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億年後太陽衰老,地球除了生命滅亡,本身會怎麼樣?

_做一棵微笑的明媚花朵


50億年後太陽變成紅巨星,其直徑最大可以膨脹到火星軌道附近


太陽是一個小質量恆星,小質量恆星既不會發生超新星爆發也不會坍縮成黑洞,具體到太陽身上就是會因為內部核聚變的氫越來越少,最後慢慢膨脹為一顆紅巨星。

紅巨星時代的地球有兩種結局,主要取決於太陽到時候膨脹到多大,第一種情況的太陽膨脹到火星軌道,到時間水星金星和地球就被太陽引力拉進火海之中一命嗚呼。

第二種情況目前只是個猜測,就是說太陽在紅巨星時代引力會變弱,太陽系的所有星球會向外飄移很長一段距離,到時候地球雖然能活下來但是也不在宜居帶內了,太陽變成紅巨星後宜居帶也會向後漂移。


其實我們完全不用擔心50億年後太陽膨脹後地
球生命的結局,因為在那之前地球人類就飛出太陽系殖民外太空了,而在那之前幾十億年太陽就會把地球上的水給蒸發幹,到時候地球上除了人類可以跑路其他的生命就只能和地球共存亡了。

太陽生命末期的地球會因為太靠近紅巨星而被烤焦,到時候的地球就和現在的水星差不多,而如果地球被紅巨星的巨大引力給吞噬了,那地球也就完蛋了。


如果人類50億年後還在地球上生活沒有離開太陽系,那人類滅絕了也是活該,只有外向型的文明才能在宇宙中生存,不過就目前來看人類對於外太空探索的熱情還是很高的,開發月球和殖民火星都已經有了時間表,總有一天人類會殖民全宇宙。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首先要說的是,你的這種好奇是一種追求事物真相的品質,是一種科學精神的表現。當然,既然打了科學標籤,就不能只是為了搞笑,還必須有比較嚴謹的科學觀點。

目前啊世界科學界對太陽的壽命普遍認為有100億歲,現在年齡已經有50億歲了,正值壯年,還有50億年的主序星運行時間。從太陽誕生開始,太陽中心在3000億個大氣壓強和1500萬度的高溫下,一直就在進行著由4個氫核聚變為1個氦核 的熱核反應,這種核聚變是太陽發光發熱的源泉。為了維持這種核聚變,太陽每秒鐘都要消耗掉400萬噸的質量,通過光和熱向太陽系的太空中輻射掉,這種消耗還可以維持50億年。50億年後,太陽的中心的能源就幾乎消耗殆盡,中心的核聚變停了下來,再也支撐不了巨大的引力而坍縮,變得越來越亮,而外圍還有殘餘的氫在燃燒,溫度和亮度大大增加,並膨脹成了一個紅巨星,這個紅巨星的半徑達到現在太陽半徑的200倍,差不多快到了地球的軌道。水星、金星、地球很可能在這個時候被焚燬或者被太陽吞噬氣化掉。這就是地球的歸宿。還有一種說法是太陽晚期引力減弱,地球軌道會向外移動,以地球為界,外圍的行星會逃過一劫。

太陽最終拋離了外殼氣體,這些氣體飄散在太空形成原始星雲,中心收縮成了一個白矮星。這個白矮星是電子簡併態的緻密星球,表面溫度可以達到10萬度以上,密度極高,可以達到每立方厘米十幾噸的重量。地球在這樣的一個太陽變成的白矮星系裡,能否能否繼續作為行星一員在一個新的軌道運行,白矮星的光和熱能否繼續照耀著地球,只能憑你的想象去猜測了。

有朋友肯定會很關心,這時候地球的生物和人類會怎樣呢?其實,這個時候談論地球生命早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在太陽還沒有滅亡的很早很早之前,地球就已經沒有生命了。太陽每過10億年,亮度和溫度會增加10%,地球的水將被蒸發殆盡,生物包括低等藻類都全部滅絕,成為一個殘骸星球。其實在這之前,地球的溫室效應或者一些其他的地球災害和地外災害,可能早就使地球不宜居了,人類必須進行星際移民,才有可能生存發展下去。

目前,世界科學家已經在尋找和研究星際移民的可行性,首先目標是火星,還有太陽系以外的恆星系統,都是考慮的目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制定了《改造火星計劃》和《百年星艦計劃》準備用一百年的時間,將火星改造成宜居姊妹星球,並製造星際航母,將人類送往太陽系以外,尋找新的宜居星球。這方面的知識,請參看時空通訊前面發表的文章和回答。

(時空通訊原創作品,抄襲可恥,抄襲必究)


時空通訊


雖然太陽會在50億年後迎來毀滅,但太陽毀滅地球生命用不著等到那個時候。只要再過不到20億年的時間,地球生命就會因為太陽溫度變得太高而毀滅。

太陽內部的氫核聚變會不斷製造出更重的氦,這些元素會在太陽中心不斷富集,使得引力坍縮效應增強,從而讓氫核聚變的反應速率越來越快,導致太陽的溫度越來越高。溫度升高的太陽會使宜居帶向外偏移,使得地球不再運行在宜居帶中。由於地球將會從太陽那裡接收到大量的熱量,這最終會讓地球熱到無法維持住液態水,所以生命也就無法在地球上生存。

太陽將會在50億年後發生劇烈變化,它先是演化成紅巨星。在此階段的太陽擁有十分龐大的身軀,它有可能直接吞併地球。

如果那時的地球沒有掉進太陽中,那麼,地球將會繼續環繞成為白矮星的太陽旋轉。由於太陽在坍縮成白矮星之後將會損耗大量的物質,最終太陽的質量還不到原來的一半(尺寸甚至比地球還小),這意味著地球的軌道將會發生變化。但不管怎樣,太陽還保留著一部分質量,其引力還會束縛住地球。

因此,地球還會保持自轉和公轉,既不會掉入成為白矮星的太陽中,也不會脫離太陽系。只是那時地球上不再有人類,除非未來人類早就做出改變。


火星一號


我是宇明,是恆星與生命起源之《循環論》的理論創始人,對於50億年後太陽衰老,地球除了生命滅亡,本身會怎麼樣呢之話題,可有發言權。下面我來簡述一下此題吧!我認為,太陽50億年之後太陽系會實現物質週期循環的總還原。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依據科學家鑑測表明,太陽本週期擁有的核能物質可以持續核聚變燃燒約為100億年,我們的太陽與太陽系在本週期已走過了約為50億年,正處於壯年時期,太陽本週期餘下的核能物質還可以再光輝約為50億年。隨著時間之箭的推移,一方面,太陽核能物質在持續核聚變燃燒狀態下,會持續釋放出大量的塵粒流物質,其核能物質會變得越來越少,


質量和體積也會變得越來越少,從而導致磁力會變得越來越弱之必然物理現象,這一現象會引發太陽系佔領宇宙空間的逐漸收縮現象。另一方面,太陽核能物質持續核聚變燃燒,能向太陽系持續釋放出巨大數量的塵粒流物質,因而,太陽系空間塵粒流物質的存量就會越來越多,逐漸集結到不同軌道運行而被加入到大行星之中,引發大行星的體積與質量會變得越來越大之必然物理現象。


這種現象是與太陽成反比的關係。隨著太陽體積與質量越來越少,固有的磁力會越來越弱之必然現象,太陽系佔領宇宙之空間會逐漸收縮,導致太陽系空間太陽磁場之磁力線圈的大行星運行軌道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近或向太陽靠近,並逐漸從目前穩定的八條大行星運行軌道,向逐漸合併遞減的趨勢發展,我們地球這條適中運行軌道是太陽系這一發展趨勢的交會處軌道,在今後50億年內,太陽系其他七大行星天體和一切太空衛體物質都會逐步集結於地球這條交會軌道而運行,因而,地球的體積與質量就會越來越大,


與太陽熱能溫差的適中區間位置不變,地球上的穩定液態水體(海洋)現象不變,生命的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生態現象也不會改變,地球能通過生命持續進化生存的自然手段,可將太空所有逐漸進入到地球上的無機界物質,轉換成為能燃燒的能量物質而被注入到地核和地幔之中被儲藏起來。一直到達50億後太陽系本週期的尾聲,太陽系只會有地球與太陽兩顆巨大的星球存在,地球到那時的體積與質量會增至約為目前的16萬培或以上,


積累在地核和地幔之中的核能物質同樣會增至到約為16萬培或以上,當太陽耗能走到50億後的週期最後時刻,超高溫的抗磁作用將會逐漸減少,當太陽處於抗磁作用的零介點時,就會顯露出太陽磁性的真正面目,即是異性相吸,並能將巨大的地球吸引過去,實現大爆炸現象,實現太陽系週期物質運動與變化之所有物質的總還原,地球會在本週期內用近100億年通過生命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的轉換手段,所


積累和儲藏在地核與地幔之中的巨大核能物質,就能隨機地加入到太陽的餘能物質之中,合二為一,並在相互撞擊的大爆炸過程,點燃了地球上再生巨大數量的核能物質,並在恆星系一個物質循環週期終結的同時,誕生了一個新週期的太陽和太陽系的開始。之後新週期的太陽又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磁場,又會形成一個新的太陽系,又能提供一條適中磁力線圈軌道供新週期的地球成長與壯大,到一定質量的地球上,又會有穩定液態水體(海洋)的自然形成,又會有生命的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之地球現狀的輪迴,無限循環,生生不息。

如讀者想知道“恆星與生命起源”詳細過程,請留意我即將出版的30萬字《人間福音》一書,已形成了科學理論體系,將向人類徹底揭開恆星與生命起源的神秘面紗,許多目前在科學上的難解問題都能得到迎刃而解。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一起討論與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地外天使


首先保證人類能活到50億年之後再說吧。50億年的時間是一個很恐怖的概念,地球誕生到現在都還沒有50億年呢,50億年之後的事誰又說得清楚呢。

我們總說太陽的壽命在100億年左右,目前太陽50億歲了,還有50億年的壽命,這並不是信口開河,而是通過嚴密的科學計算。一個星體,能否成為恆星幾乎全部依據它的質量,質量夠了,就可以成為恆星,不夠了,就不能成為恆星,只有一個星球的質量足夠大,大到在自身的引力作用下能夠引發核聚變反應才能點燃恆星的生命。

在恆星的一段生命時期裡,恆星會在其核心進行核聚變反應,從恆星的內部將能量向外部輸出然後經過漫長的途徑從表面輻射至太空,而一旦核心的燃料耗盡,不足以支撐核聚變反應,恆星的生命就差不多走到了盡頭。太陽就是一個恆星,準確地來說太陽是一個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的年齡50億歲左右,大概50-60億年之後,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耗盡,在太陽的核心將會發生塌縮導致溫度上升。


溫度上升了,太陽的外層也會膨脹,膨脹的過程中,太陽的外圍會把地球包圍,並且一直進入到火星的軌道附近。當然,地球的命運還是不確定的,因為當太陽急劇膨脹的時候,它的質量也會流失不少,到時候地球的軌道會向外偏移,地球或許能夠倖免於難。但是最新的研究卻表明,地球很可能會因為潮汐的相互作用而被太陽吞噬,即使地球不被焚燬,地球上的水仍舊會全部沸騰。

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太陽壽命將盡之時就是自己滅亡之時,但是地球的命運卻是不確定的。50億年,是個非常漫長的時間,我們無法預測50億年之後會怎麼樣,我們甚至都不知道人類會不會在太陽滅亡之前就滅絕了,畢竟比起太陽還有50億年的壽命,人類包括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短時間內受到的威脅都足以引起重視,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我們能夠承受得了的嗎,外星人入侵地球我們有反手之力嗎,所以,與其考慮那麼久遠而不切實際的東西,不如立足當下,還是好好想想人類怎麼才能夠活到50年之後再說吧。


鏡像宇宙


地球的光芒,太陽,現在正處在中年期,不論是什麼物質總有消亡的一天,太陽也不例外。在50億年之後,太陽會衰老,膨脹,最後會成為白矮星。50億年對於人類是一個天文數字,對於恆星來說卻只是一生而已。


太陽在50億年後,它的氫,氦聚變反應會停止,那時它將膨脹成為一顆巨大無比的紅巨星,膨脹的過程是很快的,最開始水星很快就會被吞沒,然後是金星,地球也會受到波及,就算直接吞沒不了地球,地球也會成為灼熱地獄。同時,太陽的表面溫度將從現在的6000K下降至3500K,但是由於其有著巨大的體表,亮度將會比現在亮百倍。

下一步就是白矮星

太陽變成紅巨星後,也就意味著進入了老年階段,它的體積雖然很大,但是表面溫度卻不太高,同時太陽的核心部分卻會劇烈的收縮,核心溫度將會升得很高,當溫度升高到一個極高特定的值時,氦將成為碳,再逐步的向內部坍縮,行成了一顆有著極端高溫的碳核,逐漸的,紅色外殼將不復存在,變成了一顆體積只有幾千公里直徑的緻密球體,體積只相當於地球大小,溫度極高,密度極大,這就是白矮星了。到了白矮星這個階段,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會成為一個緻密的結晶體。


宇宙的科學觀


地球未來的命運有兩種可能:被太陽吞噬掉,從此宇宙間再無地球;

另外一種,由於太陽質量的減少,地球向太陽系偏外側軌道移動,那麼地球可能會僥倖的躲過此劫。

無論哪一種,地球都在此之前的十億年前就無法承載生命了,即便地球很幸運,那也只是一顆和如今水星地表環境一樣的星球了,要比如今的火星環境還要糟糕。

(紅巨星)

自轉與公轉還在,那時候的地球一年要比現在長了,而且,向天空望去,天上亮著的不再是紅彤彤的大蘋果,而是一顆發著暗淡慘白色光芒的銀盤。

(白矮星)

而且,在此之前,仙女星系與銀河系的碰撞已經開始,雖然很大可能上並不會波及到太陽系這麼小的空間結構內,但也有發生意外的可能性。

人類可能已不在銀河系中,或者已經去往本星系群外更大的宇宙空間了。畢竟以億年為單位的發展時間,人類的文明程度早已不是現在可以想象的到的。

(未來人類)


一枚遊戲科幻迷


首先要說的是,很多人對預測數十億年之後的事表示懷疑,但事實上對於太陽壽命的預測是相當嚴謹的,遠不是胡亂的猜測和推測。

目前太陽的年齡是50億歲左右,科學家們通過計算預計太陽還有50億年左右的壽命,這也就意味著太陽正值壯年時期,從這方面來講,這也是我們人類的福分。


太陽之所以能保持熊熊燃燒長達數十億年,就是因為兩種力量的平衡。第一就是核聚變產生的向外巨大的推力,第二就是太陽本身強大的向內的萬有引力,這兩種力量取得了幾乎完美的平衡,才讓太陽生命一直持續下去。

不過隨著太陽內部氫燃料的越來越少,當燃料耗盡時,核聚變產生的向外推力將不能與萬有引力抗衡,引力佔據了上風,太陽也開始了走向死亡的道路,引力作用會讓太陽開始向內塌縮,太陽內核溫度和壓力也隨之急劇上升,到了一定程度向外爆發成紅巨星。

成為紅巨星之後,太陽的體積開始膨脹變大,逐步向內行星,比如說水星,金星等行星靠近。科學家們預測,50億年後,隨著成為紅巨星的太陽膨脹到足以吞沒水星,金星,甚至地球也難以倖免,而更遠處的外行星則不會被吞沒。

毫無疑問,屆時的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如果還存在)都將面臨死亡,事實上,在太陽吞沒地球之前,地球上早已不再適合生命生存,因為隨著太陽體積逐漸變大,地球溫度迅速上升,海洋也將蒸發。

而地球本身也將被太陽“烤焦”。而太陽成為紅巨星之後的下一個階段就是白矮星,那是一個緻密的星球,體積甚至會比地球還要小,是太陽成為紅巨星拋灑掉外層的氣體雲留下的“內核”。白矮星仍然會發出微弱的光線,屆時的太陽系會顯得死氣沉沉。


或許你會擔心在太陽成為紅巨星後人類將何去何從,不過看來確實沒有為人類擔心,數十億年後的人類到底會如何,只能去想象了。隨著太陽體積膨脹,太陽系的宜居區也會從地球向外移,達到木星土星附近,而木星土星有很多衛星可以成為人類的落腳點。

同時以目前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來看,人類或許早已離開地球,離開了太陽系,到更廣闊的星際空間殖民外太空,甚至會成為真正的星際旅行種族,沒有固定的定居點,乘坐巨大的宇宙飛船一直航行在浩瀚的星際空間,成為“宇宙遊牧民族”!

當然,還有一種比較悲觀的結果,那就是在太陽滅亡之前人類早已經滅亡了,這並非不可能,人們文明在浩瀚的宇宙面前還顯得太渺小。

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糾結人類的未來,換個思考方式會更好,因為即使被我們一度認為永恆的太陽也會最終走向死亡,如果說人類有一天走向滅亡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宇宙探索


太陽的壽命被認為是100-120億年之間,目前太陽已經存在了50億年時間,還剩下約50-70億年時間。所以,人類距離太陽油盡燈枯,還有足夠的時間發展科技以避免人類未來滅亡的命運。



在太陽生命晚期,由於太陽內核的氫已經聚變的差不多了,所以太陽熱核聚變的排斥力就抵擋不住了太陽壓力,這時候太陽內核會被繼續壓縮,變成電子簡併態的氦。而壓縮產生的熱量會使太陽表面的氣體物質膨脹,太陽直接膨脹的覆蓋了金星軌道,甚至是地球軌道。這時候,太陽就升格成為了紅巨星。



在成為紅巨星沒多久後,由於太陽內核溫度過高,壓力巨大,因此簡併態的氦進一步發生了融合,核反應為碳。這個反應過程十分快,而且釋放的能量特別多,幾乎是銀河系釋放的總能量之和,殺傷力巨大,直接可以把地球給烤焦了。



氦閃之後,太陽內核逐漸停止核反應,太陽內核逐漸冷卻並變成白矮星。


科學探秘頻道


50億年後太陽衰老,地球除了生命滅亡,本身會怎麼樣?

其實等不到五十億年,差不多二十幾億年後就太陽就開始逐漸膨脹了,而早期的結果則是會讓地球的溫室效應加劇,但逐漸就無法用溫室效應來形容了,因為進入燒烤模式....最終在太陽熊熊烈火的炙烤下.....地球成為一個外焦裡嫩的“烤地瓜”!!

而這個時間在動輒上億的宇宙紀年中,似乎並沒有那麼久遠,從上圖開始,到逐漸升溫不過20-25億年左右,而這個過程未來將會越來越快!太陽的紅巨星時代是因為氫元素耗盡後的氦元素燃燒時代,因為氫元素燃燒是最溫柔的,而內核收縮後的高溫將點燃氦元素燃燒,劇烈的能量釋放意味這更高的輻射壓,那麼將太陽的氣態外殼向外推離是必然的過程,而隨著太陽氣態外殼的膨脹,太陽表面的溫度將逐漸降低,但由於其表面積增大很多倍,因此地球獲得更多的輻射能!並且根據類日恆星的膨脹大小,其半徑大約會到1.6億千米處,您不要以為這會將地球包裹在內,完全不會,因為太陽膨脹後質量密度降低,其引力也會降低,那麼地球將會遷移到更遠的軌道,因此地球完全能逃脫太陽的魔爪!!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

地心冷卻可不是太陽作用的結果,而是地球自身的問題,這個問題將非常嚴重,因為冷卻的地心再也無法提供磁場,地球的大氣將會被太陽風無情的剝離!

其實,再升高10度我們日子就過不下去了,如果再升高20度的話,應該要滅絕了!

到35億年後,這個應該毫無懸念了,1000多度,火化爐也就這個溫度吧,還不用花錢,簡直人性化啊......

當然儘管生命早已逝去,但地球只是因為太陽成了白矮星後到了更遠的軌道,自轉速度應該不太會改變,但失去大氣和海洋後的地球,自轉速度將不再變慢,那個歲差將會有一些變化,公轉速度會變慢,因為距離更遠了!而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早已和人類麼有關係了!那麼人類有地方可去嗎?

木星和圖形的衛星將成為新的宜居帶,不過到了那個時代,人類早已遍佈銀河系,或者回來串串門倒是經常的事,或者來對太陽系考個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