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二本三本的你有没有后悔过没有复读?

sofersong


先说一下本人的经历,上高中之前一直是尖子生,中考也考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的实验班。但高一的时候因为叛逆,和朋友一起喝酒通宵,成绩从年级100名退步到1300多名(我们学校每年都大概有四五百人能上一本线)。上高二被分配到普通班,虽有所收敛,但也会去玩,去通宵喝酒。

后来高三开始醒悟,好好学习了一番,最后高考已高二本线30分告终,但因报志愿滑档,最后调剂到了一个二本独立院校(省外是三本招生),其实也差不多是个三本,说实话刚上大一没有觉得后悔,又开始放纵了,成绩也是倒数。等大二的时候开始有了后悔的念头,但又觉得复读也不是个事。大三的时候开始懂事,并在下半学期的时候准备考研,虽然没有考入理想的学校,最后调剂到了某211(这辈子和调剂真是有缘😭)。

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本科学历非常重要,如果你有把握,有决心,现在如果是大一的话还是可以考虑退学去复读的,然后考个好点的大学。如果是大二大三了,我觉得回去复读不太明智了,好好准备考个研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被莱布尼碰茨了


不后悔,因为我已经复读了一年了😭

第一次高考分数就够上个三本,但是三本学费太贵,就打算上个大专的,但是我妈认为我没考上二本是由于平时不够努力,让我再复读一年,努力拼一把就一定可以考个差不多的大学的。当时我是不同意复读的,但是经过我妈从各方面给我分析之后终于说服了我。

刚开始复读时我也认为自己努力拼一年可以考个差不多的学校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我努力学习的时候我就发现,以前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不管怎么努力学却都没有效果,做题时就是脑袋想破也想不到思路,有人也许认为是做的题太少,可我做的也不少啊,现在想想也许是什么方法不对吧…

高三时的学习氛围是很浓厚的

学习学不动这个问题我其实之前就有所察觉,第一次高考完后跟表哥去工地打工,就说我要在复读一年,他就说你要是觉得自己还行那就去,要是不行的话就别复读了,上个大专吧,自己是啥情况家里人可能不清楚但是自己一定是最清楚的。我当时就回想了下自己以前的学习状况,觉得自己就是学不动了,可是我既然已经选择了复读,那就无论如何再拼一年吧!

第二年高考完后,果然还是没上二本线,最后就上了个三本学校。

如题意,我是复读过的,所以就不存在后不后悔没有复读的事。那么换个问题,我后不后悔选择了复读,我的答案就是——不后悔!

复读了一年还是没有考上二本,还是去读了个三本,是不是白白耽搁了一年,不,我不这样认为。第一年我是打算读大专的,复读了一年后我读了本科,虽然只是三本,但是还是有差别的,这个差别到了毕业找工作时是很明显的,比如考公,大专的岗位限制就要比本科多得多。还有就是多复读了一年,又多交往了一些朋友,虽说这些朋友可能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但是朋友又有什么可指望的呢?

傍晚的大学操场很漂亮嘛

要说有什么后悔的,那就是高中时要是找到对的方法,高考就可能考一个好点的学校,上大学毕竟还要上好大学嘛,不要看网上那些什么“一二三本就像是坐火车,老板不在乎你选的是什么座”的话,说这些话的人人家自己可能就上的是名牌大学,一二三本的差别在你找工作时会得到充分的体现的!

现在依然很怀念大学的美好时光


鱼击长空鹰翔浅底


高考那年考上了二本,家里人都很高兴,毕竟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不过我当时想复读想考更好的,可是家里不同意,说很多人复读还不赶之前考的好。

当时还是很怪家里人的,父母都没读过什么书,思想保守。不过现在过去很多年了,在上大学这件事上也没什么后悔的,关键看上了大学后你怎么做。

如果上了大学你就觉得解放了,整天就是玩游戏、处对象,那你毕业时才是最心虚的时候,相信现在很多要毕业的大学生都深有体会吧?

大学里长听到职业规划,当时啥都不懂,规划个啥,现在才认识到规划的重要,劝大学的学弟学妹们多花点时间好好想想职业规划的事,有职业规划跟没有,至少让你少走5年弯路。

未来属于你们,加油吧!喜欢我的、并有问题想咨询的,欢迎下面留言(⊙o⊙)哦!


时代萌


去年高考的我,今年已经是当了大半个学期的大学生了。对于复读这个事情,真的是很纠结。因为有一个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姐姐,成绩都比我好嘛,但是她去年高考没有发挥好,所以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复读,但是去年的我发挥的还可以,比平时的分都要高一点点,所以刚开始知道成绩的时候我是没有打算复读的,但是在填志愿的时候我就开始犹豫了,因为超二本40多分,又是文科,所以想去的学校又没有喜欢的专业,想学的专业所在的学校又不太喜欢,真的很纠结,加上我爸又鼓励我去复读,所以我那段时间真的是很纠结啊,我和我的班主任都说好了给我留个位置(因为他下一学期要带复读班),但是后来被录取了过后又是一阵纠结。但是到如今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最终都是自己的选择。

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的走下去。二本三本也是自己努力来的啊!!


我想喂你吃饭


本人94年的,当年高考失利,勉强考了个三本,说实话当时是难以接受的,平常自己学习成绩也不错,高中班主任曾对我母亲说过,二本保底,我自己也坚信,结果。。。

其实我想说的是,一个好的学校固然重要重要,但更多的是靠自己规划,有的人读的是专科,或者直接没读大学,照样可以闯出一番天地,学校只是培养你的专业能力,但是你看看,现在社会上有多少人是从事自己本专业的,当然我不是说专业没用,出了社会才发现有些心灵鸡汤是有些道理的,比如学历是敲门砖,能力才是重点等等,再或者,你看看多少名校毕业的,清华北大,211.958等还不是大把的人出来卖猪肉,养猪,当然我肯定不是歧视。

我的观点是自己的选择跟努力方向更重要,学历不能完全评价一个人,同理学校也不能完全概括人的一生,简而言之,一切靠自己。出了社会,一切从头再来,不管你是名校,或者三本其实都没多大的差别,现在的社会是靠能力吃饭,及早的找到自己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切记切记。


爱喝小米粥的李某某


复读?不存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就来谈一谈。

高考是人生的一次转角考试,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未来,至于考上一本、二本、还是三本,或者专科,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的学习,另一个是你自己的运气,从一定程度来说,运气还是蛮重要的,有些人学习非常刻苦,但高考却发挥失常,有些人平常学习不太刻苦,但是就看了那么几个题,高考时候还都考了,或者说,自己懵的题全对了,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运气占了更大的成分,那本想考一本却发挥失常的怎么办?是考虑去上个二、三本或者专科?还是复读?那么我就想问你个问题:

一、你还想读书吗?

二、你复读一年一定能上一本吗?

三、你还想每天过着起早贪黑的日子吗?
图片取自网络

对于我而言,我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我认为,考什么样就什么样,复读一年有很多未知的可能,而且二战高考时压力要比一战高很多,我不想再用我自己的生命去复读,况且我认为一本和二、三本甚至专科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如果你懂得控制自己,多学一些东西,你也不一定比一本的学生差,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心,有没有自知之明!

所以,我没想过复读,既来之,则安之,努力付出终会有回报!


手绘说星座


我也是一个复读生!想起自己的心酸累!我应届时候是一个还好的班了!全班只有几个人考不起!说起来很丢脸,刚刚进高一的时候成绩其实都能考一本,可是某个周末因为无聊和同学去网吧玩了,那时候感觉很新奇,因为没去过网吧没玩过电脑。开始还只是斗地主,后来同学叫我玩cf说这个游戏好玩,开始还是很觉得没意思 可是后来杀了人杀怪物,内心得到快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基本每个周末都去。可是到了高二下学期,噩梦开始了,同学叫我玩一个叫LOL的游戏,发现真正上瘾了,上课都在想。以前充不通宵的我发现每个周末都要去一次,成绩自然就越来越差,更可恨的是,高三我还在外面住 没人管够更是变得狂野!诶!最后高三下学期意思到不能这样了,可是已经晚了,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当是考个二本没问题的!高考却让我跌入深渊,我本科线还差30分。更令人气氛的是,查成绩那天还和同学在网吧通宵打游戏,他们有985 211 的基本都考上了,你们想象当是的我内心的难过嘛? 我那天忍着泪水打电话给爸妈说我没考上 复读了!母亲说就再来一年吧!

我复读了,一年里我感觉认真却作用不是很大,感觉只是重来了一年,把去年的水平发挥出来了!可是我不后悔,这一年我懂了很多,什么是狗肉朋友,什么是嘲笑,懂的父母的艰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懂的感恩!


嗦泡达人


不要以二本三本标签判断学校,要看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以及自己在学校环境中的自我规划。

有的学生因学校是二本或三本就选择复读,这并非理性。所谓二本、三本,不过是高考录取的批次设置把大学分为第二批、第三批,与之对应就成了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对于这种高考录取批次设置,国家已经意识到其弊端,因此,在高考改革中,已经明确提到要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目前,我国已有上海、浙江、山东、广东,取消一本、二本批次,不再分批次录取。按照这一改革推进的速度,大约在2020年前后,全国各地都将取消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的划分,传统的一本、二本、三本将不再存在。

在取消批次之后,高校的身份标签将淡化,在上海、浙江,都出现有的原来的二本院校,包括民办院校、独立院校录取分数超过一本院校(专业)录取分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评价、选择大学就不能再简单地以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评价了。未来这一概念将不再存在。那些因没上一本线而复读的学生,考上所谓的一本院校后,会发现今后没有一本二本了。

选择大学应该更关注大学本身的质量和特色。这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目标学校,而不是只看大学的身份标签。另外,不管进哪所大学,都必须做好学业与职业发展规划,985、211高校的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有人在,而民办院校、独立院校的学生也有不少大学学业表现突出。就是选择复读,也需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决策,不能盲目从众。


熊丙奇看教育


我今年考上了三本学校,民办的。我学的是康复治疗学,但是我不后悔。

我们这学校里也有专科生,总的来说学习氛围并不好。学费很贵。但是老师都很负责,很有耐心。早上背英语单词,听BBC广播,记解剖,背中医。上课我认真听讲,晚自习认真复习,整理笔记并预习。我自控力还是可以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是学医的,将来为患者康复,必然需要知识,而知识哪里来?就是从自己的求学生涯中慢慢沉淀。

我有自己的小目标,我每天都为目标而奋斗,每天过的很充实。每天很开心。

有些同学沉迷游戏,无进取心,乱花钱,要知道,我们现在的钱都是父母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了。

现在高考改革,谁知道明年会发生什么。我是山东考生,高考前模拟一直是400上下,但高考考了445,过本科线(理科433)12分,我很高兴,因为我拥有了一个上本科的机会,有时候不要看自己没有的,而要看自己所拥有的。还有啊,求学之路很漫长,需要毅力,需要自控力。但是不要忘了感谢这一路上陪伴自己的人们😁😁😁

现在正处在关键的年龄,好好学,提升自己!


我是可爱的626


我感觉我的经历和题主很相似。三流的大学,不,这都不能叫大学,充其量也就是个学院。氛围差,隔壁的宿舍楼里还有专科生。再过两个月就大二了。回首这一年啊,改写一下保尔的名句:悔恨虚度年华,羞愧碌碌无为。

我叹学校又小又破,图书馆的自习室永远不够,可是开学一个多月了才去了一趟。我恨室友不能取得共鸣,甚至连荼毒都能讲成茶毒,可是日日宿舍躺尸打牌。我愁四级考试都倒计时了,可是词汇还停留在寒假那天,模拟卷的快递还没拆封。

真的是环境的问题吗?环境只能说是有影响吧!说到底还是人的惰性使然,心里想着反正就这个学校哦,一边心里嫌弃着这个学校,身边的同学,一边又和他们打的火热。

可是你若是问我可后悔没有复读,我肯定会说是不后悔的。因为我清楚我的个性,我觉得我是受不了复读的压力的。父母殷切的期望,辞职租房给我陪读,六月的那后半个月我害怕再经历一遍,甚至连想都不想再想。没错,我是懦弱的,不敢正视自己的失败。感觉说了这么多,满满的都是负能量😂有违我的初心啊,写着写着就跑偏了,就变成我的发泄了。勿怪勿怪(*/ω\*)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身边还是有很多正能量的,大四考研成功的学长(暂还不知道复试可过了哈),大三蝉联两年拿奖学金的学姐,准备创业人气一大把的大三学长,还有一些在各个领域非常出色的大二学长学姐,明明是财管专业却钟爱摄影,到处带团出去旅游。他们折腾着这并不长的四年,诠释着青春的活力 。他们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所以啊,我虽然有时候颓靡了点,其实心里一直装着个考研梦的!嘘o(*^@^*)o小点声,这个我可是不和一般人说的。

所以啊,有空后悔不如适当的放松一下,为后续的战斗蓄力(ง •̀_•́)ง关注我,六月一直在你身边,从未走远。

上学这条不归路,我陪你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