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安全感?

情感哨塔


你好,我是心理諮詢師曾旻,北師大心理學碩士。我來向你介紹在心理學上,什麼是安全感。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Maslow)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心理學家,人們都知道他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對於安全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測驗,叫馬斯洛安全感問卷。

全問卷有75個選擇題,描述了人們面對人際關係、對自我的看法、對世界的看法等等一些基本的描述,通過這些描述,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安全感。


從這個測試出發,馬斯洛總結了出了安全感的本質——「安全感是人們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以及人們覺得自己的需要可以被滿足的確定感」



從這個定義出發,我們可以看到,安全感包含這樣幾個要素:

1,自信心

有安全感的人,是具有充分自信的,這種自信不僅僅體現在我們對待工作、學習和人際交往,我們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人;還體現在,我們對待自身的焦慮、恐懼和抑鬱等消極情緒,有信心可以應對和調節這些情緒。


2,自由隨性

有安全感的人,是自由隨性的,他們敢於做出選擇,能夠遵循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畏手畏腳,隨時擔憂犯錯或失敗。


3,掌控感/確定感

有安全感的人,是具有確定感的。在變換莫測的世界,人們很難說對任何事情都能具有完全的掌控,有時候過度追求確定和掌控,反而會因難以獲得掌握而產生困擾。

但是安全感反映的是人們對於自己看重的某些事情,或對自己具有某種能力或特質的確定感,而對於無法確定的部分的接納和承認。


---------

想獲得馬斯洛安全感測試的朋友,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ID:曾旻)與我交流。


曾旻


安全感,是一種內在的穩定

我們先來談談什麼是不安全感,亦即內在的不安全、不確定感、不穩定感,內心容易動盪。自卑感和不足感是不安全感一個標誌,他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表現出來,例如自怨自艾、憂心忡忡,誇大缺點、認為自己缺乏魅力等等。有時候,這種自卑感也會通過一種截然相反的補償性需要而表現出來,用各種足以在我們的文化中贏得尊敬的東西來引起他人的重視。金錢、古董、女人、社會地位、旅遊、優渥的知識,等等。

我們可以看見很多缺乏安全感的人寄心於以下幾樣事物:愛、權力、錢財等等。

由於缺乏安全感,時時處於被剝奪的恐懼中,當事人將這種不穩定和不確定的感覺投射於外界——或者對未來憂心忡忡,或者對周圍環境充滿警惕、甚至敵意,或者懷疑另一半。很多夫妻過了感情激情期進入七年之癢,不停地懷疑對方,看對方不順眼,動輒言語侮辱,甚至打罵。

有的人極度渴求愛,通過尋找愛這一方式尋求保護,本質上是在尋找保護人。不安全感會讓他們離愛很遠。為什麼內心渴求愛和親密,而實際行為卻把愛的人往遠推?

事實上,由於他們內心對愛的不信任感,對他們來說,置身於戀愛關係中,無異於將自身暴露於危險之中,對愛情既渴望、極度需要但同時又對其恐懼和排斥。他們往往旋轉於不斷重複尋求愛又拒絕愛同時被愛拒絕的循環中。

Recycle——這個普通的字眼像揹負在他們身上的命運的十字架,越走越沉重、迷茫、和孤獨。女人不停地要求伴侶確認“你愛我嗎”,“我和你母親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她還是先救我?”

有的人喜歡攫取權力,很多男人往往陷入對金錢和社會權力的瘋狂攫取中。希望通過這一方式奪取資源,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這樣不必遭受貧乏。其背後的假定是:我擁有權力,就沒有人能傷害我。

然而,事實上,由於現實生活中,人們關係彼此牽制,社會層級和結構之間交錯制約,更有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之說,一方不可能絕對居於控制和優勢地位。另一方面,由於他們對匱乏的擔心,自身對權力的強烈慾望又反過來吞噬和控制著他們的內心。意味深長的是,他們希望通過獲取權力來實現自由這一念頭反而將自身陷於囚籠之中。那些工作狂,喜歡控制他人的人,卻發現自己並不幸福。

缺乏安全感一般會與焦慮聯繫在一起。通常,人焦慮的時候會有一些共通的表現,其中之一,便是——不停的吃東西。明明已經很撐,仍然需要咀嚼、吞嚥。

與此類似,有的人希望通過斂財,賺取更多的錢,來補償自己。女人們不開心就喜歡去逛街、買東西。

斷奶不久的幼兒剛開始嚐到與母親分離時需要玩具來與自己作伴似。當母親不能像之前一樣給與他們那麼多的關注和愛,不能母乳餵養時,幼兒需要玩具,來確定這種陪伴。有一定的類似。


致力於人文、社科,寫作類的乾貨分享,歡迎來關注!


李藤新一new


什麼是安全感?

這個問題,估計會有成千上萬的男生想要問這個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為我的好基友許串子默哀十分鐘。

許串子分手了,異地三年,最後還是分手了,分手原因和大多數老鐵差不多,他遠在東三省的女朋友說:“和你在一起,我沒有安全感。”許串子很無語很崩潰。

確切的說,許串子像瘋了一樣失了智。他在我們好幾個群裡遇人就問:“什麼是安全感啊?到底他媽的什麼是安全感啊?”

不幸的是,他的前女友也在這個群裡,女生忍無可忍,給他發了長長的一段語音。大意就是,我不想翻舊賬,但是如果你真的還不明白的話,我給你解釋一下。

“上個月我離職,很難過,想和你聊聊,怕你忙,給你發微信,問你不忙的時候,能不能給我回個電話。那天我等你到凌晨,你也沒回。第二天你說,你和同事聚會去了,喝多了,忘記了。上半年我租的房子到期了,要換住的地方,正好是清明假期,你也放假,我求你過來一趟,幫我搬家,我幫你把機票買好,你說太折騰了,還浪費錢,直接找個搬家公司不就好了。”

說到最後,許串子的女友都快哭了,“現在你明白,我為什麼說沒有安全感了嗎!”許串子沒有在說話。

一、需要你的時候,我可以找到你

記得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是寫關於維護情侶間感情的,其中最重要的幾點裡就有說,想維護一段異地戀,先學會接電話,這點是有根據的,許串子算是一個,另一個,是之前認識的一個女生,她和她男朋友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天津,雖然看起來不是很遠,但還是不能總是見面。兩人就約好,每天通一次電話。

前幾個月還很順利,後來男的煩了,覺得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話,沒意思。也是有時候,他就故意不接,玩失蹤,女生以為他出了什麼事,著急的連打好幾個電話。他接起來,說:“我正忙著呢,沒什麼事別總給我打電話。”潛臺詞:你怎麼這麼閒?

他能忙什麼?天知道。反正就是很忙,上班很忙,下班和同事吃飯聚會很忙,打遊戲很忙,打球很忙。甚至你也別管我忙什麼,我就是沒空接電話,多回你一條消息,我都沒時間。

在我們看來,女生已經算是通情達理的了,上班從來不打擾他,他說有事,晚點再聯繫,她真的能等到很晚,有時候攥著手機睡著了,手機一震動,立馬爬起來。後來兩個人和平分手了,半年後,女生開始了一段新戀情。

據說那個男生脾氣很好,為了她,手機二十四小時開機,她心情不好的時候,給他打電話,一定有人接。後來,他們就結婚了。第一年紀念日,女生給另一半發信息,說:“謝謝你,從來不會不接我電話。”

其實這就是安全感的一種,叫做“需要你的時候,我可以找到你。”

二、我說話的時候,我知道你也在聽

想起來一個有毒的段子,有個男的在家裡打遊戲打的正爽,他女朋友試衣服,問他那個好看,結果他光顧著玩遊戲看都不看,最後他女朋友冷冷地說,那我就這麼出門吧。男生本能的感覺氣氛不對,一回頭,女朋友氣的什麼都沒穿光著0.0.

戀愛的奧義,就是一唱一和、有問有答,一方說話的時候,另一方會給出回答,而不是“哦”“嗯”“好”,就沒有了下文。充分的溝通,可以增進感情、減少衝突。

要是隻有一個人在說,另一個人什麼都聽不進去,那我還不如買個牌位在家供著呢,好歹牌位時間長了沒準還能成精呢。曾經有個關係很好的女孩子得意洋洋的和我說,說她男朋友最大的優點,就是從來不會冷落她。她和他說話,不管他在幹什麼,都會停下來手邊的事,認真的聽她說。正因為這樣,兩個人從來沒有過什麼矛盾。

這可以說是安全感的第二種,叫做“我說話的時候,我知道你也在聽。”

三、我希望你在我面前,沒有秘密

之前有人問我,他女朋友想知道他的手機密碼,應該告訴她嗎?

我問他你是出軌櫃了嗎?他說沒有啊。

我問你是幹了什麼壞事嗎?他說沒有啊。

那你怕個毛線啊。男生說我覺得這是個人隱私。......行吧。

我只能說,告訴她你的手機密碼,對你而言沒有任何損失,對她來說,卻收穫了寶貴的安全感。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在當事人看來,這就是一根刺,能堵在心頭好久。她真的是要看你手機裡的東西嗎?未必。她只是想通過你的反應確認一件事,那就是你對她有沒有隱瞞。所以她要想知道你手機的密碼,你就告訴她是了。她如果真的想看什麼,那你就給她看什麼,你坐在她身邊,問她,你想看什麼?微信聊天記錄,還是照片?我和你一起看。

我願意讓你知道我的一切,我用實際行動告訴你,我相信你,也希望你可以相信我。天天藏著掖著,就算你內心清清白白,你會讓對方怎麼想?

我的一個朋友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對。他說,隱私是對朋友、家長、陌生人說的,不是對身邊的人說的,如果一個要和你朝夕相伴、白頭到老的人,都不能對你知根知底,那在一起還有什麼意義?

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不就是坦誠。

這就是安全感的第三種,叫做“我希望你在我面前,沒有秘密。”

女生們只是想有個精神依靠,有個可以幫助她們出出主意的伴侶,有個她們最無助的時候,能陪在她身邊的人。

安全感很虛無嗎?不,安全感很現實,總結起來其實就一句話:

“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我知道,你一直都在。”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位大神,他每天都會在朋友圈發脫單的技巧和思維,很實用,很接地氣。發的每條朋友圈都可以顛覆我的思維。不會追女生的兄弟不妨去看看,領悟的快,脫單就快。我介紹去的很多兄弟看後都脫單了。矇在鼓裡的人都單著,勇於嘗試的人都有收穫,不思進取的請跳過,把機會留著給其他人。

對了號是這個,一搜就出來了(mengjugao),長按字母複製。


浪子戀愛脫單指導


女人總把安全感掛在嘴邊,“你給不了我安全感,我們分手吧”也成為除了好人卡之外男生被拒絕的常見理由。

我做諮詢十多年,接手上萬的案例,發現不管是什麼問題,包括出軌、信任、夫妻溝通問題、抑鬱、焦慮、社交恐懼、親子問題等,

最終都會指向安全感,那麼,這個讓男默女淚的安全感到底是什麼呢?


安全感就是一種人內心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安全感包括確定感和可控感,是一個人內心的基礎結構部分。

嬰幼兒成長事情父母教養方式,包括成年後的創傷性事件都可能會使人感受到不安全。


怎樣才可以獲得安全感,獲得確定和可控感呢?

——當我們開始面對療愈自己,開始不再過多的向外尋求安全感,開始承認安全感的大部分來源於自己的內在系統,才是獲得安全感的開始。


那麼如何面對內心早年累積的恐懼,感受到安全呢?


1. 面對它接受它。反覆暗示自己,我要自己承擔這些恐懼和焦慮的感受,這是我的人生功課,我早晚都要做的,早些完成早些堅強,涅槃重生。

2.化恐懼為行動,當不安全感襲來的時候,不要被你頭腦控制,不要胡思亂想,找一些輕鬆愉快的事情去做,比如跑步跳舞,約朋友吃飯,看個電影等。

安全感聽起來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存在,但是每個人理解的安全感都是具體的、不同的。你要仔細的去尋找你不安全感的來源,而後一一去解決。


盧悅


安全感是什麼?

安全感就是渴望穩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屬於個人內在精神需求。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事時的有力/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性和可控感。

通俗一點就是指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種需求可以是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理論“需求層次論”。人的需求可以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分為:

生理需求(衣食住行)、安全需求、愛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層次越高,越難獲得。

社會進步到現在,生理需求和安全感的需求基本都保證了。

現代人在追求的更多的是愛和歸屬感的需求,而從小沒有人教我們怎麼去獲得。

為什麼總是感覺沒有安全感?


父母對於一個孩子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都知道,是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也是我們在這世間行走的引路人。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的全世界,如果父母能夠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喜愛,那麼孩子對世界和人或物的安全感就由此而生。

王菲和李亞鵬的女兒李嫣就是例子,我們從所有的渠道看到的李嫣都是一個信心滿滿,充滿自信的孩子,沒有一點因為唇裂的原因自卑。


一個孩子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不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需求,處處壓抑,時刻委屈,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得不到父母積極有效的反饋,反而是指責和抨擊。

前兩天接到一個家長的求助:

素素老師,

我的孩子回家跟我說,

她被欺負了,是被男同學欺負了。

她哭著回來跟我說的。

還說要我別怪她。

你當時怎麼做的呢?

我當時好生氣,被我罵了。

我罵她怎麼那麼不中用?

被別人欺負。

我當時是太生氣了。

這個家長因為惶恐向我求助

怎麼辦?素素老師,

我應該怎麼去面對跟那個欺負她的孩子還有他的家長

欺負她最厲害的是你自己

當孩子受到欺負回家想找媽媽

因為她認為媽媽是最安全的

但是得到的不是安全

而是更加不安全

。。。。。。。

如果父母不知道這些,孩子這種不被認可不被接納的負面情緒,就會成為他長大後在關係(親密、同事,朋友、金錢。。。。。。)中不停地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缺乏安全感的源頭,因為他們不相信別人會無條件地愛自己,也不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 怎麼處理不安全感?

生而為人,就算父母保護的再好,也會有些許的遺憾,比如:一個嬰兒餓了,大哭。這時候媽媽從寶寶的身邊走過去拿奶粉衝牛奶,在寶寶的世界裡有可能是這樣的一副畫面:我在大哭,媽媽走過去都不看我,一定是我不夠好,媽媽不喜歡我。。。。。

既然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安全感的缺失,那到底怎麼辦呢?

1、接納自己的不安全感

想要療愈自己內心的安全感匱乏,首先要認識到自己內心確實缺乏安全感,並接納它,明白這世上根本就沒有絕對的安全感,也要允許自己在特定情況下有不安感。

2、培養獨處能力

孤獨是人的宿命,它基於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界上一個旋生旋滅的偶然存在,從無中來,又要回到無中去,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夠改變我們的這個命運。

————《周國平》

每天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哪怕就是十分鐘,這十分鐘就跟自己在一起,跟自己的心對話。(本季度智慧女人訓練營的自由書寫就是獨處)

3、列出自己的不安全感清單

把目前讓自己感覺到不安全的人、物或事件,列出一個清晰的清單,分辨哪些是無謂的焦慮,而哪些是來自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渴望。

層層剝落,追根溯源,找到自己安全感匱乏最本質最核心的原因,然後最好能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療愈自己的創傷。

4、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很多時候,我們在關係裡缺乏安全感,懷疑、否定、不信任的那個人根本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因為自己心裡傷痕累累的創口和過往不被認可的不良體驗,我們不能夠相信自己是可以被無條件接納的,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甚至完全否定自己的價值,在別人的世界裡尋找自己。(下季度智慧女人訓練營開始一個季度的愛自己訓練)

只有堅定,自信,強大的內心才會給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能量,

並且除了自己別人奪不走。

安全感看不見、摸不著

但是安全感的確實讓我們焦慮

讓我們恐懼

讓我們患得患失

讓我們不停的上演內心戲

恨不得到處問:

安全感哪裡有賣的?

我想買。。。。

答 案

黃素

智慧女人訓練營創始人

帶領千萬女性走上智慧人生之路。

智慧女人公益群不收費

學習育兒、自我成長、溝通技巧


黃素說


以下是網友評論:

@時光逆轉ll:補充。還有一種安全感,是我自己可以給自己的,那就是,我已經不在乎你了,我可以只顧我自己。

@ncmhj8627:安全感我給的起 但是你要看著有安全感的 我給不了 你是多害怕別人? 還要看著壯的。

@ncmhj8627:願意讓我的那個她收拾一輩子。

@Nana芊薈子呀_i:有家人這麼愛你,要男女朋友幹嘛。

@李LIceice8:我真的可以做得更好。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位大神,他每天都會在朋友圈發脫單的技巧和思維,很實用,很接地氣。發的每條朋友圈都可以顛覆我的思維。不會追女生的兄弟不妨去看看,領悟的快,脫單就快。我介紹去的很多兄弟看後都脫單了。矇在鼓裡的人都單著,勇於嘗試的人都有收穫,不思進取的請跳過,把機會留著給其他人。

對了號是這個,一搜就出來了(mengjugao),長按字母複製。


浪子戀愛學堂


安全感是一種能滿足個人對安穩、有支持的需求,是一種內在心理需求,是一種放鬆穩定的狀態。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認為個體對安全感的需求是建立在滿足基本生理需求之上的,同時又是對愛與被尊重等需求的基礎。可以說,作為一個人,我們對安全感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

並且,發展心理學通過大量研究發現,能與母親建立起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會更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周圍環境,並且在母親短暫離開時,不會大哭大鬧,並且在母親回來後,又與母親形成良好的親密互動。


可以說,安全感的建立時我們人生必不可少的一個歷程。如果我們對親密的人能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在日常人際交往中,也會更願意去信任他人,少猜疑與爭執,更願意去用友善的態度待人處事。且如果童年期能與父母等親密他人建立起安全關係的個體,往往在成年後也能和伴侶建立起良好、安全的親密關係。為什麼我們發現生活中有的情侶或夫妻會經常發生爭執,懷疑對方不愛自己了,這都可能與個人安全感的缺乏有關,覺得對方隨時有可能離開自己。

另外,不僅僅是親密關係的建立需要安全感,個人良好的成長探索也需要足夠的安全感。當我們覺得自己所處的環境安全時,便會更傾向於積極主動的去探索環境,去嘗試新的事物,去挑戰自己。


心夥伴


我是個女的 我來告訴你我心目中的安全感是什麼。上學的時候在我和班主任趙老師之間發生了四件事 按時間順序 (只說老師解決事情的結果)

1(我在校長辦公室罰站 只有我 韓校長和趙老師)趙老師沒有生氣“你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麼打人?如果不怨你的話 你就回去上課 我保證不告訴家長 ”“他罵我”“他罵你?他罵你啥”“他罵我猴拉稀”(韓校長當時正喝水呢 一下子就嗆著了他一邊咳嗽一邊笑 我一下子就火了 )趙老師一點兒都沒有笑的意思“就因為這?”我生氣的衝他大喊“就是!他下次再罵我猴拉稀 我就打死他”趙老師啥也沒說 直起腰對我說“你回去上課吧 我保證不告家長”我頭也沒有回就走了

2(上課的時候 同學們都在寫作業 趙老師單把我叫到走廊上)這次他生氣了 他特別嚴肅的看了我一會兒“你這個孩子 我簡直都沒法說你 前天送的表揚信還在牆上貼著 今天你就出這個事 你幹一次好事闖一回禍 幹一次好事闖一回禍 你一正一負抵消呢?我不待說你 自己回去想 你回去上課去吧”

3晚上玩的回去睡覺 一進門 那個賤貨說“你們老師剛才來家訪了”我在她跟前站著 昂著頭 準備捱揍“你們趙老師挺好的 別的啥也沒有說 他說‘她是個好孩子 既懂事又熱心 我總覺得孩子好像有心事 我觀察她好長時間了 上課的時候她老走神 望著窗戶外面 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你們當家長的要多關心孩子 多問問孩子’(我在她跟前站著 一句話都不說)別的啥也沒有說 你一個小孩能有啥心事?去睡覺吧 ”

4(在去春遊回來的汽車上 我什麼都沒有買 我沒有錢)“老師看你啥都沒有買 所以想請你幫我一個忙 老師的麵包買多了 吃不了就壞了 你幫老師吃 ”我想都沒有想就說“趙老師 我不要”“不 不 你千萬不要覺得是老師給你的 這是你幫老師的忙 老師平常忙 沒有時間去接弟弟(我跟他大兒子一個班)你下學幫老師接弟弟 還去老師家幫老師生爐子 別說我是老師 就算我是你同學的家長 你來家裡玩兒 我也該給你吃點糖啊 水果什麼的 更何況你幫老師這麼多忙”周圍的同學一聽就都要給我東西 趙老師說“你們誰都不許給 你們還是花的家長的錢呢 你不許隨便要別人的東西 但是我不是別人 我是你同學趙春雨的家長 我是他爸爸 你就算是幫老師的忙 可以吧”聽了這話 我當時就哭了 現在我都記得趙老師給我擦眼淚——他的手 既粗糙又幹燥 讓我想起我姥姥

我本來就是一個生性冷淡淡漠之人 我不擅言辭更不會表達自己 但是我不是木頭 誰對我怎麼樣 我心知肚明 在這個世界上趙老師是除了我姥姥之外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對我好的人——他讓我心安 讓我覺得被尊重 他把我當成一個人而不是個小孩兒 。知道我當時多大嗎?我11歲 趙老師40多歲了。為什麼說他是唯一的 就是因為他是個成年人 而我只是個沒有利用價值的11歲的小孩子。前兩次都是在沒有第三個人在場的時候——在校長室和走廊 說話算話沒有告家長——家訪的時候(其實呢 就是他告家長我也不怕 無非就是挨頓揍被罵一頓 這都是家常便飯了 無所謂的事)維護了我的自尊心——幫老師一個忙(其實就是見你平常的時候沒有錢花 但是現在是集體活動 怕我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更重要的是是非分明——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我一輩子桀驁不馴像個刺蝟一樣滿身的鋒芒 就是天王老子惹了我 我都敢跟他去理論 但是自從這幾次事之後 我在趙老師面前再也沒有發過脾氣 自願的收起了滿身的刺 做了一個小女孩兒 溫柔撒嬌這個我真的不會 但是我會好好的說話不亂髮脾氣 不再說那些一下子就能把人噎死的話 我對他言聽計從。 他好 他對我好 我知道 以後就是再有人在他面前說我的壞話 他會來問我的 他不會偏聽偏信 更不會和稀泥。我就想有這麼一個人 他真要能做到像趙老師這樣 我願意跟他上刀山下火海 如果你能親眼看到我過的是什麼日子 你會知道我說的錢不算什麼是真話 物質上的缺失可以彌補 但是精神上的缺失 那是根本就無法彌補的 壓根兒就不是錢能衡量的——親情關心愛護照顧 這就是我想要的安全感 可惜啊 時至今日 沒有這個人

這一輩子 我的心從來沒有在它該在的地方踏踏實實的待著過 每時每秒 都像坐鞦韆那樣忽高忽低 飄飄蕩蕩的 白天的時候 別人看到我都是一副強悍的麻利的風風火火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可有誰知道 我晚上睡不著 我焦慮不安 我煩躁 我恐懼 我害怕 面對著未知的明天 總覺得明天會有壞事發生 我提心吊膽誠惶誠恐我膽顫心驚 當事情真的發生了 反而出奇的鎮靜 然後心裡就會踏實一陣子 然後又開始焦慮不安煩躁恐懼害怕 ……如此這般 週而復始 年復一年的 像個神經病人一樣 呵呵

如果你有幸能看到我寫的這篇文章 一定要記住我下面的這些話——幸福從來就跟物質沒有關係 錢只是在幸福感上添的那朵花 幸福是讓你心定讓你心安 ,不論什麼時候你都知道有那麼一個人 站在你身後 讓你沒有後顧之憂 當你面對著全世界衝鋒陷陣的時候 不必擔心他會在背後給你一刀 ,當你對的時候 他會毫不猶豫的站在你這邊 ,出現問題的時候他會來問 而不是偏聽偏信先入為主的冤枉你 。

對我來說,心安就是幸福,這就是我想要的安全感。你們男的誰能做到?呵呵^_^





轉角遇到愛的終點站


關於安全感,作家張小嫻寫過一段話,正好可以作為這對夫妻情感問題的解答,也可給糾結於房子和物質的紅男綠女們提一記醒:

安全感來自哪裡?

有人說錢,有人說愛,有人說兩者皆是。男人的錢都是他自己的,只有他對你的好,才是他對你的情意,他對你的好才是你的,可是這些東西也是會變的。

安全感終歸來自你自己,只有自己的知識、智慧和夢想是別人拿不走的。可惜很多女孩子只向外求,從沒想過向自己求。

這倒讓我想起當下流行的一句:麵包我自己掙,你給愛情就好。有底氣說出這話的女孩子,想必已經懂得了安全感的要義。

無獨有偶,在家庭幽默大賽中有一個節目,被評委評論為簡短卻是最精彩的表演:

一對80後裸婚夫妻,用柔美的鋼管舞形式,將現實中的蝸居生活搬上了舞臺。在不足十平米的屋子裡,只有一張凳子,所以一家人吃飯也要輪流著,一家三口只能擠在一米五的床上。

夏天,女兒坐在桌前寫作業,爸爸爬上鋼管慢悠悠旋轉充當吊扇,風力不夠,媽媽爬上去增加一個扇葉;爸爸帶女兒在鋼管上坐旋轉木馬;媽媽繞著鋼管一邊旋轉,一邊哄女兒進入甜美夢鄉……

物質生活很艱苦,卻是其樂融融,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節目表演完,爸爸牽著媽媽的手,媽媽牽著女兒的手,表達了他們的積極心態:與其抱怨一輩子,不如努力奮鬥一輩子。電風扇會有的,洗衣機會有的,大房子也會有的,然後一家人坐在桌前吃上團圓飯。

就像評委劉儀偉所言,這是高級的幽默,很溫暖,很溫馨,又帶著一點點酸楚。

幸福的樣子有很多種。擁有一套大房子,自然是一種幸福;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擁有一套大房子,更是一種幸福;像這個表演中的一家三口,雖然蝸居,房子是他們的追求目標,幸福卻一直被他們擁有,因為他們有家,家裡有愛和夢想。

房子,不是幸福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快樂的充分條件。

寫這篇文章之前,回想起有一次在南通濠河邊,我獨坐在一家餐廳等人,看到吧檯上一塊吊牌,上面寫著這樣兩句:A house is made of walls and beams;a home is built with love and dreams。

學生時代所學的那些英語全都還給了老師,百度了才知,這是美國建築師菲利浦·約翰遜的一句名言:房子是由牆和梁構造而成;家是由愛和夢構造而成。

誰說不是如此呢?英文似乎比中文更直觀地區別了兩者差異。

house,物質的,客觀的,向外追求的;

home,情感的,主觀的,向內探索的。

當下,我們總是在不斷地討論房子房子房子,真正追求的,歸根結底,其實是一個帶有溫度的家。

因為,能夠為我們心靈帶來慰藉的,不可能是牆和梁,也不會是玫瑰與鑽石,而是隱藏在物質背後的愛與夢。

連嶽說,沒有安全感,愛將不存在。反之亦然,沒有愛,安全感不復存在。

房子,能夠為我們的身體避風擋雨,提供一個休憩的居所。

家,才是為奔走在路途中的心靈提供停泊的港灣。

鍾愛流浪的三毛,說過這樣一句: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流浪。因為她心中有愛,生命中有愛著她的人,雖然與臺灣相隔千山萬水,撒哈拉的每一個角落、不管行走至天涯還是海角,所到之處,都成為她靈魂的故土。

高曉松在訪談節目中透露,母親從小教育他,人不該被一些所謂的財產困住。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在這樣一種思想影響下,他至今沒有購買房子,自然不是財力不足的原因。他覺得租房子住也很好,今天看中這裡就住這裡,明天看中那裡就搬那裡,一旦買房,整個生活結構和節奏就被固定下來。

對此,想必很多人發出質疑,這樣的生活,安全感從何而來。安全感真的來源於一套房子嗎?

高曉松的回答是:真正的安全感,是找到自己的精神維度,從而免於靈魂的漂泊。

這樣想,需要一顆無比強大的內心,可以跳過外界表象直接關照人生本質。可是身陷世俗的塵俗之人,存在兩種原始需求:一種是對安全、穩定、可預測的需求;一種是對探索、新奇、未知的需求。

上文所提劉女士的第一種需求顯然更甚,高曉松偏向第二種需求。房子為身體提供了安全與穩定,唯有愛和家,才能收留一顆漂泊已久的心,免它驚懼憂擾,免它悽風苦雨,讓它可以重新整裝待發。心若不安,廣廈千間,也始終漂泊在路上。

房子是家的載體和驅殼,家是房子的內容和靈魂。

家裡無愛,心中無夢,瓊漿玉露、瓊樓玉宇也不過是冷冰的流質、堅硬的牆壁。安於愛意,追隨夢想,簞食瓢飲陋巷之居,心中也流傳著故鄉的風景。

杏花春雨楊柳春風也好,狂風惡浪大雨傾盆也罷,年華消逝流年似水,願你能夠獲得身安,更能讓自己心安。


十點讀書


安全感是什麼 之前相親遇到過一個女生,我們是我叔叔介紹認識的,我在國企上班,她自己開了一家服裝店。我在江蘇,她在西安,十一月中旬加了微信,聊了一個多月,十二月底我去西安找她,一起吃飯逛街聊天,當時我倆感覺都挺好的。元旦後我回江蘇上班,一直聊得不錯,可是,日子久了,我發現她突然就不怎麼回我消息了,打電話給她她說不習慣電話,然後慢慢的聊天越來越少,聯繫也越來越少,可能感覺她並不喜歡我吧,所以也就沒再打擾她了。二月初,回家過年,偶爾發過幾次信息,農曆正月初五,叔叔給我打電話,透過我叔叔得知說女孩兒對我印象挺好的,問我有沒有感覺,還問我為什麼過年沒去女孩兒家,於是我立馬發消息給她,問我能不能去她家玩,徵得她同意後,第二天一早叔叔帶著我去她家拜了年,見了她的家人。說句心裡,在我的觀念裡,兩個人只有交往到了見家長那一步才應該去見彼此的父母,我覺得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這一次我措手不及。過完年我回江蘇上班,她回西安在朋友店裡幫忙(她自己的店年前盤出去了),然後,我們又開始了異地。她跟我說她是個慢熱的人,希望我們慢慢來,我也是個慢熱的人,所以這算是一個共同點?我覺得所有的女生,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經常守在身邊,在不開心的時候能安慰自己,生病的時候照顧自己,甚至想無理取鬧的時候也有個可以撒嬌的人。我太知道自己的情況了,為了能讓自己離她的生活更近一點,為了讓自己變得更真實一點,我半個月回一次西安,哪怕只是一個週末,我就想陪著她。就這樣,過去了兩個多月,我們依然聊天,但我們的關係卻一直停滯不前,男女朋友算不算?我向她坦白了我的想法,我覺得我倆得有一個名分,她說她看得是細節,並不是靠嘴巴上說,她說她相過親,追她的人有,但只有我能給她歸屬感和安全感,我問她我們算是男女朋友了嗎,她說就是這樣的,所以我沒再要求更多。我很認真的對待這份感情,也是奔著以後去的,她說她不回老家,我也打算在西安買房(之前老家已經買了),向她徵求意見,她說讓我不要給她壓力,我說我這樣跑沒動力,她說把買房當成我的動力。兩個人在一起,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我很快又回去工作了,我以為我倆的關係會有變化,但是我錯了,剛過幾天,她突然就不怎麼回我信息了,基本上我早上發一條,她晚上回一句,我慌了,手足無措。我問她怎麼了,她說工作煩悶,心情也不好,我試著安慰她,但一直都在做無用功,就這樣,一個周過去了,我一直在擔心和糾結中度過,她依然忙,依然發朋友圈,依然惜字如金。我知道永遠沒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永遠沒法感動一個與你生活無關的人。我想了很久,然後四月中旬,給她發了一條信息,結束了我們的關係。

第二天,她回了消息,說我們是異地,很多時候,在感情方面沒法滿足對方,她最近狀態很不好,工作疲憊,身體也不舒服,希望我們可以做朋友。 所以那就做朋友唄。 我還是會習慣性的問候她,她也會寒暄幾句,客客氣氣。 我想最熟悉的陌生人大概就是這樣了吧。 所以,什麼是安全感,我覺得吧,相互交往的兩個人,及時回覆信息,不相互猜疑,遇到問題及時溝通,不冷戰,安守本分,讓對方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