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这话什么意思?

刘宽新


农谚有说“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


大家都知道,每年冬至开始数九,从冬至第一天开始第一个九天为一九,第二个九天为二九,以此类推有三九四九冻破茶口,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之说……


从字面上理解,如果当年立春在冬至五九四十五天的最末一天,说明这一年是饥荒年,要饭的也要不到饭,吃不饱肚子。


而与之对应的“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是指从冬至开始算第六个九天的第一天,也就是第四十六天这一天立春。


这一年就是好光景,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家家户户吃穿不用愁。


在古代,通常将冬至到冬至之间的时间段(约365.25日)也就是岁实(回归年),分割为24段(每段约15日2时5刻),也就是24个节气。



因为二十四节气中每两个节气之间的间隔约为15.2天,三个节气就是45.6天(45日14小时),所以冬至的时辰就决定了立春的时间。


如果冬至时间是该天上午10点之前,那么45天之后就是立春;而如果冬至时间是上午10点之后,则就是46天之后才是立春了。


一般来说,“春打六九头”或“春打五九尾”是不规则交替的,有的年份立春是在六九头立春,有的少数年份在五九尾立春。


在笔者看来,农谚是先人们的智慧结晶,也是农人们世世代代经过时间和探索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成为每年农民进行春耕生产,预测天气的重要依据。


这个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程度已经很高。


最主要的是天气预测的科学化可以提前预防灾情,加之水里设施日渐完善,农民们对虫灾的防范意识也在日益提高,也在一定程度的减少了灾情带来的损失。


因此对于先人们积累传承下来的老话,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盲目全信,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兼收并蓄。


有书知道


“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这话什么意思?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数九寒冬”这个说法。从冬至日开始算,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日到其九天以后,是“一九”,再往后的九天,是“二九”。所谓“五九”,就是冬至日后的36~45天。中国的立春节气,通常是在五九或者六九到来。在五九的尾巴到来,则叫“春打五九尾”;在六九的头一天到来,则叫“春打六九头”。通常,春天在六九头到来,如果在五九尾到来,有说法是这样不好,会没收成,闹灾黄,得去要饭,跑断腿也要不到。

春打五九尾会闹灾荒是事实吗?

显然不是。

因为除了“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之外,还有个流传很广的谚语,是“春打五九尾,家家过年吃猪腿”“春打五九尾,吃米不用愁;春打六九头,家家买黄牛”。到底哪个正确,不知道,反正光是谚语,就已经自相矛盾了。

我们再举实际的例子,2015年是春打五九尾,结果那一年是丰收的年份,这就与“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相矛盾了。

而2018年是中国多地众所周知的歉收年(尤其是麦子),这一年也是春打五九尾。于是我们知道,春打五九尾,到底是丰收还是歉收,要完全看老天爷的心情,是说不准的。

明清灾荒年份证明“春打五九坏”“春打六九好”是谎言

明清时期的特大灾荒,以山东为例,从天启年间开始,到清朝末年,山东持续灾荒,哪一年日子都不好过。1876年开始,连续四年灾荒,这些特大灾荒年里,有“春打五九尾”,也有“春打六九头”。

所以,“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是没什么依据的,无论是科学依据还是历史依据。只能说是某些年的灾荒,恰好赶上了五九尾。而在另外一些赶上六九头的灾荒年中,人们自动选择了遗忘。


豆子人民艺术家


“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喂上牛。”这句民谣的意思是春打五九尾年景困难,春打六九头年景好,人 们生活宽裕。“立春在六九的第一天,为春打六九头;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为春打五九尾“春打 六九头”,由于农历每个节气15天,冬至到立春间有小寒、大寒两个节气,三个节气45天与 五个九的日数相同,立春之日在六九的头一天,所以说“春打六九头”。不过不是绝对的,也有“春打五九尾”的时候。有些年份是“春打五九尾”,即立春之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例如2018年的立春日是在冬至后五九的最后一天。一般来说,“春打六九头”或“春打五九尾”是不规则交替的,多数年份是在六九头立春,少数年份在五九尾立春,但是最近四年有些奇怪,都是在五九尾立春。立春时间前后差一天,民间传统观念认为年景是不一样的。这些主观臆断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就当了解一下民俗。


微笑的面具


春打五九尾和春打六九头两者的含义:如果立春(2018立春在2月4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为春打五九尾。(2018立春在2月4日,五九的第九天);立春在六九的第一天,为春打六九头。

民俗:依照传统观念,立春时间前后差一天,五九的最后一天和六九的第一天两者相差一天,年景是不一样的。“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喂上牛”,意为前者年景困难而后者宽裕。春打六九头吃穿都不愁,春打五九尾,乞丐跑断腿!

有些年份是“春打五九尾”,即立春之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例如 2008年的立春日是在冬至后五九的最后一天。一般来说,“春打六九头”或“春打五九尾”是不规则交替的,根据我几十年的生活记录大多数年份立春是在六九头立春,少数年份在五九尾立春,这样说来我们的日子应该是“吃穿都不愁”的多一些。其实立春时间前后差一天,但是民间口头相传的观念认为两者的年景是不一样的。“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春打六九头,家家喂上牛。”这句民谣的意思是春打五九尾年景困难,春打六九头年景好,人 们生活宽裕。一般来说,“春打六九头”或“春打五九尾”是不规则交替的,多数年份是在六九头立春,少数年份在五九尾立春,但是最近四年有些奇怪,都是在五九尾立春。根据科学测定,这些主观臆断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都是民间相传。


兰亭煮茶


农谚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参考依据,可以说是相当的精准。老话是老祖宗经验的总结,是农民预测天气的主要依据,可以说是有其独到之处。而农村老人则是农谚老话的信奉者、传递者。农谚老话的种类有很多,有一种是以节气来预测气候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与之对应的是,“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看吧。

好呀。

这一句话的说法。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春打五九尾的时候,叫花子都要不到饭。“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春打六九头的时候,家家户户吃穿都不用发愁。

五九尾、六九头的说法?

立春这一天,不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叫做春打五九尾。立春在六九的第一天,叫做春打六九头。

根据世世代代农民的观察,春打五九尾的时候,一般都年景不好、易闹灾荒,反之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一现象的由来。

古人将冬至到次年冬至之间的时间段,大约是365.25日,分割为24段,每段约15日.2日,也就是24节气。每两个节气之间的间隔约为15.2天,三个节气就是45.6天,所以冬至的时间就决定了立春的时间。如果冬至时间是该天10点之前,那么45天之后就是立春。如果冬至时间是10点之后,则46天之后才是立春。

而冬至那一天,是数九寒天的开始,也就是一九的第一天。依次往后类推。冬至45天后立春,就是五九的最后一天,而冬至46天后立春,则是六九的第一天。

一般情况下,“春打五九尾”或“春打六九头”,是不规则交替的,多数年份是在五九尾立春,少数年份是在六九头立春,不过最近四年有些奇怪,都是在五九尾上立春。

对于这句老话,很多人对此争执不已,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主观臆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不准的。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一些农谚老话,是老祖宗通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精心总结出的,是相当精准的。

其实准不准,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毕竟农民不再是靠天吃饭了。现在农业现代化了,旱了涝了有水利设施,闹虫灾有农药候着,天气预报科学化了,可以提前预防灾情,农民可以主动地对抗自然灾害,减少灾情带来的损失。


对于这个回答,是怎样看待的?欢迎畅所欲言。还有哪些问题?请关注土妞话三农,欢迎积极提问。


土妞话三农


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这是一句实在不现实的谎言!人常说春打六九头五九尾。可你啥时候见过交六九这一天“立春",那位不相信,可找上几十年们皇历,一年一年接着往下看,(假设不信万年历)有几个年份是六九这一天立春的。最起码关中不信这个话。要知丰欠年,地亩经上看。


大漠孤烟178865474


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春打六九头,家家不用愁。这个应该是讲的年景。如果立春日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就预示着当年的年景不好会是荒年,大家都吃不饱饭,自然乞丐也要不到吃的!反之,立春日在六九的第一天,那这一年就会是丰收年,家家户户都米满粮仓。所以祝愿也后都是春打六九头吧!


流年如梦72


九有九九,春有三分,在上世纪五十年后期,六七十年,由于新中国刚成立,由于十几年的战乱给老百姓造成苦不堪言生活,人民生活还处在贫穷时期,特别是六十年代,自然灾害加之邻国阻障,百姓日子过得太艰难,树皮树叶度饥荒。一到春上,家家户户粮仓见底,一些特穷的人出来讨饭。大家都活得不易,能够打发乞讨的庄户廖廖无几,,所以讨饭要跑很多路,才能糊口。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家富裕了,再见不到讨饭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丹凤176671015


立春节气,不是五九最后一天,就是六九的头一天。这好象是交替出现。每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和实际时间、不一定是十五天,过去的历书上,从小雪到雨水,有十四天_个节气、还不少呢。从立夏到处薯,有十六天一个节气、有的是。所以春打五九尾,不足为奇。农彦全国各地多了,处处不一样。我看农彦只是一种说叨。


手机用户71491203026


不讲究这个,讲得是老灶码的几龙治水,一龙治水最好,旱涝适当,九龙治水最不好,不是推诿,旱了,就是一齐下涝了。农谚有一定的道理,如清明很少大晴天,大雪不封地,不过三二日。很多。都很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