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盖房,为自己留后路的80、90后,真想将来回农村吗?

吴越


我家就是农村的,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80后,在这里我想把自己的心声说给大家听听。

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国家,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落叶归根。很多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特别的眷恋,而且年纪越大,这种眷恋之情就会更加深厚。和很多城里长大的人有所不同,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下地干活:帮邻居种玉米、插秧、除草、割稻、锄地、起房等等农活,只要我有能力有力气我总会去尝试,而且我非常喜欢这种劳动的感受,心里总是很踏实。

随着自己的长大,去到城里接受高等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很多农田已经不再被人们用作种粮食了,特别是在我的老家,如今几乎看不到种植水稻的人家了。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对农村生活有着非常深厚感情的人,看到这种现象,虽然不能说心里在滴血,但是总不是个滋味,所以我一直有这样一个心愿,当自己挣够了需要的钱,就回到农村老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做一个彻彻底底的农名。

也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所以我极力劝说父母一定要在老家盖房,而不是在城里买房住。在我看来,即便现在的农村变了很多,但是同大城市相比,农民的朴实、民风的醇厚、邻里的和谐相处要远远比城里的生活更加让人感觉舒适、惬意。

再加上农村的环境好、空气好,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田地,可以种菜,可以养鸡,不用担心农药残留,吃的安全健康。

我相信有很多80、90后门都会有这样的心思,当然有些人会想着回家创业,有的人想着回家养老,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我们都是从农村走出去的,我们都生生的热爱着生我们养我们的农村故乡。


民俗那些事


像我老家房子还是30年前建的,由于80年代建筑材料和建房工艺差,旧房子早就破旧不堪,渗漏十分严重,虽然早在城里买了房,但是不忍家里的祖宅荒废,和家里人商量之后决定重建。

另外还有一些楼房别墅虽然是老早就建了,那个时候农村很多包工头或者在广东沿海一带赚了点钱,比一般的农村人家建房比较早,那么这个家庭的80,90后就不再需要在农村建房了,虽然那个时候建的楼房样式没有现在建的好看,但只需要翻新下装修下还是能满足住居条件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从农村通过读书在城市买房成家的80,90后,老家的房子可能以后住的少,但农村有父母亲戚,所以过年的时候会回来住几天,如果有条件的还是会建一栋。对于很多人来说,老家的房子是自己永远的归宿。无论在哪里打拼,但是只要老家的房子还在,就永远都有一条退路,有一个寄托。如果老家的房子没了,就成了无根的野草,灵魂也无处寄托。很多人搬进了城里,但是亲情是搬不走的。老房子在,就能有时间了回去看看,这个家还可以团聚起来,还是完整的。如果房子没了,家也散了,亲情也淡了,那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

至于80,90后以后老了会不会回来住,应该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的,比如我自己就觉得,等自己老了,身体健康,会时不时回去住段时间,比如三个月,然后再回城市,这个是因为我考虑,农村环境好,空气清新,但城市住的很方便,医疗买菜什么的都可以方便的弄到!但农村就不方便了,老了肯定不愿意自己种菜或者不会。我想大部分80,90后对于农村是有感情的,特别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但以后国家会实现农村城镇化,很多农村的人都搬到镇上或者国家规划的集中生活,在农村生活的毕竟是少数,比如农场主!


大楚山野人


等在城里把钱挣得差不多了,年纪大了以后,就回去农村,住在农村的院落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然自乐的田园生活。

这也许是很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的一个想法,大家现在生活在城市里,买不起房子,过着雇佣的生活,目标清晰就是为了多挣点钱,但是却让人心累。

毕竟在城市生活生活成本太高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需要钱。

因此,很多年轻人都在安慰自己,现在的努力和隐忍,只是为了以后能够过得更轻松。

年轻的时候,有工作的能力,财务相对自由,可以在城市里边过得舒适一点,但是,年纪大了,人容易生病,虽然有养老金,但是开销也大,生活起来畏手畏脚的,还不如找一个生活成本低一点的地方去生活。

人嘛,都想生活的好一点,现在很多小年轻买不起房在农村盖房子,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挺好的。


作者:西部牛仔,今日新农人资深运营人员,三农专题百万阅读量文章原创作者,免费农产品发布平台田管家特约农技专家!


今日新农人


我是80后 我是想回农村的 这里是我生活了好多年的地方 有亲情 友情 有好多放不下的感情 虽然没有城市好 没有城市方便


心魔狂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