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孔捷一个军却没全歼美军一个营,假如换成李云龙会怎样?

尤凤燕


假如李云龙能够打下来,那二战时日军就不会战败!很多人肯定会说,纵横你是看《亮剑》看傻了吧!听纵横来给你解释解释!

孔捷一个军没能全歼美军一个营其实并不能完全怪孔捷

关于朝鲜战争,实际上我们了解的都不多,虽然纵横已经买了王树增的《朝鲜战争》,但还是没有来得及拜读,因为这场战争对于我们而言,的确没什么大肆夸赞的,在朝鲜战争中,如果中国一个军都能歼灭美军一个营,估计朝鲜战争也就不会打得那么激烈了,最后主席都给彭德怀下命令“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

实际上我们和美国在军队编制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我军一个军在一万人左右,一个营三百五十人左右,而美军一个营一般都是我们的二倍,也就是将近一千多人,美军的装甲侦查营就有760多人。

从各种武器装备上来说,我军一个军除了比美军一个军人数多一点外,还真就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优势,我军的火炮基本还都停留在日本留下的九二式步兵炮水平上,步枪上我们基本是以三八大盖为主,美军的自动步枪和冲锋枪比我们可多多了,而在指挥系统上,我军电台能够传达到营一级,而美军可以传达到最小的班级作战单位,在装甲车辆上更不输于我军。

在《亮剑》中,刘伯承说长津湖之战,我军一个兵团10个师,没能全歼美军一个陆战一师,伤亡比例反而是1比100,比抗战时期还要大。

孔捷能力不如李云龙这是实话,但是一个军想要全歼美军一个营,这个的确有点困难,在美军完全构筑好防御工事后,在没有强大火力支援下,很难突破美军的阵地,在《兄弟连》当中,温特斯少校进入营部之后就没有再开过枪,那还是面对二战中实力最强的德军,你想想美军的营部得多安全。

李云龙的亮剑精神到底是什么?

当然,一个好的领导者的确会改变战局,这一点也不能忽视,但是李云龙能够改变中美两国武器间的巨大差异吗?

在打小日本的时候,李云龙缴获了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晚上就睡不着觉了,等到解放战争时期看到国军的美援榴弹炮那真是眼馋,等到摸上炮兵阵地却发现,这大炮太沉,搬不走,李云龙气的估计又是晚上睡不着觉了。

这就是差距!

李云龙胜利的法宝,最后都浓缩到他的毕业论文《论军人的战斗意志——亮剑精神》里了,在论文中,李云龙坚持要敢于亮剑,敢于战斗,敌人出剑,我必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

面对困难的时候能够积极的进行面对,通过人的意志力来缩短敌我双方的差距,甚至是出其不意打击敌人。

可以说,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大多缺乏这种亮剑精神,这种敢于和敌人战斗到底的精神。然而,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事实是,意识永远决定不了物质,人并不能胜天。

意识决定不了物质,人并不能胜天

实际上在二战中对人的意志力最看重的并不是别人,而是日本。

相对于李云龙的亮剑精神,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才是真正的大无畏,日本的武士道告诉他们,意识可以战胜物质,精神可以战胜武器,尽管美国比日本强大的多,但是日本人依然认为,只要其拥有足够的意志力就可以战胜美国。

在二战中,日本国内每天都是这样的言论:“如果我们害怕数字,我们就不会开战”,“这并不是军事上的较量,而是日本人信赖精神与美国人信赖物质的抗衡”,“没有物质是不变的,只有精神是永恒的”。

如果我们抛弃偏见,可能会发现,在二战中最勇敢的部队其实正是日本部队,尤其在面对死亡上,日本人真的是分分钟刨腹自尽给你看。在二战中日本发明的人肉炸弹,神风特工队都是这种表现。

然而实际上还不是两颗原子弹乖乖投了降。

意志力的确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但绝对不要夸大他的作用,否则就会走上弯路。

李云龙说到底是个人,而并非神!


史论纵横


题主说的有点夸张了,刻意夸大美军的战斗力了。如果要是志愿军一个军都无法围歼美军一个营,那抗美援朝战争也就不用打了。志愿军一个军兵力约30000多人,美军一个营再多也不会超过2000人。这兵力对比就是15:1,兵力悬殊太大了。此时的中国军队已经不是“小米加步枪”。虽然与美军的火力无法进行相比,但是中国军队也是装备不少先进的武器。这些武器装备一是要感谢“凯申物流”的快递,二是来自苏联有偿的援助。

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曾经动用不到一个军的兵力就歼灭美军一个主力团。在朝鲜战场的新兴里战斗中,志愿军27军动用80师和81师,总计四个团的兵力向驻扎在新兴里的美军第7师31团以及相邻部队发动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敌我双方均损失不小,27军根据形势变化继续增加兵力围歼美军。最终美军这支团级部队被我志愿军歼灭,后来才知道这是美军的“北极熊”团,那可是精锐中的精锐。在这次战斗中,“北极熊”团旗也被志愿军缴获,现在存放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想要去看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我志愿军连美军一个团(3000多人)都可以歼灭,更别说一个营级部队了。在晋西北铁三角中,孔捷属于打仗比较稳的,对于上级命令会不折不扣的去执行。李云龙却喜欢出奇招,也就是打仗鬼点子多。《亮剑》中李云龙负责的是福建方面的作战事务,于是他天天面对沙盘模拟作战。事实上李云龙也是非常想去朝鲜战场,但是革命分工不同,他所在的军辖地也很重要。

假设李云龙的这个军被抽调到朝鲜战场,也是需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李云龙执行防御任务,这只能与敌军实打实的浴血作战。美军占不到李云龙的便宜,反之李云龙也很难占到美军的便宜。第二种就是李云龙执行战术攻击任务,那他就简直如鱼得水了。按照李云龙的作战风格,首先他会组织多股精锐部队,深入敌后执行破坏战。其次进行迂回包抄,单刀直插进美军溃逃部队。最后就是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多变的指挥部队。不知道,朝鲜战场上的李云龙还会不会又带着突击队左突右攻。


兵说


志愿军一个军不能全歼美军一个营夸张了,但是在前期一个军不能全歼一个团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别说李云龙上,战神粟裕亲自动手结果也很难改变。而到了战争后期,由于我军武器装备的轮换和火力的巨大提升,真的再打包围战,歼灭美军一个团不成问题。

从火力对比来看,在初入朝鲜战场时我军6个军,一辆坦克都没有,而美军一个军有近500辆坦克,一个师就编制有140辆坦克和35辆装甲车(加强师数量翻倍),在火炮上,志愿军一个师只有12门山炮,多数还是60迫、82迫这样的小口径火炮,而美军一个师往往拥有百门以上火炮,很多还是155榴弹炮这样的大口径重炮。在通信上,美军一个师就有1600部电台,通信直达班排,而志愿军经过全国调拨,一个军的电台才有几十台,通信只能到达营一级,连排联络就只能依靠跑腿了。而后勤运输上,美军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一个军拥有多达7000辆汽车,而志愿军全部加起来都不超过1000辆,著名的万岁军38军只有100辆,27军甚至只有45辆。而在制空和制海权上,志愿军前期等于零,后期才勉强造出了一个狭窄的米格走廊。



也正是在这样的全面劣势下,志愿军白天很少活动,通常只能选择夜晚行动,而且攻势严重被后勤所拖累,所谓的后勤就是志愿军战士们身上所携带的炒面、黄豆、冻土豆,受制于各方面原因,一般只能携带七天的量,所以后来被美军总结出“礼拜攻势”,说的也就是志愿军的攻击只能持续七天,美军可以且战且退,在第一波礼拜攻势结束后发动反击,也因此成为了志愿军的最大软肋之一。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曾经多次利用数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对联合国军形成切割包围,但是始终未能全歼美军一个整编团,其中在二次战役中第九兵团两个军将美陆战第1师大部和美步兵第7师1个多个团分割包围在长津湖地区,虽经志愿军奋力作战,战术和精神都发挥到了极致,但最终也只歼灭美军“北极熊团”大部,而未能全歼,美军虽然狼狈后撤,但是却利用自身强大的火力和运输能力,强行突围,最终在海上逃离。


而在第四次战役的砥平里战斗中,志愿军以6个团的极大优势兵力将美第2师第23团及一个法国营压缩包围在砥平里,虽经连续两天强力攻击,但是仍然没能全歼,第三天, 美军援兵骑第1师第5团利用20多辆坦克进行装甲突围,救援成功,我军最后也只能撤出战斗。


毛主席在发给彭德怀总司令的这段电文或许最能体现出我们的无奈:“历次战役证明我军实行战略或战役性的大迂回,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式师,甚至一个团,都很难达到歼灭任务。这是因为美军在现时还有颇强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为了打落敌人的这种自信心以达到最后大围歼的目的,似宜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而造成这种状况,不是彭德怀技不如人,也不是志愿军力不如人,而是我们的装备与美军相差太过悬殊,所以只能采取毛主席零敲牛皮糖的战术来消耗美军有生力量!


军史吐槽君


《亮剑》中,孔捷的军事指挥能力应该是不错的。

孔捷大别山区走出来,又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些都是入朝之间参加的战役),也算得上身经百战,战斗经验丰富。

打铁还得自身硬,除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之后,孔捷的自身能力也是不错的。在红军时期就已经是团长,八路军时期也是主力团的团长,解放战争开始时已经是师长,后来更是做到了军长。如果能力不行,早就被撸掉了,还能让他当着军长入朝作战?



但不管怎么说,孔捷确实是不如李云龙会打战,这是不争的事实!当时独立团在杨村被山本一木偷袭后,李云龙就曾批评过孔捷在遇到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当时在反扫荡中进行突围后,李云龙独立团还剩500多人,孔捷新2团只剩300多人,这也是差距的体现。


接下来再说说孔捷入朝作战的事情。

首先要更正一点,孔捷不是一个军没有全歼美军的一个营,而是而是孔捷这个军下面的一个师没有全歼美军的一个营。



如果换成李云龙指挥的话,有没有机会全歼美军这个营?

我们先看看孔捷打到了什么程度:

双方激战一昼夜,最终美军这个营在损失2/3的情况下突围走了。而孔捷这边的情况是子弹打光了,身上的的被服粮食也没有了,战士冒着零下40℃的严寒,饿着肚子拿着工兵锹与美军搏斗。相反,美军到最后还能组织严密的地空火力网。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李云龙在指挥这个师,应该也是何难做到全歼美军这个营。李云龙指挥能力是要领先孔捷,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有子弹、没有粮食、没有御寒之衣,怎么打?

因此,李云龙在听完孔捷的描述时候,沉默了,表情很沉重。

如果根据现实历史情况来说,主席是这么对前线的老总说的:

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

一个军歼灭一个敌人一个营基本就完成任务了,要拿一个师去歼灭美军一个营,不管是孔捷还是李云龙,都是难度系数很大的事情。

但是装备差距如此明显的情况下,我们硬生生将美军赶回了三八线附近,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安全,这不是更加值得我们尊重吗?


胡史乱翔


李云龙的确在国内很能打,因为那个时候装备虽然有悬殊,但是差的不像在朝鲜战场上那么大,有时候抗日神剧看多了,就误以为日本武器多的是肥的流油,而且质量还好,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日本的武器在同时期的欧美国家眼里,根本就是烧火棍,没什么优点可以提,日本之所以在亚洲地区横行霸道,是因为整个亚洲的工业基础太差,原本整个亚洲在当时就没有几个主权国家,全都成了列强的殖民地,加上他们有意压制这些国家的军工发展和武器进口,因为绝大部分的亚洲国家在武器装备上都很差。



像日本这种资源稀缺的国家,枪支设计要以节约子弹为主,最好可以通用子弹,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量,冲锋枪太浪费子弹,瞄的还不准,哪怕是全面侵华后,也自觉无法在战场上长期拉锯战,曾经和国民政府进行了多次秘密谈判,但最后由于诉求无法达到一致,且互不信任,最后才作罢,而且日本还会端着刺刀冲锋,这对于当时装备更次的我军来说,应该是唯一可以缩小差异的地方。



但是美军不同,他们的装备在当时是武装到牙齿,强大的工业能力,良好的科技水平,发达的国家经济,让他们并不缺乏武器装备和后勤补给,我们和他们之间完全是不对等的,我们一个团的装备,还没人家一个连的装备好,人家有装甲车坦克,我们有什么?基本那几辆破坦克在整个战争中作用不大。我们牺牲十个人,可能才能杀死对方一个人,李云龙就算有再好的战术,也未必做的比孔捷好。



当时战场上冬天的温度很低,因为物资缺乏,没有保温条件,有许多志愿军都被活活冻死了,都是一片一片的尸体,却仍然保持着警戒的姿势,除了寒冷,还有饥饿,本来就是携带少量的炒面土豆,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下,物资被毁,供应不及时,营养不良问题严重,志愿军经常是饿肚子作战,李云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件条件实在是不行,光靠添人命打仗,李云龙也做不来。


琅琊利剑


抗美援朝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将领的作用不大。即使让李云龙去指挥孔捷的那个军,纵使是一位优秀的战术专家,也不会取得较大的战果。毕竟和美军在机械化程度方面相差太大。


历史军魂


我认为即便把孔捷换成李云龙结果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朝鲜战争是非常残酷的,面对强大军力的美国及联合国军,想必连那些世界上的大牌工业强国都不敢应战,但刚刚成立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却为正义发声,并出兵援助北朝鲜。

根据小说《亮剑》中的描述,孔捷的一个军被派上朝鲜战场后,面对美军几百人的一个营,老孔的一个军竟然都全歼它不掉,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但确实是符合史实的,其差距就在于武器装备和单兵素质上面。



虽说在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也缴获了不少德式装备、美式武器,但和美国一比,还真是小巫见大巫。口径炮没人家大,而且炮弹稀缺,通讯电台不足…甚至过冬连棉衣都穿不上,没法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相比,这些美国大兵也都是经历过专业化训练的。国际社会对此战事预料也是一边倒。面对如此现代化装备精良的美军,志愿军避其锋芒,在战略上坚持毛主席“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指示,采用重兵重火力向敌军薄弱之处,进行致命性打击。

虽然装备不行,但志愿军能吃苦,并有铁一般的战斗意志,正是他们的保家卫国血染疆场,才使得中国一战成名,震惊了世界,提升了地区影响力与国际地位。

(配图来自网络)我是纳兰谈史,欢迎关注互动。


纳兰谈史


电视剧《亮剑》中,孔捷的一个军却没能全歼美军的一个营,这让李云龙也大吃一惊,那么假如将孔捷换成李云龙又会怎样呢?

我认为结果仍然会大同小异,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美军经过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部队指挥官对战机的把握非常到位,具有很快的攻防转换意识。各兵种的战术配合极为高超,就连戎马半身的孔捷都不得不佩服。电视剧中孔捷也说了,美军能在很短时间内呼叫飞机、大炮等进行支援,而在战争初期,我志愿军与美军之间武器装备的差距是非常大的,举个极端的例子来说,美军曾威胁在朝鲜战场上使用原子弹,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我志愿军却只能靠血肉之躯与之作战,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已经非常不错了。

其次是抗美援朝是出国作战,虽然得到北朝鲜的支持,但是仍然缺乏群众基础。抗美援朝战争不是国内的三大战役,没有淮海群众的独轮车,又因为国内刚解放不久,各项物资匮乏,导致前线将士缺衣少粮,在大雪天里,有不少士兵还穿着单衣与美军作战,有的士兵被冻得枪栓都拉不开。但美军却截然相反,其有着完备的后勤保障体系,吃的、穿的、枪支弹药等完全不用担心。因此两相对比之下,不管换成是谁来指挥,能将美军的一个营打跑就很了不起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即使是换成李云龙,其结果仍然会是一样的。





天帝赖元和


1.说的是坻平里之战吧。也正是从这一战开始,美军发现了志愿军火力和攻坚的劣势,哪怕是被包围,凭借强大的火力和补给(美军有制空权),美军也可以固守待援,或者是消耗掉志愿军的进攻锐气。

2.攻坚历来是战争中最难的一个类型,尤其是没有制空权、重武器的前提下。

3.到了军级干部,对指挥员运筹帷幄、周密策划的要求就越高,相应的临场应变的空间就越小,指挥一个团,团长还能带着突击队冲一冲,指挥一个军,就只能看底下的前敌指挥员的随机应变了。

4.所以,到了军级,李云龙以往比孔捷的强的那些短兵相接、纵深穿插就没有啥用武之地了。换了李云龙,打坻平里也是一样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5.志愿军擅长的是大范围纵深穿插的运动战,野战、夜战,打得还是一个快,真的到了攻坚战,面对美军,真没有什么优势。

6.当然,当志愿军固守阵地,美军强行攻坚的时候,要啃起来也很难,尤其是美军虽然装备占据绝对优势,但战斗意志上比我军差太多了……所以,战斗意志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战斗装备的不足。

7.但无论是武器决定论还是意志决定论都失之于武断。所以,最后中美在朝鲜也是打了个平手。

8.从抗美援朝结束,虽然有wenge搅局,但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以及武器装备的进步一日千里……


搬不动的小强


很多人都分享了自己对50年代初中美两军的同级单位人数和火力的对比,然后得出结论:换李云龙上也白给。我说下自己看法:未必。

首先从人员打仗经验上看,两军当时基层军人里都有大批打过仗的,美军里二战老兵大把,我们更是上去的刚打完解放战争的老部队。两军都不缺乏具有顽强战斗意志和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而老兵是一支部队的灵魂。

第二,从硬件上看问题。战争打的是铁和血,没有血没有顽强意志,再好的武器也不行,但是没有铁,完全往里面填人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那就必败无疑。战争初期我们带上去的主要是解放战争里缴获的和自制的武器弹药,口径杂,威力小,磨损大。后勤保障极其脆弱,整个志愿军的大卡车不如美军一个汽车团。安东堆积如山的物资运不上去,被美军全部炸毁在火车站。伤员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这样的口号都提出来了,说明我们的运输 救护等保障能力非常有限。除了米格走廊,其它地方基本天空是美国人的,想怎么飞就怎么飞,初期还下达过不许用枪打飞机以免浪费弹药还暴露目标的命令。

但是到了后面,我们经验逐渐打了出来,防空能力大大加强,对付敌人的封锁有了自己的办法,东西海岸防御坑道修的让美军难以玩第二次仁川登陆,三八线附近用血肉磨出经验。在敌人总结出志愿军礼拜攻势的同时,我们也慢慢的让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但是不要忘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我军获得了大量苏联军事援助的前提下的。全军整师整师的从步枪 子弹 到大口径火炮 喀秋莎火箭弹全部更换成和美军同代的陆军武器,米格15比斯和f86佩刀同级,飞行员水平不行,但都是步兵战斗英雄改飞的,还有大批量苏军飞行员玩命的并肩战斗。源源不断的苏联装备输入到志愿军的血管里,全国人民节衣缩食的捐钱捐粮,保证战士们吃饱穿暖,别再像长津湖那样围起来打不下来,最后战斗牺牲远不如冻死的多。到了三八线拉锯战阶段,我军已经逐渐适应美军战斗节奏,武器上能熟练使用二战后期国际最高水平的轻重武器和各种技术装备。

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军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从小米加步枪到使用世界最先进武器和世界最强国联军打了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充分了解了现代战争是怎么回事,什么叫三军合同战术,什么叫现代战争的进攻防御。土八路用三年时间变成了真正的世界一流军队,而不是对付小日本都要几十条命换不来一条命的落后武装。烈士们的牺牲非常值得,他们死的光荣。

与此同时,李云龙们在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里没有闲着,文化不高的他们,个个都有着灵活的头脑,没有教条天马行空的思维,敏锐的战斗直觉。通过军事学院的学习,他们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成为能够统帅现代军队的中国铁血将军,前有过去的经验,现有学院里高强度学习,现成的抗美援朝进行时的战例经验,着眼于将来,发展革命化 现代化 正规化的红色铁军,他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将军纵队。

最后把跑的题绕回来。李云龙能不能带一个军去朝鲜干掉美军一个营回来,答案是一点问题没有。理由是,他是个做小卖卖的,绝不干赔钱买卖。他善于打巧仗,也敢打恶仗,在抗美援朝初期,敌我双方摸不着底细的情况下,他毫无穿插,分割美军抢缴获的习惯会让他迎着美军强行去割肉。而三八线拉锯战时,零敲牛皮糖战术他更是会玩的滚瓜烂熟,一个军的防线上,他时不时的搞一次大买卖,那是很有可能的。至于中间这段时间,军师一级军官基本都是要听志司命令,在一张大棋盘上做好棋子,坚决执行命令,不能含糊讨价还价,发挥个人天马行空能力的空间有限,限于武器的代差,想一个军从敌人战线分割吃掉美军一个整营,是有难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