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欧体,用什么样的毛笔比较好?

零下232753837


回答问题前的几句话:严格地说,应该叫“欧楷”而不能叫“欧体”。如果是欧阳询的行书和草书,应该叫“欧阳询行书”和“欧阳询草书”。叫“欧体”是极为不妥的!

(上图为欧阳询楷书)

关于学习欧体用什么样的毛笔最好这个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初学欧楷,宜用兼毫毛笔。之后,可根据自己的临帖的熟练程度,换为羊毫毛笔。

如果临写欧阳询的行书,就用羊毫毛笔。一般情况下,凡学欧体者,都是从欧阳询的《九成宫》入手。当代楷书大家卢中南和田蕴章、田英章三人,都是临写和研习了几十年欧阳询的《九成宫》。现在,他们的楷书作品中,均显现“欧楷”的元素和影子。这是他们在师法欧阳询楷书基础上,掺入了自己的个性,并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这样风格的形成,着实很难得啊!

学习欧体,选择毛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兴趣和热爱!重要的是坚持临帖!学习欧楷,还要认真领悟欧阳询的书法精神,而不是单纯的去临写他的《九成宫》或其它的“字”。

(上图为欧阳询楷书)

请题主记住:决定学好欧体的是人而不是毛笔!毛笔再好再合适,如果人不认真、不坚持学,那就一切归零。

(上图为卢中南的“欧楷”局部)

(上图为田英章的“欧楷”局部)

以上为个人观点。虽然是回答的学习欧体用什么毛笔,但为了给题主的学书精神鼓劲,还是多说了几句。这些话仅供题主参考吧!


中州耕牛堂主


这个问题很多人问过小编,那么小编就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嘚吧嘚吧……

首先呢我们弄明白毛笔的种类,按照笔毫弹性可以分为:硬毫,软毫,兼毫这三种:

硬毫:弹性比较大,刚劲,比如狼毫笔。

软毫:弹性比较小,柔软,比如羊毫笔。

兼毫:弹性适中,软硬兼备。

按照笔毫的长短也可以分为几种:

中楷用笔:一般笔毫长度4厘米左右。

小楷用笔:一般笔毫长度3厘米左右。

蝇头小楷:一般用蒜头笔,笔毫长度较短。

榜书用笔,一般用抓笔长度也比较大。

草书用笔,一般可以借鉴楷书,也可以用长锋笔,笔毫较为长。

还有一些其他字体用笔也不一样,比如瘦金体等等。

要是按照书写字体来分的话也不一样。

楷书分为:

榜书(比较大的字体,一般匾额)

大楷(一般10cm×10cm以上),

中楷(一般7cm×7cm到9cm×9cm),

小楷(6cm×6cm一下)

还有蝇头小楷(一般1到2厘米)字体的大小不一样,

行书字体大小可以借鉴楷书用笔大小。

草书字体用笔也可以借鉴楷书用笔大小,当书写较大的字体是,也可以用长锋笔。

目前毛笔的种类较多,总体还是因人而异,有人喜欢用软一点的,有人喜欢强一点的,总之书写字体不一样所用的毛笔也不太一样。大笔可以写小字,但是小笔不能写大字。








燎原学书


学习欧体,用什么毛笔,笔者建议如下。

首先,写欧体大楷选用兼毫为佳。

可选择出锋3.5左右,口径0.7左右的兼毫,笔者写大楷即用这种口径的兼毫。兼毫既能聚锋较好,又有较强的弹性,适合写大楷。毛笔品牌方面,大家可以按照关键词看评论搜索,这里不作推荐,免有广告之嫌。

其次,开笔后,笔锋不可出锋太尖。见图1。

楷书无需牵丝映带,且如果笔锋过尖,则起笔辅锋较为困难,更增加藏锋的难度,难以写出欧体玉树临风的姿态。

第三,笔杆可选用较细的毛笔。

据笔者习惯,笔杆较细的毛笔,比较容易转折,控笔也较容易,笔锋也较灵敏。王义军老师一贯使用的毛笔笔杆都较细,王老师的书法临摹十分准确,这跟选用正确的毛笔不无关系。当然最重要的是还勤思多悟。

另外。毛笔选好后,更重要的是仔细观察法帖。现在学欧大多从《九成宫》学起,见图2。但该帖磨损风化严重,已经完全看不清用笔,只能学其结构。建议初学从《皇甫诞》学起,见图3,笔锋尚有体现,结体较好掌握,阅者可以一试。





书画小筑


欧楷尽量不要写太大,以原帖大小最好。刚入手时,宜用兼毫;熟悉之后,可改普通羊毫。有唐人的“蒜头笔”或者“兔毫笔”更好。

但工具只是辅助,还得“以人为本”,分段师法,综合表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