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一些老师在班里建立微信群,学生的成绩及日常作业随时公布,是不是故意给家长压力?你怎么看?

万物在我心1


故意谈不上,有的老师是出于好意让家长们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到及时分享,而有的老师却是无形当中给家长一些压力,做到更好的督促。如今素质化教育学校不分排名,家长只能通过老师的成绩单来推测孩子在班中的名次。这也是一种无形的沟通。

至于家庭作业,我不建议教师在群中公布。这样只能养成孩子的依赖性,回到家就问家长作业是什么?而不在乎在学校听到什么学到什么?这是一种弊端。应该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学习的事情,自己尽力而为。

我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接触的教师教学方法大不相同。通过对比我发现,自主记作业的班级学生综合素质比较高,养成的行为习惯比较好。所以不提倡老师在群里公布作业。我个人觉得在群里只是发布一些学校通知,而不是一些琐事。

当然,老师的习惯各不相同,只要找到适合孩子正确的行为养成就行。当然,老师应该顾及孩子的隐私,不应该完全暴露,因为有的家长太在乎孩子的隐私了,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香格里拉话中画


我觉得不需要以最坏的恶意揣测老师行为。在我看来,这种行为其实更多涉及的是老师责任转移,工作方法粗疏的问题。我这里主要谈一下我自己孩子的经历,我认为他的老师们做的还是很到位的。

孩子从小学以来,一直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小学老师主要通过“老师说”、“家校通”等软件等发布通知。有时候也会发一些学生的成绩情况,比如优秀率、成绩大体分布分数段等,但从没公布过学生的成绩和排名。我觉得这种方式不错。

孩子升入初中以后,班主任建立了微信群。微信群主要以发布班级通知为主,比如缴费、学校通知,日常管理信息等。涉及孩子学习的情况,发布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学之初,就孩子的作业问题,曾经在群里不点名地公布了一下不过关的作业本,还有表扬“模范作业”样本等。但这些信息只限于开学之初,初衷是希望家长配合学校,从一开始就加强好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监督。孩子升入初一将近3个月,大考小考有5、6次,关于成绩排名情况从来没有在群里公布过。后来应一些家长的要求,班主任老师开始发布每次考试的成绩情况。但发布信息仅限于班级平均分,表扬进步的学生等,不涉及排名和学生的具体分数。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是很支持上述的成绩发布方式的,但强烈不赞成在微信群中公布个体学生作业,成绩乃至成绩排名的做法。为何?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1)成绩属于学生的隐私,不适合在班级公共空间公布。2)我自己的一个观察,中小学孩子们的考试难度低,成绩密度高,成绩浮动大。这次考试可能考第2名,下次考试可能就会到10名之外,成绩如此浮动的原因可能就基于一个细心与否、状态好坏的差别。这种考试方式和特点之下,老师没必要太过于强化放大每一次过程性考核成绩。3)频繁发布大考小考考试成绩,会形成一种“过载”的信息压力,加重家长们已有的焦虑,有时候甚至会激发家长的反感,不利于家校共建。4)对“坏学生”的公示不会缓解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对立,而是恰好相反。

这个问题下有很多老师举出高考的例子,还有大学的例子为中小学成绩公示辩护,严重违背事实。高考、大学很多地方早已不再进行整体成绩公示排名,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只能接受到自己的成绩和排名。在大学公示的情况一般只限于奖学金、保研等公示,类似于官员上任前的公示一样。毕竟,你要获得一些额外的公共资源,你就要付出更多,包括个体隐私方面的牺牲。

另外,不接受成绩排名公示也不等于抗压能力弱,我们现在方方面面的压力指数几乎都呈几何指数增长,学者甚至以“焦虑性社会”来指称我们当下的社会。我们没必要再重重加码,毕竟,压力太大弹簧也会崩断的。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我现在是老师,我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老师会这么做的缘由。

1、确实如题主所说,有一部分是给家长施压。为何要这样呢?老师现在手无缚鸡之力,拿有些学生没办法,只能向家长施压。

2、现在的家长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一考二。甚至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够了解,以为孩子的学习很厉害或是接受不了孩子考得差,就会将责任转嫁给老师。

认为老师没负责,没教好书。老师们吃一堑长一智,家长怪老师没认真上课,老师们就把作业发到群里。还会公布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名单,让家长知道孩子差是孩子自己不认真学习导致。

就这样,慢慢地老师们都把作业发到群里,把表现不好的学生名单公布在群里。

其实,老师们也不想这样把作业发到群里,把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公布出来,但为了自己还能好好工作,不得已只能保护自己为先。


凯米思琪老师


从理论上来说,教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公布学生成绩是违规的。教育法规不允许义务教育阶段公布学生成绩和名次;这样规定有一定的道理,义务教育阶段,以普及教育为主要目标,不宜过分强调成绩,公开公布成绩,也会引起家长无谓的攀比和焦虑、给中小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

但现实是,到了九年级义务教育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中考的激烈竞争。中考决定着孩子能不能上高中、能上一所什么样的高中。家长都不傻,你不让他比,他自己会暗地里比;有的家长,越不让他比,他心里越没底,反倒会更焦虑、会给孩子施加更大的压力。

建议教师通过校讯通发送成绩,这样会好一点,因为家长收到的只是自己孩子的成绩。

当然,更理想的做法是老师能对成绩异常的学生进行单独沟通。但是,这很难做到,因为时间成本太高,老师身陷繁琐的日常事务中,根本忙不过来。公开发送,主要是因为省时间。

当然,不排除有教师向部分家长施压的意思,尤其是那些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管理难度大的学生,老师其实也是相当头疼的,期望着家长能配合教育。但凡老师能教育和管理的,老师也一定不愿意惊扰家长。老师也要多学习沟通的艺术,尊重家长,尽力寻求更好的做法。

教师和家长互相理解、体谅,避免猜忌、内耗,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


七仙女儿说教育


老师公布成绩和作业就是故意给家长压力,这想法咋形成的?

既然是“故意施压”,请问对老师有啥好处呢?工资涨了?发一次通知涨5块钱?奖金多了?发一次通知多10块钱?

告诉诸位害怕公布成绩单的家长一个更可怕的消息:孩子顺利考上大学以后,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排名,每次评奖学校都要公示,每个学期所有学生的成绩都要贴上展板排名公示。

因为学校为了显示公平公正没有循私舞弊,发榜公示整体排名、单科成绩、单项加分,综测成绩清楚到小数点后两位。

压力?当你为你孩子的小学成绩、中学成绩感受面子压力时,你知道你的孩子将来会面对多么残酷的选拔压力吗?

考试的分数线咋来的?从高往下排名卡在录取数量上得来的,录取1000个,你排在1001位,就会被淘汰;保研夏令营,如果你孩子是二本生,就算勤奋到吐血,第二名都没资格参营,人家985只要第一名;二本学校的保研资格少,就算你年年专业第二也没用,因为保研资格只给第一名。

大学录取学生,某专业在你孩子所在地区招5个人,你孩子排名第6,被淘汰,找谁说压力去?

但凡需要通过考试进行的各种选拔,全都是经过排名筛选淘汰的,只要参加选拔,压力能没有吗?

逃避现实逃避的了一时,能逃避一世吗?难道要教孩子一直把头扎在沙子里做一只“驼鸟”吗?驼鸟大多数时候也是昂着头奔跑的,何况人呢?不经历些风雨,将来孩子咋有反哺父母生养之恩的能力呢?


阿娥你好


我是老师,在微信群里公布成绩是我们常做的事。这个确实可能给家长带来一定的压力。成绩好的家长无所谓。成绩差的可能心里不太好受,有受挫的感受。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就公开跟家长讨论沟通这个问题,家长们都同意老师及时公布成绩,家长也准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就确定公布。学习成绩差的家长会着急,会跟老师沟通一些教育方法,我们教师也耐心地给予帮助,给他们支招,安慰他们不要着急,放平心态。因为孩子的智力不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同,成绩肯定不一样。每个人的手指伸出来都不一样,学生学习成绩肯定不一样。只要每个孩子努力了,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了,老师都会及时地鼓励和表扬。


梅花仙芓


作为老师,也是家长,我想,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有可能是个不负责任的家长。

你可能认为,老师你好好管好好教,我自己休息会吧。但问题的关键是,在望子成龙愈演愈烈的今天,在教育成功率期待值这么高的今天,你还认为教育都是老师的事情。

小考不在意,大考发脾气。平时成绩老师不发给你,你怎么知道孩子的情况,怎样根据试卷进行查漏补缺,你等着大考考不好发脾气吗?

老师作业不发给你,你的孩子可能回家说没作业,家庭作业应付一下,长此以往,就进入恶性循环了。

老师这样做,说明他很负责任,你应该很庆幸,我也想自己的孩子碰到这样的老师。但成绩不要公开发到群里,可以通过校讯通批量单独发给每一个家长,在群里只发分数段就可以了。


艺术生6


现在的老师,在班里建立微信群,学生的成绩及日常作业随时公布,是不是故意给家长压力?

老师建立微信群,将学生的成绩和日常作业随时发布,有的家长喜欢老师这样做,因为,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每次老师发布的学生成绩和日常作业,这些孩子都是名列前茅的。家长靠在微信群里看到孩子的名字,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但是,有好也有坏。有些孩子根本不爱学习,每次作业和考试都糊弄,成绩自然不太好。老师在微信群里发布各种学习信息之后,这些学生的家长自然是不舒服的。每一次看到这样的信息心理都很难受,慢慢地,就会感觉老师在给孩子施加压力。

一般来说,如果家长看到微信群里孩子的成绩不太好,肯定会回家教育孩子。表现好的家长,开始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绩和分数,选择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来学习。也有一些家长,看到老师发布的信息,很不满意,觉得老师在故意难为自己。实际上,家长多想了。老师的工作特别多,微信群的交流是方便的,可以最快速地解决问题。老师不是针对某些人而发布的,只是希望家长面对这种情况,能够对孩子的学习采取督促和鼓励的方法。

如果家长真正动起来,孩子的成绩一定可以进步的!这时,老师在微信群里依然下发学生的学习信息,孩子的进步也会令家长振奋,孩子也受到了一种鼓励,再面对学习的时候,也会充满了热情。

关注拾趣松,感受个性化交流!


拾趣松


很多父母,都有这种感觉,除了一些优等生家长,有点欣喜感。

可是,我们就养1-2个孩子,没资格评价老师的做法,毕竟老师见多识广,是主教练。

是给家长压力,我赞同👍!

1、孩子是自己的,只有那么一两个,父母得自己负责,老师只是反应孩子的真是情况。

其实,孩子没有父母想的那么优秀,毕竟大多数孩子上不了985/211,95%的孩子很平庸。

我们只是觉得尴尬,没有想到,压力是动力的源泉!

2、中小学家长,太焦虑了;

不能正视孩子的成绩,是天下父母的通病。

毕竟学习好的,就那么三五个,父母难免忧虑,急于求成。

3、老师只想抓成绩,父母还想着保护自己的幼崽。

成绩单,是孩子的紧箍咒,父母之所以尴尬,有压力,说到底,是护犊情深。





白沙踏歌队


没有压力,学生学的好不好是老师的事情,不是家长的事情,不要把家长拖进来。考试成绩不合格,是家长的责任,这种老师就是垃圾老师,建议全国家长批判。孩子考试不合格是家长原因,以前哪有这种事,天方夜谭,现在倒是出口成章,什么事都是家长的责任,对于这种老师,我只能说去他妈的坑比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