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杨再兴和岳飞谁的武功更厉害?有何依据?

蓋世楠爵


两个人的武功谁高谁低,最直接的比较方法就是正面交手,谁赢了就证明谁武功高。如果没有直接交手,又如何比较谁厉害呢?这就要用间接比较法:通过参照物来比较高低。参照物不仅仅是某个对手,比如天赋、师承、武术器械、手下败将的武力值及名气,等等,均可作参照物。岳飞从未和杨再兴一对一单挑,因此无法进行直接比较,只能通过间接方法分析比较了。



天赋和师承

《宋史•岳飞传》载:“(飞)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鄂国金佗稡编》补充:岳飞曾“师陈广,习刀枪之法,一县无敌。”

岳飞天生神力,300斤力气才能拉开的强弓、800斤力气才能使用的硬弩,他在未完全成年时即能使用,可见岳飞天赋异禀,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练武奇才。他的师傅是武术大师周同和宋代枪王陈广,天赋异禀加上名师出高徒,岳飞武功在宋代武将中顶尖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为什么说岳飞的武功是宋代武将顶尖?我们可以在《宋史》中找到答案:纵观两宋300多年历史,在几百位名垂青史的战将中,《宋史》称毕再遇“武艺超人”,赞高怀德、慕容延钊、呼延赞、韩世忠“勇武”,说狄青、李继隆、杨业等人“精骑射”,对张俊、吴玠、刘锜、杨沂中、牛皋等只说“善骑射”,对石守信、曹彬、潘美、王全斌、党进、高琼、曹玮、王韶、种世衡、种师道、宗泽、张宪、杨再兴、魏胜、孟珙等人,《宋史》连“善骑射”三字都免了。

两宋几百号名将,《宋史》说他们的武功只用两三个字,说岳飞武功竟然用了26个字!史书惜墨如金、字斟句酌、用词严谨,绝非小说演义那样不负责任、夸大其词、吹得没边,这足以说明岳飞的武艺在两宋时代是何等的厉害!《说岳全传》说陆文龙、高宠、杨再兴武功排名前三,不过是虚构的故事,切莫当真。


手下败将和战功

岳黑和部分不了解历史的人都说岳飞一直统兵作战,从未上阵斩将,我想问一下:难道岳飞刚参军就是统兵几千上万的将军吗?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凭借拥立赵构称帝和护主救驾大功,一步登天升上高位,岳飞既没有拥立大功又没有护主救驾,而是从一名小兵一路杀上高位的,如果没有强悍的武功、辉煌的战绩,怎么可能登上节度使、枢密副使这样的高位?

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南宋历代奸相均篡改过史书,把岳飞主要战功几乎删了个精光。但是我们从现存史料中仍能窥知一二:1122年,生擒相州匪首陶俊、贾进,这时他才19岁;1126年,率300骑两次击败金军,杀死金将;1127年,在曹州以白刃格斗战,打败金军;随王彦转战太行山,生擒金将拓跋耶乌,枪桃其主将黑风大王奥敦扎鲁;投奔宗泽后,于1128年率500骑在汜水关击败金军,在滑州连续击败金军;杜充接替宗泽后,岳飞在竹芦渡杀败金军;南薰门之战,击败张用、王善;1129年马家渡之战,因援军王燮逃跑,导致陈淬陷入金军重围,岳飞杀出重围;脱离杜充后,岳飞率2千人转战于广德,对金军六战六捷;1130年,移师宜兴,对金军四战四胜,生擒金将万户少主孛堇;在清水亭、牛头山、靖安等地,他以不足3千兵马击败金军数万,杀敌3千及20多名军官。此时岳飞是仅有两三千人的小部队,也缺少猛将和帮手,全靠岳飞的武艺和谋略带领部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从1131年起,岳飞的部队逐步壮大,李宝、王贵、徐庆、董先、牛皋、郝晟、王经、赵秉渊、杨再兴、梁兴等将领纷纷来投,岳家军终于成型,岳飞从此淡出上阵杀敌的一线,转变为用兵如神、屡战屡胜的大宋战神。他率领岳家军荡平江南余寇,剿灭杨么农民军,发动四次北伐,从金国和伪齐手中收复了大片失地,是南宋历史上战功最卓著、战果最辉煌的名将。

杨再兴的手下败将是张宪部将郭顺夫、岳翻、吉州匪首李满、陈颙、伪齐将领满在、金将万户撒八孛堇等人,这些人和岳飞杀死的黑风大王奥敦扎鲁、万户少主孛堇、拓跋耶乌等人比起来,还是差了一截。杨再兴最高光的时候,就是偃城之战和临颖小商桥之战。偃城之战,他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差点活捉了金兀术。小商桥之战,他300骑被金军上万人合围,杀死金将撒八孛堇,杀敌2千多人,壮烈殉国。

枪械和武术套路

传说杨再兴是杨业后代,但史书不载,只说他父亲杨邦乂是江西吉水人,也是宁死不降金国的铁血汉子。不过杨邦乂生前长期在歙州、蕲州生活,和岳飞老家相州汤阴是邻县,因此岳飞称杨再兴为同乡。史载杨再兴素服岳飞,如果岳飞武艺不精,以杨再兴的铁血个性,是绝对不会服气岳飞的。

史书明确记载岳飞师从宋代枪王陈广,学的枪法是六合大枪,但史书没有提及杨再兴师承何人,如果他真是杨业后代,那他学的就是家传的杨家枪。我问过学枪的练武之人,都说六合大枪是综合以前各种枪法的优点,形成了新的枪法套路,比老旧的杨家枪厉害。这么说来,岳飞枪法应在杨再兴之上。


能忍即智


讲个故事,看看岳飞和楊再兴谁的武功利害?

那一年,岳飞带着牛皋、王贵、张显、汤怀,进京去考武状元。

到了京城之后,五个人住进了客栈。到了晚上,牛皋见京城热闹非凡,想出去逛逛。岳飞说:“兄弟,出去逛逛可以,千万不要惹事”。牛皋说:“大哥放心,我绝对不去惹事”。

于是,牛皋便来到了大街上,东瞧瞧,东看看,突然发现前面有一群人在听评书。牛皋挤进人群,听说书人讲评书。这时听到身后有两个人说话。一个说:“明天就要比武了,咱们应当到校埸去看看,熟悉一下埸地”。另一个人说:“好吧,咱们现在就去”。二人退出书埸,回到客栈,提枪上马直奔校埸。

牛皋听了二人的话,急了。心想这二人要抢武状元,这还了得,我得把武状元替岳大哥抢来。想到这里,急忙跑回客栈,跨上战马,提着双锏,奔向校埸。

到了校埸一看,那二人正在比武。牛皋大叫一声:“呆!武状元是我岳大哥的,你二人休想夺去”。那二人一看有人来,便不再比试,直奔牛皋。这二人手里各握着一杆长枪,那枪杆有茶杯那么粗,枪尖子一尺多长。二人并不搭话,与牛皋战在了一起。牛皋那里是这二人的对手。不到十个回合,牛皋被这二人杀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嘴里不断地大喊:“岳大哥快来呀,状元就要被别人夺去啦”。这二人虽然武艺高强,但不想杀了牛皋,一则这里是京城,怎能杀人?二则听到这位还有个岳大哥,想必是个利害角色。于是下决心戏耍牛皋,等他的岳大哥来。

再说岳飞,不见牛皋回来,双锏和战马也不见了,知道是牛皋出事了。于是,岳飞喊上王贵、张显、汤怀,拿上兵器,跨上战马,来寻牛皋。岳飞等人左右打听,知道牛皋去了校埸,便向校埸飞奔而来。

岳飞等人老远就听到牛皋在校埸大呼小叫,近前一看正与二人交手,被二人杀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岳飞见此,大喊一声:“兄弟快快退下”。二人看见又有人来,知道这就是那位岳大哥,便放下牛皋,直奔岳飞。二人双枪并举,来战岳飞。岳飞大嚇一声:“着”!一下子把二人的枪头按在了地上。岳飞这一着叫“败枪”。二人大吃一惊,收回枪,拍马便走,说道:“壮士,武状元是你的了”。岳飞说:“看二位也是英雄豪杰,请留下姓名,也好日后相见”。这二人一个说:“我是湖广楊再兴”。另一个说:“我是山后(指太行山)罗元庆”。

您说是岳飞武功利害呢?还是楊再兴武功利害呢?




辽西布衣10


这个不太好比较,毕竟历史上两人根本就没单打独斗过,杨再兴初为曹成部下,后被岳飞部将张宪击败,在逃跑途中被俘,再后来岳飞赦免了他,杨再兴感动之余便投靠了岳飞,成为岳飞手下一员猛将。


关于杨再兴的身世野史记载是杨家将之后,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杨再兴的父亲是杨邦乂,他是北宋末年的一个知县,后来金军南侵,杨邦乂誓死不降,最后慷慨就义,所以说杨再兴的武功决不是来自杨家枪,甚至他的师父是谁都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杨再兴作战很勇猛,在有的史学家观点中,他被排进了中国古代十大猛将之一,和项羽,英布,李存孝等人齐名!所以杨再兴的武功肯定不低,而且杨再兴跟随岳飞四处征战,基本充当的就是带头冲锋的角色,单枪匹马闯入敌军那也是家常便饭,最著名的一战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战—小商桥之战,面对金兀术的十二万大军,杨再兴没有退缩而是率领三百名将士奋勇前进,最终杀死金军两千多人,最后杨再兴力战而死!据说金军焚烧他的尸体,从他的身体中获取了两升多的箭簇,可见杨再兴这个人很猛,而且是不怕死的那种。


但是和岳飞相比,杨再兴就缺少了一些谋略,就好比岳飞是帅才,而杨再兴是将才。虽然岳飞是帅才,但岳飞的武艺也绝对不差,据《宋史》记载岳飞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他师从北宋末年武学大家周同(说岳传里为周侗),而且岳飞也曾有过多次孤军深入,并亲自斩杀敌将的战绩,所以岳飞是真正的靠自己的勇猛和出色的谋略一步步升上来的!

正史记载的岳飞都已经很厉害了,更别说野史记载的岳飞枪挑小梁王,生擒杨再兴等等了,所以我认为杨再兴和岳飞的武功都很厉害,但没有交过手,不好判断谁的武功更高,何况二人都是著名的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谁高谁低又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深入见解的,欢迎大家留言。


咸鱼闲聊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帅才、智勇双全的将才,岳飞手下的杨再兴无疑是岳家军第一悍将。

历史上的关羽也是文武双全,但没有作品留下来。

岳飞的另一首满江红: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岳飞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岳飞与杨再兴是否交过手,历史没有记载。

1,杨再兴原是土匪,被岳飞收降

北宋末年的占领,使大量溃兵成为土匪流寇。杨再兴是曹成手下的土匪,流窜在湖南一带。

岳飞在剿灭曹成时,岳飞的弟弟也被杨再兴杀死,可见杨再兴确实是一名悍将。杨再兴请降时,岳飞把杀弟之仇放在一边,把杨再兴当心腹大将,可见岳飞之心胸。

2,小商桥之战,杨再兴带300骑兵杀2000余金兵而阵亡

宋史记载杨再兴手刃上百敌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人敌。

绍兴十年,岳飞收复河南大部,兵力分散。刚刚经过郾城大战,杨再兴带300骑兵侦查金军动向,到了临颍小商桥,遇数万金兵埋伏。杨再兴牺牲后,遗体火化得箭镞二升,宋升是700毫升。杨再兴体内的箭头差不多可以装满一个1.5升的大矿泉水瓶。

3,宋代战场上更注重将领的指挥、治军能力

岳飞的指挥、治军能力,在历史上是非常稀有的,可以与韩信、李靖相提并论。

岳飞自独立领兵以来,极少冒险亲自上阵搏斗,防止主帅意外死亡。(三国的孙策、孙坚都是轻俏,被人意外杀死。)

到了最关键时候,岳飞也可以亲自带领亲兵上阵搏杀。比如郾城,郾城岳家军不足2万人,金兵近10万人。在背嵬军与金国铁浮图骑兵搏斗最激烈而相持不下时,岳飞亲率数十名亲军骑兵上阵,岳家军士气大振,击溃金国骑兵,金国签军步兵随之退去。


4,岳飞年轻时可以拉8石的弩。

有人说,这是吹牛。

这个弩是神臂弓。拉弩主要是腰腿力量,而不仅是手臂。

宋斤是640g,8石是614.4公斤。宋代多是不张弓的测量方法,具体换算有点复杂,这里减去二分之一计算。

岳飞的腰背拉力应该是300公斤左右。

一个大力士是可以达到300公斤的腰背拉力的,比较接近杠铃硬拉,2005年的一个大力士冠军的杠铃硬拉是341公斤。

杰夫•刘易斯 2005IPA、WPU、WPA最重量级力量举及深蹲单项世界冠军 2005“马尔托夫杯”世界职业腿举大奖赛冠军 2005“大力神杯”世界台式举重大奖赛总成绩及台式腿举单项世界冠军 杠铃深蹲:550公斤 杠铃卧推:293公斤 杠铃硬拉:341公斤 台式腿举:37.21吨 台式深蹲:2.81吨 杠铃箭步蹲:452公斤 杠铃前蹲:385公斤

所以,岳飞不是吹牛。

还有人说,神臂弓是禁止民间持有的。

岳飞家里肯定没有神臂弓,这个弩是前宰相韩琦家里的,岳飞在他后代那里看院。王安石变法后,保甲法使一些北方农村有一些武器,保甲法虽然反反复复,但农村肯定是保有一些武器的。宰相府上有把弩也不是很夸张的事。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真正的历史上,岳飞就没有单独打过战,更没有什么所谓的阵前单挑,正史里岳飞武功就一县无敌的水平,也就现在十多个黑社会带头大哥的水平。

杨再兴是在去联系颍昌的路上,让驻扎在堰城和颍昌之间的临颖的金兀术手下韩常全歼的,金兵人数全部加一起一万五千,杨再兴遇到的只是先头部队。


晓风2016


放开历史,就按说岳全传,武功没有不分高下的,肯定有一个败的,岳飞收服杨再兴,说明杨再兴知道岳飞手下留情。二虎相斗,结果是必有一个伤的,传统小说评书都说大战三百回合后还不分输赢,西方人也打仗阿,为什么从来没有西方人描述双方战三百回合呢?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中国人民喜欢夸张娱乐,不能把别人说的当事实。


半世纪大道


杨再兴是江西吉安人(过去叫吉水),其父也是朝庭一小官员,兵败被俘痛斥金兵,被破腹挖心,是真正的忠义之士。岳飞传中说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人,实在是牵强附会,目的是为吸引读者眼球。个人认为武艺杨再兴确实厉害,但比岳飞强多少是不可能的,因为杨再兴是被岳飞追击包围后投降的,所以顶多打一个平手就差不多了。岳飞拜的是名师周侗,而杨再兴的师傅是谁有谁知道?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岳飞手下事实没有谁超过了岳飞的武艺!


东方大狂侠


历史上,岳飞岳鹏举是“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一。相对而言,杨再兴只是一个,藉藉无名之辈。无论是名声,统帅能力,还是武艺(功)方面,杨再兴与岳飞,都不可能同日而语。

在演义小说,《岳飞传》或者是《说岳全传》里面,岳飞与杨再兴,共有两次交手的经历:一次是岳飞得拜周侗为师,学成武艺之后,岳飞与牛皋等众兄弟,去参加武举考试。适逢杨再兴和罗延庆两人,也来参加武举比赛。然后罗杨两人偶遇岳飞,交起手来,结果岳飞以一招“败枪”,击落杨再兴与罗延庆的兵器。罗杨二人败走时,说道:“今科(武)状元,必定是此人!”另一次是杨再兴等人占山为王,岳飞奉命前去征讨招抚。杨再兴扬言,若单打独斗,岳飞能赢他(杨再兴)的话,便心甘情愿地归降岳飞。后来,岳飞睡觉做梦,梦中得杨延昭(杨六郎),传授“杀手锏”绝招。然后岳飞终于再败杨再兴。我们从演义小说的描述来做比较,也很显然,岳飞武功(武艺),要高杨再兴一筹的。

在《岳飞传》或者是《说岳全传》,演义小说里面,杨再兴最辉煌,最值得称道的是:单枪匹马,枪挑大金国的雪里花东,雪里花西,雪里花南,雪里花北四将!然后,杨再兴最值得人们景仰的是:为追杀金贼,而误入小商河,被金兵乱箭射杀……杨再兴,为抗金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电视剧《精忠岳飞》热播之后,不知何故,“杨粉”“杨吹”们,一下子膨涨起来了!而杨再兴则变成了“杨无敌”,杨再兴得被封神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的,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演义小说里,杨再兴根本就排不上号的!

作为南宋“中兴四名将”之一,岳飞率领的军队,人称“岳家军”。“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在金军队伍中就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然后,据说“岳家散手”“鹰爪铁布衫”等武功秘藉,就是岳飞所传下来的。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一方面,杨再兴之于岳飞,都是望尘莫及的!


乔布斯690


铁枪扬再兴和岳飞比,如同一个猛将和一个帅才比,扬再兴有可能勇猛过人,但武功也不见得比岳飞强。据传岳飞从师周侗,枪法被称之岳家枪,也是天下无敌,弓马对战也是显有对手。岳飞只不过是主将,不能总是冲锋陷阵。耍论武功我个人认为还是岳飞强。


归家的绵羊


历史上的杨再兴和岳飞都是南宋开国名將,宋朝是重文轻武的朝代,英雄横空出世,成为时代难得而令人敬仰崇拜的明星;英雄们能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精忠报国、保境安民,也是南宋人民的幸运,更值得历代的人们追慕和尊敬。两人也因丰功伟绩青史留名。两人武功都差不多,相对而言,岳飞文韬武略更胜一筹。据说形意拳为宋代抗金英雄岳飞所创,武术造诣也高人一等。两人都以大局利益为重,相传,岳飞的弟弟岳翻(翔)曾被杨再兴斩杀,杨再兴投靠岳飞时,岳飞不计仇怨冰释前嫌,并肩作战共同抗敌,报效国家。

《鸿山杨氏家谱》记载杨再兴为杨邦乂季子,杨邦乂曾为地方官,金兵入侵时,建康岌岌可危。留守杜充等人投降金帅兀术,杨邦乂迎难而上,奋勇抗敌,但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金人劝其投降,杨邦乂严词拒绝,并咬破手指。在衣服上书写“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金兀术许愿他做溧阳知县。他以头碰柱.鲜血直流,并说:“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金兀术大怒,竟命刽子手割其舌头,开其胸膛,剜其心脏。杨邦乂在金陵(南京)慷慨就义。杨邦乂为国捐躯、从容就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一直为后人敬仰。杨邦乂被誉为“庐陵五忠一节 ”。

完颜宗弼(金兀术)再次攻宋时。岳飞率领的岳家军与金兵在郾城发生大战,岳飞派儿子岳云抵挡金军,激战数十个回合,金军支撑不住。杨再兴也单骑独马冲入金军之中,准备活捉完颜宗弼以报杀父之仇,但没有抓到,杀死金军数百人后返回。 尔后,杨再兴与李璋率领三百名骑兵,分为两队,救援临颍。杨再兴在小商桥同金军遭遇,杨再兴与金军大战,杀死金军士兵二千多人以及金军将领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余人。但终因寡不敌众,马陷泥滩,中箭无数而死。后来金军得到他的尸体,焚烧之后,共得到箭镞竟有两升之多。

将星陨落小商河,令人痛惜不已。杨再兴陵园在河南省临颍县皇帝庙乡商桥村东,当地俗称“杨爷墓”。墓碑上刻“杨再兴坟墓”五字,也说为岳飞用矛尖所镌。乃英雄爱英雄惺惺相惜,冢北有形如偃月的围山作屏,围山后边建有忠烈殿,殿内塑杨再兴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