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的制裁下,俄羅斯還能撐多久?

蒜蓉味咖啡


歐美製裁俄羅斯是一貫的立場,只要俄羅斯還沒有倒下,還沒有奔潰,歐美製裁俄羅的圖謀就不會停止。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制裁俄羅斯的藉口,比如烏克蘭東部的問題,比如英國特工問題,都是制裁俄羅斯的藉口。

制裁俄羅斯的主力,中堅力量是美國,其次是歐盟,接著是加拿大、澳大利亞、日韓國等美國盟國。其中能夠對俄羅斯造成傷害的,主要是美國和歐盟。在國家援助、國際貸款,以及國際貿易方面,對俄羅斯會帶來一些影響。

但是,在歐美的制裁下,俄羅斯還能夠支撐很久,不可能輕易就因為歐美的制裁而倒下。

因為,俄羅斯幅員廣闊,底子深厚,各領域各行業較為齊全,雖然某些領域比如輕工等,並沒有形成體系,但是勉強自保還是沒有問題的。

其次,俄羅斯與美國、歐盟的貿易往來有限,美國、歐盟可以制裁俄羅斯的領域不多。較多的比如軍工等領域,以及高科技等方面,歐美的制裁可以給俄羅斯帶來很大的打擊。但是即便如此,俄羅斯也不過就技術更新晚幾年而已,還不至於對俄羅斯造成毀滅性打擊。

再則,俄羅斯手上有能源等武器,這些東西是歐盟尤其缺乏的。歐盟在制裁俄羅斯的同時,如果找不到能源替代的國家,反而很有可能被俄羅斯反制。所以,站在歐盟的立場上,歐盟不可能永遠制裁俄羅斯,這是俄羅斯可以緩衝的機會。

最後,隨著新興國家的崛起,新興國家會成為俄羅斯抵禦歐美製裁的強有力的後盾。有了新興大國的支持,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永遠都不可能導致俄羅斯傷筋動骨。這是俄羅斯能夠堅持下去的根本原因。


蘇綻


烏克蘭危機後,俄羅斯與美歐的關係急轉直下,美歐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也逐漸增多、加重。這對俄羅斯而言,確實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但並非致命威脅。在我看來,只要俄羅斯願意,應該能夠繼續撐下去,撐到俄羅斯與美歐關係緩和的那一天。當然,現在誰也不知道雙方的關係何時能夠緩和。

首先,美歐的制裁確實對俄羅斯有很大影響。烏克蘭危機後,在美歐揮舞制裁大棒的威脅下,俄羅斯境內的外資大批量外流,俄羅斯也很難在美歐獲得新的融資。同時,在技術層面,在美歐的聯手製裁下,俄羅斯也很難再通過正常渠道從美歐獲得先進技術。不僅如此,在美歐打壓下,俄羅斯的盧布也大幅貶值,這對俄羅斯經濟而言確實打擊不小。

其次,俄羅斯還有能力撐下去。面對層層加碼的制裁,如果換了其他中小國家,可能早就揭不開鍋了。但俄羅斯不同,俄羅斯是一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且工業門類齊全的大國,本身就有很強的自力更生能力,憑藉手中的資源牌以及相對豐厚的外匯儲備,可以有很多外貿選項,比如加強與中國,印度等亞太國家的貿易,通過出口資源換取外匯,在對外貿易中放棄美元結算等。因此,面對西方制裁,俄羅斯有能力支撐很久,至少目前看不出任何俄羅斯撐不下去的跡象。

第三,俄羅斯還有很多牌可打。比如,俄羅斯2015年強勢介入敘利亞問題,就給美國帶來很多挑戰,讓美國不得不掂量全面惹怒俄羅斯的後果。在烏克蘭問題上,除了克里米亞,俄羅斯手裡還有烏克蘭東部問題這副牌可打。在這些問題上,俄羅斯都可以與西方討價還價。

第四,美歐雖說能夠聯手製裁俄羅斯,但雙方也有不同利益,對俄羅斯的需求不一,歐洲內部也很難統一行動,這都為俄羅斯提供了活動空間。

至於普京,剛剛贏得2018年大選,如果不出意外,至少能夠再幹六年。


西域都護


普京的總統還能做多久,在歐美的制裁下,俄羅斯還能撐多久?

這樣來看,普京如果明年俄羅斯大選順利連任,哪普京的總統任期可以做到2024年。這個是俄羅斯現在的憲法規定的,期滿之後普京就一定要下野了。除非普京有本事再修法再參選,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俄國內反對派力量是個謎,目前俄羅斯不像歐美,反對派活動形勢很難判斷。

俄羅斯經濟在美歐的制裁下還能撐多久,這個就比較難說了。俄羅斯雖然不是閉關鎖國,俄羅斯需要世界貿易,但是俄羅斯地大物博,石油礦產豐富土地遼闊,俄羅斯的自給能力非常強。如果俄羅斯民眾認為其領導人的對外政策是正確的,哪俄羅斯就可以長期的堅持下去。石油礦產資源還是可以源源不斷的出口的,儘管價格目前處於低位,但是俄羅斯人的日子照樣能過下去。一樣的可以吃穿不愁喝伏特加。

不過就是俄羅斯的國力不可避免的要下降,俄羅斯的軍事力量要逐步衰退,俄羅斯在外面的軍事活動要收縮。儘管受到美歐嚴厲的制裁,俄羅斯經濟受到沉重打擊,經濟總量一直在下滑。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制裁將使俄羅斯付出極大的經濟代價。普京所稱的奇蹟“強大的俄羅斯”的光榮夢想,根本不可能了而且是復興無望。但俄羅斯繼承沙皇蘇聯的家底厚,資源極大的豐富。北極熊的生存能力還是非常的強,還有持久的生命力,還有尖牙利爪沒人輕易敢惹。


亦新湖


俄羅斯經濟受美國打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估計俄羅斯人民早已習以為常。2013年,俄羅斯GDP曾高達到2.3萬億美元,而且發展得很迅速;而美國一下毒手,國際油價從100美元/桶暴跌至60美元/桶,再加上俄羅斯貨幣匯率暴跌,導致俄羅斯大量資本外流,2016年俄羅斯GDP只剩下1.28萬億美元,連韓國的經濟都不如。

1、美元霸權強勢襲來,俄羅斯股匯兩市慘遭“屠戮”

當俄羅斯經濟逐漸恢復的時候,熟悉的事情再次發生。8月8日,美國宣佈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的經濟報復,將在8月22日左右正式生效,不排除是史上最嚴厲的措施。不出所料,消息一出,俄羅斯股匯雙殺,盧布兌美元跌至2016年11月以來的最高點,突破66盧布關口;俄羅斯可能被波及到的相關行業股票都出現跌停,例如俄羅斯航空公司。

事實上,美國之所以故伎重演,很大原因是近年來俄羅斯扛起“去美元化”的大旗,對美元霸權構成了嚴重威脅。日前,俄羅斯能源部長表示,有意與伊朗延長“石油換商品”協議,即俄用硬通貨購買伊朗石油,伊朗用硬通貨購買俄羅斯的商品。其實,早在2014年,俄羅斯就與伊朗達成該協議,這次延長意味著兩國的經貿合作不斷深化。隨著合作時機愈加成熟,俄羅斯繞過美元結算的舉動,可能引發全球效仿。

2、瘋狂去美元化,美國霸權要倒?

相比伊朗,俄羅斯與中國的貿易體量更大,如果完全使用人民幣或盧比結算,必然對美元體系的衝擊力度更大。資料顯示,2017年俄羅斯對華出口交易的9%採用盧布結算,中國對俄出口商品的15%採用人民幣結算,而這一比例三年前還不到3%。另據俄新社7月27日報道,俄羅斯在南非金磚國家峰會對外表示,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已經動搖,同時認為“人民幣逐漸開始具備儲備貨幣的特性,且這一進程將會加快。”不難預見,未來中俄貿易完全使用兩國貨幣只是時間問題。

遠比緩慢去美元化,俄羅斯當前直接拋售美債對美元信用產生的直接威脅更大。今年4月,俄羅斯拋售了近一半的美債:存量從962億美元降至487億美元。始料未及,5月俄羅斯又開始新一輪清倉,將持有的美債總額降至149億美元。算下來,僅僅兩月,俄羅斯減持幅度高達84%,創下11年來的新低。令美國擔心的事情也確實發生了,包括土耳其、德國等在內的其他主要美債持有國都紛紛大幅拋售美債。如此看來,在持續去美元化的大背景下,俄羅斯受美國的經濟影響將會越來越小,這也預告著美元霸權“蹦躂不了幾天”,勢必走向衰弱。


金十數據


目前,歐美對俄羅斯實施了一系列的經濟制裁和外交制裁,包括降低外交等級,召回外交官,中斷各種國際合作協議,不允許和俄羅斯企業實體發生交易,部分銀行凍結俄羅斯賬戶,限制俄羅斯商品、貨物貿易,限制俄羅斯人進出境等。

俄羅斯的天然氣資源豐富,可以以對歐洲進行禁運作為談判籌碼。


這些行為讓俄羅斯的盧布價值也是一路跳水,不斷貶值,原本快速恢復的俄羅斯經濟又蒙上了一層霜,感覺很壓抑。但是實際上,俄羅斯並不怕西方的這些制裁,而且俄羅斯的經濟依然在發展之中,俄羅斯現在不存在撐多久的問題,憑藉著世界前10的GDP和世界前三的軍力,俄羅斯也能夠作為一個體面的大國很久了。

俄羅斯不怕制裁,所以普京總是非常強硬。


俄羅斯是一個表裡河山的大國,他的土地面積世界第一,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農業、石油、煤炭、木材、鋼鐵、汽車製造等都不依賴國外,自己還有大飛機的生產製造能力,就連航空工業也不依靠他人,俄羅斯強就強在沒有任何技術被西方卡脖子,雖然電子科技一直是個短板,但是俄羅斯也總能想辦法從歐洲和韓國獲得廉價電子產品。

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很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之一。


俄羅斯的經濟總量為2萬多億美元,雖然並不是很高,甚至比印度還低,但是考慮到俄羅斯的GDP計算比較老,而且沒有計入醫療和教育產業,因此俄羅斯的GDP也不能說低,還算是非常樂觀的,就財政收入來看,俄羅斯的財政收入是高於很多國家的,政府比較有錢,拿印度來說,雖然俄羅斯GDP比印度低,但是財政收入卻高很多。

俄羅斯軍力強大,很難撼動。


俄羅斯資源豐富,自己不怕被限制了石油、煤炭等工業資源的進口,因此對外也很硬氣,反倒是自己可以對其他國家進行天然氣的禁運制裁,所以俄羅斯也曾經表示: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無效。事實就是這樣,而且俄羅斯外交很靈活,雖然和西方外交搞得很僵,但是和土耳其等其他國家最近也挺親密,安倍也訪問了普京,所以倒也還算一般般。

俄羅斯的重工業基礎還算是非常不錯的。


因此,作為一個世界大國,俄羅斯還不是那麼容易就要被制裁的抬不起頭呢。


海事先鋒


蘇聯就是俄羅斯的前車之鑑!倒是目前普京的總統大位想坐多久就能坐多久。


歷史告訴我們的是,曾經強大無比的蘇聯是何等地雄霸半球,與另一個超級大國美國分庭抗禮不可一世。它的快速強大跟它的快速衰落一樣叫人覺得不可思議,像個謎一樣讓整個世界困擾、探討,至今爭論不息。請記住,蘇聯的垮塌並不是歐美製裁下的必然結果,而是自冷戰開始後兩大陣營和平競賽近乎馬拉松長跑的結果。群兵黷武的帝國主義擴張、特權階層的巧取豪奪貪腐,再加上經濟結構單一的民生凋敝,讓這個老大帝國走上了窮途末路。蘇聯的覆亡只有必然沒有偶然,它強大時逼迫我們“深挖洞,廣積糧”的全民動員場景,至今記憶猶新;它後來的逐漸衰落,讓我們免除了“帝國主義陳兵百萬,亡我之心不死”的刻骨北望詛咒,長年來自於北部的巨大威脅終於消弭殆盡,讓我們加額稱慶。


現實我們看到的是,俄羅斯又一次踏上沙皇擴張之路,續延蘇聯沉痾積弊,不僅體量無法和蘇聯比肩,而且積年累月經濟欲振乏力,只好劍出偏鋒指東打西,侵略這個,蠶食那個,餓急了乾脆吞併了之,一時讓鄰國寒心,讓世界警惕,這才有了歐美國家一浪高過一浪的制裁。


俄羅斯自身體質孱弱,再加上歐美製裁,您說他能堅持多久呢?蘇聯何其強大,何其威武,遑論俄羅斯?不是不報,只在早晚。

倒是強人普京高舉俄羅斯帝國榮光大旗,一時普京大帝光環籠罩,支持率居高不下,反對派或打或抓難成氣候,不要說2018大選,就是他要學習穆加貝不到93歲不下臺,誰又能把他怎麼樣?

眼見得是,成就了一個人的偉大(國民狂熱混亂下的極端崇拜),卻毀壞了整個國家。希特勒、東條英機就是,普京能例外嗎?

不能!


今古達觀


普京在總統位置還能坐多久問題?關涉到俄羅斯經濟發展是否符合俄羅斯人大多數的期待,政治環境決定普京是否意願引領主導俄羅斯歷史發展進程。如果普京願意就應該再說4年沒有問題的。到普京的六十幾的年齡在國外領導人中歲數並不大,可是在總統位置待著的時間也算起來也有12左右吧(不含總理2年十5年),在俄羅斯與亞非國家雄居總統大位二三十年也有不少人!強勢領導人在位時間長,延宕民主化進程需求的後起之秀政治新星的前程。他們卻難以形成政治有力的反對派,其政治影響力難從共鳴形成號召動力。俄羅斯民主政治有自己特點及革新發展進程,1991年蘇聯解體到一1999年葉利欽時代已經證明西方那套民主制度並不適應俄羅斯需要。面對國家利益時,俄羅斯人普京敢做敢為的血性,壓制反動派打擊金融寡頭別列佐夫斯基同古辛斯基與車臣分裂勢力,吞併克里米亞,挑起南奧塞梯與阿布哈茲脫離格魯吉亞,抵制北約東擴,同伊朗一起參與敘利亞平叛,登北方四島同時在與中國主導上合組織,在西方碰壁轉向東方注重中俄及獨聯體國家經貿合作讓俄羅斯國家取得不小成就,讓普京在國內威望無人能及。今年2017年俄羅斯經濟走出衰退並進入可持續發展和增長階段。無論是社保,公民收入水平,還是國防能力都與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2018年俄羅斯選舉又要進行,這些年歐美製裁下俄羅斯經濟發展成績斐然,名望極高的普京意願很重要,但能否繼續連任取決國內政治需要。不論歐美等西方與國內政治派別意願與否,如果不出意外,普京2018年後再幹一屆無論在年齡與精力還是政治情勢上都沒有多大問題,即將主宰在現代的俄羅斯1/4世紀。


桐關懿


看俄羅斯要生存還是要生活!

只是圖個自給自足的基本生存的話,俄羅斯地大物博,資源豐厚,迴旋餘地很大,基本上可以保證衣食無憂。而且因為其工業基礎能保證基本的初級產品供應,以及軍事實力足以保障國家的總體安全,只要內部不發生大的衝突和戰亂,撐多久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要圖生活質量的話,俄羅斯則必須與世界的發展更好地接軌,要儘快去改變現在這種因為制裁而有些孤立的局面。自普京2000年當選總統以來,普京在俄羅斯的地位一直很穩固,在處理對外關係上也總體表現得很強勢,也為俄羅斯帶來了安定很多的社會環境,但與其個人的強勢形成一定反差的是,俄羅斯在世界上的實力和影響力沒有能完全跟上世界發展的進程,都出現了相對下滑。

普京個人的強勢沒能換來強大的俄羅斯。個人太強,而國家反而沒那麼強,其實是現代社會里有些悲情的事。

也能看得出來,普京在與梅德韋傑夫完成“二人轉”開始第三個總統任期後,有了明顯的調整,一方面“向東看”的轉向很明顯,另一方面,也嘗試著緩和與歐美強國的關係。但對抗色彩濃厚的強勢政策的負產品是具有延續性的,並不容易那麼快地就甩手丟掉。

即便是最近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一週的時間裡先後到訪俄羅斯,也只能代表著俄羅斯與歐美強國的和解邁出了積極的一大步,但並不足以消除制裁和對抗留下的“信任赤字”。

普京至少還有六年的任期,能否在個人強勢和國家強大之間找到一個新的平衡,才是衡量他最終是成為俄羅斯真正的民族英雄或者只是一個悲情強人的根本



涵一


如果歐美製裁俄羅斯,倒黴的是歐洲!

俄羅斯地廣人稀,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的不好。僅就資源而言是能夠自給自足的。每年都向歐洲國家出口天然氣,這也是俄羅斯與歐洲國家談判的砝碼之一!

俄羅斯雖然面積廣闊,但是沒有好的天然港口。所以說俄羅斯的軍艦出航要經過一些國家的海域。

美歐真的要是決定製裁俄羅斯,按照普京的性格,他也一定會反制裁歐洲,比如天然氣漲價或者斷供。俄羅斯的戰艦會經常性的在某些國家距離近的海域進行軍事演練。

俄羅斯的重心會轉向亞洲,一方面安撫日本,另外一方面會加大與咱們的貿易。別忘了,俄羅斯還是亞投行的創始員國家之一。

唯一讓人擔心的是俄羅斯國內的反政府武裝,他們會不會跟著興風作浪,如果俄羅斯國內能夠團結一致,說不定俄羅斯還能絕處逢生呢!


槽眼看事


過去一年中,俄羅斯已經度過了制裁帶來的危機。經濟短期內全面好轉不大可能,但是不存在撐不住的問題。

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俄羅斯目前的農業發展很快,也算是因禍得福

以為歐美的經濟制裁,俄羅斯被迫搞“進口替代”。俄羅斯的耕地、牡場、灌溉條件本來就很好,只是之前俄國人比較懶,而且很不屑於搞農業和食品工業。西方這一制裁,斷了很多糧食和食品的進口,逼得俄羅斯不得不自己種糧食

過去兩年中,俄羅斯加大了對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的扶持力度。俄羅斯的農業集約化和工業化基礎本來就好,發展快是必然的。

還有一點氣候變暖,一些原本不適合耕作的土地,現在也變成了沃土。

2017年,俄羅斯的小麥產量達到了驚人的1.35億噸。這是什麼概念?摺合人均1噸!也就是可以有60%以上的小麥可以用於出口。這還只是小麥,不算奶製品和肉類。

農業這麼好,關係人民生活水平的食品價格,自然就好了。

去年年底,莫斯科新建了多個大型食品超市。相當於我們常見的家樂福、沃爾瑪那麼大,但是不賣其他產品,統統是各種吃的。食品物美價廉,花樣繁多。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我之前的答案。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80392869407359246/

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來說,只要老百姓生活相關的食品價格穩定,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就比很多虛幻數字要更有用。只要老百姓吃的飽,住得暖,這個國家的經濟就沒有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