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在北上广月薪一万,还是在县城月薪四五千?

杨莎莉


北上广没有生活!!!


我在北京工作,相信,很多刚毕业没多久的小菜鸟也跟我一样,缺失了工作与生活的分界线,之前离公司远一点,一天上下班路上需要浪费3个小时的时间。后来咬牙跺脚搬进了公司附近的小区,距离近了,加班次数也慢慢的多了起来。我的工作是电路设计工程师,近几个月的加班时间如下:

确实,感觉生活离我越来越远。踏入北京,只剩归途!


但是,我不能走!!!

先不说我的工作在家乡有没有类似可以接档的,北京的机会确实多,而且牛人多,可以让我时刻充满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虽然有时也有疲惫,但是我还是很快调整回来的。我总有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那就是希望自己不再平庸。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我是愤青,但此时不奋何时奋?

再说说家乡

一个贫困县(我没有丝毫嫌弃),最近发展的还行,只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之前,在家乡的生活慵懒的能嗅到霉味儿,因为我不想放弃我的专业,所以我无法留在家乡。但是在家乡的同学过的才叫生活,亲戚朋友都在身边,时不时的小聚,再加上慢节奏的生活,着实令人羡慕。

保留这一份羡慕也好,这也许就是生在这个时代应该有的样子。


所以,别再犹豫是离还是去,闯闯再说。


下一个天亮去看海


我是北京的,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工作,老公在北京工作时我俩相恋,老公当时年薪税后15万左右,因是标准穷二代,老公父母无法支持他在北京买房,老公考虑后希望我和他一起回到他的家乡一个三线城市创业,因为感情很好,家里支持,我和他一起回到他的家乡,他开始创业,我则申请调到离他最近的分公司,开始时也是各种不适应,觉得医疗,教育,生活基础设施都不如北京,现在第四年,婚结了,娃有了,老公公司上正轨了,一套160平房子,一辆车,过了年提第二辆车,想吃的想买的想玩的在这边一样能享受,挺好的,我家宝随我落户北京,这边基础教育还不错,因为宝户口不在这,从幼儿园开始一律私立,教育质量都不错,打算高中再回北京念,有时和老公聊起来,如果当时留在北京,拼5-10年,紧紧巴巴的买套小房,买辆小车,月月还房贷,生娃不敢请月嫂,宝宝上学不能上最好的,幸福指数也没现在高


嘟宝贝妈咪


我和老婆都是大学本科毕业,我还是国家211大学毕业的,现在刚结婚一年多,俩人一个月工资加起来差不多接近八千吧,而且社保养老都有,老了不愁。有一辆二十万的车,在市里还买了套房,六十多万,首付让父母担了十万,其他的是我们自己一年攒的钱,其他的用我的公积金贷款。以上是基本情况。我从来不觉得我缺乏上进心,上班几年也混了个干部,但我没想过要到一线打拼,没想过一定要通过打拼来证明自己,在小县城生活很安逸,人际关系处理起来表面上看起来不如电视上面演的那么露骨直接,但仔细琢磨可比大城市人际关系复杂多了,不比在大城市锻炼的少吧!总而言之,想证明自己有勇气的,不一定非要跳悬崖;想证明自己有才华的,不一定非要戴眼镜!自己过得好,一家人过得好,小孩照顾好,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担当,也是对社会的担当!



郡守且马


我的一个学弟,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了4年,去年9月份刚刚辞掉了月薪过万的工作回到家乡三线小城市考了个事业编。当年刚毕业的时候,他家人就想让他回家考公务员,但是这兄弟当时声称“非北上广不去”,不顾家人劝阻留在了上海。打拼四年,要知道,在上海月入过万,稍微舒适一点的生活就足够分文无存。

学弟的事情并非一个个例,毕业后选择北上广的奔波劳顿还是小城市的舒适安逸,对于很多出身小城市、来到大城市读书并且希望以此改变命运的同学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父母往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家近些、活得轻松些,这本质上是没有错的——谁的爸妈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

人都是追求确定性和安全感的,在预期收益相同的情况下,人一定会选择风险低的。

但是,“小县城四五千”也未必是真稳定,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过一批大的下岗浪潮。并不是说小县城就一定能安逸终老,可能你在国企,离下岗同样只有一步之遥。一旦你选择了安逸,就会慢慢习惯那种安逸的生活,从而丧失斗志。

一旦你成为了井底的蛙,就很难再跳脱出来了。但若是你一开始就能够向远方看,北上广也好,小县城也好,你都能做出不错的成绩。

北上广月薪一万和小县城四五千之间,其实还有其他生存形态。我有一些做自媒体的朋友,本职工作还在国企,副业收入却早已是主业的几十甚至上百倍;还有一些摄影师朋友,斜杠身份在业界算是小有名气,也并非都在北上广。真正禁锢你的是“要么北上广月薪一万”,“要么小县城四五千”这种单项选择的的思想。

真正要选择的,是拼搏而非安逸的状态。


贺嘉


如果月薪一万我肯定不愿意在一线城市。

我老家江苏的,高考保送上交,毕业后出国去mit读了phd,博士毕业后回到上海,进了某垄断企业,落户。家庭条件一般,农村人,家里没有实力支持我买房。当时我有机会回家,月薪不到1万,我是因为感觉就这么回去对不起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于是选择留在上海。13年当时offer是25k×16,税前40万。因为没钱,所以错过了房价涨之前买房。今年跳到某创业公司做cto,三年攒了不到一百万,加家里东拼西凑一百二十万,顶着疯长的房价买了房。

房贷500万,440万商贷,30年,等额本金,目前每个月33000多的房贷。我现在税前50k一个月,有补充公积金,一共4200的公积金,税后到手36000还完房贷我每个月还剩7000块。瞬间从高收入变成了普通收入,买车也不敢想,还要攒钱准备结婚,今年虚岁三十了,还没有达到有房有车的目标。所以,月入一万,不是本地人,在一线城市不可能活的很滋润。

我女朋友是交大的硕士,现在某外企管理层,我俩税前一百万。有人说你何必买房,不然生活多滋润,我俩这收入几乎财务自由了。我想说,如果我回我们小县城,首先交不到现在的女朋友,其次不可能有现在的收入,估计也就一万多一个月。另外,在一线城市不买房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上海未来是世界移民城市,买不了房,就进不了这个圈子,以后都别想买的起,房价就是用来筛人的筛子,买不起,就回老家吧,很残酷吧。

ps,我女朋友两个哥哥结婚把她爸爸积蓄都耗空了,还借了不少钱,还得靠我女朋友资助,我现在就想早点攒钱结婚,然后就可以共同承担了。今年大半年才攒了3万块,可怜啊。


亜牛


北上广月薪一万虽然苦,但是四五千在县城也未必滋润。

有些人可能会告诉你说,你在一线城市要租房、出门要搭车、要经常在外面吃饭,这些花费都是很无谓的。不如呆在老家实实在在,租房的钱也不用,出门也可以自己开个电动小摩托。

但你细想,在老家的生活真的那么省钱吗?并不是。

待在老家,就意味着待在亲戚身边。当然包括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亲戚的家的红白事,你都得花钱。我实验过,曾经有几个月待业在家乡休息,每个月光人情这方面的花费至少五百。

我们下面算算这笔帐:

假如你赚五千,减去人情花费,就只有四千五了;假如你的日常开销是两千,减去之后就只剩下两千五;你可能要赡养一下父母,每月交个一千,就只剩下一千五;作为一个适婚年龄的青年,你可能会谈个恋爱,节省的话,每个月存个五百块是没问题的吧。

这样,你一年就可以存下六千块了。过年的时候给小朋友们包个红包,给长辈们买点手办,给自己家里加几个菜……基本上就没钱了吧。

其实苦逼程度跟一线城市里那帮月薪一万块的人一摸一样。

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你更喜欢一线城市还是更喜欢县城?

既然大家都差不多苦,那我为什么不选择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受苦呢?至少心里排斥感没那么强。

一线城市和县城的区别其实不用我说,大家都明白的。平台的不同、人群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相处模式的不同,反正有很多不同。

如果非要在这两种情况下做选择,那我建议,选择让你身心最舒服的。

你觉得呢?


浮力麻麻


我的观点是:年轻的时候出去闯荡闯荡,混的好就留下来,混不好也能攒点钱,回去结婚买房过日子。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兄弟,在北上广待过,虽然收入不错,但是不愿意做每月月供上万的房奴,当然实话是,收入还不够高,没到年薪50万以上这样不担心房贷的地步。
于是,在大城市呆了多年后,他还是回老家了。由于在大城市的积累,他在小城市可以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不用上班,有点小生意。所以完全不懂本地人上班的滋味,其实和在大城市并没有太大差别。
差别在于,他买了个大房子,近200平,还买了个纯电汽车,生活上比在上海整天挤地铁要舒适多了。
可能有些人认为,舒适会让人堕落,没有追求。但是,对他来说,并没有影响。毕竟在大城市待过,有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份事业,当然是基于之前的积累,做线上的生意。
我觉得这样就脱离了对本地工作的依赖,其实在哪都一样。
这种情况,我认为是可以回家的,当然,如果对自己再狠一点,也可以留在上海,这只是个人选择问题。
但是,对年轻人,我还是建议,去大城市锤炼锤炼吧,进可攻,退可守,没有什么压力的。
每天坚持原创,已经很多年了,其中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也希望各位能够给些鼓励,关注,点赞,留言都可以!感谢读者,感谢粉丝的长久陪伴!

赵冰峰财经


11年毕业,武汉东风风神上班,那时候薪资挺低的,不加班一个月不到2000,加班一个月不到3000。做了半年就辞职了,开年去了广东,7000元钱撑了大半个月光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广州体育路的一个人才市场,进门都是本科毕业,免门票。当时要带毕业证,守门的把我的证看了下说要买门票,我说为什么他们免费?他说本科以上学历免费进。当时我就懵了。后面一群人看着我。然后我就退出去了,没找到理想工作之后又回了武汉,再之后就去了上海上了半个月的半,随后又回了武汉,断断续续跳槽。工资有2300变为4000多,到现在所在的公司做销售一行月薪8000元不过没有所谓的五险一金,不过是到处漂。由于前几年一分钱没怎么存,大了也就想着存点钱备用来着。。。现在本科生乃至研究生太多,有时候和他们比拼只能比拼阅历。大都市好,我还记得11年第一次出省去广州,感觉像农村进城的小孩一样。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听广东方言,第一次看大都市。挺新鲜的。只是没有能力把自己留在那个城市。有点遗憾把。。不过如今开始奔三的年龄了,只是想着存点钱以后回县城过日子来着。武汉房价都是2-3万了,消费不起


百里第微


1.北上广,代表的是资源、机会和未来

如果刚大学毕业,去北上广,很多时候工资也只有五六千,前提还是你自己优秀,有公司要你。经过一两年努力后,你就可能实现月入1万元。但是月入一万,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真的不算什么,特别是在动辄几百万的房价面前,你会发现一万确实生活压力很大。然而,为什么很多人还是选择留在北上广呢,即使他们收入还不到1万?这是因为,北上广有着太多的优质资源、机会,这里有你对未来的憧憬,通过你的努力,是有可能实现的。比如说工作,北上广的工作机会实在太多了,只要你是个人才,只要你有真本事,相信会更容易找到你发光发热的平台,而不会埋没你的才干。今天你的工资是月薪8000或者月薪10000,但是只要努力,5年后,你可能月薪已经是8万或者10万,而在小县城,你努力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2.小县城,一成不变的生活,看不到希望

相比之下,小县城的生活节奏通常更慢一些,工资收入也更低一些,月薪四五千,天天过着老婆孩子乐炕头的生活,这也何尝不是一种美满。但是,当你在办公室,看到老张、老王,干了30年,如今工资依然只有6000多,依然在重复干一些一直在干的事时,你可能一下就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对于这种现状,如果你是安于接受的,那没问题。如果你不想如此生活,那你会感觉迷茫,你会看不到希望。不仅仅是你,你的下一代也许还会如此,因为,你能给他提供的教育也许顶多就是县城最好的教育,实际情况是,说这话时你还没底儿,因为你未必能抢着县城最好的教育资源。在这样条件下,你的孩子很可能重复你走的路,就这样一代一代重复下去。

3.如何选:综合考虑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优势,同时也有大城市的烦恼,比如大城市生活节奏很紧张,一天可能除了工作就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私人时间,因为房价高,大部人租的房子都比较偏远,每天在路上会花费4小时以上的时间,而在小县城,可能上下班步行也不过20分钟。那么,你要什么样的生活呢?如何选择呢?你必须要遵从你的本心。一旦选择大城市,那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更多的艰辛,但同时,也可能有巨大的收获,有着改变一切的可能,当然,你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但真的努力了,相信也不会太差。而如果你选择小县城生活,在享受安逸的同时,你就不要羡慕某某同学过几年后月薪十万二十万,某某同学全世界地飞,因为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未来。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当下,只有选择没有努力是不行了。你选择了什么,就要对你的选择负责。


坤鹏论


首先,题目本身对比就有问题。

在北上广拿到月薪一万的人群不在少数,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快递小哥都能拿到这个数;

但在县城月薪四五千绝对算高得了,在县城拿到这个月薪人群的比例非常少。

我在北京工作,身边就有朋友提过:在北京压力大,但每月一万月薪还是可以存下不少钱。如果回到老家每个月只能拿个两、三千块钱工资,除了必要的开销,可支配收入太少了,有个四、五千块就可以考虑回家去。

所以拿北上广收入的中位值和县城收入的高位值对比,本身就是不恰当的。

其次,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

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一书中写道: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人性就是如此,这山望着那山高,却忘了最开始的初心是什么。

这么多年,身边陆陆续续有一些朋友逃离北京回到老家或去到一些二、三线城市重新开始,朋友圈晒出的工作、生活状态都很棒。而在我人力资源工作的面试当中,也总能遇到挣脱束缚,勇敢来北京追梦的求职者。

在我看来,无论选择是北上广工作,还是留在县城,关键看自己。

如果你本身并不是敢闯敢拼的性格,觉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小日子就很好,不必来北京淌这趟浑水;

但如果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形容的:“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你本人就是这样的性格特质,北上广欢迎你!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职场资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