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德風,小人德草。”是什麼意思?

後知後覺


這是《論語》裡的一條對話,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被誤解。

我們先看看原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翻譯過來似乎很簡單:季康子向孔子問關於政事的治理,先談了談自己的理解,就是:賞罰分明,凡是有違道德的,嚴重的可以殺掉,通過殺無道,來成就、確保、展示有道。

孔子反對,說:為什麼要殺戮呢?你如果能有道,那麼百姓就會為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當風吹過草的時候,草是順著風的方向低頭的。

但細細琢磨,這句話還有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其中就是這句“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它在“問政”的語境中,是一個什麼意思?

可以從下面三個角度來理解:

第一,君子和小人,雖然是一個道德區分,但本質上是政治的。

今天的讀者,很容易把君子、小人的理解限制在道德上,其實不止於此。上面這個對話,就很清楚的表達了這是關於政治治理的重要問題。在良好的政治中,統治者與有道者是統一的,而被統治者則是缺乏君子道德的小人。換言之,好的政治,就是君子統治小人,而不是小人統治君子。

第二,君子和小人的“德”,是一種根本性的道德,不是我們平時理解的“私德”

當代的讀者,經過了現代社會的洗禮,已經徹底無法理解“道德”的原初含義了。麥金泰爾曾寫過一本書,叫《追尋美德》,專門探討了“道德”如何從一個古典的、政治學、哲學的概念,最後演變成一個現代的、倫理學的、私人的概念。

簡單的說吧,今天的人一說“道德”,就是指私德,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作風”,比如男女關係啦,遵守社會秩序啦,等等。但古人所說的道德,並不僅限於私德。古典意義上的道德,是一種獨立的、自我發展的、具有反思能力的人格。

舉一個例子,“孝”,大家都不陌生。有的人會認為,“孝”,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天經地義的事情嘛,祖祖輩輩都在執行的嘛。對於這類從不去思考、反思,就全面接受一個道理的人,古代就會叫做小人。

而有的人則會思考,什麼是孝?為什麼要孝?孝的意義在哪裡?孝僅僅是因為傳統所以才要尊崇嗎?孝有沒有消極的作用?孝的本質是什麼?……能夠時時保持思想上的警醒,不盲從權威、傳統、祖祖輩輩的傳承,而是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達到一個結論,這樣的人是君子。

所以,君子、小人並不是說小人就是壞人,而是說缺乏獨立人格的人;而君子不僅要當好人,而且是主動要當、知道怎麼當、為什麼當、瞭解當好人要付出何種代價但堅持要當的人。

第三,風行草偃,並不是“上行下效”,而是君子為小人制定價值和意義

很多人會把風行草偃理解為“上行下效”,理解為上頭的人行善,下面的人也會跟著行善。這種理解不是很準確。

大家想一下,我們的國家,從古至今,樹立了多少典型、榜樣,真的有那麼多的人去模仿、去學習嗎?事實上,如果一個榜樣太過苛刻,比如孩子病了不去治療,父母去世不去盡孝,只是一味堅守工作崗位,這樣的榜樣,一般人怕是也不敢去學吧。

事實上,能夠理解君子、小人的區分是人格獨立的區分,而不是好人壞人的區分,就能理解風行草偃的真正含義,是君子通過實踐來為社會制定價值、意義、習俗、慣例,而小人缺乏反思能力,不思考,就會自然而然的接受這些價值、意義、習俗、慣例。

還是拿上文的“孝”為例,當君子經過反思、思考,認為“孝”的確是一種富有意義的價值觀之後,他就會通過各種途徑來傳播“孝”,慢慢的,那些不思考的人也就自然而然的、悄無聲息的接受了這一點。這種關係裡,君子的確像風,而小人也的確像草啊。


danyboy


君子德風,小人德草。這句話大家並不常聽到。為了弄清這個做人的根本問題,大家一定很關注得到正確的解答,請各位點擊我的頭象就可以得到答案。君子懷德:,小人懷土。這是君子與小人做人和追求的根本區別。這裡將德比喻為風,即自然風:風是流動的,是有力量的。將小人的德性比喻為草,草在原地設有活躍能力,是被動的,沒有立場,主張,常言道風吹兩邊倒,:。小人的德性就象草一樣,沒有做人的主心骨,失去做人的本性本質,那也火大倒向那邊,都是由小人懷土,懷利,趨利性的特性表現。古言之,一介草民。也就是指種田種地的普通老百姓。在舊社會,老百姓都沒有接受教育學習文化的權利,只能成為勞動的工具,工具怎麼會有文化有思想有道德有覺悟呢?老百姓想到的是利,是個人的私利,除了謀利養家餬口,別無它救,落後的自然經濟決定了百姓只能謀私謀利,在道德上很少有追求,也就很難做到修身養德,祖祖輩輩只能停留在小人這個層次,長期以來農民一盤散沙就是由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培養出許多的小人心懷。而真正的君子也是有文化的有修身的人。所以君子在我們這個社會並不很多。君子要象風一樣,吹遍全社會,要向君子學習,做君子式的人。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做一個有愛心有情懷有報國心的人。讓我們的社會形成君子之風,道德之風。


吳定律


這個問題很好!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理解不清楚,這就會誤解了孔子。

孔子所說的君子和小人,不同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君子和小人。現在所說的君子和小人主要是從道德層面來說的。君子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小人就是道德低下的人。而在春秋時期的君子和小人,卻是從人的地位的層面來說的。君子原來的意思是君之子,後來引申為地位高的人,就是上層人士。而小人是指地位低的人,普通老百姓的意思。所以,孔子的這句話的意思是:社會上層的道德像風,社會下層的道德像草,草總是隨風而倒。

孔子是很重視上層統治者以身作則的。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發佈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實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發佈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如果自身不正,怎麼去管理教導別人。所以這句話的反義詞可以看成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好玩的國學


此句出自《論語.顏淵第十二》。原文是: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意思是說:季孫問孔子說:“如果殺掉無道的壞人,來成全有道的好人,你看怎樣?”

孔子說:“你是一個主政的人,何必要用殺戮的辦法呢?你自己向善,老百姓也就自然跟著你的方向走。在位者的德性好比風,老百姓的德性好比草,風吹在草上,草必定會隨風仆倒的。”孔子推崇“德政”,《論語》中非常多的地方闡述此中心觀點。《為政篇》開篇便是“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政治有三個品級:王道的政治感化人民,霸道的政治威服人民,強橫的政治以武力脅迫人民。如果感化人民無效,而後就威服他;威服他無效,而後就以武力脅迫他;脅迫他仍無效,而後就給予刑罰。聖明的統治者都是先施行德教後講求刑罰,先定下一個榮辱合禮合理的標準,然後重視教育“教之”。如當前社會中的尊老愛幼、互幫互助,網絡中的“自淨”現象等,正是德教的結果。


通識文化


應該是“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原文出自《論語 顏淵》: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姓季孫名肥。魯哀公在位時擔任正卿,當時魯國最有權力的政治人物之一。

這段話講的是季康子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

(記得悟空問答裡有一個人提出問題說,孔子懂不懂治理國家,這裡就很好地給出了答案。)

季康子說,用暴力的辦法(也就是所謂的嚴刑苛政)來治理國家,有人觸犯法律能殺就殺,能重就重,這樣的話,國家能治理得比較好麼?

那孔子的回答是:

治理國家不是靠嚴刑苛政、靠殺人就能夠治理得好的!

只要你這樣的上位者、國家領導者自身能夠做到“善”,那老百姓都會跟著“善”了。

君子之德像風一樣,普通人的德像草一樣。如果有一陣風吹過,草一定跟著風的方向倒。風的力量越大,草傾向的力量也越大。風往善的方向吹,草就往善的方向倒;風往惡的方向吹,草就往惡的方向倒。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上位者自己都是貪贓枉法、見錢眼開、見利忘義、奢靡成風、醉生夢死,那整個社會的風氣怎麼可能會好呢?


大道之光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問孔子怎麼改變敗壞的社會風氣,需不需要搞嚴打,殺掉一批人?孔子表達的是,何需嚴刑峻法?權力階層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老百姓才能上行下效,最終把社會不正之風壓下去。反過來表達的是上樑不正下樑歪,社會風氣出了問題,那麼病根直指權力階層。

理解了這句話,就能明白為什麼從政要求實行德政,當醫生要有醫德,當老師要有師德……就能明白孔子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首先是要求上面的人要做下面人的表率。

一家興仁,一國興仁。一家興讓,一國興讓。重建社會道德,首先從國君開始做起,這是孔子的價值判斷。但是反過來,孔子理解一個國家如何才能富強呢?先從藏富於民開始,而不是讓一部分特權階層先富起來:百姓足,君孰與不足?


空空空42973354


原文應是“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這裡“風”、“草”顯然是作為動詞謂語,因此是名詞作動詞的用法。

出自《論語·顏淵》中如下一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執掌魯國國政的時候,已是孔子晚年,當時孔子已經結束周遊列國,回魯國專心從事教育與修訂詩書,併兼職為魯國國君及執政者的政治顧問。

這一則是季康子的一次問政,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季康子提出觀點:“比如殺掉那些無道的人,而去親近有道的人,這樣的施政措施怎麼樣?”孔子回答道:“您處理政事,又何必依靠殺呢?如果您志欲向善,那麼民眾就會跟著向善。君子所修之德就像風一樣,而小人所修之德就像小草一樣;小草經風一過,必然是要跟隨伏倒的。

這一則就是強調施政者必須以自身德性來起到表率與領導的作用。

我們不妨對照這一則之前的兩則來加深理解:

  •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建章看世界


提問比原文上下句各少了一個“之”字。“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出自《論語*顏淵》,有具體的語言環境。

下面通過解讀該章內容回答提問。

[原文]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①,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②!子欲善③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④,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⑤。”

[原文通釋]   

季康子向孔子詢問“治理國家的策略”說:“如果殺掉沒有道德的人而親近有道德的人,怎麼樣?”孔子回答說:“您主持國政,那裡用得著殺戮!您用心向善,老百姓也就會跟著向善的。上位者的德行是風,老百姓的德行是草,草上颳風(草)必然隨風倒。”

[註釋]

①如殺無道以就有道:如果殺掉沒有道德的人而親近有道德的人。無道,沒有道德的人,不守法的人。就,靠近,親近。有道,有道德的人,奉公守法的人。 

②焉用殺:怎麼用殺戮,哪裡用得著殺戮。焉,代詞,怎麼,哪裡。

③子欲善:您用心向善。欲,希望,想,用心。善,形容詞用作動詞,向善。

④君子之德風:上位者的德行是風。這裡的“君子”指上位者,下文的“小人”與此相對,指老百姓。德,即上文中所說的道。風,名詞用作動詞,像風,是風。下文的“草”用法相同。

⑤草上之風必偃:草上颳風(草)必然隨風倒。之,放在“草上”與“風”之間,取消該短語的獨立性。風,用作動詞,颳風。偃,僕,倒。

[解讀與點評]

有學者對“草上之風必偃”這句話的“之”把握得不好,所以,解釋得很辛苦。其實,此“之”是放在“草上”與“風”這個主謂短語之間的助詞,“風”活用作動詞“颳風”。這句話是主謂句,謂語是連動短語,它的語法成分分析如下:

草上之風//〔必〕偃

本章仍與第13章的思想是一貫的。《註疏》說:“為政不須刑殺,但在上自正,則民化之。”孔子主張“德政”,主張教化,反對刑殺。他認為,在上位的人用心向善,這種無言之教必然會影響到老百姓——“草上之風必偃”百姓就會遵守法紀,就不會犯上作亂。

其實,但凡一個地方社會治安混亂,就是應有的社會道德在那裡缺位,大多有上位者自身不正的因素。  


陳廣逵


《論語.顏淵》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對曰:‘’子為政,鄢用殺?

子欲善而民善也。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風,必偃。

白話:季康子和孔子在一起,季康子就問孔子了:如果有人不合禮法、不守秩序、不合人情,那為了使秩序恢復,使禮法昌明,使人倫和諧,是不是就可以把那人殺掉?

孔子說:我為政,治理百姓的話,怎麼可能使事情發展到需要殺人的地步呢?

孔子說:我當政,管理百姓,則我會,以仁為心,以義為繩,以禮為表,以可欲為情,引導、監督、獎勵、鞭策百姓,百姓自然而然的就會被因勢利導因而慢慢向著善靠攏。

這就叫,我以整個百姓為風,那些小人就算是可以四面八方擺動的草,也會被我的萬民之風所懾服,不敢冒頭,不敢出位!


三教一家共華夏


此句出自《論語·顏淵》: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這段話的意思是季康子與孔子討論政治治理時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剩下的全是有道的人,你認為如何?”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主要強調為政者良好的表率及引領示範作用對政治統治的重要性,而野蠻暴力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