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吗?

宁静致远91522


以前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差生,我对他的期望值很高,我一直坚信他能考上名牌大学,有一个好的归宿,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他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是上了高中,他却逆反的,不上学了,打架,离家出走,简直愁死我了。

在我的努力下,他在离开学校两年后,又回到了课堂,我当时想的就是读完高中就行了,大了之后能干点啥就干点啥,也没抱什么希望,有时候真的是不抱希望了,还峰回路转了。

我没想到他最后过了二本院校的分数线,考上大学了,这对我来说,就是个意外,他折腾了那么久能上二本,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如今他就要大学毕业了,我们家就是个普通百姓,没有什么门路,以后干什么都随他,现在我们夫妻身体都不好,也帮不上他什么忙,一切都靠他自己了。

现在我想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一辈子不管两辈子事,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等到他自己做了家长,就知道我的付出了。


玉泉溪


我带过一个孩子,小学一年级,在班里考试基本上每次都是倒数第一名。那个孩子学习习惯很不好,或者说是压根儿就没有养成学习习惯吧。

举个例子吧,你如果不让他写作业,他永远都想不起来写作业。一年级上了大半年了,十以内的数字加减还要拿手指头数。他的同学都笑话他,说那是幼儿园小朋友都不干的事。

甚至因为他,托管班都不愿意收他。因为别的孩子家长一听说他在那儿,就摇头。

我可怜的是孩子妈,动不动就被老师叫去谈话,孩子妈一边跟老师道歉,一边也不知道怎么好,好像她家孩子犯了天大的错。看到别的成绩比她家孩子好的同学,就会顺嘴说你帮帮我们家谁谁谁了,可是,孩子一转眼,家长就说别跟她家孩子在一起。

那个妈妈,她的心理该是多么强大啊。若是换了我,早就感觉受不了了。可是,孩子是自己生的,你接不接受,不都得接受吗?去年冬天南京下大雪,雪大到学校都停了两天课。可那正又是期末考试前些天,孩子不做作业,她狠狠心把孩子关在门外关了半个小时,可是,当那孩子进得屋里,还是那样。你让当妈的怎么办?心疼吗?哪个当妈的不心疼?可是,这孩子软硬不吃,她怎么办呢?

那个学生跟我说过,说他妈妈说的,要是能把你塞回肚子里去就好了。一个妈妈,要痛到什么程度无奈到什么程度才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啊!

可是,当抛开读书的时候,他仍旧是她那听话乖巧的好孩子,怎么办?不接受?把他塞回肚子里去?


苏小妮


实话实说,我不能接受!

我可以接受他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普通的人——因为我也是,但是我不能接受他是一个差生——即便是品德优秀的差生。

我不想说什么“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些话都是劝别人时候用的,我无法用这话劝我自己,我也就更不可能故作无所谓,说什么“一切看他自己”!

再加上孩子小的那几年我工作很忙,疏于孩子的教育,因此在他幼儿园中班开始我边控制了自己的工作量,花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在陪孩子的过程中,我先是自己摸索,然后参考别人经验,然后网友交流,最后有了一套我自认为适合自己孩子的自己的理论。

所以从孩子上学以来,我家孩子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成为“差生”的可能,成绩一直都是年级前茅。

孩子已经五年级了,以目前的学习能力和态度来看,未来虽未必一定能够成为“学霸”,但是也一定不会成为“差生”,我绝对相信他未来一定不会后悔自己曾经努力过!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现在一般不说“差生

或“双差生”,基本改称“学困生”。如果不是天生智障等,孩子却成为了学困生,一定与家长(或监护人)的不良教导密切相关。

我以为,把孩子教育成功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更是家长一生最重要的成功、最光荣的骄傲。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可不是一般的大,是“超级大”,尤其是7岁以前。

就在九月开学第一课上,给初一新生,我就打了个比方:家庭教育相当于育“小苗”,你们那些“苗”可要从小就必须育好,否则,给我一棵病怏怏的、不健康的、连成活都难的苞菜(或辣椒)秧苗,期望我种下去后能收获又大又好的果实,可行吗?

如今不少家庭教育出了大问题:父母要么溺爱,孩子无形中就被培育成了一个"巨婴",不能抗挫;要么一心忙赚钱,把孩子完全丢给别人!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败带来的后果。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的践踏。而我最佩服的是,倒是某些孩子本天生有问题,却硬是被家长辛辛苦苦培养成了比正常人还厉害!!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你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孩子不是老师的,是家长你的!教育你的孩子,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

家长和老师本应结成"友好同盟军",齐抓共管孩子的各种陋习。可惜某些家长却总在孩子面前“指责”其老师的“这个不是、那个不对”;更有甚者直接带着孩子上门找老师麻烦:或与老师争斗、或侮辱老师……那只会增大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一定是孩子,吃亏的绝对是家长。

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好成绩都是帮出来的、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好成就都是教化出来的。作为父母,也要和孩子一起多看书、看好书,爱憎分明,吸收正能量,并教导他善交同龄好友,以便日常学习、活动中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诚然,一个人的优秀并非仅指学习成绩!且智力也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怀,比胸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

有些家长心底总偏执地觉得,教育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行,就可万事大吉、甩手不管。没错,学校教育固然也重要,但实与家庭教育大不一样——比如:老师就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品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因此,想要让孩子品行良好、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不成为“学困生”,其家教、家风的影响最为关键!

您怎么看?请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谢谢!


种金易


我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不出色的人!

我自己在读书的时候,考试,经常是差99分就是100分的水平,又怎么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做到差100分就成为优秀学生呢?

我自己不是干部,在孩子拼爹的时候,赢在起跑线上!

我自己不是医学专家,当然不会把病怏怏的孩子培养成体魄强壮的运动冠军!

我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能够解决温饱就已经很满足啦!怎么能够要求孩子肩负起光宗耀祖的使命,学习上出人头地,将来会天马行空呢?

所以,己不为勿施于人,自己不优秀,就自然要接受孩子是差生的现实!


1143160127


网上的家长,多数都会说“可以接受”,但以我在辅导机构的观察和与众多的家长交流中发现,现实中不要说是“差生”,很多家长连自己孩子是“中等生”也接受不了!

什么是“差生”?


成绩很差是差生;

调皮捣蛋屡教不改是差生;

浑浑噩噩左耳进右耳出是差生;

迟钝反应慢听不懂要求是差生

……



我没见过一个家长在孩子变成差生还能坦然接受的,那些能接受的,多半是已经努力过无数次然而没有效果的,俗称“破罐子破摔”


小谢老师说一年级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差生,但是,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大多数人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就不是差,也就仅仅希望孩子学习好。

学习好人就好吗?或者学习好人就有能力吗?大概率是如此,可往往决定人怎样却不在乎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心,内心健康与否是决定人一辈子是否幸福,是否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很多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就拼命地满足孩子,培养孩子,孩子学习一样东西能坚持3年以上,就有很多人淘汰了。

每天孩子回来做作业,如果做错很多题,我就会很着急,觉得孩子很差劲。学校老师也会表扬那些优秀的孩子,作为家长能做到没反应不理睬是很难的,当然也有那些特别有定见的家长,能够把控孩子,认为孩子不是差劲,只是需要在某些方面突破。

孩子爸却一直认为:“我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希望我的孩子刚开始不行,后来却越来越强,不输在终点。”

孩子哪方面差劲,作为家长能够有耐心陪伴,鼓励孩子,即使孩子有差劲之处家长也不放弃,这就够了。

见过很多的父母,希望孩子好,把孩子逼得压力太大,孩子在上高中时精神就出现了问题,有的甚至辍学,有则在大学期间或是参加工作时,无法接受社会,精神出现问题。所以,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成绩好坏,能力如何,成绩不是最终决定因素。


三城一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伸出十指有长短。对于正常人来说,能告诉別人,自己的孩子是差生?

连云港一带人有句歇后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请问你一句,卖瓜人有说自己瓜苦的吗?

愉快的事常常有,快乐的话要人听!

这几年,我在市里陪读,外孙女上重点高中。在学校内外,我经常接触到一些人,从他们的口里,谈得很多的也就是好生差生这些话题。

那一天,有两个阿姨姐姐在聊天,谈的内容也很风趣,让我忍俊不禁。

大姐,你看看你家的姑娘,在学校里是个霸姐,读书就象吃书一样,考试的成绩都是嘎嘎的!不像我们家的那个小子,整天读书没有看到他那么用功,考试为什么不是前几名呢,看来他还是个差生哦!

小妹你别这么讲话,你家的儿子不是我夸奖,人家老师都说他学习成绩好,同学们都挺羡慕的。你这个差生的帽子,应该都扔到黄海里去了!

一来二去时间长了,我知道了这两位阿姨姐姐就住在我们小区里。今年的高考后,她两家的孩子都已经考入了985、211两所国家重点大学。

过去中国人太严肃,习惯说外国人说话幽默风趣。其实,现在我们中哪个人不会说话呀,就在我们之间,尤其是女士们的话更有艺术了。

比方就是谈到自己的孩子,也会妙语连珠,我们家的孩子哪是什么听话的孩子呦,和你家的宝贝比起来,他就是个"差生"!不过他奶奶倒是一劲夸他,我的孙子我喜欢,我的孙子考上名牌重点大学了!



(欢迎点评、点赞和转发!图片摘自网络,感谢朋友提供!谢谢!)


九文天下


对于这个话题,我来说一下我个人的一点看法,若有不妥,敬请谅解。

说实话,不论哪位家长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是差生,这是毋庸置疑的。谁不渴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呐?谁不渴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呐?谁不渴望自己的孩子一切方面都如人所愿呐?可是现实并非如此,偏偏就有那么多的对孩子的不满,对孩子的不如意。

孩子差,是有太多太多的原因的,既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家长或家庭的原因,也有孩子身边环境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当然也不乏个别老师的原因,总之原因多多。不论哪种原因,我都不希望孩子沦为双差生,所谓双差生,就是不但学习成绩不好,思想品德也不好,这一点是最让家长无法接受的。现实中虽然有很多的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多好,但其思想品德各方面却特别优秀,特别懂事,特别明理,这是让很多人特别欣慰的,也是让很多人特别喜欢的。家长所不能接受的就是那种不但学习成绩不好,其思想品德,素质各方面又特别不好的人,要知道这样的孩子是最让人痛心的,将来以后也是特别危险的。

至于成绩,如果孩子真的尽力了,真的竭尽所能了,孩子成绩上不去,孩子无可厚非,家长也无可争议,但是孩子必须要思想各方面要好,因为人要靠以德树人,以德立身,这才是做人之根本,这才是让人永远放心之处!

所以说,孩子只要尽力了,成绩差点,也不可怕,也可以从内心接受,但是孩子必须学会做人,这才是教育孩子最最主要的地方!



图手画圆


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差生吗?

此特指是在上学的孩子。

孩子,有聪明者,有愚笨者,有遗传的。

孩子在学习上,无论聪明与不聪明,关键在用心不用心,学不学的问题,当然,这与个人的努力,老师的教课,家长的引导和外部环境的干扰也有密切的关系。聪明的孩子一点就过,愚笨的孩子不怕笨,只要用心,只要吃苦,努力奋进,没有学不好的,聪明的孩子休息量会大一些,笨孩子先行一步,多努力些,歇的空间少一些,只要操心,专心,用心,会者不骄,难者请教并虚心求教,都能成为好学生,好学生与差生的要点都在一个点上,即用心与不用心。天下聪明的孩子有几多?谁也不是生來就会的,就是一个学字。

学生除了真正个别极聪明的孩子以外,差生的原因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不认真听讲,二是不虚心求教,三是好与玩皮不干的孩子为伍,四是缺少家庭的引导与指教(即传帮带)。比如再聪明的孩子就怕不干不学,上课不认真听讲,爱说话,做小动作,耳目斜视,心不在焉,老师讲十句不知听进两句不听,又不听管教,下课了什么也不会,怎会学好?二是也努力了,就是笨,但不善于交流和求教,一是不虚心,二是顾脸面怕他人笑话。这样的孩子也不会上进。三是常与玩皮捣蛋的学生为伍,上课做做样子,你讲你的,我做我的,不服批评与管教,有的甚之在师生中还会做出一些恶行。这样的学生永远都是差生,是毫无疑问的。四是学生回到家里或双休日,家长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学不学不在心上,有些是家长业务在身,比如喝酒,打牌,游戏,喷空,做活等,顾不的孩子了。孩子问作业,家长会说你自己做去,我顾不上等。还有就是孩子玩皮,捣蛋,惹事过份,而家长迁就,不说之,不嚷之,甚之护短之,这就导致了孩子的恶习漫延,久之成为不能管理之人。这些孩子永远是成不了好学生的。孩孑的学业好坏,除了学校的教育授课和自己的努力外,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占很大比例的。

做为学生,不管他是好学生,赖学生(差生),都不在于家长是否接受的问题,是你的孩子,学业好坏你都得接受,因为是你的孩子,又是难以抛却的现实。

其实,这说明一个真理:孩子,一半在学校,一半在家长。师长的用心自不必说,关键是看家长在心不在心了!家长真正用心者,孩子是很难成为差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