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或迎“三連跌”:業內預計跌幅超400元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7日電 (吳起龍)按照“十個工作日一調整”原則,本週五(11月30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再度開啟。機構測算數據顯示,本次調價有望延續“連跌”態勢,截至11月26日18時,綜合原油變化率-8.55%,預計下調405元/噸。

油價將迎年內首次“三連跌”

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統計發現,進入2018年以來,國內成品油調價已呈現“十三漲九跌一擱淺”的格局。其中,11月16日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格還迎來了自2014年12月以來的單次最高降幅。截至目前,汽油價格較年初累計每噸仍上漲了540元,柴油價格較年初累計每噸上漲了535元。

11月26日(週一)國際油價上漲近3%,收復上週部份跌幅。具體來看,截至美國時間11月26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19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21美元,收於每桶51.63美元,漲幅為2.4%;2019年1月交貨的倫敦ICE Brent(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68美元,收於每桶60.48美元,漲幅為2.86%。

不過,從多家監測機構的數據來看,國際原油已連續七週大幅下跌,並創下了自2017年10月以來的新低。這意味著,國內成品油價將出現年內首次“三連跌”,11月30日24時調價落定後,中國成品油價或接近年初水平。

ICIS安迅思首席分析師李莉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分析指出,目前,中國現行油價定價機制是參照國際原油成本來考慮的,本週五油價將繼續下調,而且降幅可能依然很大。

對於近期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的原因,李莉表示,從數據方面看,主要是因為供應量快速增加。美國提出對伊朗實施制裁的幾個月裡,沙特等產油國不斷增產,但現在看來制裁只是“虛晃一槍”,這導致市場上原油的過度供應。

此外,李莉分析稱,因10月下旬發生的沙特記者遇害案,市場擔心歐佩克(OPEC)的減產決定會受到節制。雖然整體情況與2014年暴跌時的基礎面相比變化不明顯,但國際政治環境卻不盡相同,當年OPEC在產量控制方面有更多主動權,但現在市場擔心其可能會出於政治利益作出妥協。

長江證券還指出,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也是油價持續下跌的原因。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2019年《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調了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均維持在3.7%,較4月份的預測值下調了0.2%,這也是自2016年以來的首次下調。

李莉則直言,從宏觀經濟數據來看,國際經濟形勢近幾個月表現都不好,主要是市場的信心不足,這對近期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的影響並不太明顯。

“暴漲暴跌,其實對誰都不太好”

面對油價的不斷下跌,長江證券研究指出,油價下跌導致成本端下降,航空運輸、航運、物流、下游化工產業鏈中的塗料、塑料、輪胎以及消費端的汽車等將受益。

“如果是一個相對較低的、持續穩定的油價,對消費者來講確實是有好處的,但如果油價短期內暴漲暴跌,其實對誰都不太好。”李莉說。

“對於行業來講,這種暴漲暴跌尤其不健康,很可能會拖垮上下游一些企業。”李莉稱,以煉油行業為例,因近期油價急速下跌,可能導致很大的風險。10月初,布倫特高點接近87美元/桶,當時市場看漲部分煉油廠進行了大量採購,導致大量資金壓在備貨上,但隨著其庫存貶值,對煉油廠的現金流來說就非常不利。

對於後市,商務部研究院重要商品研究預測中心副研究員童莉霞表示,10月初國際油價被炒高,既有地緣政治因素,也有金融投機因素。當時過高的油價實際存在泡沫,如今泡沫已被擠出。

“因為近期國際油價已連跌,且跌幅較大,所以12月初成品油價調整可能會溫和一些。”李莉補充說,具體要看12月6日OPEC會議能達成怎樣的結果。綜合來看,OPEC方面可能會想辦法儘可能多的減產。(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