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要传位给弱智儿子?

忘忧清乐阁主


回答这个问题,概括为四个字"爱令智昏"。

这司马炎其实就一个昏暗的君主,明明知道儿子司马令衷不可以托付国家大事,偏偏因为爱司马衷的妈杨皇后的原因而立司马衷为太子。结果是害了儿子一生——司马衷其实是不想当这个太子的。后来当上皇帝,一生漂泊,为八王之乱买单,实在是生活狼狈,受尽屈辱。害了国家,直接让司马衷媳妇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引发宫庭内乱,杂以八王之乱.,继之以"五胡乱华",让中国受了四百多年的乱世生活。这司马炎坐羊车久了,昏暗之极,有甚暴虐昏愦之称。

司马炎一再为"性爱"所误,宠信杨皇后及其父亲杨骏。临死托孤于杨骏及司马亮。明明是杨骏专权,司马亮逃回封国。引起太子妃贾南风不满。贾南风勾结赵王司马玮杀灭杨氏一族。皇帝司马衷自此开始成了皮球,在八王中被踢来踢去。十六年后,晋惠帝司马衷食麦饼中毒,走完了自己虽愚呆却又孤苦的悲惨的一生。





劉一千五


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轨幼时夭折,按照中国传统的帝制,次子司马衷就顺理成章的成了西晋皇室的第一继承人。


司马炎一共有26个儿子,司马炎的长子司马轨两岁时夭折,所以次子司马衷就被立为皇太子,司马炎死后司马衷继承了皇位,即晋惠帝,在位17年。

至于司马衷被后世称为弱智和白痴主要还是基于司马炎对司马衷的测试和司马衷在生活中闹的笑话以及继位后无法应对当时复杂的政局而造成的朝堂混乱和社会的大动乱。

有的人天资聪慧,有的人从小愚钝,司马衷生长在皇宫,过着衣食无忧娇惯的生活,从小就养成了安逸享乐的生活习惯,不爱动脑子也没有人去很好的教育和引导,以至于在对事物认知的角度和能力上有很大的欠缺,比如时逢闹灾,官员向其汇报大批饥民的悲惨遭遇时,不谙世事、不知民间烟火的司马衷居然说出饥民没饭吃为什么不喝肉粥的笑话。但仅仅从对认知的概念来判断这个人就是弱智白痴的话太过武断。

史书里并没有司马衷是智力低下的智障痴呆等相关的记载,他处理不了政务只能说是他能力上的欠缺,所以从现代的医学角度来说不能简单的把他定义为后世人们议论的弱智和白痴。

时至今日,关于司马衷的智商问题都是史学界很具争议的焦点话题,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司马衷缺乏处理事务的能力,更没有治国的才能却是不争的事实。


铲史倌


中国历史上有数百位皇帝,各有特色,明君圣主的形象都有相似之处,大体都是高瞻远瞩、勤勉政务、从谏如流,但坏皇帝却是各有各的特色,有的是刚愎自用,有的是荒淫享乐,有的是不理政务。其中有一位晋惠帝,他的低能弱智实在史上罕见。


晋惠帝司马衷之愚蠢痴呆可能是智力问题,也有很大程度上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导致的见闻有限,懵懂无知。其当政时,有一年大旱,百姓饥荒,有大臣上书皇帝请求开仓放粮。晋惠帝居然说,没有粮食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何不食肉糜)?一时之间传为笑谈。

晋武帝司马炎像


晋惠帝的智力低下早在其当太子时就表现出来了,晋武帝迫于舆论压力,决定对太子进行一次考察,派几个东宫官员给太子出了几道政务题目。太子司马衷自然懵懂无知,无可应对。太子妃贾南风便偷看题目,命令内侍写了一份道理粗浅的答案交给太子以应付其事,居然博得晋武帝大喜,无论如何都不愿承认自己的儿子愚钝。


后来晋武帝大宴群臣,臣子卫瓘在酒席上假装酒醉,倒在晋武帝的御座之前,用手抚摸着皇帝御座,口中含糊不清地说,可惜了这个座位了,委婉表示自己对太子的不满。

司马攸书法作品


那么既然太子司马衷愚钝无知,太子妃贾南风阴狠善妒,晋武帝为什么还要传位给弱智儿子呢?这背后有晋武帝自己的苦衷。晋武帝司马炎早年和弟弟司马攸同时是魏国权臣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为人温和公允,礼贤下士,爱好读书作文,无论是才能声望都在司马炎之上。


仿佛是魏国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争的再现一样,司马昭也曾经在司马炎和司马攸两人之间犹豫不决,最终还是因为长幼有别而选择了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即晋王位后取代魏国建立晋国,又灭东吴而统一天下,开创了统一安定的晋王朝。

电视剧《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昭形象


当晋武帝晚年时,太子司马衷不堪大任,朝中就有舆论倾向于司马攸。当初为了和弟弟争夺大位,司马炎和弟弟司马攸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受够了担忧和惊吓,如今又岂能将皇位拱手让出?可叹专制皇权的独裁属性,竟导致大好江山沦落痴儿妒妇手中,最终倾覆。


参考文献

《晋书》


历史研习社


这就要我们先看一下司马家族的状况。

上世系图——


其实,司马家族的问题,来自于司马懿对两个儿子的安排,也就是司马师、司马昭。其中,司马师是被视为家族继承人的。

而司马昭也是一个阴枭的人。他可能生前就对父亲对哥哥的偏私很不满,譬如影响家庭生死存亡的高平陵政变,他居然不得预闻,父亲和哥哥策划好了临起事才知会他。

于是,后来司马师死后,就尴尬了。有些学者的逻辑推演是司马师可能死于司马昭之手,我们且不用讨论这个,只需要知道,司马昭是接替哥哥的位置就行了。

合法性始终是在司马师这边的。

本来司马师死就死了,司马昭也没啥可担心的,但是历史的玩笑在于——司马师无子,司马昭把自己的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他了。

《晋书·卷三十八·列传第八》:“景帝无子,命攸为嗣。”

于是在司马昭死前,也面临一个选择,到底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司马炎,还是传位给过继给哥哥的司马攸。

正朔不能让,过继了就是过继了,于是传位给司马炎。

这个历史包袱在家族内累积到司马炎这一代,就变得更加危险了。司马攸有着超强的合法性,随时可能取自己而代之,咸宁二年司马炎重病,朝中确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同样的逻辑,正朔不能让,过继了就是过继了。

于是司马炎坚持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司马衷。

司马衷是个弱智,朝中大臣都知道,但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却是一个天才儿童,故而“好皇孙”也成为司马炎考量的重要指标了。

为了给儿子保驾护航,他引入了外戚杨氏的力量(杨骏),间接杀死了司马攸,临死的安排是汝南王司马亮和外戚杨骏辅佐儿子。

这是八王之乱的开始,不用我多讲了。


夜小紫


晋武帝司马炎之所以传位这位智商堪忧的儿子司马衷,一是因为司马衷是司马炎的嫡长子,而司马炎之所以能继承父亲司马昭的衣钵,也是因为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嫡长子;二是司马衷代表的门阀势力的支持。


话说,司马炎当上晋王太子之前,司马昭想立次子司马攸为太子,众大臣以司马炎为嫡长子为由进行反对,并力保司马炎成为了晋王太子,后继承了晋王爵位。同样,司马炎在选择继承人上也不得不坚持这一原则。司马衷其实为司马炎和武元皇后杨艳的第二个儿子,但因长子司马轨早夭,9岁的司马衷就被立为皇太子。


门阀制度随着西晋立国而确立,氏族控制着西晋的朝堂上下。太子司马衷代表弘农杨氏与朝中第一大势力的贾充一族的势力。他们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如果司马炎强行更换太子,就会引发政局动荡,这是司马炎不愿意看到的。

司马家族本效仿曹魏的禅让先例,难保其他大族不想效仿,因此朝中多方势力自然虎视眈眈,司马炎只能按照先例将皇位传给这位白痴太子了。


话说,司马炎对这位白痴太子也很担忧。司马炎决定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考他,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一塌糊涂。太子妃贾南风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题。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白痴能力立刻就显现出来了,朝政由皇后贾南风把持,最后出现了“八王之乱”。



安定郡潜夫


司马衷(259至307年)在位17年,表字正度,母亲武元皇后张艳,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在位期间暴发了八王之乱加速西晋的灭亡,谥号孝惠,葬与太阳陵,终年48岁。

司马炎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代明君但是也有不少神操作:1、解放军队,马放南山。2、后宫过万人羊车过而幸。3、选白痴儿子当皇帝。当然我重点要解释的是第三条。

司马炎选择这个白痴儿子作接班人主要原因有三个:帝后情深、择媳得当、生儿神助功。

第一个原因:武元皇后张艳字琼之,史书记载她聪明贤惠,天生丽质父亲是曹魏通事郎杨文宗,司马昭听说她的贤名便让当时的世子司马炎娶她为妻,杨艳非常得司马炎的宠爱虽然司马炎后宫佳丽过万,但是仍和杨皇后恩爱有加,两人共生育三子三女其中除长子司马轨早逝外他们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孝惠帝司马衷了,起初司马炎也认为司马衷太过愚笨不成器,想废除他的太子之位以选贤而立,而此时杨皇后就以司马衷是嫡长子的名义,立国家储君,应立嫡立长为由劝说司马炎,这事情也只好作罢。

第二个原因:要说西晋历史上最出名的女人那就非司马衷的贾惠后莫属了,八王之乱的女主角。史书记载,贾皇后善妒容貌也是极丑无比,但是人家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千金大小姐,贾皇后的父亲贾充是西晋开国功臣西晋建立后出任车骑将军,散骑常侍后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职爵封鲁郡公,贾皇后的母亲柳氏向来和杨皇后交好,杨皇后这贾南风是一个好儿媳的人选于是就让司马炎下自聘她为太子妃,了解历史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发现开国皇帝一般很忌讳功臣,同样的道理,司马衷拥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妻族作后盾如果这时司马炎还要废除他的太子之位,朝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可想而知,当然司马炎是多么老谋深算的一个人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陷于不利的境地当中。

第三个原因:虽然说贾皇后善妒,但百密总有一疏的时候,司马炎担心自己的儿子不懂房事于是就让自己后宫的谢才人去教司马衷房中之事没想到就这一次意外谢玖就怀孕了,由于担心遭到贾皇后的陷害谢玖返回皇宫如实告诉了司马炎,司马遹出生后司马炎对这个名义上是儿子的孙子非常疼爱,史书记载有一天傍晚皇宫里很黑,小小年纪的司马遹就拉着司马炎到了外面对他说里面很黑不安全之类的话,司马炎听后很感动,当然现在我们回望这件事,司马也是否和康熙一样存在着想隔辈传位的想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当然也不能排除爱屋及乌的可能性。


柠檬颜笙


司马衷,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之子,在位17年。他生性愚钝,不懂世事,除了贪图享乐之外,别无所知。以致于他在位期间,发生了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西晋王朝不久之后就覆灭了。

那么,晋惠帝这样白痴,为什么司马炎却传位于他?

原因就是他的母亲是司马炎的大老婆,即:杨皇后。话说某一年,司马炎代魏建晋后,就册立了他的大老婆杨艳为皇后,但看他的儿子——司马衷愚笨如猪,太不成器,就不想立长子司马衷为太子了。但这一下可就急坏了司马衷的生母杨皇后,她日夜缠着晋武帝司马炎,非要让他立司马衷为太子不可。估计司马炎也是禁不起每天枕头风的能量,最后勉强答应下来。

后来,又有不少大臣认为此事不妥,不断奉劝晋武帝废去太子,改立贤良,而司马炎也越来越担心他这个白痴儿子不能胜任皇帝一职,于是,就私下里与皇后杨艳商议,想废掉司马衷。不过,杨艳说:“立太子应该长幼有序,而不是以才德,怎么好改变呢?”最后,晋武帝拗不过杨皇后,只得作罢。

同时,司马衷能够保住皇太子的地位,同他的儿子司马遹也很有关系。一日,宫中失火,火光冲天,照亮了宫内宫外。司马炎马上登上楼台,观望火势。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虽然只有5岁,当他看到司马炎站在光亮的地方,却马上拉住了司马炎的衣袖,往黑暗的地方走,说:“夜里宫内突然出事,应当防备意外的变故,不可以站在光亮的地方,让别人看到你”。为此,司马炎大为感动,他认为司马遹很讲孝道,言谈举止也很像自己的祖父司马懿。所以,最后彻底打消了废黜司马衷的念头。

于是,司马炎死后,司马衷即位,改元永熙,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来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把持朝政。终其一生,晋惠帝司马衷都是一个傀儡,这不得不说是司马家族的一大悲剧。


江上神思者


1.司马炎的治国雄心没有善始善终,以至于后期荒淫无度,在继位的问题上考虑太粗糙,只重嫡长规则,忽略可行性。

2.杨皇后势力不容小觑,不敢轻易废除傻儿子太子之位。

3.孙子适合继承皇位,寄托隔代希望。

4.司马衷之妃贾氏对其的帮助。


郭晨曦GCX


受制于妇人,又有一个好皇孙,,才一误再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