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黨中央決定表彰一批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11月26日,中央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佈了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其中,江蘇人就有12位。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王大珩

王大珩,男,漢族,中共黨員,1915年2月出生,2011年7月去世,江蘇吳縣人,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原名譽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在他的領導下研製出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和首臺航天相機,主持研製出我國第一臺大型光測設備。1986年3月,他會同其他3名科學家提出“863”計劃建議並獲中央批准,成為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一面旗幟,促使發展高科技成為實現我國科技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1992年與其他學部委員倡議並促成建立中國工程院。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首屆“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王選

王選,男,漢族,九三學社社員,1937年2月出生,2006年2月去世,江蘇無錫人,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原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他主持研製成功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方正彩色出版系統得到大規模應用,實現了我國出版印刷行業“告別鉛與火,邁入光和電”的技術革命,成為我國自主創新和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行業的典範。致力於研究成果產業化,主持開發的電子出版系統,引發報業和印刷業四次技術革新,使漢字激光照排技術佔領99%國內報業和80%海外華文報業市場。設立“王選科技創新基金”,支持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技創新研究。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韋昌進

韋昌進,男,漢族,中共黨員,1965年11月出生,江蘇南京人,山東省棗莊軍分區政治委員。他參加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在彈片擊中左眼、穿透右胸,全身22處負傷的情況下,高呼“為了祖國,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引導炮兵打退敵軍8次反撲,獨自堅守戰位11個小時,由於傷勢過重,昏迷7天7夜,左眼失明,為保衛改革開放和平環境作出巨大犧牲奉獻。從戰場歸來後,他始終不忘初心,義務作事蹟報告和宣講輔導500餘場次,用自身經歷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榮獲“八一勳章”和“戰鬥英雄”“全國自強模範”等稱號。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厲以寧

厲以寧,男,漢族,中共黨員、民盟盟員,1930年11月出生,江蘇儀徵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教授,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第七屆、八屆、九屆全國人大常委,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他是我國最早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論的學者之一,參與推動我國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主持起草證券法和證券投資基金法,參與推動出臺非公經濟36條以及非公經濟新36條,對我國經濟改革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另外,在國有林權制度改革、國有農墾經濟體制改革以及低碳經濟發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榮獲教育部第六屆及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許立榮

許立榮,男,漢族,中共黨員,1957年7月出生,江蘇鹽城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他在擔任上海航運交易所首任總裁期間,打造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水運交易市場,成為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航運交易窗口。2016年成功領導全球最大航運企業改革重組,直接策劃指揮了中遠集裝箱貨運體制改革,引領中國集裝箱運輸事業的發展,有力推動了中國外貿運輸改革,為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搭建了橋樑。積極落實“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任務,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加快推進碼頭產業國際化經營,著力打造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海洋運輸通道和物流通道,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吳仁寶

吳仁寶,男,漢族,中共黨員,1928年11月出生,2013年3月去世,江蘇江陰人,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黨委原書記,江蘇華西集團公司原董事長。他始終站在農村改革發展的最前列,率領華西村民“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廠、九十年代造城、新世紀騰飛”,實現了從農業樣板村到農村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再到農村現代化的一次次跨越,走出了一條農村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共同富裕的發展新路,開創了超大型村莊民主管理體制建設的先例。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等稱號。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吳良鏞,男,漢族,中共黨員、民盟盟員,1922年5月出生,江蘇南京人,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針對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建設規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廣等特點,他創立人居環境科學,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環境建設為核心的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和實踐模式,受到國際建築界的普遍認可。成功運用人居環境科學理論,開展區域城鄉、建築、園林等多尺度、多類型的規劃設計研究與實踐。主持參與北京圖書館新館設計、天安門廣場擴建規劃設計、中央美術學院校園規劃設計、孔子研究院規劃設計等多個重大工程項目。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胡福明

胡福明,男,漢族,中共黨員,1935年7月出生,江蘇無錫人,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南京大學教授。他以共產黨員的巨大勇氣和知識分子的強烈擔當,勇開思想先河,勇立時代潮頭,衝破“兩個凡是”思想禁錮。作為主要起草人,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中國理論界炸響一聲“春雷”。在鄧小平同志支持下,全國範圍內掀起一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拉開了解放思想的序幕,對於重新確立起我們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深刻影響了現代中國的歷史進程。榮獲“江蘇社科名家”稱號。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柳傳志

柳傳志,男,漢族,中共黨員,1944年4月出生,江蘇鎮江人,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作為改革開放第一代科技創業者和企業家的優秀代表,他立足我國本土市場,大力發展民族品牌,不斷改革創新,1984年創立聯想公司,在與國際個人電腦巨頭競爭中贏得勝利,帶動了民族信息技術企業的創新發展。制定實施企業國際化發展戰略,帶領聯想併購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個人電腦業務,為我國企業“走出去”積累了寶貴經驗。組織實施公司股份制改造,支持企業創新發展,促進一系列科技成果轉化和眾多科技企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稱號。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姚明,男,漢族,無黨派人士,1980年9月出生,江蘇吳江人,中國籃球協會(簡稱CBA)主席,CBA公司董事長。他刻苦訓練,頑強拼搏,2002年獲得CBA聯賽總冠軍,同年被休斯敦火箭隊選中,是唯一成為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簡稱NBA)選秀“狀元”的中國球員。2016年入選美國籃球名人堂,成為亞洲首位獲得這一殊榮的籃球運動員。多次帶領中國球隊參加了包括北京奧運會在內的世界性大賽,取得優異成績。他在NBA的經歷和取得的成績,提升了中國籃球在世界範圍的關注度和影響力,增進了中外之間的體育和文化交流。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等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秦振華

秦振華,男,漢族,中共黨員,1936年3月出生,江蘇張家港人,江蘇省蘇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江蘇省政協原常委,張家港市委原書記、人大常委會原主任。他大膽解放思想、勇於打破藩籬,搶抓機遇、奮力拼搏,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推動張家港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塑造了“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城市精神,創下了28個“全國第一”。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在張家港召開,推廣“張家港經驗”和“張家港精神”。張家港改革開放之後的快速崛起,被媒體譽為“偉大理論的成功實踐”。榮獲“全國優秀縣(市)委書記”“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等稱號。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名單公佈,這12位來自江蘇

程開甲

程開甲,男,漢族,中共黨員、九三學社社員,1918年8月出生,2018年11月去世,江蘇蘇州人,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員,原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他隱姓埋名40年,一生為國鑄核盾,先後參與和主持首次原子彈、氫彈試驗,以及“兩彈”結合飛行試驗等在內的多次核試驗,為建立中國特色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作出傑出貢獻。他是“兩彈一星”元勳,為鍛造改革開放安全屏障、推進科技強國事業作出重大貢獻,是以身許黨許國的時代楷模。榮獲“八一勳章”、“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根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