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觉得很多大学老师的板书不如中学老师,甚至不如小学老师?

風居住嘚街道


题主所言不虚,大学教师不仅板书不如中学老师规范,整个教学方式都不如中学严谨、通顺。可能除了师范大学吧?

我认为这是有原因的。

1、中学老师多数是师范类专业毕业的,经过了教育学、教学法的训练。而大学老师是各种相关专业毕业的,学业过程中没有师范专业的相关训练,在教学上是有短板的。

2、大学教学重内容,信息量大,因而可能忽略形式,如板书、导入、互动等。

3、大学生学习、组织能力更强,对教学形式也不依赖。

4、在教学行家看来,这些教学确实是有缺陷的,认为这些老师不会教学。

总而言之,不少大学老师的教学形式确实是有缺陷的,失之简单简陋。如果能改进自然是如虎添翼,不改进倒也无妨。

学者就是学者样儿,老师就是老师样儿。学者老师又该是什么样儿?

谁知道呢?


一点清风O学写漂亮字


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形,而且,这种情形很普遍。为何会如此呢?我结合自己对中小学、大学的教育实践和差异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以我们国家为例,中小学更多强调的是规范教育,大学更多强调的是创新与拓展教育。这两种教育理念的差异决定了对教师的考核重点各有不同。前者更多注重的是对教师基本功的考核,后者更多注重的是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考核。而教师基本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黑板板书。

现在在大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常态,老师的授课内容主要通过多媒体呈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直观、形象、省时、课容量大、利于课程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劣势是教学节奏太快,教学细节上有疏漏,教学重点不够突出等。黑板板书的优劣势恰好颠倒过来。多媒体和黑板板书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学的发散型思维教育和训练更适合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板书为辅;中小学的规范性教育则正好相反。

中小学好多课程都是基本功训练,比如汉字的书写规范、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数学演算过程的规范化训练等,中小学的考试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考核这种规范性。孩子们的思维尚处于混沌状态,学习习惯尚处于未定型阶段,知识的规范体系还处于初步建构状态,这些决定了中小学教育需要老师“手把手”地进行演示与引导,而黑板板书体现的就是这么一个“手把手”教育和引导的过程。

这样一看,中小学老师的板书很多时候会优于大学老师就不难理解了。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仅从板书上看,从好到差的排列顺序是: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请别误会,这并不说明大学教师水平差,小学教师水平高,而是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

一、由板书的功能决定的。

板书,除了我们熟知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不是业内人士是不懂的,就是板书的示范引领作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不长,以规范的书写为主,到高年级才开始提倡行书,所以,小学老师的板书必须是规范的汉字,才能起到给学生以示范,引领学生写好字。

而到中学阶段,学生写字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功底,中学老师的板书虽然还有引领写字的作用,但是这个作用已经弱化了,板书主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所以写字就放在其次了。

到了大学阶段,老师的板书虽然还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但是,不是像中学生那样的具体的帮助,而是提示、点拨。大学教师的板书,写字上,学生只要看得懂就可以了,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功能了。

二、学生的认知基础决定的。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基础还很弱,小学教师的板书,最起码要做到规范,写的清清楚楚,小学生才能看得懂,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

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基础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可以写的潦草一些,学生看得到,就起到了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大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基础都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汉字以及一些符号,一看就知道其意义了。老师板书不一定要写的那么清楚规矩了,一个符号、一个汉字,甚至写的不完整,学生都可以理解,所以,对于板书,也就不需要规范了。

说到底,这两方面的因素,也可以归结于一句话,就是板书,永远是服从课堂教学需要的,服从学生需要的,什么样的学生,就必须什么样的板书。


教师妹子一枝花


首先我认为,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甚至小学,都有写字好的老师,也有写的不好的老师。但是整体水平下来,我认为是中小学的老师的板书水平高于大学老师。

中小学老师属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除外),这部分老师几乎全部出自师范类院校,而师范类院校是要经过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板书等各方面训练的。并且参加工作以后,相关的部门也要举行专门的培训,还要参加“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的比赛。

大学老师要不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和比赛,笔者真不知道。但是中小学老师的板书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更要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演示汉字的书写。大学老师只需要在黑板上写写写。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变,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的更新,板书的比例和机会已经越来越少。绝大多数老师都使用PPT进行教学。由此而产生的担忧是:板书,可能一代不如一代。


加钙钠镁铝


这不稀罕,因为他们不注重书写能力,认为只要别人认识就行,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上,平时备课依靠电脑,忽落手写教案。常言道:三天不写手生。何况他们经常不用手写。而小学教学属于基础教育,有的是依识字教学为主,于是教师必须示范,教给小学生,由于经常板书,所以写的字相对规范。


岳陽樓記


大学教学形式更加随意,但是教学内容更为复杂。我有一个同学是高中教师,她告诉我教完一轮后,她完全可以不备课,甚至不用带书,因为内容就那些,而且每年都不变。大学老师是不可以的,学校实行三三制,且每年教的课程都不同,另外你也可以对比一下大学课本和中小学课本,内容的复杂性很难想象的。大学教学在形式上可能简陋很多,但在内容上绝不简陋。而且大学老师都是硕士以上,博士比例也相当大,水平肯定不差。


ainnia


现在的小学老师不清楚,中老年小学老师都是曾经优秀的中师生啊!不必现在什么985差的!


654540006


大学老师面对的主体是即将进入科研一线的人才,而中小学老师面对的主体是渴望知识基础的青少年,所以中小学老师更注重板书的书写。


教学先锋


因大学生识别力,理解力,比中小学生强。随意板书简捷效率高。自然就沒有中小学教师那样严谨,恭整和正规。


夕阳44075


高中老师板书必须得写好,毕竟关乎到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的问题,涉及到高考分数的问题。大学讲课相对自由,板书减少,大都是用投影仪上课,而且大学老师把更多时间用于学术研究,搞科研,没有太注重板书也是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