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企業家候選改革開放百傑:BAT掌門和兩家央企在職主帥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黨中央決定表彰一批為改革開放作出傑出貢獻的個人。

11月26日,據人民日報報道,根據評選表彰工作部署,在各地區各部門反覆比選、組織考察、集體研究提出推薦人選的基礎上,經歸口評審、統籌考慮,產生了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並對擬表彰對象予以公示,公示時間從2018年11月26日8時起,至11月30日17時止。

這份100人的候選名單,涉及各行各業,其中,民營企業家是入選的主力群體之一。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份100名候選名單,至少包括17名民營企業家代表,其中BAT掌門人悉數在列;還包括一批集體企業、國有企業的企業家代表,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在列。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部分現任央企負責人入選,分別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許立榮,以及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孫永才,兩人都參與推動了央企合併。

民企17人入選:BAT掌門在列

這次入選百人名單的民營企業家中,既包括已經離世的萬向集團公司董事局原主席魯冠球,也包括至今仍活躍在一線的BAT掌門人: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馬雲,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還包括一批愛國企業家,如香港霍英東集團創辦人霍英東。

除了上述5人,入選的民營企業家代表至少還包括澳門中華總商會原會長馬萬祺,北京王碼創新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民, 香港中華總商會原會長王寬誠,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劉永好,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李東生,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享健,湖北省武漢市漢正街市場商會名譽會長鄭舉選,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柳傳志,香港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曾憲梓。

這17人中,馬萬祺、王寬誠、魯冠球、霍英東等已去世。另外13人中,最年長的是1934年2月出生的曾憲梓,他1986年開始到內地投資設廠,1989年合資成立中國銀利來有限公司,成為我國首家專營領帶生產的中外合資企業。最年輕的是1971年10月出生馬化騰,他創立的騰訊已成長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

從地域上看,17名民營企業家中,廣東人有6個,浙江人有5個,佔比過半。

從所屬行業上看,17名民營企業家中,BAT三位掌門是互聯網公司的代表,劉永好、李書福、李東生、何享健、張瑞敏則分屬農牧、汽車、家電等行業。不過,在過去二三十年同樣取得大發展的房地產行業,這次無人入選。

值得一提的是,這批民營企業家中,劉永好、李書福、李東生、南存輝、曾憲梓還是現任或前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集體、國有企業家代表吳仁寶、袁庚等入選

除了民營企業家,這次公佈的黨中央擬表彰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對象中,還有一批來自國有或集體企業的企業家代表。

集體企業中,典型代表便是已故華西村黨委原書記吳仁寶。吳仁寶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集體創富的一個標杆人物。1928年11月出生的吳仁寶,率領華西村民“七十年代造田、八十年代造廠、九十年代造城、新世紀騰飛”,實現了從農業樣板村到農村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再到農村現代化的一次次跨越,走出了一條農村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合作雙贏、共同富裕的發展新路,開創了超大型村莊民主管理體制建設的先例。

步鑫生、倪潤峰這兩位曾經走出過新路的企業家,也入選了這份榜單。

1934年1月出生的步鑫生,系浙江省原海鹽襯衫總廠廠長、黨支部副書記,海鹽縣原二輕總公司副經理。改革開放初期,他大膽在海鹽襯衫總廠進行企業改革,打破“大鍋飯”“鐵飯碗”。媒體稱他“剪開企業改革帷幕”,其用過的裁布剪刀被收入國家博物館。

倪潤峰則是原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他科學地把軍工技術、工藝、檢測及質量控制手段移植到民品研發生產上,實現單一的軍品生產到軍民品結合的戰略轉移,帶領長虹率先成功探索出企業“軍轉民”道路。將長虹從一個普通軍工企業打造成價值百億級的中國彩電大王。

除此之外,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劉漢章,原平朔煤炭工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陳日新,分別憑藉“邯鄲經驗”和“平朔模式”入選。廈門航空有限公司黨委原副書記、總經理吳榮南,率先在中國民航改革重組中實施有償兼併,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建立一套完整而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羅陽是航空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原副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作為航空工業沈飛的“掌舵人”,他擔任多個型號研製現場總指揮,帶領沈飛完成了殲-15艦載機等多個重點型號研製併成功實現首飛和設計定型,推動軍用戰鬥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

同樣入選百人名單的招商局集團原常務副董事長、原蛇口工業區管委會主任袁庚,則是率先在深圳打響改革開放“第一炮”,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一突破思想束縛、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改革口號,創辦培育了我國第一個外向型工業園區——“蛇口工業區”,成為我國改革開放“排頭兵”,並由此催生出招商銀行、平安保險等一批優秀企業。

兩名在職央企負責人入選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入選百人名單的企業家中,還有至少2名在職的央企負責人。

其中,許立榮現任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他在擔任上海航運交易所首任總裁期間,打造了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水運交易市場,成為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航運交易窗口。2016年成功領導全球最大航運企業改革重組,直接策劃指揮了中遠集裝箱貨運體制改革,有力推動了中國外貿運輸改革,為更多中國企業“走出去”搭建了橋樑。

孫永才現任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裁。他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的主要組織者和學科帶頭人,把復興號打造成新時代的“國家名片”。參與統籌實施南北車重組整合工作,開創了國內兩家同為“A+H”上市公司重組的先河,為央企重組和改革發展探索出了全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證券系統也有一人入選。

1944年2月出生的禹國剛,曾擔任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法定代表人)。他參與並見證了我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區域到全國發展的歷程。1988年負責籌建深圳證券交易所,牽頭擬訂《深圳證券交易所章程》等重要文件,奠定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制度基礎,促進了我國證券市場的規範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