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好父母,學一些家庭教育知識,避免不良家庭環境

做個好父母,學一些家庭教育知識,避免不良家庭環境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每個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學習相關的家教知識,關於怎樣做父母的意識和知識準備得越早越好。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優秀父母 ,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費盡心思。

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很多父母將孩子的不良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老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我們做父母的有意無意培養出來的。

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幫助孩子適應應試教育成了我們父母的一份應盡的義務,而幫助孩子減負的最好辦法是我們父母增負,就是我們父母能夠成為孩子學習上的導師。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第一個步驟是傾聽,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並且聽懂孩子話裡的真實意思。第二個步驟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結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個步驟是建議,就是有道理孩子並不一定就能採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這時應該給予建議。

好成就都是化出來的:意志、品德、胸襟等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等“顯教育”就能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動即“潛教育”化進孩子的血肉裡的。讓孩子養成大襟懷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的表率外,就是讓孩子多讀名著,多讀偉人的傳記,讓孩子從小學會用偉人的眼光來看待生活。

做個好父母,學一些家庭教育知識,避免不良家庭環境

葬送孩子的四種不良家庭環境。

一、 父母離婚

父母一旦離婚,家庭的正常生活就被破壞。這種打擊對年幼的孩子往往比對成年的父母更加沉重,加上生活缺乏照顧,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稚嫩的精神世界彷彿整個崩潰了,常表現情緒低沉、抑鬱寡歡、自卑感強、不合群、學習成績下降。

二、 父母認識不一致

同一家庭中如果不同的成人對培養下一代所持的態度不同,就會使孩子不能形成統一的標準,從而失去方向性,增加隨機性。例如:孩子的母親主張繼續上學,而孩子的父親卻堅持孩子輟學經商,為此經常吵鬧不休,使孩子無所適從,情緒不穩定,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或積鬱成疾。

三、 父母不惜錢物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完成家庭作業或得高分數而給他們錢或買昂貴的獎品,搞金錢、物質刺激,使孩子喪失內在的學習動力,為錢財讀書,有害無益。另外,父母不惜錢物,家庭裝修豪華,追求吃喝玩樂,往往使孩子貪圖安逸享受,不求上進。

四、 父母娛樂過度

父母打牌成癮,甚至廢寢忘食,孩子的生活失去規律,在嘈雜的環境中難以安心學習,睡眠不足又影響次日的聽課,自然會影響學習效果。

父母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和睦、規律、勤奮充滿生機的環境。在孩子進入學習情境之中時,不要干擾其注意力,避免高聲喧譁,必要時“犧牲”聽音樂、看電視等娛樂活動。另外,固定的學習地點、充足的光照、室內空氣新鮮、桌椅合適、整潔安靜也是必要的。

做個好父母,學一些家庭教育知識,避免不良家庭環境

更多實用文章,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