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擬表彰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對象,來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誰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

黨中央決定表彰一批

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

經統籌考慮

產生了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快來看看

在公示的百人名單中

有哪些科技工作者入選吧

↓↓↓

於 敏

于敏,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8月出生,天津寧河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長期主持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為我國核武器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二代核武器研製中,突破關鍵技術,使我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對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國防實力的增強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稱號。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王大珩

王大珩,男,漢族,中共黨員,1915年2月出生,2011年7月去世,江蘇吳縣人,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原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在他的領導下研製出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和首臺航天相機,主持研製出我國第一臺大型光測設備。1986年3月,他會同其他3名科學家提出“863”計劃建議並獲中央批准,成為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一面旗幟,促使發展高科技成為實現我國科技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1992年與其他學部委員倡議並促成建立中國工程院。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首屆“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

王永民

王永民,男,漢族,中共黨員,1943年12月出生,河南南召人,北京王碼創新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創立漢字鍵盤設計三原理及數學模型,1983年發明“王碼五筆字型”漢字輸入法,首創“漢字字根週期表”,有效解決了進入信息時代的漢字輸入難題。1998年發明“98規範王碼”,是符合國家語言文字規範並較早通過鑑定的漢字輸入法,推動了計算機在我國的普及。其發明技術獲得中、美、英等國專利40餘項。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王啟民

王啟民,男,漢族,中共黨員,1937年9月出生,浙江湖州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助理。他始終用“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從事科學研究,敢於挑戰油田開發極限;堅持“寧肯把心血熬幹,也要讓油田穩產再高產”的信念,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創造多項世界紀錄。主持研究並提出了“分階段多次布井開發調整”理論,其中表外儲層開發利用打破了國內外認為不能開採的禁區;主持的油田高含水後期“穩油控水”項目研究,為大慶油田實現27年5000萬噸以上高產高效持續開發作出重要貢獻。他是一代石油人的傑出代表,為“鐵人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黑龍江省特等勞動模範”等稱號。

王 選

王選,男,漢族,九三學社社員,1937年2月出生,2006年2月去世,江蘇無錫人,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他主持研製成功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方正彩色出版系統得到大規模應用,實現了我國出版印刷行業“告別鉛與火,邁入光和電”的技術革命,成為我國自主創新和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的典範。致力於研究成果產業化,主持開發的電子出版系統,引發報業和印刷業四次技術革新,使漢字激光照排技術佔領99%國內報業和80%海外華文報業市場。設立“王選科技創新基金”,支持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技創新研究。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巨曉林

巨曉林,男,漢族,中共黨員,1962年9月出生,陝西岐山人,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一公司技術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兼職)。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刻苦學習、認真鑽研、勇於創新,掌握了大量鐵路接觸網施工所需要的新知識和新技能。先後參加了大秦線、京鄭線、哈大線、京滬高鐵等10多項國家鐵路重點工程建設,創新施工方法114項,主編《接觸網施工經驗和方法》,配發給數千名接觸網工作人員作為工具書。他從一名普通農民工成長為知識型工人,唱響了“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改革開放時代主旋律。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和“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葉 聰

葉聰,男,漢族,中共黨員,1979年11月出生,湖北黃陂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長、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首席潛航員,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他長期從事載人潛水器的研究、設計和研發工作,通過不懈努力,終將“蛟龍號”從圖紙變為現實。出於對載人深潛事業的熱愛,主動肩負起試航員的重擔,作為主駕駛員參與“蛟龍號”深潛作業共計50次,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作為改革開放以來載人深潛事業的代表人物,他是青年人崗位建功、報效祖國的榜樣。榮獲“載人深潛英雄”榮譽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包起帆

包起帆,男,漢族,中共黨員,1951年2月出生,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原技術中心主任。他是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中國工人的縮影。研發新型抓鬥及工藝系統,推進了港口裝卸機械化,被譽為“抓鬥大王”。參與開闢了上海港首條內貿標準集裝箱航線,參與建設了我國首座集裝箱自動化無人堆場,積極推進了我國首套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散礦裝卸設備系統的研發,領銜制定了集裝箱—RFID貨運標籤系統國際標準。40年來帶領團隊技術創新,獲國家發明獎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獲巴黎、日內瓦等國際發明展金獎36項。連續五屆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劉永好

劉永好,男,漢族,群眾,1951年9月出生,四川新津人,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七屆、八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1982年他投身農業領域,1987年研製出第一款國產乳豬飼料。帶領企業不忘初心,勠力前行,不斷拓展,目前產品涵蓋飼料生產、農業科技、食品加工、金融服務等諸多領域,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子)公司600餘家,員工近7萬人,年銷售收入超千億元,連續14年被評為“中國企業500強”。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倡議發起“中國光彩事業”。開啟“精準扶貧1+1”行動,廣泛開展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和“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許振超

許振超,男,漢族,中共黨員,1950年1月出生,山東榮成人,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固機高級經理,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兼職),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他立足本職,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自學成才,苦練技術,練就了“一鉤準”“一鉤淨”“無聲響操作”等絕活,先後七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使“振超效率”享譽全球。勇於創新,敢於開拓,帶領團隊積極開展科技攻關,持續破解安全生產難題,填補國際技術空白,為國家節約鉅額成本。在工作中創造出“振超工作法”,為青島港提速建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在他的激勵下,全國廣大青年職工掀起了立足崗位、學習技能的熱潮。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孫永才

孫永才,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11月出生,吉林長嶺人,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裁。他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的主要組織者和學科帶頭人,2004年開始主持研製大功率機車和高速動車組列車,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了動車組九大關鍵技術和十項配套技術,“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把復興號打造成新時代的“國家名片”。參與統籌實施南北車重組整合工作,開創了國內兩家同為“A+H”上市公司重組的先河,為央企重組和改革發展探索出了全新模式。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孫家棟

孫家棟,男,漢族,中共黨員,1929年2月出生,遼寧復縣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風雲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北斗二號衛星工程和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高級顧問,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他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主持研製了45顆衛星。擔任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實現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和應用。作為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樹立了我國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李東生

李東生,男,漢族,中共黨員,1957年7月出生,廣東揭陽人,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兼職)。他主導TCL開展重大跨國併購,開創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的先河,在全球設有28個研發機構和22個製造基地、產品行銷160個國家和地區、年營業收入超千億元。彩電銷售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和全球前列,創下了製造我國第一臺按鍵免提電話、第一代大屏幕彩電等多個第一。帶領團隊建成完全依靠自主創新、自主團隊、自主建設的高世代面板線,實現我國視像行業顯示技術的歷史性突破,中國繼日韓之後成為掌握自主研製高端顯示科技的國家。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

李保國

李保國,男,漢族,中共黨員,1958年2月出生,2016年4月去世,河北武邑人,河北農業大學教授。他心繫群眾、紮實苦幹,奮力作為、無私奉獻,在服務人民中實現自身價值。始終奮戰在科技興農、扶貧攻堅和教書育人第一線,先後取得研究成果28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18項,技術推廣面積1826萬畝,培育了16個山區開發治理先進典型,打造了系列全國知名品牌,帶動省內外10萬山區農民增收58.5億元。參與開發的聚集土壤、聚集徑流“兩聚”理論,使邢臺前南峪森林覆蓋率達到90.7%,植被覆蓋率達到94.6%,被譽為“太行山愚公”。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模範”稱號。

李彥宏

李彥宏,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68年11月出生,山西陽泉人,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他秉持“用科技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的理念,上世紀90年代率先深入研究搜索引擎技術,擁有“超鏈分析”技術專利。2000年歸國創業成立百度公司,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獨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注重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研究,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與製造、汽車、教育、金融、生活服務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及在社會治理方面的應用,助力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智慧城市的構建。成立百度基金會,促進公益事業。榮獲“首都傑出人才獎”等。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吳良鏞

吳良鏞,男,漢族,中共黨員、民盟盟員,1922年5月出生,江蘇南京人,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針對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建設規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廣等特點,他創立人居環境科學,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環境建設為核心的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和實踐模式,受到國際建築界的普遍認可。成功運用人居環境科學理論,開展區域城鄉、建築、園林等多尺度、多類型的規劃設計研究與實踐。主持參與北京圖書館新館設計、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中央美術學院校園規劃設計、孔子研究院規劃設計等多個重大工程項目。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

張黎明

張黎明,男,漢族,中共黨員,1969年8月出生,河北滄縣人,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濱海供電分公司運維檢修部配電運檢室黨支部副書記兼配電搶修班班長。作為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產業工人傑出代表,他堅守基層一線,刻苦鑽研技術,在平凡崗位上練就過硬本領、做好本職工作。從事電力搶修工作30多年,累計巡線8萬公里,從未發生安全事故。勇於探索,矢志創新,帶領團隊實現技術革新400餘項,獲國家專利158項,20餘項填補智能電網建設空白,並把創新成果應用於生產實踐,取得良好經濟社會效益。堅守“黎明出發、點亮萬家”服務承諾,詮釋了新時代產業工人敢為人先、勤奮刻苦、精益求精的精神品格,被百姓親切地稱為“光明使者”。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陳景潤

陳景潤,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33年5月出生,1996年3月去世,福建福州人,中國科學院原數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原學部委員。他在逆境中潛心學習,忘我鑽研,取得解析數論研究領域多項重大成果。1973年在《中國科學》發表了“1+2”詳細證明,引起世界巨大轟動,被公認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是篩法理論的光輝頂點,國際數學界稱之為“陳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領先水平。他的先進事蹟和奮鬥精神,激勵著一代代青年發憤圖強,勇攀科學高峰。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華羅庚數學獎等。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羅 陽

羅陽,男,漢族,中共黨員,1961年6月出生,2012年11月去世,遼寧瀋陽人,航空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原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作為航空工業沈飛的“掌舵人”,他胸懷報國強軍赤子之情,創新提出“十個統籌”發展思路,推進管理創新、技術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等,推動企業經營模式轉型,提升企業綜合實力,帶領沈飛邁入持續跨越發展的快車道。任期內企業營業收入、工業總產值等主要指標躍升39.5%,利潤躍升61.8%。擔任多個型號研製現場總指揮,帶領沈飛完成了殲—15艦載機等多個重點型號研製併成功實現首飛和設計定型,推動軍用戰鬥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為國家航空武器裝備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被追授“航空工業英模”榮譽稱號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等。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南仁東

南仁東,男,滿族,群眾,1945年2月出生,2017年9月去世,吉林遼源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原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他潛心天文研究,堅持自主創新,主導提出利用我國貴州省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從論證立項到選址建設歷時22年,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為FAST重大科學工程建設發揮了關鍵作用,實現了中國擁有世界一流水平望遠鏡的夢想,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他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和勇於擔當堪稱楷模,激勵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繼往開來,不懈奮鬥。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被追授“時代楷模”稱號。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鍾南山

鍾南山,男,漢族,中共黨員,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廈門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抗擊“非典”中,他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倡導與國際衛生組織合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主動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為奪取應對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兩次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袁隆平

袁隆平,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30年9月出生,江西德安人,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他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使我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居世界領先水平。截至2017年,雜交水稻在我國已累計推廣超90億畝,共增產稻穀6000多億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國,傳授雜交水稻技術以幫助克服糧食短缺和飢餓問題。為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了卓越貢獻。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等多項榮譽。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屠呦呦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中國中醫科學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致力於中醫研究實踐,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了青蒿素,為人類帶來了一種全新結構的抗瘧新藥,解決了長期困擾的抗瘧治療失效難題,標誌著人類抗瘧步入新紀元。以雙氫青蒿素、青蒿琥酯等衍生物為基礎的聯合用藥療法(ACT)是國際抗瘧第一用藥,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為中醫藥科技創新和人類健康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景海鵬

景海鵬,男,漢族,中共黨員,1966年10月出生,山西運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2008年執行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實現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2012年執行載人飛行任務並擔任指令長,圓滿完成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2016年擔任指令長,執行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成就了三巡蒼穹的中國奇蹟。榮獲“八一勳章”和“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

程開甲

程開甲,男,漢族,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1918年8月出生,2018年11月去世,江蘇蘇州人,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原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他隱姓埋名40年,一生為國鑄核盾,先後參與和主持首次原子彈、氫彈試驗,以及“兩彈”結合飛行試驗等在內的多次核試驗,為建立中國特色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作出傑出貢獻。他是“兩彈一星”元勳,為鍛造改革開放安全屏障、推進科技強國事業作出重大貢獻,是以身許黨許國的時代楷模。榮獲“八一勳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潘建偉

潘建偉,男,漢族,九三學社社員,1970年3月出生,浙江東陽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作為國際上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他系統性創新工作贏得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率先突破量子信息處理關鍵技術,全面解決了量子保密通信在現實條件下的安全性問題。牽頭研製成功國際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建成國際上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構建了首個空地一體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雛形,使我國量子保密通信的實驗研究和應用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党中央拟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来看看科技工作者都有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