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爷大妈驾驶电动三轮车成常态,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幸福的家0兴峰


这是个很严峻的问题。

春节回家的时候,从乡里往村里的路,就是大伯用三轮车接的我。

当时我坐在上面有些心惊肉跳,60好几的人了,开起车来比年轻人还要狂。眼前明明是大拐弯,他老人家愣是没减速,按了两下喇叭后呼呼而去,等过弯之后我着实是吓坏不少。

幸好是平安到家,后来我提醒了一句,他老人家满不在乎的说:“放心,大伯心里有数。”

一句话就把我顶回来了,我放弃了亲自说服他的想法,直接跟我堂哥说去。

亲儿子说的话总比侄子说的管用一些,加上堂哥又用了几个悲剧案例作为典型,等后来再坐大伯开的车,还真慢了不少。

以上只是我亲身体会的一件小事,在我们农村,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老人们虽然懂得开车,可安全意识和交通规则都不太清楚,要想让他们提高安全意识,最好的还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好能找几个案例视频给他们看看,让他们得以警醒。

但这样的方法显然还不够,交通安全除了老人们以身作则之外,政府的宣传培训也一样很重要。

比如在村里举办公开课,或者在公告栏多贴一些交通法规和案例,相信大家的安全意识都会提高很多。


剑岚山


看到这个问题,我是无比悲痛的,就在正月初六的下午我的一位亲人在电动三轮车上去世了。这一天和往常没有任何区别,姥爷驾驶着他的电动三轮车去串门,因为心梗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虽然不是因为电动三轮车的安全问题,但是他的生命停留在了电动三轮车上。


农村大爷大妈驾驶电动三轮车成常态,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限制速度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农村的大爷大妈,他们人老心不老,还在追求速度与激情。我大姨今年60岁了,我觉得她比我的心态都年轻,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各种晃悠,速度都是最高速,看着让人很担心,劝过很多次,从来就没有改过。所以,电动三轮车最好要有速度限制,只有速度下来了,危险系数也就降低了。


二、应该组织一次系统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农村虽然现在条件好了,硬化路通到了家家户户,但是他们是农民,农忙的时候需要下地,家里养了牲畜,还需要去铲一些草料的。对他们有一次全面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高速他们如何快速安全通过十字路口,什么路段必须减速,什么路段可以加速,这是一定要掌握的基本要素。

三、提醒老人不能心急,稳妥前行

老家村子里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电动三轮车翻车的事情,虽然都没有人受伤,但安全隐患确实是存在的,看着很危险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驾驶员太着急了,只是想快点到达目的地,其他的都不管,这样是不行的,老年人反应迟缓一点,一定要减速慢性。

欢迎说出你的想法。共同维护农村老人安全!


三农博览汇


如今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交通也很便利,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尤其农村日新月异,基本村村通硬化路面,交通工具也花样百出,电动三轮车作为一种能源车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随之人们的需求也跟着提高,一部分农村的大爷大妈们为了方便省力省时买上了电三轮车,有的主要可拉货,有的主要可拉人或出行自用,但是机械的东西是要熟练小心使用的,大爷大妈们又上了一些年龄难免反应有些迟缓,在行使过程中安全对人对己都令人担扰,俗话说有的事故就算你不找别人、别人也会找着你,不过好的事物总有两面性,我认为总不能禁用吧,关健是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建议一、驾驶人应该受到严格培训,二、车辆出售环节严格管控只能出售给有驾驶资格的客户,三、相关部门加大力度检查检验、作好宣传,四、驾驶人自身多学习交规,熟练技术,小心行驶,道德行驶,五、亲人朋友们要经常善意提醒大爷大妈们人老了开车别急别慌、多清醒点、多观察周围路况。

好啦最后祝大爷大妈们一路顺风,开心驾驶,安全回家!



乐瓜瓜乐


农村驾驶电三轮的大爷大妈成“马路杀手”,如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我们可以发展农村电动三轮到处可见,而且样式繁多!

而驾驶人员多为老头老太,甚至孩子!

他们安全意识薄弱,不守交通规则,常常出现各类刮叉,甚至重大事故!



甚至有各种改装,超载。完全没有任何安全常识,经常在马路上随意行走或停放!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文东认为,处于对生命安全的保障,应该出台相关约束政策,限制出行,有限治理这一乱相!

有人可能持反对态度,是想,出事后后悔还能来得及吗?就如同交规一样,虽然各种约束,但哪一条不是为了人们的生命安全着想的?


壹点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人们的出行都有了代步工具,生活节奏加快了许多。

但做为代步主力的小汽车基本是有中青年人在用,做为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六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身体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原因,基本上都不可能驾驶小汽车出行。

老年代步车(电动三轮)的出现,为解决老年人出行难带来了曙光,一时间,老年代步车火爆起来,大衔小巷,大道小路,都可见到大爷大妈驾车行驶的情景。但是,随着老年代步车的上路,由于驾驭者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法规学习,安全意识不高,事故频繁发生,社会上开始出现了“禁止老年代步车上路”等各种声音。



我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年人也应该有骑车代步的自由,但更应该有遵守交通法规的理念和意识。马路事故不分老少。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老年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就是自己驾车要技术熟练,不能因为技术问题,造成事故,致使自己受到伤害。

第二,不伤害别人。在自己驾驭车辆时,认真操作,遵守交通行驶规则,避免撞伤别人。

第三,保证他人不被伤害。也就是说,不要驾车带人,一旦出现事故,会给乘车者造成伤害。

总之,老年人驾车要想少出事故,不仅要认真熟练掌握驾车技术,还要仔细学会交通法规,并认真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使事故减少,并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


闲聊农家


农村大爷大妈驾驶电动三轮车成常态,如何才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对于许多农村大爷大妈驾驶电动三轮车这个现象,要想提高他们安全意识有多种方式。

首先要让他们自己有安全意识,很多大爷大妈开起车来背道而驰,或者是年龄关系,记性不太好的,油门当刹车使,不遵循交通规则,种种原因导致悲剧的发生。

提高他们安全意识仅靠家人的叮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互联网广告新闻媒体形式宣传,老年人可能不大上网。还可以组织一个安全意识答题大会,本次大会人人可参与,多答答对者有奖,借此来提高农村大爷大妈们的安全骑行意识。



在去年夏天的某一日,我在去医院看病的路上,碰见了一起令人发指的交通事故。一个老人,骑着电动小三轮逆道而行,他左顾右盼,似乎旁边没车,他打着方向盘正准备驶过马路,突然一辆皮卡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两车直接来了个碰撞,好在那个路段距离医院较近,老人可能没有生命危险,但看那猛烈的撞击,受伤定是严重。


所以,帮助农村大爷大妈们提高安全的骑行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我今年二十岁,可以跟我交个朋友吗?


美妆的日常分享


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我父亲就在去年三月份,骑电动三轮去赶集,避让一路边小孩,不小心将电动三轮骑进路边沟里。电轮车当时侧翻倒地,车上坐着的我母亲摔的不轻,到医院住了半个月才出院。因老年人反应迟钝,遇到突发状况就心慌,以致出现事故。



现在的农村,电动三轮车己经普及,几乎家家都有。农民骑车赶集,下地干活,确实很方便。同时也引发了安全问题。应该引起广大农民朋友的重视。我认为,首先要提高农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二,提高农民的驾驶技术。镇政府可以定期组织驾驶培训等。三,镇政府定期组织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在农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农民骑电动三轮车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不是小事,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


泥儿离不开水


农村里的三轮车很普遍,大部分家庭都有,也成为农村人(中老年)的代步工具。三轮车由于价格适中,购买也较方便,所以成了农村大爷大妈的最爱,他们无论是下地干活或者是出门购物,都爱驾驶三轮车出行。

如何提高驾驶三轮车的安全意识。驾驶三轮车确实存在安全隐患,风险也很大。但是,如果能让农村人出行乘车方便,下地也乘车方便,还会有那么多人驾驶三轮车吗?

如果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下地劳动还需要几里或者是几十里的路程,下地是要劳动的,如果把体力都用在路上,是不是给农民更加增加了负担呢。

不是农村大爷大妈没有安全意识,而是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出行问题,解决了出行问题,就解决了安全隐患。


平凡的幸福4114


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有电动车或者电动三轮,以前的摩托车也由于不安全费油马上就要被淘汰了,虽然电三轮给农民带来了方便,但是电动车的安全隐患也是存在的。



现在农村好多大爷大妈,下地拉庄稼,赶集买东西,走亲戚,都离不开电三轮,但是年纪大的老人,反应迟钝,安全意识薄弱,总认为别人不敢碰他,但是有几个开车的是故意碰人的,都是意外,老年人骑电三轮还不按道路规则行驶,转向拐弯都不回头,直接就拐,开车的司机到了跟前都反应不过来,很容易碰到他们。



我是农村的,我经常开车去镇上,就会遇到很多这种骑电三轮的老人,真的很无奈也替她们担心。

我妈我爸也骑电三轮,我就告诫他们,骑车时,脚一定要始终放到刹车上,遇见紧急情况,可以第一时间踩刹车,骑车时要注意左右的情况,拐弯转向,一定要停下来,回头看看,在确定没有车,并且安全的情况下再转向拐弯,平时骑车速度一定要控制好,莫超速。



如果你的爸妈也在农村骑电动三轮车,一定要像 头号强子 说的一样,告诫他们,注意安全行驶,莫让当儿女的担心。


鲁南强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