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人会怀疑清朝名臣福康安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

安子


福康安,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大臣、名将。清朝著名将领一等忠勇公富察·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


他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参与平定了大小金川之乱。三十七年,任户部侍郎;平定大小金川后,清廷论功行赏封为三等嘉勇男爵,并于紫光阁绘像。乾隆四十二年,授予吉林将军,次年调任盛京将军。四十五年,被授为云贵总督,成为总领一方军政的封疆大吏。四十六年调任四川总督兼成都将军。乾隆四十七年,福康安奏蜀中“匪徒”已肃清,即擢为御前大臣,加太子太保;四十九年(1784年)三月再擢而为兵郎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福康安平定金川;平定民变;转战台湾;总领一方;驱廓保藏。年仅三十多岁的福康安在十来年的时间里成为封疆大吏,出将入相,成为乾隆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少年英才。伴随战功的累积,他的爵位封号逐步攀升:从最初的云骑尉到嘉勇巴图鲁,再到嘉勇男爵、嘉勇侯爵,甚至被乾隆破格封为贝子,他是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显爵的人。后来,由于长途跋涉和紧张作战,福康安积劳成疾,于嘉庆元年五月病逝军中。乾隆万分悲痛,追封福康安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并建立专祠以致祭。


然而,让人们感兴趣的不只是福康安的战功,而是他究竟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呢?

他虽然不是爱新觉罗皇族,可是他很小的时候乾隆就把福康安从富察家接入了宫中,亲自抚养。有史记载说是因为他是富察氏子孙,乾隆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早殇的皇二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再加上福康安相貌英俊,所以才被乾隆带到内廷,亲自教养。乾隆曾在谕旨中提到:“福康安由垂髫豢养,经朕多年训诲,至于成人。”可见对于培养福康安这件事情,乾隆是花了许多心血的。清朝皇帝抚养别人的孩子,要么是功臣遗孤,要么是宗室格格。像福康安这样父母健在,却被皇帝接入宫中,像教育皇子一样教养的,独有福康安一人

福康安后来成为武将率军出征,虽然立下了很多军功,但乾隆给他的晋封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福康安在任云贵总督期间,因平定吴半生之乱,被乾隆晋封为贝子。这也是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个宗室之外,在生前就晋封贝子之人。嘉庆元年,福康安于军中染病去逝,后被追封嘉勇郡王。


提起清代的“异姓王”,除了入关之初册封“三藩”以示拉拢,清王朝始终执行“异姓不可封王”的政策:只要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无论立下何等功勋,也只能被封为公爵。福康安晋封贝子,已经超过了宗室外功臣可以晋封的最高品级。他不是皇族,不姓爱新觉罗,却在三十二岁时成为一品大员,死后被破格追封嘉勇郡王;乾隆皇帝甚至一度考虑给予他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确实有点匪疑所思……

其次,不尚公主。查阅清史可知:福康安的大哥是多罗额附,二哥福隆安门人和硕额附,而对于“生封贝子。死封郡王”荣宠至极的福康安乾隆却没有择之为驸马呢?

福康安因何得到乾隆皇帝“生封贝子,死封郡王”的极高礼遇?这一切都与福康安扑朔迷离的身世有关。此等宫闱之事,正史自然不会有所记载,但在各种坊间史料中的对此都有描述:福康安生母在一次进宫陪伴皇太后、皇后的游园活动中,被乾隆遇见。后来适逢皇后富察氏千秋节进宫到贺,被乾隆留宿宫中。晨起时,傅夫人方至坤宁后告辞,皇后一瞧,云鬓半亸,犹带睡容,便微哂道:“嫂子恭喜”!傅夫人面色羞红,匆匆辞去。



乾隆也曾言“朕之待福康安,不啻如家人父子,恩信实倍寻常”,实在是情之殷殷、言语切切,爱护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嘉庆皇帝亲政之后,为了制止坊间愈演愈烈的流言,开始收回乾隆破例赐给福康安一家的各种恩荣。乾隆皇帝在世之时,福康安之子富察·德麟的爵位是多罗贝勒,官拜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嘉庆皇帝掌握权柄后,将德麟降爵为固山贝子,革去一切职务,变成了闲散人员。最后干脆革去他贝子的头衔,直至最后发配新疆伊犁。嘉庆皇帝的种种做法和乾隆皇帝给予福康安的殊荣形成了强烈反差,似乎是希望藉此以绝天下悠悠之口。

而福康安的战功也曾被人质疑。有史记载曰:“其实福康安亦安得谓有功者,台湾一役,赖海兰察奋勇当先,一战破敌,即日解诸罗围,叛党夺气,大乱以平。 ”

我们且不论这桩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福康安作为一位荣宠至极的异姓王,他与乾隆皇帝之间的感情确实不啻于家人至亲,这其中感情确实值得令人回味。


子云归来


  

 





领略非洲风情


首先,福康安被乾隆帝封为“贝子(王爵)”,康熙之后被封为王爵的异姓大臣只有福康安一人,很多同姓宗室都不得封王。因此有人怀疑福康安是凭借乾隆私生子的身份才被封为王的。

其次,福康安出身的富察家族是乾隆时期的第一显贵,傅恒其他儿子都娶了皇族之女,两个还是乾隆的驸马。可富察家权势最大、最受乾隆器重和宠爱的福康安偏偏没有娶乾隆的女儿。

很多人怀疑正是因为碍于福康安是自己的私生子,所以乾隆帝才不将女儿乃至血缘关系很近的皇族之女嫁给福康安,以免造成实际上的“兄妹乱伦”。


惜鳘


大清帝国对国家的治理确实比较到位,对国民的管制也是比较严格的。

但是,大清帝国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利,所以,唯有皇帝可以率性而为,留下个把私生子,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何况是乾隆皇帝这个花心大萝卜了。


沈阳杨艺


野史确实有所记载。以乾隆皇帝的风流,也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八一可汗


这你都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