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海洋經濟 湛江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謀求新機遇

立足海洋经济 湛江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谋求新机遇

時代週報記者 程洋 發自湛江

在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廣東省湛江市三面環海,與海洋經濟血脈相連。

11月22日,為期4天的2018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簡稱“中國海博會”)在湛江舉行,共有國內外2471家企業、近2萬名國際買家及專業觀眾參展參會,涵蓋德國、美國、俄羅斯、新加坡、韓國等72個國家。據統計,中國海博會自2014年落戶湛江以來,累計參展國家83個、企業1.1萬家、交易額2000多億元,已成為促進湛江海洋經濟發展的高端平臺。

一個月前,習近平總書記時隔6年再赴廣東省視察時,亦指出,要把汕頭、湛江作為重要發展極,串珠成鏈,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在今年海博會的開幕式上,湛江市委書記鄭人豪表示,湛江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的發展史。立足海洋經濟,湛江正謀求擴大對外開放、深化國際合作,成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前哨陣地。

“湛江被列為國家‘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是連通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同時,國家支持湛江建成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未來湛江在連接內外、擴大開放方面,將進一步發揮自己的作用。”湛江市委黨校經濟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陳紅文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湛江與海南僅隔著瓊州海峽,地緣相近,隨著海南自由貿易區(港)的建設,湛江將成為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橋頭堡。

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

改革開放40年間,湛江海洋經濟的發展,已經成為廣東沿海經濟帶的重要一極。在本次海博會“建設海洋生態文明推進藍色經濟發展”的論壇上,湛江市副市長陳偉傑表示,依託得天獨厚的臨海靠港優勢,湛江正謀劃建設國家級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一帶一路”海上合作的戰略支點、南中國海現代化海洋經濟體系的核心載體,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協調發展的強大引擎。

“湛江有中石化、中海油這樣的大公司,形成了比較好的產業基礎。”中集海洋工程公司國家工程實驗室(深圳)助理主任李磊認為,湛江是面向南海大開發的登陸點,海上油氣資源的開採,要經過湛江進入到大陸地區,中轉站的角色是湛江的獨特優勢。實體貨物進入大陸,首先也要登臨湛江港。湛江港是我國西南沿海地區港口群的主體港和全國沿海25個主要港口之一,憑藉其深水化、大型化、專業化優勢,成為湛江臨港重化工業佈局的最佳砝碼。

“湛江港可通過30萬噸級的貨輪,目前正在升級改造以通過40萬噸級的貨輪。”中交四航局三公司曾在20世紀70年代參與湛江港的建設,其員工李長安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湛江港是大西南的貨物中轉站,將來隨著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還將進一步發揮貨物中轉站的作用,有可能成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最大的一箇中轉站和受益體。”

據李長安介紹,中交四航局已經提前在湛江的徐聞縣佈局港口碼頭的建設,將來會打造臨港產業物流園,專門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湛江同時也在規劃中轉的物流園和研發基地,希望將貨物的進出與當地的化工產業結合起來,進一步發揮港口優勢。

依託臨海靠港的優勢,湛江正加快面向國內外大型製造業企業“點對點”開展產業鏈招商,延伸中下游產業鏈,進一步做大臨港產業規模。就今年的海博會而言,簽訂合作交易意向金額1100多億元,近150家國內外涉海龍頭企業、著名科研機構參展,帶來可燃冰開採、深潛裝備、船艇製造、深海牧場、海水淡化、海上風電、深海能源開發等一大批高精尖新產品技術亮相海博會。其中,德國巴斯夫集團投資100億美元建設的精細化工新型一體化基地落戶湛江東海島;廣東省已經批准湛江建設廣東省海洋實驗室,並支持湛江上馬湛江鋼鐵3號高爐。

去年12月,廣東省政府發佈《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提出構建“一心兩極雙支點”為總體格局,打造世界級沿海經濟帶,湛江是重要發展極。李磊認為,廣東佈局沿海經濟帶,需要發揮各自的區域優勢,以深圳、香港、澳門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為業務總部和研發中心,裝備製造業向汕頭和湛江兩翼延伸,形成以大灣區為中心,粵東、粵西為兩翼的發展格局。

“對接海南自由貿易區(港),輻射東南亞,是湛江的獨特優勢。”廣東省政協常委、廣州航海學院教授黃小彪向時代週報記者指出,“如果海南自由貿易區(港)能夠發展起來,湛江也將形成香港帶動深圳的發展模式。”

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2萬平方公里海域、1243公里海岸線、130多個大小島嶼……一組數據暗含著湛江發展海洋經濟的巨大潛力。湛江發展海洋經濟,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產業基礎。

時代週報記者從2018中國海博會上獲悉,2017年湛江市海洋經濟總產值1546億元,同比增長15.2%;海洋生產總值766.6億元,同比增長13.8%,對GDP的貢獻率為26.9%—海洋經濟已成為湛江市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放眼全國,我國海洋經濟總量也在不斷增長,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接近10%,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廣順在海博會上發佈的《2018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顯示,2010-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年均增長3.8%。

搶抓海洋經濟發展的新機遇,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湛江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

近年來,寶鋼湛江鋼鐵基地項目、湛江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戶湛江,湛江的海洋經濟加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以鋼鐵、石化、造紙為代表的現代臨港產業體系。目前,巴斯夫、中石化、中海油、中船重工、中國誠通和招商局集團等國內外著名企業,均有意進駐湛江。

李磊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湛江是廣東省海洋工程發展佈局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點。“雖然湛江在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這塊還處於起步階段,市場份額相對來說較小,但未來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增長點,我們希望能在湛江有一些業務上的拓展。”

此次參加海博會,李磊帶來了公司自主研發的“藍鯨1號”。這是中集海工建造的新一代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的最核心裝備之一,代表著我國超深水半潛式平臺的建造能力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2014年,湛江提出建設“南方海谷”的設想,旨在打造創新發展的平臺,重點推動海洋生物產業、海洋高端裝備、海水淡化等產業的發展。目前,湛江市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達601億元、增加值318億元,其中海洋生物和海洋高端裝備產業總產值411.6億元,年均增長22%,名列廣東省前茅。

湛江除了高大上的先進裝備製造業,還有接地氣的水產養殖業。

湛江是“中國對蝦之都”和“國家海產品出口轉型升級示範基地”,國聯水產市場部經理葉曉科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國聯水產是湛江兩家上市公司之一,公司年產值量45個億左右:“我們在國內有11家分公司,基本上覆蓋了全國的各個城市。”

據統計,目前,湛江市擁有海洋產業規模以上企業500多家,其中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企業360多家,海洋生物產業和海洋高端裝備產業規模以上企業100多家。

“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支撐先進海洋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湛江還需要提升營商環境,吸引高端人才聚集。”黃小標表示,廣東海洋大學位於湛江,要充分發揮高校在研究領域的作用,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鏈條,同時通過舉辦海博會,吸引海洋工程高端裝備製造業企業和項目落地,加速產業集聚,不斷完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