就成为两国的共识。


而一旦苏德交战,如果位于远东地区的日本关东军也趁机对苏联发动进攻,苏联就将面对两个强国的两面夹击,双线作战的苏联,将随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而为了防止这种最坏局面的出现,苏联在没有击败德国之前,绝不可能对日本宣战。相反,斯大林和苏联最希望达成的,是与日本签订和平协议,从而能让苏联能够腾出手来,全力应付德国。

事实上斯大林也的确成功了,当日本的南进派战胜北进派,日苏双方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后。斯大林得以腾出手来,调回了远东大批精锐部队,而这批来自远东的部队,也成为莫斯科战役胜利的重要力量。

而当斯大林率领苏联,最终在苏德战场上击败德军,并攻入德国,灭亡希特勒之后,对已经彻底喘过气来的苏联而言,进一步需要的则不再是维护祖国领土完整,而是进一步扩张,获取更大利益了。

而此时,全世界只剩下一个法西斯国家的日本,就成为苏联最好的砝码。因此,当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获得一系列好处后,斯大林毫不犹豫的撕毁了日苏双方的和平协议,向日本宣战,指挥百万大军,向中国东北三省发动进攻,并最终覆灭了已经虚弱不堪的日本关东军。


鸢飞九天2018


二战末苏联撕毁《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对日宣战是以严重损害中国利益为前提的,实际上苏联如果早点对日宣战的话将可以敲诈勒索出更多的好处,然而却因为被苏德战争拖住一度被纳粹德国吊打不得不很晚才对日宣战。

我们知道对近代中国伤害最大的两个国家就是俄国和日本,俄国割占了中国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甚至要把边界推到长城边上,而日本更是多次打断中国崛起还狂妄的想要并吞整个中国,另外俄国把占领区的中国人屠杀殆尽而日本则造成数千万中国人的死伤。因此这两国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最穷凶极恶的敌人,它们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是无法计量的直到现在依然严重影响着中国的发展,比如生存空间不足和台湾问题严重困扰着我们,对于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必须牢牢的记住!


回到苏联为什么直到二战末期才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问题上,实际上此时中国是极度不希望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因为日本败局已定并不需要苏联出兵这只会让其摘桃子,然而美国却在雅尔塔会议上出卖了中国换取苏联对日宣战。于是苏联不仅占领了日本控制的库页岛南部和北方四岛报了日俄战争之仇,还出兵东北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早已经是空架子的日本关东军摧毁,把我们东北的财富洗劫一空不算还取得了驻军和租借旅顺港等诸多特权,最重要的是使得外蒙古脱离中国变成其事实上的第十六个加盟国,另外苏军在东北奸淫中国妇女等暴行也屡屡发生。


所以苏联撕毁《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对日宣战并不经过中国同意出兵东北是以严重损害中国利益为前提的,试想如果美国不这么见利忘义出卖盟友或者是我们自己稍微强大一点结果也不至于如此。其实贪婪的苏联如果在中国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的话我们的损失还要更加惨重,比如苏联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出兵的话那么不要说外蒙古铁定保不住,甚至是东北和新疆都很有可能保不住了或者就算保住了也不得不以让出更多的主权利益为代价。

但是由于苏联正面临着纳粹德国的威胁后来更是爆发苏德战争一度被纳粹德军打的丢盔弃甲找不到北,因此苏联不得不把只要精力用在对抗纳粹德国上在东方扩张的野心受到了极大的遏制。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纳粹德国在西边的巨大威胁面对日本的侵华战争苏联绝对会不甘落后要来插一脚,正如和纳粹德国联手瓜分波兰一样在诺门罕战役之后和日本共同瓜分中国是大概率的事,当然也不排除以帮助中国抗日战争的名义强迫我们对其出让大量国家利益的情况。


总是如果没有纳粹德国的威胁苏联一定会提早大规模介入二战中的中国战场,这样苏联无论是站在日本这一边还是中国这一边所获得的利益都会比二战末期更大,好在贪婪的苏联也遭到了纳粹德国的严重威胁一度被拖在了苏德战争上,但即使是如此苏联还是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土成为二战最大的两个赢家之一。

而中国则再一次遭受了和一战一样身为战胜国却被列强强迫让出大量国家利益享受战败国待遇的命运,历史一再的表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这一血淋淋的事实,所以我们唯有不断强大自身恢复祖先的荣耀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才能不再受到任何国家的欺负!


执斧传播开天名


在二战的时候,苏联的境况非常的不利,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对苏联构成了东西夹击的形式,所以,苏联不能够同时和两个国家抗衡,只能先把日本这边给放下来,集中精神对抗实力强大的德国。

一开始,苏联先与德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暂时性的实现了西部的和平。苏联稳住德国之后将主要精力放到东方与日本周旋,日本选择南下战略之后,苏日又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此时的苏联在西方战线陷入战乱,先后参与瓜分波兰、苏芬战争和鲸吞罗马尼亚领土的战争,斯大林在此时彻底放弃对日本的战争。

但是当西线纳粹德国灭亡之后,苏联有必要在东方捡便宜,因为当时的日本已经精疲力竭,苏联只要付出微小的代价就能捞取远东的利益。之所以选在战争快结束的时候对日作战有以下原因:

第一,得知日本的内线在二战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苏联就先是稳住了德国,这样,日本的矛头就只能向南走,苏联也没有了压力,于是就没有对日宣战。而且,那个时候,苏联也有在日本投放间谍,得知日本没有要攻打苏联的想法,所以,他们也可以把军队放到西边,从而能够更好的对抗德国。

第二,珍珠港事件一开始,美国觉得日本比较厉害,所以希望苏联能够过来帮助他们,所以就向苏联承诺不会和德国有任何的关系,继而让苏联在打败了德国之后,把日本也给消灭掉,所以,苏联就可以用这件事情来吊着美国的胃口,这样,美国就会一直站在自己这边了。可是,美国后来忍不住了,他们往日本扔了一个原子弹,这就让苏联慌了,如果让美国抢了他们的战利品就不好了,所以,斯大林那个时候就赶紧的对日宣战。


利刃军事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回答说苏联害怕两线作战,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个原因的解释上,实际上是不全面的,害怕两线作战只是其中之一,这道题其实应该更多的从《苏日中立条约》的角度来解释。

日本和苏联都害怕两线作战

从日俄时期开始,就因为对外扩张问题上,两国关系就不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1939年的诺门坎事件是双方矛盾的集中点和爆发点,虽然我们一直说是日本大败,真实的战况应该是两败俱伤,因此双方达成停战协定。

从1940年开始,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希特勒闪击西欧获得极大的成功,这对日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苏联认为希特勒西欧战事结束后可能会东进,因此,决定和日本讲和;实际上日本也并没有北上的打算,所谓的北上,也就是试探,担心日本其他战争活动的时候,苏联南下,希特勒的成功让日本摩拳擦掌,也想要大干一番,想要南下,必须确保苏联不与其开战。

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什么友谊,只有利益,为了能够有一个安全的边境,苏联以承认伪满洲国政权,停止军事援助国民政府,1941年日苏双方签订《日苏中立条约》。

日苏中立条约都签订了啥?

《日苏中立条约》在1941年签订,这里面有意思的一点就是,这个条约的有效期为5年,也就是说只要到了1946年,那就随便打了。

所以,在1945年8月份苏联对日本宣战在时间上是违反中立条约的,在条约中规定,“日苏两国保证维护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相互尊重领土完整和不侵犯;如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保持中立。”

实际上日苏都明白,条约都是表面化的,苏联在远东地区长期驻扎了几十万军队,而日本关东军也一直在扩充军队。

到1945年春天的时候,德国被击败,苏联也并未说直接向日本开战,反而是盟军需要借助苏联的军事力量,多次要求苏联对日作战,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联声明:鉴于日本帮助德国进行反苏战争,并同苏联的盟国美英交战,中立条约已失去意义,提前一年废除。

虽然苏联有了声明,其实还是违反了日苏中立条约,直到1945年8月才对日宣战,将军队开入东北打击关东军。

为什么苏联一直到最后才对日本作战?

既然条约没杀效力,为什么不早点干日本?从这里面还是能看到苏联人精明的一面的,对于苏联来说,德国才是心头之恨,日本人不过是皮肤之痒,苏联和美国一样把德国放在重中之重,只有打败德国才能确立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打败德国后,苏联立马投入到对日作战的准备,由于苏联距离远东太远,在德国战场稍微整顿修整后就开始向远东运输,到8月份宣战的时候,苏联已经集结150多万军队,确保万无一失。

在打败关东军后,苏军把日本在东北地区大量的设备打包回国了,一点也没吃亏。


史论纵横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牵扯到了国际关系的纵横捭阖和多方之间的谈判,加上二战后期特别是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世界形势变化太大,打破了多方很多既有的判断和协约。第一,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军方存在两个战略前进计划,北上派和南下派争执不休。北上派取得优势之后,在1939年发动诺门坎之战,然而历经四个月,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苏联的朱可夫率部大伤锐气,北上政策就被搁置。此时,日本基本上已经做出了决策南下,同时保有在中国的军事行动。

第二,苏联对于二战的局势和态度也有一个变化。当德国法西斯闪电般攻占周边及北欧各国,苏联尚不能判断出日本会不会再次大举入侵,1939年就暂时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盟约,避免两线作战,防止掣肘军力。当基本确认日本放弃了北上之后,大兵从远东退出集结西线,苏德之间的关系开始剑拔弩张。德国也确实胃口太大,损害了苏联的诸多利益。斯大林这个时候就做好了两国开战的准备,自然远东经略就让位于燃眉之急。第三,日本打算南下之后,必然影响到美国、英国、法国在东亚的利益。然而,此时英法已经自顾不暇,不值考虑,主要就是美国的态度。1940年,德意日签订轴心国协议,日本的考虑就是万一美日开战,就不至于孤掌难鸣,同时让德国承诺拖住英法。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局势都是不断妥协谈判出来的结果。
第四,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国会激烈讨论,最终罗斯福拍板决定加入二战,太平洋战场开辟,这个时期战争的变量与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大。苏联开始与美国接洽,中国方作为东亚地区主战场也积极加入。英法虽然已经失去竞争力,但也开启了了多方博弈,1943年最终形成了几国对于之后作战的初步计划,多国汇聚开罗,也就形成了战时与战后的基本格局。第五,苏联对日宣战很晚,在于本国在西线的战况还不明晰,直到1945年上半年才算基本上完成了战略目标,特别是德国宣布投降后,苏联经略东部就提上了日程,7月份,波茨坦公告的基本框架也大致确立。此时,距离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已经不远,苏联军队集结于西伯利亚靠东与外蒙古,对日本正式宣战。以意大利、德国为核心的欧洲战场结束,只剩下东方战场,胜败基本分明。
总体来说,国际局势纷繁复杂,随时变化,无论是苏联美国还是日本德国,都在不断打牌研判,直到日本失败,还在寄希望于苏联方的中立与调停。

其实,也就是说明了各国的立场问题不是一个恒定的状态,而是根据利益作出的阶段性选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兵者诡道也。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苏联十分明白,两线作战是十分不利的日本号称百万的关东军也是很有影响力的。所以在美国进入日本上空轰炸时才对日宣战。并且苏德战争已经结束。苏联mt0有把最强大的力量投入到对日作战方面。十分有胜利的把握。




顺其自然65491946


因为苏联也怕双线作战。

作为横跨欧亚的大国,苏联面临着日德两面夹击的严峻局面,因此斯大林为了避免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和其中一方保持相对的和平(停火)状态。

首先是和德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稳住元首。然后,下决心派出战神朱可夫在中国东北的诺门坎地区吃掉关东军的精锐,唯一的机械化师团,感到疼的日本政府就被迫与苏媾和,签署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之后由于日本的南进派占上风,日军的进攻方向在东南亚,太平洋方向。而在这段时间里,元首也没闲着,波兰,荷兰,丹麦,芬兰,比利时,当然还有高卢雄鸡,统统纳为元首后院中,当苏德的双方都把自家后院清理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撕破脸开打。这一打就是4年,根本无暇顾及不到远东的形势。

因此,老毛子要想对日宣战就必须完全根除来自西方纳粹的威胁,元首还是很能打的,尽管是腹背受敌,也是见招拆招,硬是把战争拖到了1945年初,当然我们知道,最后是柏林被攻占,德军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这边仗打完了,那老毛子就可以腾出手来,遵照雅尔塔会议里达成的协议,开始撕毁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对日宣战,由大名鼎鼎的华西列夫斯基统帅,针对远东地区的日军展开全面进攻。深谙大纵深理论的装甲部队是如卷土一般地击溃了关东军,顺利地中国东北,其次是收复了库页岛,然后顺便捞了一波千岛群岛。

当然,老毛子搞这些也是有条件的,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老毛子首先是要了外蒙,中国东北地区的动脉中东铁路,还有东北的门户大连,旅顺港的租借权。还有在北海道及其附近岛屿的驻军权。


兵说


这是两方面的问题。首先,不仅是德国担心两线作战,苏联也担心。在二战之前,斯大林通过挤压战略和苏德同盟,成功的将日本的攻击矛头转向南下,减轻了苏联的压力。后来,也是通过有效的间谍行动得知日本不会进攻苏联,从而释放了大量的军队,将他们调到西线对抗德国。

另一个是政治层面。珍珠港事件后,美国严重高估了日本的实力,认为只有在苏联的帮助下才能击败日本。用大量的援助和绝不单独与德国沟壑、开辟第二战场等承诺,换来苏联承诺在击败德国后尽快掉头攻打日本。斯大林始终将日本作为钓住美国的砝码。不过后来,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后,斯大林迫不及待的对日宣战,以抢夺战利品。

讽刺的是,日本在最后还寄希望于通过斯大林来调停战争。可见斯大林运作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