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孩子讲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怎样可以更好的让孩子区分?

躬耕乡野611


“倍”概念的理解基础是充分理解乘法的含义,然后进行的词语理解转化的过程。这是二年级上册现在正在学的内容!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3的4倍是多少实际上就等同于4个3等于多少,英语里times,groups是异曲同工的意思。关键是孩子自己的知识消化过程,其实个人比较认同表内乘除法同步学(苏教版的做法)。这样便于加深乘除法互逆理解。今天详细谈下我的理解,供您参考!

倍的概念

① 乘法 → 同数累加

同数,相同的数,累加,重复加法操作。

二年级除了实物外,也可以导入采用比较形象的图示来理解了。王老师向来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乘法口诀背熟背透还是要理解概念。

② 有倍不一定用乘法

→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几个几的问题,用乘法

比如小明有6元,小华的钱数是小明的5倍。求小华的钱数?

5个6等于几 ?→ 6×5=30

→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是倍数的问题,需要理解除法的含义基础。

比如小华有30元,小明有5元,小华钱数是小明钱数的几倍?

但除法往往后面学,而不是一起学,这就是问题。通过乘法口诀五六三十,来得出6倍。也可同数累减来操作。实际上是乘法同数累加的逆操作,等后面学到除法平均分配概念就相对容易理解了。

可以根据王老师方块图,来辅助孩子认知。以上

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解题策略


一学堂王老师


我是二年级数学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冀教版教材里第一次引进了“倍”的概念。
以上图为例。胡萝卜是2个,我们教孩子们的时候就是采用的圈一圈的方法,看白萝卜里有几个2,圈过后学生会知道10里面有5个2,所以10就是2的5倍。列式为:10÷2=5

先数数大雁有几只?(4只)小狗有几只(8只),8里面有(2个)4
,就是说8是4的2倍。列式为:8÷4=2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提关于“倍”的数学问题。

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也就说看6里面有几个2,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列式为:6÷2=3黄花朵数是蓝花的3倍。提示孩子们,“倍”不能是名数,6÷2=3(倍)这样写不对。不能把(倍)扩起来当名数写。



第二行摆第一行的5倍,就是摆5个3,求5个3是多少?用乘法。3x5=15(根)

可是很多孩子会把用乘法还是除法用混。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切莫要记错。

这部分道理明白了,很简单。多加练习能很好的掌握。

这是我的拙见。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一起讨论。


心中百合静静开


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不少孩子。我们一般导入一个概念的时候,一开始都是正向的,接着是反向。就像加减法,我们会先说加法,接着说减法。按理说应该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孩子理解减法的时候,并不是那么顺畅。


同样的,倍数的认识,一开始是这样的:

我比较喜欢用“份”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把蓝花的数量看成一份,那么黄花相当于是几份,几份也就是几倍。

倍,其实也可以相当于是几个几的意思。比如2的3倍,其实可以理解为3个2.


现在反过来,如果问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几倍?

我们就应该这么思考,把第一行看成一份,那么第二行相当于几份?

画图很容易看的出来,如果用文字来表达,其实也相当于是问:8里面有几个4?

那么其实就是除法啦。


同样地,我们用这个图来加深理解,8里面有4个2,所以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具体含义可以理解为:8里面有4个2,也可以说成8是2的4倍。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其实家长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最难的不是在处理整数这个问题上。而最难的是在后边,大五年级左右的时候的分数和小数的问题,这样的倍,对于孩子的影响最大,孩子往往容易受到自己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出现了所有判断上的失误。

首先我们可以从二年级阶段得出关于倍数的定义,就是指。通俗一些说。四个苹果是两个苹果的几倍?孩子很简单,就能发现用4÷2等于2。所以说孩子能够分析出来谁是谁的倍数。

当然在开始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比较简单,比如说。农民伯伯家养了十头牛,养了五只羊。那么牛是羊的多少倍?由于在低年级阶段再涉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老师出题,让孩子练习,还是家长自己找的一些练习题方面都是这种整数倍。

在这一个时期的学习中,孩子几乎是没有任何错误。

随着对数字的进一步学习,出现了分数小数,那么一系列的问题就会扑面而至。

一个同学跑步沿着操场一圈用了十分钟,另一个同学跑步用了五分钟,第一个同学所用的时间是第二个同学的几倍。

对于这样的题,孩子还是能够坚持原来的方法和理解正确的解出。那么关键来了,如果我们把问题换成第二个同学所用时间是第一个同学的几倍?

一些空间想象能力和转换知识能力比较弱的同学,那会给你一个错误的答案。

所以说针对后期出现了分数与小数涉及到倍数的时候,学生的转换能力特别重要,而转换能力是我们在练习过程中常常忽略的,我们只是在强调谁除以谁或者用谁成为谁的问题,但恰恰相反,我们最应当重视的就是孩子对这道题的理解出现了问题,所有的孩子把数字当成了参与运算的最关键因素。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但实际上孩子从来不关心数量关系,他关心的是数字,哪些数字对她比较熟悉,哪些数字他能够用起来满自己的意。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实我自己有一个比较愚蠢的办法,那就是把数字进行替换。替换成孩子看起来比较舒服的数字,然后再列式之后把相对应的数字再换回去就可以了。

说的非常不专业,但是基本明白了,就是让孩子对一些稀奇古怪的分数或小数不再产生一种数字上的误解就可以。


谈笑有白丁往来无鸿儒


先让他了解一个数,从一堆围棋子中让他找出这个数的棋子,这是让他懂得数与实物数量的对应关系。然后让他找出几波这样数量的棋子,集中分置与另一边。然后让他看两边棋子的规模差异,这是让他建立数量差异的概念。然后让他从一大堆棋子中再次分别出每个之前数的每份数量棋子,让他知道倍数感觉


我能为你补肺



夜空1253543


你好!这要看几岁的孩子有没有数学的基础,我个人感觉最好的数学认识就是通过孩子的想象来引导,不管孩子想象的快与慢一定要有耐心,数学本来锻炼的就是思维逻辑以及思想导图,如果孩子想象力不足可以辅助实物帮助,在生活中很常见,简单的倍数你可以在家拿几个苹果两个放在一起,四个放在一起,八个放在一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样孩子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就会想象苹果的数量,这样的道理很多,从生活中去引导孩子的想象力和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希望这样能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