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代的帝王没有对秦始皇陵动手呢?

岭83191975


知道在古代的时候,私自盗墓是什么罪吗?

在古代的历朝历代都有规定,盗墓是要被灭族的大罪。盗取一般的墓都是要被灭族的,更何况是盗取皇陵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时候,因为人的认知有限,以为人死了可以轮回,去了另一个世界带走一些东西,还有可能会继续享受。

所以,这就是历代帝王选择厚葬,甚至用“人殉”的办法,来供自己死后继续享受的原因。

因为这种认知观念的存在,皇帝特意的颁布了法律,来保护祖先的坟墓。而且早在秦汉的时候,这个法律就开始实施了。

我给大家举一个发生在汉朝汉文帝时期,关于刘邦的墓地被盗的故事。

这个事件也不是多大的一件事,就是刘邦墓前的门上的铁环给丢了,要清楚人家根本就没有挖刘邦的墓。

汉文帝得知后大怒,觉得让祖宗蒙羞了,他让管理这件事的张释之来处理这件事。再给盗墓贼判刑之前,汉文帝特意给张释之使眼色,让他给自己一点面子,必须要严惩这家伙,也就是要灭盗环人的族。

张释之是个耿直大臣,他做事全部都是依照法律来,皇帝的面子他也不给。

所以,他直接给了这个盗墓贼判了一个死刑,仅仅是让他一个人去死而已。

汉文帝觉得不行找张释之,再改。

张释之坚决不改,皇帝让你改,你不改的话,总有原因吧?

张释之告诉汉文帝,按照法律他犯得罪,他的罪顶多,也就是斩首。

但是,你要是灭人家族,就太不像话了,我问你,这个人只是偷了陵墓前的一个门环而已。若是以后再有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直接把高祖的墓地给掘开了,你该怎么判?还是灭族吗?

若是偷一个门环和盗墓一样的处罚,那人家以后谁还偷门环,索性就直接盗墓就行了。所以,你的命令我不能执行。

汉文帝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就同意了张释之的做法,只把那一个人给杀了。

同志们看到了吗,只是偷了一个门环就被杀了头。更不要说去盗墓了,这也就是古代的墓地大多不会被盗的原因。

当然,动荡年代就另说了,比如说三国时候的曹操,那是个乱世,他就是靠盗墓得到的宝贝,变卖之后,来养活自己军队的。

盛世的时候,一般皇帝都是会立法保护别人的墓地的。

保护别人的墓地,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坟墓。因为一个王朝总有结束的时候,这样的话,到了下个王朝成立之后,他也会派人去保护你的皇陵的,就像刘邦当了皇帝,特意让几十户人家去给秦始皇看皇陵。

这就是为什么其他帝王不对秦始皇陵下手的原因。


史学达人


历史记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历代帝王均没有对秦始皇陵采取过任何发掘的举措。

秦始皇陵卫星摄像图

发掘秦始皇陵,具有空前的难度。这固然是帝王有所忌惮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的综合考量。关于这一点,不能不提到刘邦。是他,给后世君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刘邦与秦始皇,年龄虽只差三岁,但却是世仇。

刘邦祖籍大梁,其曾祖父刘清战国七雄相争时为魏国大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二年(前225),“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魏亡,大梁亦成为废墟。刘清被迫带全家东逃,“由大梁徙丰”,隐于丰邑西北隅离城12里的力村疃(今丰县金刘寨村)。

刘邦

得天下后的刘邦,没有图一时之快,去掘毁秦始皇陵,以报家仇。而是吸取秦朝的教训,以天下苍生为重,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废除了秦制的酷法严刑,采用休养生息的方针,实行重农抑商,轻徭薄赋,释放奴婢,士兵复员回家从事农业生产等措施,有力地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为大汉事业长盛不衰奠定很好的基础。

推翻一个王朝,便对陵墓大肆发掘;如此循环反复,掘墓之风何时了。况且,前世皇陵对自身王权并不存在任何威胁,动辄得咎。刘邦对秦始皇陵不予发掘,反而加以保护,不但在道义上是值得称道的,在风水上也是十分明智的。

事实上,引致王朝速亡的秦始皇陵,风水上早已不击自垮。

骊山,以其独有的张扬与伟岸崛起于咸阳塬之东,雄踞于关中平原东南部,并以温泉和风景闻名于世。尽管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也尽管秦始皇建陵于骊山之北,造成了二世而亡的悲剧,但骊山确实是草链岭起祖的西部龙脉尽结,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

骊山秦陵地形图

史载,秦始皇从即帝位时就开始营建临潼陵园。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7年。

这实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特布局。骊山两处秦陵,芷阳陵园本该坐东朝西,秦公、太后却逆葬东向;临潼陵园应该坐南朝北,秦始皇陵却拧面向东。方向上,两陵统一,保持了与祖先陵园东向的一致性,但却与风水原则背道而驰。“势与形逆者凶。”不管其有多少条理由,结果只有一个,顺水东向,面对一去不回的倾倒败局,骊山风水得而复失。

西首东向的秦始皇陵

骊山开屏,始皇负扆。负扆,要点在“负”,不可须臾离。负扆之“负”,又为双关。本该背负列屏开帐的骊山,因为秦始皇葬式西首东向,转身离去而脱扆,有负背靠之义,使其空有“负”形,“负扆”名存实亡,致皇陵吉凶性质彻底蜕变。

公元前210年秋,当芷阳陵园风水错误铸成40年,秦始皇正式迁入临潼地宫后,秦王朝覆灭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内容选自桐源居士著作《千年堪舆——西垂未央》第三章“秦陵东向”。)

让风水穿越时间隧道,展现历史烟云中的文化机秘。

更多桐源文化资讯,请关注桐源居士头条号。


桐源居士


你以为古代帝王傻吗?几乎都不傻,这个不关乎他是昏君或是明君。

自掘坟墓

当朝的皇帝去挖前朝皇帝的帝陵,看似是爽了一时,但是大家都知道挖了之后,自己千古之后就轮到别人来挖自己的坟了,谁愿意被后朝皇帝挖出来?所以莫不遵守套路,保护前朝的帝陵。自己不挖别人也就更休想挖了(别人挖了说不定可以成为叛乱的资金),所以有守陵人,只是朝代更迭之际成了这些守陵人内外勾结、监守自盗好时机。


入土为安

古人是非常尊重先人的,入土为安先人为大的观念是根植于古人心中,所以如果帝王自己去挖墓,特别是秦始皇陵这种超大规模的陵墓。只怕还没有挖完,天下就揭竿而起纷纷讨之了。

所以说每朝皇帝为了自己,都会去保护已知的前朝皇帝之陵。不然当朝挖前朝帝陵这种行为若干年之后,就变成后朝皇帝又来挖你这个所谓“前朝”皇帝的宝穴了。你说是这样哪个皇帝愿意如此?


淡看天上月


这个问题问的,历代的帝王?我想说他们为什么要对秦始皇陵动手?他们自己都是帝王,难道不要做个好的表率,不怕以后自己的陵墓被挖吗?

既然问了还是要讨论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对秦始皇陵墓动手?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几个方面作答:

第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面所有的朝代都在复制秦朝的模式,是秦始皇第一个实现了大一统,从而后世无论是开国皇帝或者帝王都是在用同样的形式,有了统一国家的意识,觉得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么面对这样的千古一帝,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许崇拜,对于自己崇拜的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秦始皇谁会去挖他的陵墓?

第二:就帝王而言,历史的进程来看,帝王不由得要说:“我吃饱了撑得,挖他陵墓干嘛?”是我缺钱吗?是我缺心眼吗?我既然啥也不缺我挖他干嘛?还留个不好的名声,与其这样我还不如自己也做个好陵墓,这也算对得起自己了,绝对不能做那种遗臭万年的事!

第三:历史上也有对秦始皇陵墓的人,那就是西楚霸王项羽,项羽是为了要军饷以及武器,说项羽把兵马俑里所有的武器都拿走了,把兵马俑劈开的时候看见了白骨,所有士兵都吓跑了,但这也没动秦始皇陵墓的根基。所以说不是逼不得已哪个人会挖秦始皇陵墓的。

第四:虽然这么说,但肯定也有好奇的帝王,想一探究竟,可关键问题来了,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到现在都还没有挖掘骊山墓,不说墓地之大,面积之广,结构极其复杂,里面暗藏各种机关,最主要的是里面有巨大的危险毒物:水银。 到现在为止,尚未有一个专家敢保证发掘坟墓时不会发生毒气泄漏。里面的毒气一旦泄露,附近40公里的植物生物都会难逃一劫----全部死亡!所以在科技尚未达到能防止毒气泄漏的情况下,专家们不敢轻易发掘该古墓。面对我们现在这么先进的技术都没敢挖,古代帝王就敢?他们可能有完整保护遗体的方法,但谁会冒险做这个?



羽评郡主


历史上至少有两位正史中的帝王,破坏过秦始皇陵。一个是西楚霸王项羽,一个是后赵皇帝石虎。

根据《史记》的记载,楚汉相争时,刘邦在广武涧当面数落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其中第四条罪状就是,“怀王约定到秦地不要残暴掠夺,而你项羽不但火烧了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的坟墓,还私自聚敛了秦朝财物”,直接指责项羽挖了秦始皇的坟墓,结果项羽大怒,给了刘邦胸口一箭。

《汉书.刘向传》中记述了,“项籍(即项羽)烧了他(指秦始皇)的宫室建筑,到那儿的人都去挖掘。后来有牧童丢了羊,羊进入藏室,牧童举火照明找羊,失火烧了葬椁。”推测秦始皇陵建成的时候,其上应该还有宫殿之类的建筑,被项羽烧了,而牧童又烧过放棺椁的藏室。

根据现在考古发现的证据,秦始皇陵除了地宫之外,周围还有很多陪葬坑或者殉葬坑。而兵马俑坑等陪葬坑确实有被焚烧的痕迹,印证了项羽当时毁掉并焚烧了除地宫之外的其他建筑和陪葬品,并且拿走了其中贵重的器物。而牧童所烧的棺椁,应该是陪葬者的。项羽唯一没有做的就是去打开始皇帝的地宫。根据现在的考古探查,所有进入地宫的甬道都没有被扰乱的痕迹,只是发现了很少的并没有打通到地宫的盗洞。经金属分析,地宫内可能真的存在大量水银。

项羽把秦始皇陵墓上面的建筑还有周围的陪葬品做了破坏,并且带走了其中贵重的物品,虽然没有把始皇帝的棺椁从地宫挖出来,但是不能说项羽没动过秦始皇陵吧。

根据《晋书》记载,五胡十六国时的赵国皇帝石虎(石季龙),也曾挖掘过秦始皇陵,并且盗出了墓中的铜柱。

至于其他很多的帝王,没有去盗掘秦始皇陵,应该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一、始皇地宫中的财物和天下的财物相比,还是天下的财物多。特别是刘邦等西汉皇帝,很清楚的知道秦始皇陵除了地宫以外,其他的财务都已经被洗劫一空了,相比全天下的财物,地宫中的财物微乎其微了。

二、挖掘秦始皇的地宫,是当时的礼制不允许的。明目张胆的挖掘秦始皇地宫,等于自己破坏了礼制,而礼制在当时相当于社会的最基础和最核心的法律。如果帝王自己都违反了,那岂不是更不容易进行统治了,想以礼制治天下的帝王是不会轻易破坏的。

三、从周武王时期开始,帝王都已经知道善待前朝重要人物的墓葬可以笼络前朝遗民的人心。很多理智的帝王是不会为了陵墓中的区区一些财物,就丢弃了民心和整个国家的。

秦始皇陵毕竟太久远了,除了穷疯了之外很少再有帝王去挖了。但是,挖其他人坟墓的帝王还是很多的,著名的魏太祖武帝曹操,还有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闯王李自成等等一大票帝王都干过,不过挖坟的目的各不相同。如果你知道他们的光辉事迹,欢迎讨论。


奕天读历史


秦始皇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要知道秦始皇可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千古一帝,皇帝一词便是其根据“三皇五帝”为基础,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各取一字合起来就是皇帝。所以秦始皇对于后来的中国历代帝王,都有其正统性。

比如:秦朝认为自己的国祚五行属水,因此尚黑,认为黑色是最高贵的颜色。因此你会发现,在宋代以后的各个朝代,皇帝的龙袍中最顶级的不是明黄色,而是上半身纯黑色玄衣,下半身赤黄色的龙袍,如下图:

还有,自从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几乎历代帝王都把这点当做衡量千古一帝的标准之一,为此还闹出了不少笑话(见注释1)。

因此除了项羽那样对秦朝有着灭国之恨的人以外,此后历代帝王对前朝的皇帝陵墓都是采取保护的。毕竟都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谁还会去干那么有损阴德的事情!

当然这是和平年月,乱世大家就没那么多顾忌了,比如曹操就是干起来不手软的住,但也许是秦始皇早就提防了这一点,秦皇寺皇陵不论是规模还是防盗措施(巨量水银)上,都和他本人一样,是千古一陵,至今仍有无数未解之谜。



注释1:宋真宗赵恒是中国历史上第六位也是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但正是在他在位期间,明明在宋战胜辽国的情况下,不顾宰相寇准的反对,以每年进贡辽大量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其封禅泰山用去了大量的钱财,国库空虚,为日后宋朝的财政危机种下了祸根。前五位封禅泰山的分别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


瓦尔登的船夫


先纠正一下题主的说法,并不是历代的皇帝没有对秦陵下过手,在正史记载中,不管是泄愤或是觊觎墓中财宝而对秦陵下手的,至少有两位,一是西楚霸王项羽,二是后赵皇帝石虎。而在野史记载或者民间传说中,唐末农民领袖黄巢、民国军阀刘振华等先后对秦陵实施盗掘,但由于缺乏可靠的证据,这些说法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当时骊山陵墓并未完全完工,秦二世强迫工匠役夫日夜赶工,总算在当年的阴历九月将地宫修好,嬴政的尸体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匆忙下葬。然而,事情到这里远未结束,陈胜和吴广的农民起义很快席卷全国,建造秦陵的30万囚徒被胡亥征调镇压农民军,秦陵的后期工程就此搁置。没过多久,秦帝国轰然倒塌,只剩下孤零零的秦陵,似乎还能让人想起那段辉煌的时光。

在随后的两千多年岁月里,中国历史风云更迭,秦陵始终稳稳地矗立在骊山脚下,俯瞰着沧桑变化,觊觎它的人并不是没有,但却都无功而返。就连威名赫赫的西楚霸王,也因为找不到地宫所在,只好对地面上的享堂放火泄愤(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汉书》)。

而剩下那些有心从秦陵分一杯羹的人,要么是因为和秦朝无冤无仇,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屈服在秦陵的水银机关之下,要么是没有那么大的人力,被挡在了秦陵的铜墙铁壁之外。而有能力挖开秦陵的几个盛世,要么是顾忌乱挖秦陵龙脉坏了本朝国祚;要么是为了树立形象,彰显帝王胸襟维护本朝统治;要么就是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不屑于对死人下手;要么是顾虑天下百姓,害怕多行不义必自毙。总之,都是为了政治考量。


史不语


历代帝王不但没有对秦始皇陵动手,反而对它加以保护,以笼络人心。当年项羽攻入关中后,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把地面建筑毁于一旦。后来刘邦建立汉朝,当皇帝后,让20户人家住在秦皇陵附近,作为守陵人,以此来保护。之后历朝历代都下令保护!



除了乱世来盗秦皇陵,比如西汉末年的赤眉军、魏晋时的后赵石虎、唐朝末年的黄巢(有可能盗)、五代的温韬、民国军阀刘镇华等等。否则没有人来盗秦皇陵!

秦始皇好歹是封建帝国制的第一位皇帝,多多少少也会顾及点,何况你一个朝代的皇帝盗墓,还是盗这么著名的秦皇陵,这是相当有损颜面。并且陵墓是皇帝安息的地方,你今天盗秦皇陵,能保证明天别人不盗你的?因而这是潜规则吧!

反而你保护秦皇陵,向世人显示自己的容量,这何尝不是笼络人心。汉朝多是骂秦始皇,因为要总结他的过失,没有对他的贡献进行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公平的时间考证下,越来越多人思考秦皇陵的贡献,觉察秦始皇的功绩,因此他的陵墓也被好好的保护下来。

最后,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一吐为快!


非常茴香豆


对于秦始皇陵打心思的帝王肯定不在少数,特别是后来几个对盗墓颇有研究的几位帝王:曹操、朱由校、李自成等等,谁也说不准他们是否暗地里派人去探过秦始皇陵的虚实,但是他们还是不敢大张旗鼓去挖掘。

秦始皇乃是我国第一位皇帝,历代帝王都是承接着他发明的皇帝名号,走着他创立的封建制度。对于这位帝王,他们可以内心不敬,但是去挖人坟,不就是告诉别人挖帝王的坟墓是合情合法的吗?曹操不知道挖了多少皇亲贵族的墓葬,最后死的时候都不敢厚葬,下令72顶棺材大摆迷魂阵一同出丧,他们不知道是有多怕自己的坟被后人给掘了呢。

另外一点就是挖掘秦始皇地宫的确难度太大,秦始皇地宫之中以水银为山河大海,乃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说。帝王们可以不信这个邪,但是整个地宫上面覆盖的土就足够壮观了。据现代的考古专家勘测计算,就是挖完地宫上的土就要花费600亿人民币。放在古代,这得花费多少人力和物力,还不如花钱养兵去打打周边的小国敲诈点朝贡回来比较合算。

最后一点是秦始皇除了地宫之外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史记、汉书之中都有记载,前206年,在项羽攻入关中之后,曾经大规模破坏秦始皇陵。这是秦始皇陵遭遇的最大一次破坏,项羽一把火将秦始皇陵地面上的建筑烧了个精光。

当年我国考古学家正式开始挖掘兵马俑,他们发现一号坑二号坑由于后来的人为破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坍塌,还有黑色木炭的痕迹,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项羽烧毁秦始皇陵的真实性。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之中曾有记载,项羽搬运咸阳的财物,30万人用了30天都没有搬完。

这件事情还曾经被刘邦拿出来数落项羽,说项羽到了秦地,竟然做出挖秦始皇陵、私吞财物的恶行。汉书·高帝纪之中记载着,刘邦曾经下了一道诏令,明令保护秦始皇陵等数个皇家陵墓。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之中,历代帝王对秦始皇陵都按照刘邦的保护政策,可能有所增减,但大致精神不变。

不过在晋书之中也有记载,五胡乱华之时,赵帝石虎曾经挖过秦始皇陵,还偷出了其中的铜柱。不过石虎这种人网友们大约都听说过,他是屠杀汉人的头号“名人”。况且当时羯族文明开化程度不高,连个文字都没有,叫他们去遵守历来相传的礼制是绝对不可能的


木剑温不胜




说到这个问题首先要提一下刘邦,他为后世帝王起了个好的带头作用。刘邦统一天下后并没有对秦始皇陵进行挖掘,而且加以保护。



其次挖掘秦始皇陵可不是件小事,也不那么容易,工程之浩大,人力物力财力耗费空前巨大,虽说秦始皇为统一天下对六国进行征战杀伐,六国遗民和皇室对他怨恨,但是他统一了天下文字,统一了度量,抗击了匈奴入侵,他一生中有过但也有功,如果挖掘他的陵墓,可能会遭到天下仕子的口诛笔伐,给自己留下了坏名声。



再者说秦始皇陵里的陪葬品就算值再多的钱,历代帝王都是富有天下的主儿,你说天下都是他的,人家还会为这些陪葬品动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