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你觉得可能吗?

蓝天飞燕l


这个问题我给大家说一下吧,我今年刚晋级也就是从中教二级晋为中教一级,说说我近几年的努力和感触吧!

取消职称暂时还不可能!沿用了几十年的分配制度,一下子更换,太难做到了!


评职称不是某个人心血来潮或者三两天能搞定的事儿!你要说有没有不公平?有!但是有限!我自从担任老师就是班主任,七年了,除了有一年培训学习没当!你能想象七年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九点多回去,十点多休息,第二天依旧,坚持七年是什么感觉吗?


教师努力工作,为的什么?除了良心,就是为了晋级,得到认可!工资倒是涨得不多,进了级也不见得能涨多少。我每年积分都跟高,今年终于晋级了!有时候很多因素吧!

取消职称,不太可能。现阶段,还没有更好的评估方法来代替职称制度来作为教师工作的激励制度和分配方式。

逐步改革正在进行,包括大年初一的国务院发的文,上层也已经意识到这个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正在改革,但是一下子废除,是很难做到让7000万教师都满意的。所以给我们国家一些时间和理解,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的,希望你也相信!


宝妈小八卦


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不太可能,但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正在成为可能!

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教师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太多的问题,目前人社部正在进行职称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分类进行各类职称改革,中小学评定职称将大大淡化论文。



媒体报道,中小学或将取消教师职称工资。为防止收益不公平带来的社会问题,将通过工资改革限高,稳中,托低,逐渐淡化职称工资,取消中小学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与公正辩证统一的工资体系。





饱受诟病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不仅评审过程繁杂,不公平,耗费老师大量时间和精力。一些学校因为高级名额的限制,退休也评不上高级,高中初级职称收入差距太大,严重挫伤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破坏学校良好氛围,早就该改革了!



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途虫的百味人生


首先,我们谈谈为什么会出现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呼声。当然,跟待遇有关。现阶段,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不同职称的待遇差别真的是太大了,举个例子:我是广东某农村中学的一名老师,由于停止评职称两年,后来又收到质数的影响,现在教了快十年了还是中学二级教师,到手工资全部加起来4800左右。而我们学校的高级教师,到手的有7200多,当然,教龄也有一定影响。如果是同等教龄的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相差也有1600多。而且现在大多是二级,一级教师干了很多活,但每个月拿的又少。所以会出现很多教师呼吁取消职称的现象!

职称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应该不会被取消,但可以缩小职称工资的差距,比如有些地方,连教师的住房维修补贴都要按照职称来分三六九等,这也未免有些太不合情理了,应该有所改进!


快乐校园路


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是不可能的!

首先来分析一下,某些要求取消教师职称的理由:

1、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后,就不在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一般情况下,教师晋升到高级职称,年龄大约在40~50岁,很多老师,都是积极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的,而只有一些年龄超过55的老师,由于健康原因,不在满工作量任课。这部分老师,不只是高级教师,所有级别的都如此。


2、职称评定中存在腐败,该取消。职称评定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公正现象,试问,哪些评定中,不存在腐败现象。何况,大部分单位都是比较公平的,而且,各级职能部门也都在严厉打击腐败,职评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3、认为职称评定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该取消。事实上,老师们都是要求进步的,在创造职评条件的过程中,那个不努力,教学效果优秀,满工作量,承担班主任工作等等。所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4、认为指标太少,老师到退休都不能取得高级职称,不公平。技术职称是对技术人员的工作成绩、工作能力的肯定和奖励,高级职称不可能人人都是。看看所有的医生都是医师吗,所有的公务员都是处级吗。

职称评定给广大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给教师谋得了福利,但评定过程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正在逐步改进,逐步规范,职称评定不会取消,只能改进。


小眼看教育


如果单纯从政策上来说,我认为取消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聘任,可能性不大。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职称都是分为五个等级,中学是——中学三级、二级、一级(相当于大学讲师,中级职称)、高级(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特级(荣誉);小学是——小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相当于中学一级)、特级(相当于中学高级)。

当初国家制定出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政策,目的是为了鼓励各中小学教师积极上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社会建设人才尽职尽责。


由于每个学校的每个层级职称的教师名额,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造成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中,教师的职称并不能完整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方面的业务能力。但由于教师职称与教师的实际收入挂钩严重,无形中就大大挫伤了业务能力强,却因为职称低,形成收入低的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这对于此部分的教师是很不公平的。这就是目前教师职称最被诟病的地方。

不过,自职称改革以来,这项政策毕竟已经实施了几十年,要彻底推翻这项政策,条件并不成熟。

但我认为,通过调整工资结构,降低教师工资与教师职称的挂钩比例、乃至彻底脱钩,并不是不能讨论的问题。如果通过不断的论证,充分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把这项工作做好了,肯定能大大提高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这对于国家的整体人才建设也是一项利多。

当然,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一线教师的收入水平能随着工作年限的提高而不断提高,并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给出相应的提升通道,这才是教师们最愿意看到的。


感动时代


我是一名中级老师,我认为不会取消职称。

之前我回答过一个支持职称的帖子,引发了很大争议,而且呼吁取消职称的呼声更高,这说明了职称评定有很大的弊端,也体现了众多一线教师的呼声!


但是,我依然认为不会取消职称!我想职称评定中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非常清楚,之所以不取消,一是因为职称有其积极作用,如果没有了职称,很多人进了单位就会混日子,后果比高级老师不愿工作严重的多;二是没有一个更好的制度来取代。

有人说,只有中国评职称,其实这是错误的,全世界的老师几乎都在评职称,所以问题不在职称,而是职称评定过程的腐败这也是一线老师最痛恨的。

出了评定过程的腐败,职称还有一个弊端,就是评上高级职称的很多老师缺乏了工作的热情,不再认真工作,这和设立职称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所以,为了弥补,国家开始推行绩效工资,虽然现在是开始阶段,还很不完善,但是这是趋势,会越来越规范!

所以我认为职称不会取消!


赢在高三


万恶的职称,伤了多少一线教师的心。我们学校几个转岗教师,教学不咋样,从不研究怎样上课,从一开始就准备职称的各种材料,因为有关系混了领导,假证书一大堆,评职称比谁都快,工资比同教龄老师多一千多,平常工作中都要给对他评职称有阻碍的老师打压,设置障碍,不叫人舒心。严重影响一线老师的工作热情。现在我地,评上高职称的领导一过五十岁,就退居二线天天坐茶楼,到处旅游,几个月不到学校,还说是给年轻领导腾位置,更有甚者,一些四十多岁的校长,评了高级后,主动申请退居二线,天天不用到学校,到处耍,专心培养自己的儿子读书。敬爱的国家领导们,你们不要再相信什么狗屁专家和学校领导的意见,它们都是评上高职称,享受高工资的人,它们当然不愿意改变这些到手的好处,多到教育一线了解了解,现在评上高职称的哪个还在一线上课,大小领导都在享受特权,很早评上高职称,一线教师怨声载道。我建议取消职称工资,工资实行:一教龄工资,鼓励终身从教,二工作量工资,鼓励多上课,每个领导岗位有相应的岗位工资,三,绩效工资,对工作好的老师多拿。四其他津补贴。这样职称可保留,作为专业技术肯定。让那些不再做事的人只领一部分相应的工资。


任我行194283615


原因一国家制定的教育政策不可能说变就变的。国家的某一项政策的制定都有很漫长的过程,是照顾大多数人利益的,是在不断完善的,所以一项政策不可能说取消就取消的,不管是制定还是取消都有一个验证过程。

原因二中小学老师职称制度是对中小学老师工作认能的一种认可,不光与工资挂钩,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当然现在因为职称评定中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就取消这一制度也是不严谨的。就是国家制定一项好的政策,只是下面的人把这经给念歪了,难道因为把经念歪了,就说这经不好吗?

原因三取消中小学老师职称制度也不符合广大老师的利益。因为现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为评职称而头疼,但是对于大多数评上高一级职称的老师来讲,这职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取消后如何来保证他们的利益,有人说根据工龄,但是如果完全依照工龄的话也会造成一部分老师混工作年头的情况,这工作能力又如何来体现?职称有时候都不能体现工作能力,更何况工龄呢?

总之我认为取消中小学职称是不可能的,但是必须要做的是如何完善教师职称评定的漏洞,解决职称评定的公平性,减少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增分项,确保职称评定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这才是对普通老师最大的帮助,也是普通老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的回答只是表达个人看法,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文明评论,不喜勿喷。


源小米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从1987年开始,至今已走过整整三十年的历程。

中小学教师职称,全称是[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原来的初衷是基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技术】,因此,才进行职业评定的。此前,建筑工程、医疗卫生、园林艺术、农业科技、文学艺术等都已经按照专业技术评定了专业职称。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千呼万唤之下,才把中小学教师列入【专业技术人员】,从87并开始首评。



中小学教师到底应不应该评定积称,首先得衡量中小学教师是不是一门专业技术。诚然,中小学教师除了各行各业都是备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特殊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具备高尙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等素质。因此,中小学教师,完全是一种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职业。


诚然,在30年的职称评审中存在着不少不完善、不合理的成份。譬如学校教育行政人员的职称和一线教师职称评审中的矛盾。这一点,医疗卫生部门解决的比较合理,医卫人员走医疗卫生系列,把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人员,另外列一个【医政专业】。所有在编的医卫机构的行政人员,均走这一专业系列。总之,一句话不完善的应该继续完善,不合理继续改革。说气话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反而会使怨气更大,影响自已身体健康,也影响学校工作。其实,职称评审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申请一一学校评审后加注意见,送当地教育部门职称评审机构一一由县(市区)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后投票决定。

初级职称送县(市、区)科技局审核备案。

中级职称,县(区、市)评审加注意见一一送区(市)职称办审核备案。

高级职称,县、区审核后送省教育职称办一一专业评审,加注意见一一专家职称委员会投票决定。

其实,如果谁不愿意评审职称,不写个人申请就可以不参加评审了。但教师按职称的工资也就没有了。


李彬文


看了这问题我也在想国家真会取消中小学教职称吗?我国分类设立职称系列(教育、医疗卫生、农林水……)是从1979年开始,总的看我认为还是使从事相关专业技术、业务的人都有一种认真履职、积极向上取向一一争取更高一级职一一增加一定工资。虽然去年底国家有关部门也释放出有可能“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的信号,但我认为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里都不会取消。理由:

1:虽然职称设置上对初职、中职、高职的指标核定数及评聘过程中固然会有一些不合理现象,但目前也未听说国家已研究出更趋于科学合理的确定教师工资等级的方案,如参照公务员系列来做可能也不太切合实际(公务员科员以上工资基本上以职务即实职、非领导职务挂钩),我想即使国家有取中小学教师职思路也会先作广泛调研并形成初步方案后先行试点,待改革方案趋于成熟可行,才会提交国务院研究并决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从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三十多年来看,总体上还是激发了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提升上的积极性,也培养了绝大多数教师认真履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责任感,只有做到这样且履职年限达标也才能有职称提升工资增加的机会,这也可以说是教师奋斗的目标、动力。

以上是个人就此问题的两点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