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他汀肌痛,有哪些症状?

用户4741165729604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以及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血脂症,常用的他汀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可以引起肌痛甚至更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虽然发生率并不高,但是长期使用该类药物还是应该注意监测,预防。


他汀类药物引起肌病的症状首先就是肌痛、肌无力。有的患者未出现明显症状时肌酸激酶(CK)就会有升高,所以轻微的CK升高,无明显症状的话可不必停药,如果有明显症状,伴随CK>5xULN,就需要考虑停止使用他汀类药。

最需要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痛、压痛,全身乏力,可出现发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茶色尿,有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少尿、无尿等肾衰竭现象。




如何预防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症状?首先对于高龄患者,年龄大于80岁,或者体质虚弱、体型瘦小,或者有其他并发症如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应该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这些患者发生肌病风险高。

另外如果服用其他药物比如红霉素、环孢素、胺碘酮等也应该注意,可能增加他汀副作用。当出现肌肉触痛、压痛,CK不升高或中度升高,应该进行随访,每周监测CK水平,除非排除他汀药物作用,如果症状有恶化或CK升高明显应立即停药。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

无名药师


“心内科喵医生”观点:

1、服用“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出现“肌肉疼痛”,是常见的副作用。

2、表现为:乏力、上肢肌肉酸痛、下肢肌肉无力酸痛。

3、副作用常常在“药物刚开始”使用的早期出现。

4、“肌肉疼痛”的严重程度,可能与药物剂量有关。

5、如果出现“肌肉疼痛”症状是,立即抽血化验“肌酸激酶”。

6、如果“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超过5倍正常值。应该立即停药。

7、如果“肌酸激酶”水平正常,建议改用其他种类“他汀药物”,或者减量使用。密切观察。


心内科喵医生


他汀类降脂药是目前降低胆固醇最有效、最常用的药物。但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肌肉疼痛。

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肌细胞中的甲羟戊酸代谢,阻碍体内合成辅酶Q10,进一步影响肌肉细胞膜完整,引起肌肉细胞溶解。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肌肉疼痛、疲劳、肌肉无力。

好了,如果你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后(约两周左右),感觉到了疼痛,请您按以下步骤实施:

1.请确定疼痛部位及原因

如果您出现疼痛且疼痛呈对称性(多数情况),影响大的肌肉组织,比如两侧肢体同时疼痛,并与服用他汀存在相关性,就可以怀疑是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这个时候你还要充分的回想一下,近段时间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导致的疼痛。比如说你有剧烈的运动如踢足球,或者说因为碰撞引起的隐形外伤等等,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之后,我们基本可以确定是他汀类药物引起疼痛了。

2.停药或换药

他汀类引起肌痛有轻有重,大部分服药者可以耐受住。如果只是轻微的肌肉痛,有些人可以尝试继续服用,等身体适应一段时间,这个时候自己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状态。如果疼痛加重或者仍然持续疼痛,请先停药处理,去医院咨询您的医生或者药师。

一般来说,在停止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约2周左右疼痛症状可以基本消失。这也可以验证一下疼痛是否由他汀类药物引起。如果一个月后疼痛仍然持续存在,就要怀疑是别的原因引起的疼痛。

确诊为他汀类引起的疼痛后,可以尝试一下几个方法:

1.调整他汀类药物的剂量,慢慢适应,并找到既能降脂达标有又没有肌肉疼痛的合适剂量。

2.更换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亲脂性越强,发生肌肉痛的概率就越大。顺序依次为: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可以考虑选择后排品种。

3.适量服用辅酶Q10胶囊,可能对预防肌肉疼痛有效,可咨询医生或药师。

4.避免剧烈的运动。

5.避免服用抑制他汀类代谢的食物或者药物比如西柚汁、克拉霉素等。


药师传说


你好,题主!

服用他汀类药物引起肌肉疼痛多累及于颈部肌肉,下肢肌肉疼痛为主,这是他汀类药物引起横纹肌(骨骼肌)溶解所致,是他汀类药物非常少见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少见。

如果怀疑是因为服用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疼痛,可到医院查肌酸激酶有无升高。如有升高,方能考虑由此引起,需停用该药。如无升高,需考虑其他原因引起。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李文主治医生


他汀相关肌痛较为常见,发生率为5%-18%。但我们对这种情况的认识尚不充分。

\r一项N-of-1试验纳入了8例反复出现他汀相关肌痛的患者,肌酸激酶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结果显示,不同组别在肌痛和其他疼痛方面(包括VAS肌痛评分、症状特异性VAS评分、疼痛干扰评分和疼痛严重度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和安慰剂之间在疼痛方面无显著差异。

\r关于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还有很多零零碎碎的信息,但没有相关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来为我们处理他汀相关肌痛提供证据。

\r肌痛是他汀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但是仅由他汀引起而不存在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则极为罕见。

\r肝毒性也非常罕见,目前已经不推荐频繁地进行肝功能检测以监控转氨酶水平。长期使用他汀类通常不会导致慢性肝病。小部分患者在治疗2-4周时可能会出现急性肝病,表现为黄疸和疲劳等肝病症状或体征。尽管急性肝病的发生率较低,但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第2-4周时,医生应询问是否有相关的症状,如果症状进展的话则有必要进行肝功能检测。总之,常规定期检测肝功能是不必要的。

\r最近一项研究显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出现白内障。但我们需要更多的长期研究来确认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r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出现肌痛该怎么办?

\r首先,应该检测肌酸激酶以排除横纹肌溶解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肌痛。检测促甲状腺激素也很重要,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他汀相关肌痛发生率增加相关。需要记住的是,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与肌痛相关。

\r下一步是停用他汀类药物。如果患者症状消失,可以重启相同的他汀类药物,维持原剂量或减量使用。这样我们就可以确认肌痛是不是由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有些他汀类药物导致肌痛的几率很低,例如氟伐他汀80mg/日,虽然花费较大而且降脂强度不如其他药物。

\r对于那些换用了多种他汀类药物仍然有肌痛症状的患者,我们可以再试试其他的强效他汀,例如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服用方法为2日1次,或者每周2次。

来源医脉通



新里程张医生


汀肌痛,不懂是什么药。我学的是保守调治,提倡不打针少吃药,特别是各种抗生素、激素类西药,不到危及生命关健时刻,尽量不要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