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独处?

悦宝小yi


一个爱热闹的人,最难忍受热闹后的冷清。当宴会结束朋友散去的那一刻,各种空虚寂寞涌上心头,似乎全天下只剩自己一个人,

狂欢后的孤单,总是最可怕的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如是说。


是的,我们都是墙头草罢了,在热闹与冷清之间举棋不定,在群居与独处之间颠沛流离。热闹之余我们总念叨冷清的好,离群索居后又怀念与人共处的繁华热闹。


终其一生,我们只不过想在热闹与冷清间寻一处位置,在群居与独处间找一个平衡。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无非就是自我个体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统一。


一,个体与环境,对自我存在的证明


在我回答《你觉得一个人的自信来源于哪里》的那个问答里,有一名网友的回复很有意思。他用阴阳来解释自信与自卑,他说:“凡事皆有度,自信过头则自负,便是阳亢,易得躁狂症;自卑过度则自闭,便是阴郁,易得抑郁症。须得阴阳协调,平衡方得始终。”这种古代的阴阳二元论当然不科学,但古人的生活智慧亦不失其妙处。



人是群居性动物,需要在社会的分工合作中协调进步。离开社会的个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若一个真实的人像鲁滨逊般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多年,他的语言功能、人际交往等多项功能都会退化到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


人又是独立的个体,需要完善自我,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内心仍然害怕被同化,或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再者说,独处的时候,人们才能静下心来学习或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就涉及到一个有关自我的概念。心理学上的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他人的反馈必须要在和其他人的交往中进行,而对自我的反省,更多的是在自己独处的时候进行,这就需要得到独处与群居两个情境的支持。


喜欢养狗的人都知道,狗狗不仅会吃屎,还喜欢闻自己的小便。比如上次在一个地方小便,下次经过的时候往往会蹭上去嗅一嗅,若闻到自己想要的味道还会一个劲地撒欢,因为它找到了自己存在的证据。这种行为在人的身上也有体现,我们会不自觉地闻自己的臭袜子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



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区分为经验客体的我和作为环境中主动行动者的我。其中经验客体的我又包括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的核心是身体,我们是通过身体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的;社会自我是“从同伴或他人那里得到的认同”,即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精神自我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或主观的存在。
不管经验客体的我还是主动行动的我,都是在个体与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并强化的。


二、独处的妙处


人的一生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如何与他人相处,二是如何与自己相处。


与他人相处,无需多言,这是一项重要的社交能力。与自己相处,则是一项比社交更重要的能力,一些社会上的偏见使人们更重视社会能力而忽略了与自己相处的能力。


这就需要说说独处的妙处了。



1.独处的时候,是你最真实的样子


每个人都有很多种身份,一生要扮演很多种不同角色。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天都戴着不同的面具生活。而独处,就是我们卸下面具的时刻。此时不需要任何伪装,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来干涉你的自由,独处时的你,便是最真实的你。


2.独处的时候,可以恢复精力


在社交中,你可能需要妥协或牺牲,需要照顾到别人的感受或情绪,长时间的付出必将使你筋疲力尽。而独处的时候,你什么都不用考虑,想放飞自我便放飞自我,是恢复精力的绝佳时期。



3.独处的时候,更加专心专注


成功的人,必然都是善于独处的。因为独处能够免受他人或环境的干扰,让你静下心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罢,都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才能专心专注,心无杂念。


4.独处的时候,能够反省自己


独处的大多数,都善于思考,很多奇思妙想往往也在此刻登门拜访。独处,也有助于反思,“吾日三省吾身”,多反思才能多进步。所以独处的人,有更多的创造力和天马行空的想法。



三,如何学会独处


1.从认知上抛却偏见


很多人对独处有偏见,他们为独处者贴上很多标签,比如不善交际、不合群、很闷、寡言少语、性格古怪等等,认为这样的人很难成功。其实独处者并非不喜欢社交,而是不喜欢无用的社交,很多社交都是无用的,人生短暂,他们不想浪费时间。从认知上抛开对独处的偏见,你才能真正做到独处,享受独处带给你的好处。


2.学会与自己相处


你的力量是来源于外部还是内部?身外求法的人懂得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心内求法的人懂得该如何与自己相处。若你觉得成功靠关系,那你可能会在社会交往中左右逢源;若你觉得成功靠自己,那你可能静下心来充实自己的能力。喜欢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你就能与自己和谐相处,就不会害怕独处时的孤独。



3.找到自己的兴趣


你若喜欢书法,必定会花时间一个人在家里天天练习;你若喜欢看书,必定肯花时间天天沉浸于字里行间。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你便开启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你喜欢的一切。不为独处而独处,只会兴趣而独处,这种独处,才叫充实。


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如果需要成功立业,追逐自己“自我实现的需求”,独处是必备良方。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不必在孤单时羡慕热闹,也无需热闹中品味孤独。每个人征途都是独自启程,孤单上路。


五好心理


独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孤避症,这种是天生的,不善于与人打交道,你可能在电视上常看到这种情况,精神病院里,有的精神病患者,一两个月独处都没关系。

但是做为正常人呢?正常的人如果独处三天时间,可能会接受不了,有一种惩罚叫关禁室,人在里面呆三天时间会疯掉。那照这样说,是不是不可以独处,也不是,古代西方的哲学家就爱独处,首先得思考,思想在虚拟的海洋中驰骋,进入心流状态,忘记时间。如果只是干坐着,不思考,时间的流逝会觉得特别慢,做为群体动物的人类是受不了的。

最后建议,独处应该具有某种目的,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坐下冥想。


我家天花板


人最大的能力不是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而是与自己相处的能力。

独处能力反映一个人的成熟度,更决定一个人的高度。独处与孤独不同,独处是主动选择;孤独则是被动接受。独处可以让人看清自己;孤独可以让人看懂他人。学会独处是一种智慧;体验孤独是一种境界。

如何学会独处呢?

首先,认识独处是个体的必备能力。我们经常会发现患抑郁症的明星、名人很多,为什么呢?他们在聚光灯下的时间比我们常人多,但他们独处的时候却没有我们常人多。所以,很多时候,明星、名人们习惯了喧嚣,习惯了被关注,在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剩他一个人的时候,他就变得无所适从了。因此,学会独处,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学会的能力。

其次,营造独处需要的“两境”(心境和环境)。独处,是定、静、安的一种修心方法。在独处中,可以生出智慧。有研究表明,聪明的人、成功的人大都喜欢独处。独处的心境需要空杯心态,独处的环境需要舒适清新。营造良好的“两境”会给独处的人带来心灵的净化。

最后,把独处看作一个“归心”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在忙碌中,把“初心”和“本心”丢了,忘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独处,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可以看清自己是谁?看懂自己需要什么?在独处的时候,与自己对话,听听来自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让自我与本我有效结合,让“初心”明晰,“本心”呈现,为现实中的自己照亮前行的路。



心理师叶子


1独处,广义上的理解为“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玩手机看电视,都是一种独处方式。人们将自己抽离出生物人包围的环境,置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我们一直在倡导要培养独处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指自己可以享受一个人待着的时刻,不会感觉无聊空虚,不会想着必须要找人陪伴。然而,这种独处,不是真正的独处。2去年12月,我的手机临时坏了,在等待网购的手机配送过来的那两天,我处于无手机状态。中午去公司餐厅吃饭时,阴差阳错下,我坐到了一个角落。那个午餐,破天荒地,我的对面没有可交谈的同事,自己也没办法自然而然地拿起手机,就着微博热搜入饭。然而那一顿午餐,是我吃过的最舒服认真的午餐。我的注意力完全专注在自己的每一次咀嚼中。食物最原本的味道透过舌尖的触碰和齿间的磨咬浸满了我的味蕾。我惊喜地发现,咖喱牛肉拌饭混均匀了慢慢品尝会更香,当天的生菜咬下去会“咔”一声,特别新鲜,就连平日吃厌了的小圣女果,也比往日更香甜。周围的人在欢声谈笑,而那天中午的我,像是舞台聚光灯外的一棵小树,虽然被人遗忘,但怡然自得,享受着雨露最本真的滋养。这就是我理解的真正的独处:脱离外界的干扰,享受“自我”,享受事物最本质的状态。做到这一点,即使身处人群,你也能独处。3不是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作家周国平对是否有“自我”的检验,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有的人会说自己有“自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看电视、玩手机、玩游戏,一点儿也不无聊。然而,需要借助外界渠道打发时间,看没完没了的电视剧,漫无目的地刷朋友圈,机械地打怪升级,没有任何自我对话和思考的独处,不是真正的独处。多少人,是一刻也没办法脱离手机和游戏的?吃饭时煲剧,睡前刷朋友圈,坐车时玩游戏,就连走路,我们也常常时不时掏出手机,看是不是漏掉什么“重要信息”。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带来了无尽便利,却慢慢开始喧宾夺主,让人们在一心两用中逐渐丧失了对当下事物的本真感知,对科技产品产生依赖感。没了它们,会坐立不安,会心不在焉。这,不叫真正的独处呀。周国平所定义的独处,是一个人呆着,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并通过这件事情与自我对话。一个人读书,即享受作者字里行间对心灵的涤荡;一个人看电影,即投入戏剧的冲突与演员眉宇间的张力鉴赏;即便是一个人走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认认真真地走好这一段路,也可以透过擦肩而过的人和景审视世界,得到心灵的片刻宁静。玩手机、玩游戏、看电视这些看似俗不可耐的方式,不算是独处吗?不一定。这关乎你做这些事情时的初衷和状态,如果是一心两用,如果单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即便一个人宅在家里感觉很享受,即便你是看电影或读书,也不是独处。因为你在这个过程中处于无目的无思考的状态,并没有进行自我交流。那些看似精彩的“独处”时光被没有经过大脑的内容填充,事后再回想,仿佛什么也没干。4最近看的一部叫《摩登家庭》的美国情景剧里面有个Hailey的女孩,是个手机控。她的生活基本与手机上的大小八卦以及小姐妹小帅哥为伍。在手机刚坏掉时,她的手指会不自觉颤抖,会时不时产生自己还有手机的幻觉。但慢慢地接受没了手机的事实,她发现自己周边的世界和往常不一样了。她开始欣赏灌木丛边的小花,留意到父亲新添了几缕银发,甚至专注阅读一本书,这是她过去25年的人生中从未主动做过的事情。“没了手机,我才发现世界多么美好!”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从现实生活中抽离了部分精力进入屏幕里的虚拟世界,以至于人们太习惯于一无聊便掏出手机解闷,而开始害怕脱离任何电子产品的独自一人,害怕直面自己空虚的内心,丧失了独处的能力。5我们的生活被工作、社会交际环绕着,自己一个人的时光本就来之不易。如何利用好这一段时光,让浮躁的心灵沉淀下来,享受片刻的宁静、祥和和充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并培养的能力。主持人汪涵自称“烟火神仙”,“既有群居于现世的气派,也有独处和自然飘逸的仙气”。这位曾在湖南卫视节目中做出教科书般救场的主持人,用的手机一直是“古董级”的,他不玩微信,也不玩手机,但他爱看书,爱做手工,享受一个人专注一件事情的过程,享受与自己灵魂的对话。“屋后临江,推窗见水。弄个乌篷船,在江中赏赏月亮,煮煮螃蟹,斗斗蛐蛐,兴致来了,在船头弹上一曲古琴。”这是汪涵为自己描绘的未来。也许一个人,也许与他的妻子孩儿。或许孤独,却不孤单。因为,他以螃蟹、以蛐蛐、以山水为伍,有自己充实的内心为伴。现代人很难做得到像汪涵一样过上“老干部般”的生活。然而我们可以尝试着开始一心一用,专注于当下的事务,亦或是每日从外界的干扰中抽离出来,与心灵的自己进行交流。偶尔晚餐自己做,享受油烟升腾窜入鼻子的饭菜香气;睡前好好读一章书,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进而反思自我;花上一个小时写写这段时间的感悟,思考自己接下来半年的生活事业规划;抑或是找个15分钟,什么也不做,静静地闭目养神,让大脑放松下来。正如周国平所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当我们开始习惯专注一件事情,会发觉,暂时脱离“新信息”的干扰没那么难;会发觉,与其一无聊就举起手机,将思绪集中在自己身上,会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情。这才是我们发现“自我”的时刻,这才是真正的独处。


空素第一大土豪


任何人只要想进入一个人的状态都是很简单的,关上房门,关掉电子设备,一个人独处就是独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往往是一个人最不自觉的时候,因为你是一个人,即使你抠脚、看AV、打飞机、随地吐痰都没人说你,你不必承担他人目光的压力。你想抽烟就抽烟,想高歌就高歌,想撒酒疯就撒酒疯,你不必照顾他人感受。此刻的你,是散漫的,是不被约束的。所谓的深思冥想,都是虚妄,因为你还没有克制,克服自我。

所以独处最重要的就是寻绳墨尺度以自律,当你进入一个人的状态的时候,你要克制自己,动心忍性。不要让自己的散漫压倒了自己,让自己恣意妄为,人可以有偶尔的放纵,但不能让放纵习以为常。大部分情况下,一个人的状态都是糟糕的,太松弛了,你下意识的做着一切而不自觉。手捧黄书以自渎,你迎来了生命的大和谐,你以为你得到的是精神上放松,其实是你的欲望战胜了你修养。

独处虽是指一个人的状态,但宏观来看却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红绿灯的路口,你行色匆忙,看着周围没有人就越过了马路。如果当时有很多人站在哪里等红灯,想必你至少会有一丝的迟疑,或许心中还会有一丝的愧疚,因为当时你内心并没有遵守规则。而又在红灯路口,即使是红灯,你看着有人闯过了马路,你跟着也闯了过去。这就是一种悲哀,因为自己犯了错还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恕自己。如果你在一个人的时候还能坚持固执的站在路口等红灯过去,如果你在一群人中还能不动尺度依然坚守,那么这就是你独处时自律、修养的胜利。可是,真正的现实生活中呢——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再回到一所小房子里面,这里面只有你,天,地。这所谓的独处,其实不就是一面镜子吗,时时刻刻的倒映出你的内心,你的满目疮痍全被照亮了却犹不自知,你以为这是生命的多姿多彩,却在形形色色中无不透露着自己自由的软弱。在这样的一所小房子里面,全是你自己的影子,你回首往事,憧憬未来,却从未审读自己,那么即使往事再不堪你也无法让明天的自己活的更好。

所谓的思考,只不过是克制自己,所谓的排解,也只不过是你本可以这样做却选择不这样做。


伟古123


独处,一种叫孤独,一种叫独孤。

孤独是被动的,就好比你一个人走在四下无人的街头,你感觉被世界抛弃了一样,这就叫孤独。

独孤,就是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独孤求败,为了练成绝食武功,一个人练功,然后去挑战天下高手,再一个人修炼。

孤独的话,就去约朋友玩。

独孤的话,就给自己找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而战斗。



大狗与马


如何学会独处?

一、有信仰,学文化。调心态,练性格,心灵有依归,感情有寄托。

二、多学政治,听经闻法。用闻思代替烦恼,用正念陶冶情操。

三、多听心灵音乐,调节情绪。

四、养花种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五、念佛禅修,强身健体,开启智慧,投身中国梦建设。


顿渐融合


人类是群居动物,但其实却是生而孤独。从来没有人能代替自己做任何事,也没有人能陪伴自己走完一生,孤独是长伴终身的话题。

没人能代替我们生病,也没人能代替我们痛苦,快乐可以与他人分享,但却没有人能感同身受。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中:父母终将比我们早点离去,夫妻也不一定相伴到老,而我们自己也将比子女早点离开。任何事都是自己去面对,无论多爱或者多恨,生活总归是独处中挣扎。学会享受生活,享受孤独,才能更快乐的生活下去。


支点撬动未来


我是比较经常独处的人,我一个人住,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买菜做饭,一个人短途旅游。

不要误会,我有对象有朋友跟家人关系也很好,只是喜欢一个人待着。

下班之后的时间,看电影,去吃喜欢吃的菜,练瑜伽跑步各种运动,看剧看纪录片,逛某宝剁手,闲着没事化妆练手(我手残,这条请无视)。

最近想报班学画画跟乐器小时候没条件学现在弥补一下遗憾。

最后的重点在于:找到你喜欢的事情,想做的事情你沉浸在自己的乐趣上,你会喜欢上独处。


莫啦啦噜啦


一句话,穷!必然使你独立!顶我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