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戰役時,蘇軍各方面佔優,為何依舊傷亡35萬人?

梅益冬


對於柏林戰役的死亡人數其實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觀點,各個國家也是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些觀點認為,蘇軍只是死亡了8萬人,受傷28萬。德軍死亡10萬,受傷18萬,被俘38萬。當然還有觀點認為光是蘇軍傷亡就已經超過了百萬,加上英美盟軍損失了超過30萬,德軍傷亡48萬,意大利損失17萬。這些加起來的話柏林戰役總共傷亡就差不多200萬了。

不管是哪種正確的,柏林戰役的慘烈程度都是不低的,柏林戰役也被稱為世界歷史上最慘重的一次戰役。柏林戰役也是標誌著二戰在歐洲戰場的結束,德國戰敗投降,加速了整個二戰結束的進程。

其實在進攻柏林之前當時德軍已經是明顯處於劣勢了,這個時候不光是蘇軍,還有英美盟軍都開始向柏林進攻。德軍戰敗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據說美國之所以不投入更大的兵力來進攻柏林,就是因為知道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當然這些都是後來人猜測的。當時希特勒也是一直沒有投降的意思,而是要死戰到底。所以即使蘇軍在各個方面來說都佔了優勢,但是我們都聽過狗急了還跳牆,把這些人逼到了絕路上,肯定是要拼死反抗的。

柏林戰役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突破德軍的奧得河-尼斯河防禦地區,19日和18日突破奧得河-尼斯河防禦地區。18~19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在北面強渡東奧得河,搶佔強渡西奧得河的出發陣地。第二階段就是完成對德軍集團的包圍和分割。第三階段殲滅德軍被圍集團並攻克柏林,對企圖突圍的德軍集群有效地實施戰役迂迴和分割包圍,於4月26日到5月1日消滅柏林南面的法蘭克福-古本集團。第一階段的時候,蘇軍傷亡就是非常大的。在外圍就遭到了德軍的強烈抵抗。之後進入第二第三階段的時候,德軍依靠柏林城市的優勢,也展開了強烈的抵抗,其實到了這個時候來說還願意死扛的人肯定都是希特勒的忠實部隊,所以肯定是不會坐以待斃的,也就沒有想過投降,都是拼死抵抗的。蘇軍傷亡肯定是非常大的。

蘇軍進入柏林之後也是燒殺搶掠,和德軍當時在蘇聯是一樣的。所以說戰爭沒有好壞之分。不管怎麼樣都是殘忍的,很慶幸我們生活在了和平的年代!


小伍講歷史


蘇聯自己公佈的傷亡數字是35萬人,但小可通過查閱有關史料得知,蘇軍的傷亡人數達到了100萬人。柏林會戰,蘇軍投入的總兵力260萬。也就是說,近一半的蘇聯紅軍,死在了蘇德戰爭的最後時刻。

縱觀整個二戰,就軍隊的整體素質和戰鬥力來看,蘇軍和德軍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之上。無論是莫斯科戰役,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或者庫爾斯克大會戰,蘇軍都付出了極其巨大的傷亡,才勉強取得勝利。而且每一次的勝利,蘇軍的傷亡人數和軍備損失,都達到了德軍的2倍、甚至3倍以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蘇聯如果不倚仗當時的1.6億人口的優勢;沒有美、英等同盟國,給予的武器、彈藥、石油、糧食等全方位的物質援助;單憑蘇軍自己想要戰勝德軍,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的神話。



ZDC海納百川


  其實35萬這個數字並不多,這是蘇軍自己對外報道的傷亡人數,如果按照美國方面提供的戰後統計,會遠遠高於這個數字。蘇美兩軍在易北河會師後,雙方商定依河劃界,易北河以東由蘇軍負責,這樣一來,攻克柏林的艱鉅任務便歷史性地落到了蘇軍的頭上。至於為什麼沒有落到美軍頭上,用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的話說,是“美軍預料到攻克柏林將付出至少10萬人的傷亡代價,就把這個任務讓給了蘇聯人”。“艾克”的話不僅是出於政治需要,而且頗有給自己找臺階下的意味,因此不必當真。但這句話,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柏林戰役的殘酷程度。

  慕什塔戈認為,城市攻堅是對進攻一方優勢的極大限制,發起這種戰役,進攻一方就必須敢於承擔“殲敵一萬、自損八千”的結果。根據戰後統計數字,柏林戰役期間蘇軍傷亡人數為35萬,德軍傷亡人數為48萬,從攻守雙方傷亡人數的對比情況來看,基本符合城市攻堅的作戰規律。蘇軍傷亡人數為35萬,這其實是一個很正常的數字,並不說明斯大林、朱可夫等人存在什麼指揮失誤,如果換作美軍去攻城,只怕會死更多的人。因為美軍在前期瓜島、硫磺島的戰場表現,已經充分說明其攻堅作戰能力明顯弱於蘇軍。

  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導致蘇軍在柏林戰役中出現較大傷亡:一是守城部隊的負隅頑抗。負責守衛柏林的80萬德軍,雖然都是從布達佩斯戰役中敗退下來的殘兵,以及一些臨時拼湊的準軍事組織,但在被蘇軍團團圍住毫無退路的情況下,勢必進行拼死一搏;二是蘇軍優勢受到極大限制。蘇軍雖然在坦克、火炮數量方面佔有壓制性優勢,但是在對城市街巷的反覆爭奪中,這些優勢幾乎無處發揮。

三是德軍防禦工事完備。希特勒早在兩年前,就對柏林市區進行了嚴密佈防,命令部隊構築了大批永久性防禦工事。戰役發起後,這些堅固工事和堡壘,就成了導致蘇軍傷亡慘重的“人肉磨盤”。


慕什塔戈


這個35萬是蘇聯方面公佈的,國際上普遍認為,實際傷亡的人數遠高於這個數字。蘇聯攻打柏林之前已經做好了不惜一切代價取得勝利的決心。某種程度上,柏林戰役(4月16日-5月2日)政治意義高於軍事意義,畢竟,柏林是納粹的政治中心,是紅軍們一定要摧毀的邪惡堡壘,絕對不能丟棄,也絕對不可分享。必須不惜傷亡打下柏林,終結納粹,否則也談不上後來的分區佔領和兩次柏林危機,這涉及到戰後的格局和政治話語權問題。

而對於德國來說,意義同樣極其巨大,因為這場戰役也是第三帝國最後的希望,只要能將蘇聯人在這場戰役中擊敗,德意志第三帝國就不能完全被當作“戰敗國”,德國高層甚至有可能同西方盟國達成一個能使第三帝國繼續生存的協議(希姆萊的如意算盤,下圖對話),即有條件投降,而不是割地又賠款,國家一分為二的這種無條件投降(下圖)。

第一、柏林的外圍是蘇軍需要突破的第一道重圍,即奧德—尼斯河地區,德軍修築了堅固的防線。另外,蘇軍在向德軍陣地突進時,原本想要利用數百盞探照燈擾亂德軍的視線。但是,正趕上大霧,分散了燈光,德軍反而能夠更加清楚的看見蘇軍的動向,在德軍炮火的攻擊下,蘇軍首戰死傷慘重。加之,周邊的沼澤地也阻礙了不熟悉地形的蘇軍的進攻。

好不容易進入柏林市,蘇軍面臨的是慘烈程度不亞於斯大林格勒(當然,氣候要好得多)的巷戰。柏林作為德國的首都,防禦設施相當完善,工事也是相當堅固。儘管說蘇軍有著空軍和炮兵的支持,但是德軍也有主場優勢,蘇軍越是接近柏林市中心,遭到的抵抗也越強烈,蘇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而柏林的蒂爾花園區(下圖)是柏林的最後一道防線,這裡有著德軍最為精銳的武裝黨衛軍駐守。
柏林戰役中的主角之一就是武裝黨衛隊的外籍軍團(國防軍只吸納德國和奧地利公民,只有黨衛軍才招募外籍人士)戰鬥力強悍。在柏林戰役中,這些外籍軍團沒有退路,不管向誰投降都是死,作為叛徒,自己的國家也回不去了,加上所謂的堅定的信仰,所以寧可戰死也不投降。甚至,維京師等外籍黨衛軍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將自己綁在了機槍陣地上,繼續向紅軍開火。

而且,在柏林戰役中,柏林市民也被黨衛隊強行武裝,比如,老年人和小孩組成的“人民衝鋒隊”。(下圖)訓練使用反坦克榴彈

只要有勞動能力的柏林男性,如果不去為納粹衝鋒陷陣參加巷戰,就會被黨衛隊槍斃,還把屍體掛起來示眾;直面去對抗紅軍,還是死路一條。甚至在巷戰對峙的中,居民樓如果向紅軍掛上白床單表示投降,就會被後面的黨衛隊處決,屍體還得掛著牌子“示眾”(下圖);如果不掛就直接被正面的紅軍打成篩子,戰與不戰都是死,不如去死戰。

關於德國的死戰,舉個例子——國會大廈戰役。守衛國會大廈的並不完全是SS(武裝黨衛隊),也有國防軍鄧尼茨營的海軍學員、空軍和老百姓組成的人民衝鋒隊,所以非常有代表性。

蘇軍在外部用炮火轟,坦克遞進射擊、送到窗口往裡面打,壓著火力衝進國會大廈。

第一天已經衝進去了,遭到頑強抵抗。

紅軍進入國會大廈之後,重火力施展不開。雙方先是用衝鋒槍互相掃甚至拿反坦克的火箭筒,德國稱之為鐵拳,拿鐵拳在房間裡面互相打。每個房間都在格鬥,打完子彈,有些人甚至抱在一起肉搏,拳頭互毆、牙齒互咬,拼死搏鬥。

第二天也就是4月29日,紅軍再次向國會大廈發起衝擊。紅軍潮水般一層一層往上攻,艱難的攻到樓頂,4月30日蘇軍最後衝上國會大廈的樓頂。為了紀念這一光輝時刻,隔天擺拍了下圖的照片。

(這張照片大家都喜聞樂見——“蘇聯紅軍攻佔德國柏林議會大廈”。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張圖片被精心“PS”過。原來,拍攝時,蘇軍士兵的兩隻手腕上都帶著bling,bling的大手錶,為了塑造蘇軍的正面形象,在照片發表之前,膠捲底片做了手腳,於是,手錶消失了。)

第二、希特勒是個性格極端偏執的人,信奉“要麼勝利,要麼滅亡”的極端人生信條”。但是,死守柏林不是希特勒一個人的主意,此時的納粹精英們對戰局看的相當透徹,他們也堅決主張守衛柏林,心裡的算盤是希望柏林落在英美的手裡,儘量爭取時間向英美投降,這樣就能儘可能的保障自己在戰後的人身安全和利益。

當時,從將軍到士兵,大家都是這麼想的。直到柏林戰役中後期,德軍發現盟軍已經完全把柏林讓給了紅軍打,投降無望,只能選擇“死戰”。
第三、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希特勒得知此消息後,頓然又生出戰爭會出現轉折的希望,而且這種充滿希望的氣氛一直持續至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那天。4月22日,柏林已被蘇聯紅軍包圍了四分之三,這時希特勒才打破了最後的幻想。

第四、作戰士兵基數大,所以傷亡高。柏林戰役之前蘇軍一共派遣了206萬的兵力,德國集結了號稱80萬的兵力,也就是說柏林戰役一共有286萬的士兵參加到這場戰爭中。

同時,我們都可以看出的是,無論輸贏,二戰中蘇德戰場上的多數戰役裡,紅軍的傷亡都大於德軍。

到了柏林戰役後期,雙方都殺紅了眼,加之蘇軍高層的洗腦般政治教育和國恥家仇的激勵,勝利前夕的士兵們也陷入了瘋狂的狀態。結果,攻克柏林後,德國老百姓可是遭了殃,九死一生的蘇軍自然而然的將國恥家仇和壓抑已久的情緒發洩在柏林市民,尤其是婦女身上,留下了一段揮之不去的陰影。

不過,蘇聯紅軍損兵折將35萬奪取了柏林,然而,之後還得按照45年2月的美英蘇三國《雅爾塔協議》讓美英法三國佔領。而且美英法三國的大柏林佔領區面積和人口還大大高於蘇佔領區(大柏林的面積為889平方公里,蘇管區佔409平方公里,擁有100萬人口,美、英、法國佔領區的面積是480平方公里,人口250萬,整個大柏林位於蘇佔區之內),具體情況如下所示:總之,無論是盟軍還是蘇聯紅軍,在柏林戰役上,都沒有覺得自己吃虧,雙方還比較滿意。倒是咱們作為吃瓜群眾,替人家操碎了心。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蘇軍戰損率高的問題不只有在進攻德國國會大廈的時候才出現,在整個蘇德戰爭中,蘇聯軍隊與德軍之間的傷亡比都很懸殊。比如在蘇德戰爭前期,蘇德雙方的戰損比竟然高達10比1;到了1943時期,這會的蘇聯逐漸站穩腳跟,而德軍後補兵源戰鬥力也有所衰減,但是蘇德人員傷亡比依然高達5比1;到了1944年,由於蘇聯武器裝備在這時候有數量優勢,這時候才能把傷亡比拉低到3比1,部分可以拉到2比1。而整個蘇聯進攻德國國會大廈時蘇德戰損比值是7比2,稍微超過3比1,也不算什麼很奇怪的事。

德軍戰鬥力強是因為他們傳統的軍國素質。日耳曼人是戰鬥民族,他們從7歲就會接受軍事教育,到9歲的時候就得了解相應的軍事知識,到11歲時候就得軍事訓練。14歲的時候能為預備役隊員,16歲就已經是兩年的兵了。這是德軍戰力強的主因之一。

其次,德軍的戰術配合好。由於德軍的軍國素質使得他們在團隊配合方面有優勢,單挑德軍可能都是兩個胳膊扛一個腦袋,但是涉及到多人配合,多兵種組合方面德軍就贏了。這就是德軍在對蘇聯戰爭中取得優勢的主因。

至於柏林戰役,由於蘇聯求勝心切,德軍主守,這在與德軍交戰的3比1傷亡比上面多出那麼一個七分之一也就情有可原了。


優己


戰爭必有傷亡,這是難免的。首先,柏林戰役前,雖然德軍遭受重創,大部分主力部隊被殲滅,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納粹德國仍然組織了100多萬人保衛柏林。雖然武器裝備以及整體作戰素質不如蘇軍,但很多人已被洗腦,深受納粹法西斯思想的毒害,誓死保衛希特勒,保衛柏林,拒絕投降,給了蘇軍很大殺傷。其次,柏林戰役除了外圍戰以外,後期是殘酷的巷戰,蘇軍的兵力以及火力優勢難以展開,只能逐屋、逐巷的爭奪,加上得軍的殊死抵抗,所以傷亡慘重。從蘇聯的方面看,為了儘快結束歐戰,也為了戰後蘇聯在歐洲的利益考慮,蘇聯決策層要求蘇軍儘早攻取柏林,滅亡第三帝國。在這種情況下,蘇軍很多時候只能採取強攻作戰,傷亡很大也是在所難免的。


歌舒夜帶小蘭花


因為蘇軍統帥部為了雪恥(報復),為了歐洲話語權,為了騰出手在亞洲戰場分一杯羹,更為了戰後全球利益最大化,所以加班加點限時限責的進攻一座破釜沉舟沒有退路的堅城壁壘。

本來圍困+談判就能搞定的事,因為政治原因,蘇方統帥部明知故犯的違背軍事常識。一方面德軍尤其是黨衛軍誓死抵抗,一方面蘇軍破城心切不惜人命。時間緊任務重對手強,人想死得少都不可能。



蕭十一瀾


沖繩島戰役美軍各方面佔優,日軍在沖繩島上的駐軍加居民還不如美軍參戰軍人數量多,而且缺衣少糧,戰役中的戰鬥基本是以野戰為主,基本沒有巷戰,最後美國還不是死傷了十多萬人才拿下衝繩。

柏林戰役,蘇軍面對是全民皆兵的德軍,柏林本身就是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德軍雖然臨時徵召的士兵戰鬥力有限,但防禦兵力超過百萬,武器裝備完全不缺,德軍的戰鬥力不比日軍要強多了,而且整個戰役完全是和斯大林格勒一樣的巷戰,蘇軍的攻堅難度是美軍的十倍都不止,死傷多當然是正常的。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戰爭中一般進攻方的戰損都會超過防守一方。蘇軍進入陌生的德國作戰本來就對蘇軍不利,加之德國那時幾乎全民皆民。蘇聯雖然最後奪取了最終勝利也是高代價的勝利,死那麼多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