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賽季中超—舊秩序已打破 U23被用活

隨著2018中超聯賽頒獎典禮的落幕,關於這個賽季的最後一頁篇章已經合上,這之後將被封存,中國足球也不會再發生與2018賽季有關的新聞。回顧這一年,雖然外界傳聞競彩將會開盤中超的消息還未實現,大牌外援轉會資金的限制讓很多球隊措手不及,強制使用那些水平不夠格的U23球員也讓聯賽充滿了未知的變數,而最大的事件莫過於恆大連續七年對於冠軍的壟斷終於被打破,不是國安,不是舜天,而是上海新王—上港。

2018賽季中超—舊秩序已打破 U23被用活

對於2018中超聯賽來說這一年最鮮明的標籤,就是新王誕生,從2011年中超賽季開始,廣州恆大就成為聯賽中各隊不可逾越的頂峰,此後的七個賽季,身後無論北京國安還是江蘇舜天,使盡全力也無法在積分榜對於恆大產生實質的威脅,甚至恆大發出話,冠軍只要他們不給誰都別想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恆大的主力框架日漸老去,王朝更迭是每個領域都不可避免的事情,在恆大首次奪冠那年,中甲聯賽中游徘徊著一支來自上海的球隊,他們紮根崇明島青訓,由上海足壇教父徐根寶親自帶隊,這批20歲不到的球員最終十年磨一劍,在2012賽季成功殺入中超聯賽。

2018賽季中超—舊秩序已打破 U23被用活

隨後這些本土球員在中超聯賽中茁壯成長,而實力雄厚的上港集團開始贊助球隊也為他們帶來了世界大牌球員和教練,從埃裡克森、吉安、孔卡到博阿斯、埃爾克森、胡爾克和奧斯卡,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來到這裡,2015賽季的中超聯賽,球隊首次向恆大發起挑戰,若不是主場被石家莊永昌意外逼平,也許那一個賽季恆大連冠記錄就已經被打破,隨後兩個賽季上港開始了雙線作戰,在中超和亞冠兩個賽場的奔波一度讓他們感覺不適,在經歷了兩個賽季的歷練後,最終本賽季聯賽雙殺恆大,硬生生的踩在對手身上搶走了聯賽冠軍獎盃。射手榜上,武磊笑傲群雄,伊哈洛、佩萊、拉維奇、帕託這些世界著名前鋒都排在了他的身後,27球也打破了李金羽保持的本土球員頂級聯賽單賽季進球紀錄,同時終結了外援對於中超射手王長達10年的統治,中國前鋒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

2018賽季中超—舊秩序已打破 U23被用活

有人歡喜有人憂,本賽季貴州和長春兩隊降級,貴州恆豐沒有逃過小投入球隊第二年降級的命運,說到底中超聯賽是要靠投入說話,上港拿到冠軍前後花了將近70億,而對於貴州恆豐來說沒錢的日子實在不好過,就像上賽季的延邊,上上賽季的永昌,升級第一年可以憑藉一股拼勁搏得一片天,但一鼓作氣再而衰,第二年精神大法靠不住,戰術也被對手吃透,最終難逃降級命運。另一支降級的球隊長春亞泰曾是中超冠軍,不過最近幾個賽季一直在保級邊緣試探,都說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溼鞋,在中超最後一輪四隊大亂斗的情況下,誰也顧及不了人情世故,最終亞泰遺憾降級。

2018賽季中超—舊秩序已打破 U23被用活

世界盃上讓更多人見識了視頻回放裁判的威力,但自從上賽季後期,中超聯賽就已經開始使用這一技術,本賽季裁判和VAR的配合更為默契,關鍵時刻的判罰糾錯率達到40%,這不僅彌補了我們裁判水平不高的問題,而且也為各隊的拼搏提供了更為公平的舞臺,讓每一滴汗水都流的有意義。

2018賽季中超—舊秩序已打破 U23被用活

最後聊聊年輕球員,今年足協繼續對中超聯賽採取了U23政策,不過效果並不明顯,這個賽季湧現出的新人屈指可數,蘇寧的黃紫昌,申花的朱辰傑以及國安的郭全博算是令人印象深刻,上海上港的陳彬彬和山東魯能的劉洋兩人在有限的比賽時間內也發揮不錯,而像大連一方的汪晉賢和王耀鵬,本身在球隊就是主力球員,並不需要U23名額來保護,但對於大多數年輕球員來說,這樣的境遇還是比較少見的。在中國足球后備力量比較薄弱的情況下,很多球隊不再只盯著那些22、23歲的球員,更多是把比賽的機會給到了99年出生甚至00後這批球員身上,這一做法其實非常正確,真正用活了看似不合理的U23政策,他只規定了上限年齡,對下限卻沒有要求,放眼世界足壇,18、19歲甚至更小能憑實力踢上一隊的孩子才是可塑之才,而作為23歲的大小夥子,技術早已定型,還得依靠名額才能踢上幾分鐘的比賽,那是真的不適合幹這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