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三不知”,究竟是哪三個“不知”?

侯挺


一問三不知”本來意思是指一個人對一個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統統不知道。別人什麼都不知道,當然問不出所以然來。

它還有一層延伸意思,跟裝聾作啞、明哲保身等成語的意思有相似的地方。被問者擔心言多必失,給自己引火上身,他故意裝糊塗,不願透露風聲。

“一問三不知”的出處來自於公元前400年前後的戰國初期,由魯國人編撰的編年體文學類史書《左傳》。此書大約18萬字,記敘範圍在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68年之間,記錄內容包括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軍事、民俗等領域的方方面面,以及一些重要歷史人物故事,大部分事件為春秋時發生。此書也被譽為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現代人研究春秋時期的重要文獻。

古代謀士形象

《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春秋末年,位居北方的晉國、鄭國和齊國相互接壤,都是鄰居,但他們為了各自利益,相互之間分分合合,見風使舵。其中,晉國是三國中最強大的一個。

公元前468年,晉王命令38歲的謀士荀瑤(公元前506年——公元前453年)率領大軍去攻打鄭國,10萬大軍浩浩蕩蕩向鄭國邊境逼近。鄭國的鄰居齊國聽到風聲後,比鄭國人還著急,他們擔心晉國下一步會進犯齊國,於是,齊王派田成子領兵援助鄭國。

荀寅

正當齊國和鄭國聯軍跟晉國軍隊針鋒相對時,一個叫“荀寅”的謀士站出來向田成子獻計。荀寅原本是晉國貴族,只因為遇到政治迫害,不得不投靠了齊國。

荀寅說:我的一箇舊部偷偷告訴我,晉國這次為了取得勝利,一口氣出動了1000多輛戰車,要徹底把齊國打垮。

田成子

田成子聽完心裡一涼,但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說:我這次出征前,齊王說了,不論晉國有多麼強大,哪怕他們出動10000輛戰車,齊軍也要正面迎戰,哪怕戰鬥到只剩下一兵一卒也不能苟且偷生。更不能把兵力浪費在追殺晉國小部隊上面,以免因小失大,跟齊國大軍正面交戰才有可能扭轉戰局。你剛才說那樣的話什麼意思,分明就是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麼?回去後我一定要把你的話上報給齊王。

荀寅聽後,覺得自己多嘴了,但說出的話如潑出去的水,已經無法收回。他就說:聰明人做一件事時,心思細密得滴水不漏,他會把起因、經過、結果三方面全盤考慮周到後,才制定最終計劃,最後才向大王獻計。而我僅僅知道有這樣的事,對起因、經過、結果都沒有想好,你就著急向大王打報告,世上哪有像向你這樣胡亂拍馬屁的人?

田成子聽完荀寅的話,覺得說得在理,當下表示不急於向齊王報告,為了這次戰爭,大家都應該從長計議。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春秋時期,謀士的地位很高,作用也非常大,在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和戰爭中,謀士往往能起到決定作用。實際上,謀士是宰相或軍師的前身,自漢代後,謀士劃分更加細緻,從武的謀士叫做軍師,從文的謀士稱作宰相或丞相。在現代,謀士身份是參謀長。


鴻鵠迎罡


“一問三不知”的典故,它的原始涵義對於今天的職場人士非常有警示意義,它告誡我們在做事情,做決定或者向上級彙報工作的時候,必須要對事物發展的開始,發展與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才可以行動。

相應的,“三不知”就是不知道事情的開端,不知道事情的發展,不知道事情的結果。


1 一問三不知的出處: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同“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簡單來說,故事是這樣的,公元前468年,晉國攻打鄭國,齊國擔心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支援鄭國。

有個名叫荀寅的下屬冒冒失失的向陳成子報告說:“有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罵荀寅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 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

荀寅捱罵之後反思自己,報告情況的時候太魯莽:“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用今天的話來說:君子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始)、中間的發展(中)、最終的結果(終)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可以向上級報告。今天我對這三方面全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難怪被領導修理。

所以“ 三不知”就是指對於事物的開始,發展和結果都不瞭解。

2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問三不知在今天又有了更加豐富的含義。

第一個新含義:當我們形容一個人工作不稱職的時候,可以說這個人一問三不知。

第二個新含義:當我們形容一個人揣著明白裝糊塗,不關心與己無關的事情時,也可以用這個成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紅樓夢》中王熙鳳跟平兒評論一些住在賈府裡的人,談到林黛玉和薛寶釵時說:“一個是美人兒燈,風一吹就壞了;一個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其實,薛寶釵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她是什麼都知道,但是比較世故和謹慎,不隨便說話而已。

在你的身邊,有一問三不知的人嗎?他屬於哪一種三不知呢?如果是薛寶釵那一種,你要當心了。


鐵錘歷史


平時我們經常會說“一問三不知”這句話,那麼這“三不知”具體指的是什麼大家知道嗎?

一問三不知”的典故其實出自《左傳》。相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大軍攻打鄭國,齊國非常害怕晉國強大後對自己造成威脅,於是便派名將陳成子帶兵暗中幫助鄭國。

有一天,一名屬下向陳成子報告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說,晉軍打算出動1000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準備將我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聽了之後勃然大怒,罵道:“出發前國君有令,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兵,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就算出動了1000輛戰車,我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剛才的話無疑是漲敵軍威風。滅我軍志氣,回國後我要報告國君。”

該下屬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再向上報告。而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急著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必然是沒有好結果的。

一問三不知,現指怎麼問都說不知道。“

三不知”指不知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大多在警示的語境下使用。比如,人們常說:“一定要好好準備,不要到時候別人一問三不知。”另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在生活中,其實我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沒有好好準備的情況下,確實容易被人一問三不知。這種時候無疑是令人尷尬的。所以,做任何事情前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多儲備一些知識。如果你什麼都不知道,別人也很難信任你。

生活中可能也會遇到一些總愛裝糊塗的人,你問他什麼問題,他都是一問三不知。總喜歡藏著掖著,那麼這樣的人,最好不要深交。

看了以上這些,是不是覺得漢語真的是博大精深呢,很多典故都是值得我們去探究的。要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多學一些,總是有好處的。

——END——

大家是否知道這一典故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我們形容某人愚笨顢頇或者不瞭解具體情況時,常用這樣一個詞“一問三不知”,“一問三不知”究竟是哪三不知呢?

其實所謂的“三不知”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晉國荀瑤率領軍隊討伐鄭國,齊軍出兵援鄭。齊軍謀士荀寅向主帥報告說:“有一個晉國的人告訴我,晉國準備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要將我們全部消滅。”主帥聽了勃然大怒,訓斥道:“國君早就有令,不要追趕零星的兵卒,不要害怕強盛的軍隊。你說的這個消息不知真假,就是真的有一千輛戰車,我們也不害怕。你的話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我要向國君彈劾你。”聽了主帥的話,荀寅羞赧而退,後來他自我反省說:"君子之謀也, 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荀寅所說的“始中終”就是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他這段話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起因、發展和結果都要考慮到,而我一無所知就急於報告,難怪會受到批評。

所以說,一問三不知是從《左傳》中總結出來的一個成語,表示對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一無所知。後來這個成語還有延伸,表示明明什麼都知道卻要裝糊塗,含有裝憨賣傻、明哲保身的意思。


民國年間那些事


我們小時候老師或者父母或多或少的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哎,怎麼一問三不知呢?”當時還納悶我只不過是一道數學題做不出來怎麼成“一問三不知了呢”,我記得我當時就說的是:“不知天,不知地,不知人,三界嘛,哈哈。”有沒有同感啊,那麼到底什麼是一問三不知,又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呢“一問三不知”是漢語中的一個詞彙,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的點滴中總結了很多詞彙,經過了幾千年的詞義演變,現在“一問三不知”詞彙的主要意思是:無論怎麼問都說不知道。而“三個不知”指的是: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經過和事情的結果。而這句話還有一層隱含地意思就是:裝糊塗,即使知道也說不知道,假裝不知道的意思,亦有明哲保身的意味。那麼“一問三不知”的由來和原型故事又是什麼呢?

其實這句話最早出自《左傳》,即《春秋左氏傳》也叫《左氏春秋》,漢朝時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漢朝以後才正式稱之為《左傳》並流傳至今。這本書是中國五千年曆史中的第一部詳細記錄事件的編年體史書,而這本書的作者具體是誰也不得而知,但相傳是春秋末年時期魯國(現山東中南部,河南東部)的左丘明所著,本意是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魯悼公二十七年)。

而我們題目中的“一問三不知”就是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這一篇章。背景是為:時年晉荀瑤(春秋晉國執政卿士,智氏家族領主,又稱智瑤)帶領晉國的大軍討伐鄭國,齊國軍隊前去增援援鄭國。齊軍中荀寅(春秋時晉卿,即中行文子,又稱中行寅)進諫但並未被主將採納,隨後他自我反省總結,說道:“君子之謀也, 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這既是這句話的最早出處。所以“一問三不知”就是從荀寅當時所說的話語中概括總結出來的。它的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緣由開始、過程發展、最終結果都不知道,當時的本意是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所說的“三不知”很明白,是所涉及的始、中、終三個階段和三個方面都不知道,都不知情,並沒有其他引申之意。

而隨著歷史的更迭,朝代的演變以及文人騷客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思想進步,使的“一問三不知”有了一些引申的含義。

在歷史的更迭中逐漸的用“三不知”指對事件的“內情”一無所知,也有時指在裝糊塗,在打太極。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說道:“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這裡是”用“三不知”來刻畫人物在面對事件時的慌張和冒失。而《金瓶梅》裡有一段是描述西門慶的,是為“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撞了個滿懷。”這裡的“三不知”用來表示很突然、片刻間一下子還沒做好準備的意思。”而到了近代,“三不知”除了是表示對事件所有的一無所知外,隨著民國初年白話文的興起,以及各種文化運動各種思想潮流的井噴式的爆發,“三不知”又多了一層裝糊塗,明哲保身的意思。我記得在看某部關於清末民初的電影時,裡面軍閥混戰,一位軍閥搶了另外一位軍閥的軍火,另外一位知情的軍閥在面對詢問時擺出了一副“一問三不知”的態度與做法。這裡就是在裝糊塗,在明哲保身。

以上就是“一問三不知”這句話的由來,含義發展和典故。在為您長知識的同時希望能傳播出去,讓更多的朋友瞭解,知道。如有不對的地方,我們共同學習進步,歡迎指正。


流蘇裡


小時侯,我們經常會聽老師要求,複習功課,不然,老師課堂提問了,"一問三不知",同學們的目光,會讓自己很難為情;


長大了,應聘工作,總是提前做準備,瞭解應聘中相關資料和基本要求,唯恐考官提問時,"一問三不知"。


實際上,心中還從來沒細想過,"一問三不知",究竟是哪三個"不知"


看到這個問題,我認真地查閱了相關資料,終於搞清楚,知道了正確答案,現在與大家共享。

"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譯成現代文,意思是: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的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


而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面急忙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不會有好結果。


這裡有個故事:


公元468年,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了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


兩軍對壘時,有一個叫荀寅的人,報告陳成子說:"有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晉軍打算派一千輛戰車來襲擊齊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聽了大怒,罵道:


"出發之前,國君有令,不要追零星的千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國出動1000輛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剛才的話,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回國以後,我要報告國君"。


荀寅自知失言,感慨說:"君子之謀,開始、中間、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才向統領報告,今天我三不知就急忙來報告,統領不罵死我才怪呢!″


"三不知"是指:事情的起因不知、經過不知、結果不知。


"一問三不知",是一個漢語詞彙,平時經常會被使用,現在也指怎麼問都說不知道,對內情一無所知。

比喻對實際情況瞭解太少。


比如小說《二刻拍拍案驚奇》卷三中:"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


"一問三不知",現在還被指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明哲保身的意思。


比如清代無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寫道:"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去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


古代文化中通俗詞彙很多,讓我們成為有心人吧,多去探清它們背後的故事,以便讓人們能夠更加準確地去使用,併發揚光大!


幸生


“一問三不知”是指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

1 “一問三不知”這個典故的溯源: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中記載,晉國的荀瑤率兵圍攻鄭國,齊平公怕對齊國構成威脅,派陳成子率軍援救。

荀瑤見陳成子部隊軍容整齊,擔心打不過遂命使者前去遊說,誰知被陳成子識破,荀瑤更是猶豫不定。

晉國使者走後,有個叫荀寅的部將報告:“有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營門,準備把齊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正顏厲色道:“即使晉軍派出一千輛以上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會報告國君。”

荀寅自知失言,後悔地說:“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

君子謀劃一件辜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會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7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後人遂根據此話概括出“一問三不知”一詞。

《左傳》中所說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終三階段三方面都不知道。

鄧拓在他的《變三不知為三知》一文中,對“始、中、終”做了很詳細的闡述:

“‘始’,

就是事物的起源、開端或創始階段,它包括了事物發展的歷史背景和萌芽狀態的種種情況在內。

‘中’,就是事物在發展中間的全部過程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斷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間各種複雜變化過程在內。

‘終’,這就是事物發展變法的結果,是一個過程的終了,當然它同時也可以說是另一個新過程的開始

所以“ 三不知”就是指對於事物的開始,發展和結果都不瞭解。

2 “三不知”還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

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說道:“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

《金瓶梅》十三回裡有“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撞了個滿懷。”可見,“三不知”還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

清代無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寫道: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而到現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了。

3 “一問三不知”在今天的新含義。

第一個新含義:當我們形容一個人工作不稱職的時候,可以說這個人一問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的典故,它的原始涵義對於今天的職場人士非常有警示意義。

它告誡今天的我們在做事情,做決定或者向上級彙報工作的時候,必須要對事物發展的開始,發展與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才可以行動。

相反的,“三不知”就是不知道事情的開端,不知道事情的發展,不知道事情的結果。

第二個新含義:當我們形容一個人揣著明白裝糊塗,不關心與己無關的事情時,也可以用這個成語。


有書共讀


“一問三不知”新解。

一,我不知道“一問三不知”是什麼意思、典出何處、高深寓意。我只知道有最新的解釋“一問三不知”:問一個人你健康嗎?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健康。

他不知道自己遭遇到什麼傷害嗎。

他不知道自己的壽命幾何。

幾乎所有人!包括做著治病救人工作的醫生專家,包括筆者自己。

這個三不知,真真太可怕。

孔子究天人之際,察萬物機理,他的學生問他“你能談談死亡嗎?”

他愣了一下說“未知生,安知死。”他說“我連吃喝拉撒活著的事都搞不定,我怎麼知道死亡以後的事!”

所以,孔子都不知道的事,我們也不知道不丟人。

二,不過,三不知中,能說出一二嗎?

嘗試鼓吹下。

第一,自己是否健康?

一個人進入青年以後,發育結束,首先胸腺開始萎縮,就開始了衰老的征程。

這個時候,你就距離健康越來越遠了。不過你什麼感覺也沒有。

進入中年以後,如果誰說自己和年青人一樣健康,就等於你突然宣佈說美國加上中國加上歐盟的財富都是你的。哼哼,除了你自己相信,那片天空飄過的浮雲也不信!

第二,自己遭遇到什麼傷害嗎?

太多的人,到了發病才知道自己原來病了,才知道自己遭遇傷害已經很久了,才知道自己不知道傷害具體什麼樣!

尤其癌症。幾乎所有人確診以後不停問自己、問醫生、問蒼天”為什麼是我!?”

你早該知道傷害怎樣圍繞著你!

沒有傷害,就沒有疾病。

第三,你能活到哪一天?多少歲?

排除意外事故,天災人禍,每個人“壽終正寢”就是理想生命終點。

什麼時候是最契合的終點?

可以給出以下建議——

!已經不能自理生活。

!已經疾病無可逆轉。

!已經失去全部生存價值。

好了,“正寢”可矣!生無可戀!!


春雷滾滾2


傳統解釋,三知是:發生、過程、結果。老慢認為,把“衷”理解成“中間過程”,肯定錯誤。對“始”和“終”的理解也不對。

不僅如此,按照傳統解釋,這三知其實是在做如實彙報,是探子的任務,可人家說的很清楚,是出謀劃策時必備的三知,是高參的任務,所以,傳統的解釋肯定是瞎掰。

原文: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始,女+厶+口。古文字中,女:好的,好事;厶:降生;口:天理,合理的;故,“始”字的造字本義是:因為特別合理(符合天理),所以好事來了,開始了。

你給人家出謀劃策,肯定要講清楚怎麼做最合理,最容易產生最佳結果,這才是“始”,也是第一知。



衷,衣+中。衣:貼身的,完全契合的;中:動態匹配的;故,“衷”字的造字本義是:當時大環境下最恰當的東西。訴說衷腸,身披衷甲等,都是“最恰到好處”的意思。

所以,出謀劃策的第二知是:光講大道理不行,還要講清楚當前客觀環境下,最恰到好處的具體對策是什麼。



終,糸+冬。糸:相關的一切;冬:越來越不匹配;故,“終”字的造字本義是:從此一切都越來越不匹配,必將走向終結。

所以,出謀劃策的第三知是:大原理講清楚了,最恰當的對策也講清楚了,還要講清楚不這麼做的後果是多嚴重。

這才是君子之謀必備的三知,否則,才是一問三不知。想要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歡迎關注老慢的頭條號。


老慢


“一問三不知”這個典故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齊軍前去援鄭。齊軍中荀寅進諫不被主將採納,自我反省,他說道:"君子之謀也, 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大概說的是晉國的荀瑤帶兵討伐鄭國,齊軍去援助鄭國,齊軍中有一個叫荀寅,曾經是晉國人,現在投奔了齊國,他向齊軍諫言到:“一個在晉軍那邊的人告訴我,晉軍派出一千輛戰車來攻打齊軍,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齊軍將領不聽他的意見,認為即便敵人再強,也要迎戰,並斥責了荀寅,荀寅自我反省道:“聰明人謀劃意見事情,會先預料到事情的開始,經過,和結果三個方面,而我三個方面都不知道,就去進諫,當然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了”

所以一問三不知,三個不知是指事情的開始原因,發展的過程和最終可能會演變成的結果,最開始指的是這三個階段的不知道,當然這也是所有事情一定會經過的三個階段,但是到了後來,一問三不知也逐漸變成了指對一件事情,所有的內情完全都不知曉,在之後還有指其實已經知道了一件事情的內情,但是出於一些原因,有意的裝糊塗,假裝完全不知情。

所以在今天,一問三不知,除了指不知道事情的開始,經過和結過,也有指對一件事情完全不知道內情,或者是故意裝糊塗來達到明哲保身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