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美國“橄欖枝”,甘坐十年“冷板凳”,真正屬於中國人的驕傲

天空中的行星有很多,但是有一顆行星是最為閃耀的,這顆行星以一位一生都奉獻給祖國的學士的名字命名,它叫閔乃本星,他是閔乃本,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他領導發明的“介電體超晶格”的激光波長變換材料,開拓了當代激光技術的新應用,也拓展了非線性光學研究的新領域。

拒絕美國“橄欖枝”,甘坐十年“冷板凳”,真正屬於中國人的驕傲

閔乃本院士的主要學術工作是研究晶體生長、晶體缺陷和晶體物理性質。在中國,他第一次成功地開發了“電子束浮動區區熔儀”,併成功地製備了立方高熔點金屬單晶,如鉬、鈮和鎢。他是國家攀登計劃和國家973計劃“光電功能材料”項目的首席科學家。2013年,國際編號為(199953)號小行星以閔乃本的名字命名,他不僅是九三學社社員的驕傲,他更是祖國和民族的驕傲。正是這樣一個有著卓越成就和偉大貢獻的老人,一直保持著虛心學習、甘於奉獻的精神。之前美國晶體協會曾向閔乃本拋出“橄欖枝”,希望高薪簽下10年的工作合同,不過最後卻被拒絕了,他毅然決定回國,一切從零開始。

拒絕美國“橄欖枝”,甘坐十年“冷板凳”,真正屬於中國人的驕傲

有一次記者到閔乃本的家中做採訪,來到閔乃本院士的家,剛剛出院的他正在書房工作。滿鬢白髮的老人戴著一副老花鏡,拿著手中的資料認真的閱讀著。當時七十六歲的閔乃本謙稱他們這代老人的個人生涯起步晚,所以沒有任何理由去浪費時間。

2006年,他研究出的神奇晶體材料開始為人所知,而從最初提出科學設想到最終取得成果,閔院士默默耕耘了近二十年,大大小小的實驗做了幾千次,他說:“一百步走完九十九點九步,如果不堅持到底,那麼前面的一切努力都將是為零。”

拒絕美國“橄欖枝”,甘坐十年“冷板凳”,真正屬於中國人的驕傲

二十年的堅持,閔院士收穫了一流的科研成果,還培養出了一流的人才。從他的科研團隊中走出一批活躍在國內外學術研究的科學家,包括一名中科院院士和四名長江學者。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他們已經取得了各種成果,無論大小,但是他們沒有申請過任何獎勵。閔乃本對此有他自己的解釋——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並不以個人的功利為目標,一般人認為科研工作者可能會把這個獎項作為他們的標準,但是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並不重視這個。

閔乃本淡泊名利,但是作為一名學術領袖,閔乃本盡力改善研究人員的生活條件。他申請獲得了贊助,設立了一個獎研金,這樣,獲得獎學金的研究人員每月可以拿到1000元的補貼,而他的工資仍然是450元。

作為九三學社成員,時代賦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對參政議政投入了極大熱忱,2003年他參與制定了《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當代信息技術的基礎是靠電流靠電子的流動,那麼下一代的信息就是靠量子調控,所以我們當時就提出了量子調控這樣的一個項目。閔院士告訴我們,對科學的追求,最終目標是對國家對民族對人類有所貢獻,祖國是我的全部,這是他秉持的信仰,是他終身也不願偏離的軌跡。

拒絕美國“橄欖枝”,甘坐十年“冷板凳”,真正屬於中國人的驕傲

2018年9月17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的官方主頁變成了黑白色,因為就在前一天,閔乃本院士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這位將一生都奉獻給祖國,奉獻給科學事業的國士,永遠離開了我們。抬頭仰望頭頂的這片星空,好像閔院士一直也沒有走,因為閔乃本星依然閃爍著最耀眼的星光,就像閔院士的一生,雖默默無聞的奉獻著,但是他是幸福的,因為他一直和祖國在一起,一直和他所愛的事業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