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老话“哭嫁哭嫁,不哭生哑巴”是什么意思?真的是这样吗?

棒奔霸


农村的老话“哭嫁哭嫁,不哭生哑巴”是什么意思?真的是这样吗?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各地的文化差异,所以风俗习惯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今天农村里有好多的风俗习惯都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了,很多的年轻人都是不太了解的,而一般只有一些农村的老人还记得了。在以前,农村里如果有谁家的闺女出嫁了,那一般都是要哭着出门才行,不然会被认为不吉利的。在民间还有着“哭嫁哭嫁,不哭生哑巴”的老话。你知道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吗?有没有道理呢?

这句老话的字面意思是比较简单的,其说的是女孩子在嫁人的时候,就应该哭哭啼啼的,不然将来生出来的孩子会是哑巴。为什么在过去会有这样的带有诅咒性质的老话呢?

对于女人来说,嫁人这应该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了,本来是应该高高兴兴的。但是在过去和现在不一样,一旦家人了之后,那就很少在有时间回娘家了,嫁出去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娘家就变成了亲人了,一年也难得回来几趟,如果路途远的话,那是几年都未必回来一次。

而在结婚这一天新娘要哭着出门,一来是表达她们对于娘家的不舍,二来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从此以后女儿就不能在身边伺候二老了,再加上自己也要步入一个新的陌生的家庭,以后再也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了,一切都要依靠自己了,所以想想心中自然会难受。在过去,女人出嫁基本上都是哭哭啼啼的,他们也是发自内心的真哭。

听老辈人说,女孩子出嫁如果不哭则是不吉利的,别人会认为这个新娘是没用良心的,不懂得感恩。而哭得越厉害,则会认为越吉利,都会打心眼里祝福她。不过现在不同了,回娘家就像是逛街一样的方便了,只要想回就回,所以这个习俗也就逐渐不被人所熟知了。在您的家乡还有这个习俗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