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精神病人喜欢思考哲学问题?

林也程


精神病患者本来就是“思想家”,只是他们的思想没有成体系

所有的精神病人都思维超级活跃、思维速度超级快捷,思维内容超级丰富;所有的精神病人都喜欢思考,正因为其喜欢思考,正因为其想象力超级丰富,被其思考的问题多,没有被解答的问题多;还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困惑多,思维向下深入、发展不下去,他们的思维就向上伸展,向高深的境界攀升,以满足自己的思维相关、思维需要,只有这样其思维、思路不会被阻拦,思维内容也不用被检验,思维内容也不会被检验,思维内容也不会被否定,其乐无穷,天马行空、唯我独尊。


思考是一种智力游戏,思考了周围人没有思考的问题、特别是高深的问题、脱俗的问题、心理的满足感、成就感,高贵感,可以替代社会、世俗对他们不理解、否定带来的痛苦感受。


为什么一些精神病人喜欢思考哲学问题? 精神病患者本来就是“思想家”, 只是他们的思想没有成体系。精神病患者的特点就是思考,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们没有能力面对现实,没有能力思考现实的问题,他们在现实里找不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规避现实带来的否定、不悦,无可奈何,只得思考高深的哲学问题,以满足自己纯洁高尚,不慕名利,不同流合污的心理需求。 关注心理,关注我。


绘心桥心理健康联盟


因为,我曾经患过双相情感障碍。这个也算是,属于精神系列的病。

那么,我自己分析自己,以及观察过周围有精神问题的,有轻微心理问题的人。

确确实实,这些人特备爱思考本质的哲学命题。


1.哲学是从追问死亡开始的。

首先,要谈谈哲学的起源。


就是,在人类还没有进入现代社会的时候。

大概刚刚发明了文字,能够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思想的时候。

人类的小伙伴,每天还是出去打猎,还是出去跳篝火晚会。


但是突然,发现身边的小伙伴,一动也不动的躺在那里了。

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我们是有一天也会那样。


于是心理就产生了某种恐慌。

这种恐慌促使我们发展出两套东西。

一套就是哲学,另一套就是宗教的起源。


哲学是通过理性来逃避痛苦,宗教是通过相信来逃避痛苦。


2.生命能量接近死亡,容易有存在危机。

在生命能量比较低的人中,经常出现那种死亡恐惧的人中。

他们往往就容易产生和上述野人最开始的追溯类似的情况。


当一个人的生命,自我价值总是出现摇摆不定。

他们总是会怀疑自己的存在的价值,而且,时常被痛苦,被存在危机折磨的人。

这样的人,往往就容易思考哲学。

如果,理性思维不发达的。

可能只能诉诸宗教了。


这样的人往往小时候的原生家庭,可能不太幸福。

对,其早期的童年经历有创伤。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天生就是这种人。



3.生死大事。

这个世界上无非就生死两件大事。


庄子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生,也无时无刻不在死。

所以方生方死。


我们无时无刻不再被死的力量,和生的力量驱赶着。

比如,毁灭,堕落,攻击,懒惰,痛苦,恐惧往往都是死的力量。

而,希望,美好,自由,爱,幸福,宁静,勇敢这些都是生的力量。


死的力量堆积多了,就容易深刻。

比如在维度高的地方就是如此。

北欧俄罗斯就是这样,深刻和抑郁,容易产生自杀倾向。

精神病也比较多。


不过,探寻死的力量也是有好处的。

让我们用这个力量探索世界。


不过最终,生死并用,才是好的。

一阴一阳谓之道。


猫黍说


并不是精神病人喜欢哲学问题,其实他们思考的不是哲学,而是一些简单的东西。不是精神病人喜欢思考哲学,而是有些人因为思考哲学变成精神病人。

那么,什么人喜欢思考哲学问题呢?不喜欢动手实践的懒人,基本上都喜欢思考哲学,特别是一些哲学上的“大问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印度三哥。这个也不能怪他们,可能与当地的地理气候有关系。印度板块属于亚热带,气候潮湿闷热,夏天40几度高温,那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不宜人的自然环境里面,印度人不适合在田野里面辛勤耕作,转而寻求养息之所。这个养息之所,自然不能是暴晒的地方,所以三哥就到处寻找。一找,找到一个绝佳的场所——树洞。

看印度的古壁画,很多“圣贤”都坐在树洞里面指点江山。这些三哥找到某一个树洞,往里面一趟就是一整天。躺久了,自然会胡思乱想,开始思考哲学上的“大问题”。思考的人多了,就出了很多精神病人,而精神病人群体偶尔有个别人出了名,就是所谓的“大思想家”“圣人”。所以说,印度自古就盛产“大思想家”。

看看,印度的软件业多么发达,这是为擅长哲学思辨的三哥量身定制。而印度的基础工业则一塌糊涂。原因你们懂的。


怀疑探索者


什么是精神病?尤其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这本身就可以是个哲学问题。因此题主在接触过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之后,产生了迷茫这很正常,作为医学生,既然对此发生兴趣,那你不能只满足于医学精神病学,还得去看看历史上人们是如何探索这个问题的。

这就犹如那著名的三大问,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向何处去

这要么是哲学三大问要么是门卫三大问。你得分得清场合,分得清你就是正常人,分不清那你可能就是精神病人。

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及许多家不一一列举了,有句名言:话语即权力。而其成名作就是研究人类社会是如何定义如何对待如何治疗疯癫的。

《古典时期疯狂史》又叫《疯癫与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这大概是系统性的第一本抛开医学,而是从文化史和医学史的角度讨论历史上疯狂这个概念是如何发展的。 在欧洲中世纪,疯狂一度被认为是女人的子宫引发了歇斯底里的泼妇病症。后来疯狂又被看做是灵魂的疾病,直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疯狂才被看做是一种精神病。而在福柯看来,普遍的意识型态倾向,社会观念对道德标准与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会达到这样一种糟糕的结果:“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以此表达对社会规训的不满。即人只有两种,一种是住在精神病院的疯子一种是住在精神病院外的疯子。而实际上前苏联诊断疯子的标准中就有消极怠工这条,消极怠工者就可能被投入精神病院去强制劳作。而且谁是疯子谁不是疯子,标准变换莫测,颇有1+1等于几,得看上面怎么想。

但抛开政治影响,精神分裂症依然是一种客观的病症,这种病症的大脑物质基础的改变已经被发现和观察到了,而这样的不同之处,是否让患者更容易陷在【哲学思考】中难以自拔?可以是待研究的科学问题,而不再是哲学问题。

科学的任务正是不断的将哲学问题科学化,比如那著名的三大问题,如今或多或少都有了科学的答案。

你是谁

我是基因和环境互动的产物,而神经连接组定义了此时此刻的我,神经连接组稳定,我的表现就稳定,但如果受到身体、文化和观念等的剧烈冲击,改变了我的神经连接组状态,那我也就不再是现在的我,而成为了新我。

从默认信中医的状态转变到怀疑中医到否定中医,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依不同的情况这个过程有长有短。

你从哪里来

这是问本源问题,那一路追溯就必然遇到生命起源这样的大问题,如今正在研究中,有一些假说,比如RNA世界,以及RNA和小肽杂合的世界等等。

RNA左手牵着DNA,右手拉着蛋白质

你向何处去

这是问人类的未来演化,只能说预测未来是最困难的,尤其是人类这种深受文化影响的物种。但人类要么在地球上等死,要么主动到太空去探索,离开地球,延长物种寿命。人类能建造科技版诺亚方舟带走地球生物吗,现在没有答案。

真人版钢铁侠(SpaceX老总 伊隆·马斯克 Elon Musk)的行动,或许暗示着人类的去处


三思逍遥


这是因为精神病人的意识一直停留在精神世界,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不受限的。

01

精神病人和正常人的区别是因为他们的觉知无法回到身体上来,感受不到身体的存在。

人一直存在有两种世界,一是精神意识世界,一是身体物质世界。

正常人是意识在精神和身体双重轮流,而精神病人他们的意识回不到身体上来,一直停留在精神世界。

就是所谓的左脑和右脑思维方式,精神病人一直停留在右脑思维,完全没有调动左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无秩序的,是没有理由的,是一直活在幻想世界里。

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所有的限制,框架都没有,他们仿佛可以看见精神世界中的现象,也确实是看见了各种各样的幻象。

02

哲学问题就是思考人生本质问题,这种本质问题就是从无秩序中寻找规律问题,寻找人类根源问题。

思考哲学上的问题,需要敢想,没有给自己的思维限制。

就如爱因期坦的光速论,时间论,这些理论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无意间某一时刻的想法,如最开始人类是从来没有想过可以上天,到如今天飞机,战机。

只有敢想,敢假设的人,他们才有机会去思考人生哲学上的意义。而哲学问题其实一直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追寻自然界的奥秘,而这样的问题起初都是敢想,无秩序的,无理由的慢慢才转化为哲学。

03

当精神病人一直活在幻象里的精神世界里,敢想、无限制在他们的眼中是正常的。他们喜欢在无秩序精神世界里找相同的,有规律的东西,只有这样,他们的精神才会安静。

他们有时看着天空,我们看见的是物质的云层,在精神病人的眼中,是各样各样的故事,或者是某一种无法言表的现象。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只有自己和那些奇怪的东西,而身边的人才是奇怪的。

他们观察到的东西,比正常人更宽广,他们非常喜欢思考哲学上的东西,就如高铭《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可以发现,精神病人的幻想世界是奇特的,而他们大脑也更喜欢沉浸于这样幻象中,只有同时拥有左脑逻辑性的思维,才能发现乱想中的规律。

所以有些精神病人是会喜欢思考哲学问题。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我们之所以认定他们的行为异常,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行为极度偏离我们所谓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曾经有个笑话,说是有个国王受到诅咒,让他的国民喝了井水后都变成精神病,然后这个国王看着臣民们都精神异常,他也无法管理这个国家了,内心很痛苦。突然有一天,他想了个办法,自己也去喝了井水,于是也和臣民价值观保持一致,又能很好地管理这个国家了。所以我们有时就想,精神病人很多都不会承认自己有病,这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国王与臣民,大家都像是生活在不同思想的平行空间里,谁能说哪个对哪个错能?

人们常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我们就会知道这两种人的共性都是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只是我们不能够理解而已。而之所以称为常人,是因为可能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物质世界的争夺,而那些天才和疯子往往摆脱物质的束缚,生活在精神空间中,而精神层面的往往是哲学性的思考了。这也可能就是所谓的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的道理了。就像我们对希特勒评价,有人说他是天才,也有人说这人就是个精神病人。就像希特勒发表演讲时的表现,他会运用一些在私底下从来没有用过的可怕的词汇来恶意攻击犹太人,但过后他会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回复到一派学者风范,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令人摸不着头脑。

曾经我的一个老师告诉我说精神病的一个来源是因为在原生家庭教养中父母两人价值的背离,导致孩子价值观的不能得到很好的整合,从而让精神分裂。我想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孩子一定有个长时间非常纠结和痛苦的思考,由此衍生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之类的思考来。所以在他们没有完成这份整合,成为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时,这份压抑的思考就得以呈现。有时我想想,为什么伟大的哲学思想大多是诞生于战乱时代,就像我们的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那样,我想可能哲学真的需要痛苦的淬炼了。这就像精神分裂症患者,从来也不是无缘无故随便产生的,也一定有很多精神痛苦的经历了。


鹈鹕心理


00

用户177481501

我就是精神病,严重脱发,每晚失眠,没吃药;只能听催眠的声波2赫兹5赫兹这样的纯声波,一躺下脑袋就开始打架各种声音争吵在耳边响起。大脑像放电影一样,心脏会异常没有规律的跳动,有轻微的自残。和正常人的思维,思考方式都不一样,没事就把自己藏在书堆里,看人体解剖图,看人体力学,看人体循环系统;然后是心理学,行为心理学,行为经济学,重口味心里学,自卑与超越等等。看神学,学习宗教信仰,学习灵魂学,灵学,什么波粒二象性,量子缠绕等等,但不是做学术研究,只是明白能够理解这些现象。比如多数人看到一个陌生人时,看他长相,看脸等等;我就不一样,我眼中的对方是解剖现象的,我会直接看到他的骨骼,肌肉组织,看他所能够到的范围,担心他对我有威胁,会在脑中构想出他接下的行为举止,我怎样才能制服他。我会观察他的穿衣打扮,行为习惯,比如走路啊,说话啊等等。我的大脑像一台机器一样完全不能停止。一旦停止,我感觉我会从此消失!!!我现在身高170cm,体重90斤,脑袋很大,光头,皮肤大黄,整个人就像一个皮包骨头。不是我喜欢哲学,而是事实本就如此,现在一切所谓的事实,真理都是片面的,它是奴隶思想的枷锁!!!它只是一面孤词,只是其中的一面展示,就好比,你拍一张照片,你说那是你,那只是你的一面,并不能代表你!!我一样大家也能真正的找到自己,我在精神病世界等着你……


用户177481501


我是一名职业心理咨询师。

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精神分裂的,或者带有妄想、幻听、幻肢、转换障碍等精神病症状的来访者。这些来访者我们都统统的介绍给了精神病院,不是因为我们嫌弃他们,而是他们必须服药。而大多数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

精神病患者,并非公众想的那样,一定要手舞足蹈,或者满嘴支离破碎的言语,才叫做精神病。实际上,精神病患者也有逻辑清醒的时候。有些精神病患者甚至在他们清醒的时候,会有严密的思维逻辑,精神科医生都能被他们绕进去。所以,没什么要紧的事,少跟精神病人说话,跟你兜圈子,是他们的强项。

但是,为什么这些人又会被认为是不正常呢? 这就涉及到“正常”的概念了。“正常”是参照主流社会生活来说的,比如说,我们大多数人要上班,要挣工资,要结婚,要养育子女,要赡养父母。这些是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正常”。可是这些精神病人,他们已经无力完成这些社会功能了。当他们沉浸在自己思想中的时候,现实生活已经脱离开他们的关注区了。他们不能完成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完成的责任。之所以要他们住院治疗,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能够自食其力,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如果家里开矿,不需要他们操心生活,就像特没谱,把全世界折腾得翻天地覆,也没有人会送他去医院。


晓荷心理咨询


我碰到过一个心理极度扭曲,认知混乱,既阴郁又狂躁,胡言乱语中带着诡辩的逻辑,常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颠倒,思想及行为违背常理,处于精神分裂边缘的人,同时这人又能制定一个个无可挑剔,没有破绽的行动计划,并以很强的执行力付诸实行,这说明了精神病人与天才拥有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专注和偏执,至于为什么有些精神病人喜欢哲学,是因为哲学是思想意识的产品,是生理性的,不可或缺的,由于精神病人缺乏身体对外界事物的正常反应,神经系统的弱化,导致身体感知机能的平衡失调,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思维神经上,使思维发达或过于发达,产生思维层面的错乱或者引发新的思维层面,这些都接近于哲学工作者所需的思维层面,于是精神病人好像就成了哲学家,或者变得对哲学很感兴趣了。


清尘无名


哲学就是归纳、整理、总结,然后上升到一般规律,也叫形而上学,它对社会发展和演变有指导作用,而对具体的行业和问题是没有什么作用的,所以老百姓想多了只会浪费脑细泡。

精神病人会把现实虚拟化,而有把虚幻的东西当成现实,经常处于混淆状态而无法判断、生活和工作,这是最大的麻烦,最轻的喝“心灵鸡汤”而相信,还有年轻人心高气傲,到现实中遇到挫折马上垂头丧气,以后换个角度思考,通过逐步培养积极心态和执行力慢慢转过来了,转不过来的就是中度精神问题,要解决还是需要思想激荡法,就是面对现实除了引导、疏导、干预等辅佐手段的同时最终需要自己去适应、去化解、去克服!



二战时美国生产的降落伞总有几个打不开的,为此会丢掉不少人的性命,品检员认为2%的不合格率是符合要求的,麦克阿瑟将军就下令由品检员亲自戴降落伞测试,吓的品检们脑袋清醒了,从此后合格率百分之百,这些品检员们可能就是想哲学问题想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