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不高,餐后2小时血糖高了,这是为什么?

木幽书


2型糖尿病初期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餐后血糖值升高,而清晨空腹血糖正常;要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咱们得先了解一下关于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分泌的问题,人们在进餐时的前几分钟受到食物中葡萄糖的刺激,胰腺会将原本储存在β细胞内的胰岛素迅速释放出来,于是很快就出现一个胰岛素峰值,这就是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但是当储存的胰岛素被尽数释放后,胰岛素的含量又会迅速下降至基础水平,整个过程仅仅持续几分钟而已;

随着食物中的葡萄糖源源不断的被摄入体内,胰岛β细胞开始合成新的胰岛素并释放出来,于是,在第一时相后约90分钟开始出现第二个胰岛素峰值,也就是胰岛素分泌的第二时相,而后,随着餐后血糖逐渐恢复至基准线,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也会慢慢下降并维持在基础水平,这也是之后的空腹血糖能够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的原因!

糖尿病初发时,大多数患者都是在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出现了异常,该阶段中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以至于餐后血糖升高;为了维持机体血糖水平的稳定,在餐后高血糖的刺激下β细胞在第二时相合成的胰岛素明显增多,使得胰岛素分泌的峰值时间向后推移,促使之后的空腹血糖趋向于正常;这也就是为什么部分人会出现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的最根本的原因!



综合内科张医生


有不少朋友认为,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
餐后2小时血糖是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它是较空腹血糖出现异常更早、更敏感的指标。在糖尿病的早期,餐后2小时血糖先表现出升高,随着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空腹血糖才出现升高。所以,空腹血糖不高时,餐后2小时血糖有可能高,升高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诊断糖尿病。
如果只检查空腹血糖,会漏掉很多糖尿病,不利于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
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升高,这个问题怎么更形象的理解呢?
空腹血糖,是指晚上休息、睡眠七八个小时以后,早晨未进食抽血查的结果,在人体安静、休息状态下,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还可以“圆满完成降糖任务”。但是,一旦“任务增加难度”了,也就是当人体进餐,大量的食物蜂拥而至的时候,面对大批量、艰巨的任务,这时的胰岛素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一下来这么多,本宝宝对付不了血糖了”,胰岛素说。于是,降血糖没有那么彻底了,于是,餐后血糖开始升高。
我们举个小例子,比如医生值班,在平时的日子里,门诊量不大,病人来一个,医生就能处理一个,患者不会堆积,不会长时间排队等候。这个时候秩序也良好,非常安静。而到了节假日这些特殊的日子,门诊量骤然增大好几倍,这时靠一个医生,他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及时处理完毕了,外面会排起长长的队伍,还有的患者吵起来,打架了,闹纠纷了,热闹之至。空腹血糖,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胰岛素平时的工作量,而餐后2小时血糖,就相当于节假日工作量骤增的那个状态,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不就类似于患者没有及时诊治,在外面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吗?
这样的解释,您感兴趣吗?

殷殷期盼话健康


空腹血糖不高,餐后2小时血糖高了,是否能诊断为糖尿病还要看血糖值高到多少,餐后2小时血糖在7.8 mmol/L以下是正常的,如果大于等于11.1 mmol/L就可以诊断糖尿病了,如果还没达到11.1 mmol/L但是已经大于7.8 mmol/L 了,这种情况称为糖耐量异常, 也就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


在我的门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有些人就很重视,会不停地问该怎么办,也有些人根本不在乎,任其自由发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自然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出现。

无论是对于糖耐量异常还是糖尿病患者,首先要纠正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吸烟饮酒等,对于那些超重或肥胖的人来说,控制体重应该作为首要目标来完成,只要减少原有体重的5%左右,即可获得很大的健康收益,让血糖恢复正常也不是不能实现的。



原创作者 冯丽 主任医师 临床营养医师 擅长孕产妇、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饮食营养。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骨质疏松、肥胖等慢病人群营养治疗。


营养百事通


第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对于诊断糖尿病,书本上有严格的标准,其中有一条就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1mmol/l,和(或)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3.1mmol/l,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在这里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和”和“或”的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符合其中一个,就可以诊断糖尿病,空腹血糖高符合这个标准,餐后血糖高符合这个标准,都可以诊断糖尿病!



第二,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该怎么办?

大多数餐后血糖升高,不伴有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都是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其基础胰岛素量,还是分泌充足的!这就造成患者不吃饭的时候,空腹血糖持续正常,一旦吃饭,因为胰岛素不能及时分泌,导致餐后血糖明显升高,所以针对餐后血糖升高,主要是促进餐后胰岛素分泌!


第三,餐后血糖高用哪些办法降低血糖?

明白了餐后血糖升高,是因为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道理,我们就可以针对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进行对症性的治疗,比如,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制剂,在饮食的时候,使用这些药物,会在餐后,有一个明显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还有,就是可以补充短效的胰岛素,在进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可以有效的补充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问题,进而缓解餐后血糖升高!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对于还未确诊糖尿病的人来说,空腹血糖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糖尿病。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往往先出现餐后血糖升高,其主要原因是进食后,餐后血糖升高,正常人会分泌足量的胰岛素降低餐后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下降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进餐后,无法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因而餐后血糖升高。

据统计,常规体检只查空腹血糖,导致46.6%的糖尿病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被漏诊。

餐后血糖升高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提高糖尿病的诊断率,体检时,不仅要检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当出现餐后血糖异常时,及早采取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已经确诊患糖尿病的人来说,餐后血糖升高与饮食不合理有关,例如饮食摄入过量,米饭、馒头、白粥、白面包、面条、荔枝、枣等血糖生成指数较高的主食及水果摄入过多,均可引起餐后血糖升高。降糖药物服用剂量不足或药效维持时间较短,或未按时服用降糖药等,也可使血糖升高。

因此,要控制每餐的摄入量,主食注意粗细搭配,吃一些小米、燕麦、糙米等粗粮,可以延缓餐后血糖升高,还要多吃新鲜蔬菜,适量吃一些鱼虾、瘦肉、豆制品等,和主食一起搭配吃,可以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还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


糖尿病之友


很高兴与您一起讨论血糖异常问题,由于不知道您具体的血糖值,所以不知道您的血糖是已经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还是处于糖前期阶段。

糖前期阶段包括两种情况: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但是低于7.0mmol/L;糖耐量异常,即餐后血糖高于7.8mmol/L但是低于11.1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高,是超过11.1mmol/L的话那么建议您尽量就医,做全面的血糖检查以确诊糖尿病及分型。如果只是存在糖耐量异常的话,那么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纠正饮食结构并坚持餐后运动锻炼。

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普遍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所以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最先从糖耐量异常开始,如果只监测空腹血糖的话,很难发现此类血糖异常情况。正常人进食以后,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经过胃肠道分解消化为葡萄糖,吸收入血液,引起血糖升高。正常人的胰岛β细胞会在进餐刺激下分泌并释放胰岛素,从而使餐后血糖最高也不会超过11.1mmol/L,而糖耐量异常人群,由于胰岛β细胞不能分泌释放足够多的胰岛素或者胰岛素释放延迟,以至于餐后血糖升高。餐后血糖异常,除了餐时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延迟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受进食的影响以及餐后运动的影响。

所以您如果是糖前期的话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加强餐后运动来控制餐后血糖。主食增加粗粮成分,粗粮至少占主食的1/3,比如杂粮馒头、杂粮饭或者杂粮粥,杜绝精白米面,此类食物升糖指数较高,较易引起餐后血糖波动。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叶菜类蔬菜,可以延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进行运动,可以促进骨骼肌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糖人健康网



李青大夫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一起来看这样一件事。

有一项工作需要五个人来做,这五个人只要正常上班就能完成。有一天其中一个人生病请假了,剩下的四个人需要承担五个人的工作,虽然稍微累一点,还是能按时完成日常工作的。但如果给他们增加一些工作任务,他们只有加班才能完成,这怎么办呢?

原来是五个人,现在只有四个人在加班,短期加班还可以,时间长了其中又有一个人累病请假了,剩下的三个人忙于把日常工作做完,实在没有精力再承担加班的任务,加急工作便无法完成了。

人的血糖调节也是如此,需要胰岛细胞分泌出胰岛素把血糖降下来。当胰岛细胞受到损伤的时候,在损伤不严重的情况下,还能够满足空腹血糖不太高时对胰岛素的需要;但如果进餐后血糖大幅升高了,受损的胰岛细胞想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实在是无能为力,结果就是餐后血糖降不下来。

这是血糖异常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即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而且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所以如果平常只检测空腹血糖,就可能错过早期发现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的情况,但大多数的体检只测空腹血糖,其实是有缺陷的。

有朋友可能会说,那会不会出现空腹血糖升高,而餐后血糖正常的情况呢?这种情况也是可能发生的。

道理是这样的:五个人平常工作起来总是偷懒,日常工作完成不好;但是遇到有紧急任务需要加班时,却能够集中精力去完成。就血糖来说,就表现为空腹血糖降不下来,而餐后血糖却能够维持正常。

但不管怎么样,这两种情况都是胰岛细胞发生问题后出现的结果,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都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尽可能避免胰岛细胞的损伤进一步加重,否则就可能导致胰岛细胞死亡,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加班工作”都将无法完成,这样的结果就将是无法挽回的。


天天听健康


1、这是我国糖尿病的一大特色,就是餐后血糖高的人居多,达到82%;这和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2、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米饭、馒头、面条、包子等主食偏多,蔬菜偏少,导致主食中的淀粉迅速分解成糖分而造成餐后血糖升高。

3、还有一个原因是热量过剩,就是说我们吃得太好了、一顿饭吃得太多了,高油脂的肉、排骨,高糖的蛋糕、点心等吃得多,热量超标导致血糖升高。

4、餐后血糖高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饮食,减少一点主食和高热量食物,增加一些低热量的蔬菜。

5、避免某一顿饭吃得太多,把一日三餐改成四餐或者五餐;为减少饥饿感可以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吃点水果、酸奶、坚果、饼干等。

6、避免餐后高血糖还要注意吃晚饭后不要马上坐下或躺下,可以散散步或者站立一会,可以改善餐后血糖的迅速升高。


说糖


你好!养生君以为,目前有以下两种可能:

1、你已经确诊为糖尿病

我们先来看看正常的血糖值,空腹3.9~6.1mmol/L;餐后<7.8mmol/L。如果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而只有餐后血糖偏高的话。那么这就说明,你需要注意饮食了。

你可能进食了过多的高热量、含糖量、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如果有的话,还请调整饮食,在保证所需营养的基础上,以清淡饮食为主。除此之外,你可能还需增加餐后运动,如果血糖还没有改善的话,你可能需要降糖药的帮助了。

2、还未确诊为糖尿病

如果还没有诊断为糖尿病,养生君考虑有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可能。我们先来看看糖耐量减低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7.8-11.1mmol/L。

糖尿病诊断标准:三次随机血糖>11.1mmol/L。

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

就要考虑糖耐量减低的可能。养生君建议,最好到医院做一个糖耐量检测,以明确诊断。

此时,你处于糖尿病前期,请多注意饮食和运动。这一期的病人,有1/3几率逆转糖尿病。

餐后血糖>11.1mmol/L

连续三次出现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就要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另外,养生君提醒,如果餐后血糖>13.9mmol/L,就不要做剧烈运动,有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希望以上建议可以帮到你!获取更多糖尿病资讯,请关注养生细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