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农村教师直升高级听说云南部分地区已执行,是真的吗?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执行了?

清风5155


这个消息应该是假的。

2018年1月,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实有明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要求建立更加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云南省8月份根据国家要求陆出台了了《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共有十条内容,第九条关于深化教师评聘制度改革要求,只是简单的提出要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批准岗位总量内统筹向农村学校和一线教师倾斜。没有明确说30年乡村教师工作经验,就可以无条件评为高级职称教师。如果是这样,也确实不科学,很多人熬资历就行了,教师不看教育成果怎么行呢?

预计大家说的应当是第十条,鼓励乡村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从2018年起,每年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在职教师中,评出500名作出突出优秀贡献的教师,每人奖励10万元。

这一条件,第一有名额限制,第二有具体要求,第三是一次性奖励,更加符合实际。

至于乡村从教30年的职称问题,黑龙江省一些省份确实提出了对于乡村从教30年的一些教师,专设一批高级职称岗位。也是需要竞争的,并不是靠资历就可以。

所以,专心从教,潜心从教,教育出结果,才会受大家尊重。这也是国家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暖心人社


熊丙奇看教育4

教育学者

职称制度出现功利问题,这是这一制度本身必然会出现的结果,而非违背初衷。职称制度在最初阶段,可能会起到激励教师发展的作用,而随着深入推进实施,当职称和利益挂钩之后,必然越来越功利,不但会出现评审职称的跑要乱象,还会导致教育更加功利、浮躁,阻碍教师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因此,职称制度改革不是保留职称制度,调整职称评审的标准,而应该是取消职称制度,全面改革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让学校回归教育。

认识到职称制度本身的问题,极为重要。如果只认为是职称制度实施的问题,治理的办法,就只是在保留职称制度的前提下,调整评审方式,目前的治理思路就是如此。但这并不能解决制度本身的问题。

根据中小学办学的特点和教师职业属性,中小学教师不适宜评审职称,而应该实行基于职务的管理和评价。简单来说,首先,应该推行年薪制,教师按职务获得相应的年薪,并根据教龄的增长,提高年薪,以此防止教育急功近利,引导教师安心做教育教学。其次,在实行年薪制的同时,推行教师专业同行评价,通过教师专业同行评价,关注教师的教育能力与贡献(而非完成行政指标),促进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77878rmhh


支持,完全支持 ,也是给农村教师一份厚礼。太感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