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八旗子弟家族为什么要抱养汉人的子女?

司马长史


刚好在头条发了一篇文章《旗人抱养汉民子嗣,竟是一种骗饷策略?》,讲的就是这个问题。不过,清代八旗子弟收养汉民子嗣,并非等同于收养汉人子女,真正被看中的,是男丁,而不是女子。

说起这一问题,得从八旗子弟的身份地位讲起。清代旗人中的男丁,生下来便会登记造册,到一定的年龄便去当兵打仗,其余则都不用他们考虑,会有国家为其提供“钱粮”,而且十分优厚,足以养家糊口。

也就是说,这些人是由国家出资奉养的,为国家承担着当兵打仗的义务,没有战事时,即便没有其他生计,也足以养家糊口。

八旗子弟的钱粮,是按照品秩和男丁来算的,如果阵亡或病故,那么就失去了这份来源。所以,旗人一直都重视繁育子嗣,甚至纷纷通过纳妾来增加人口。但有时却不太见效,一来生下的婴儿不见得就是男孩,二来纳妾也需要一定成本。

试问,能像韦小宝那样,能养得起七八房太太的,能有几人呢?所以,并不是所以的旗人都能通过生养来添丁,故而还得通过其他方面想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开始抱养或过继男孩到自己名下,以便来充实自己家的男丁,享受国家的钱粮。但八旗兵丁的钱粮,是国家给予旗人的待遇,汉人是无法享受的。由于旗人人口数量原本就少,因而被抱养者或过继者,便不够用了。

于是,一些旗人开始钻政策的空子,从汉人手里抱养或过继男孩,这样从血统上讲,这些男孩还是汉人,但却有了旗人身份。清政府对这一问题,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但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来暗箱操作。

可以说,清代旗人抱养、过继汉人家的男孩,确实有不孕不育的原因,但更大的动力,还是在于国家给予旗人的那份“钱粮”。说白了,这是一种骗饷的行为。而题主所讲,旗人抱养汉人的子女,则是说的有些含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