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小米在國外市場持續增長,國內卻在下滑,其未來會像一加那樣只有國際市場麼?

左禪右道


關於Q3季度小米科技在國外市場增長83%,國內下滑16%,其未來會像一加那樣只有國際市場麼?這個問題,先生覺得不會,也不存在像一加一樣只有國際市場沒有國內市場。因為兩者有本質的不同,小米是小米,一加是一加。小米本身來說就是從國內市場起家的,在國內市場深耕了多年,擁有眾多的小米粉絲,小米是在國內扎穩根基以後,才開始尋求海外市場的增量的。而一加從一開始在國內市場做的就不太好,一直沒有打開國內市場的局面,所以才尋求海外市場的發展,然後再海外市場率先打開了局面,所以小米和一加兩者其實是有本質差別的,而小米也不會像一加一樣只有國外市場而失去國內市場。可以說國內市場是小米的存量市場,而海外市場是小米的增量市場,二者並不衝突。

而對於Q3季度小米的銷售情況來看,在國外市場增長83%其實是一個利好的消息,說明小米出海佈局已經初見成效,確確實實是打開了海外這個增量的市場點。而對於在國內下滑16%這個事情,確實也是小米今年下半年比較尷尬的事情,因為衝刺上市,感覺今年小米的機型整體缺乏亮點,只能算是中規中矩,而Q3季度屬於暑期,算是行業的一個旺季,小米在暑期並沒有推出新的機型,還是在吃小米8和MIX2S的老本,但是OV、華為等友商推出的新品確實比小米的老產品更有亮點,尤其是OV今年率先發布的升降攝像頭全面屏,更是吸引了不少眼光,雖然OV依然沒有性價比,但是確實對今年小米的銷售造車了一定的影響,而這一次的下滑16%完全是由於小米創新上的不足導致的,所以希望明年小米能奮起直追好好的研發幾款擁有黑科技的產品來回報米粉,同時也是為自己穩固大本營。

不管怎麼樣小米今年整體情況還是向好的,希望小米不忘初心,拾回自我,也希望小米這樣極具性價比的企業越來越多。


病毒先生(ID:virussir),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十大原創營銷自媒體,2017年度最具價值科技&營銷自媒體,全網粉絲數超百萬,全網原創文章總閱讀5億+。由知名互聯網分析師劉濤先生主筆,精選分析最新最熱營銷案例,提供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領域深度獨家觀察。劉濤是知名策劃人、社會化營銷專家、病毒營銷研究者,“基礎激活”理論倡導者,歡迎大家關注病毒先生。


病毒先生


要看環境的,小米的確可以算得上組裝廠,但組裝廠有組裝廠的優勢,對比一下李嘉誠和王健林。李嘉誠在大陸沒有什麼研發基礎,走的時候一身輕鬆。小米雖然研發比不上華為,但是卻沒怎麼做過虧本的生意,類似於飢餓營銷的手法也不用擔任庫存的風險。如果將來的手機市場趨近飽和,華為蘋果三星這些注重研發的公司肯定要拼的頭破血流,而小米作為方案整合商。如果方案整合賣手機賺不了錢,大不了就不賣手機了,反正不虧。等將來大家都有利潤的時候,再出來做方案整合商。還有一點就是要看友商研發的力度了,如果友商研發後繼乏力。自我研發的成本遠遠高於第三方方案整合,那小米還是大有可為的,畢竟消費者主要買的就是符合自我預期的產品。畢竟看羅貫中的人不知道比看曹雪芹的人多到哪裡去了。


165414


首先這個數據本身不具備參考價值,因為在中國所謂調查機構基本屬於公關公司,這種公司數據來源值得質疑,首先國內國外銷量的數據再沒被公司報出來之前是商業秘密,國內做手機的上市公司只有一個,剩下幾家的財報毫無實際意義,就像華為雙十一暢玩7一樣買一圈回到庫房都有可能,ov一樣渠道沉澱數量說成出貨量都有可能,誰能統計出出貨量?這本身就是忽悠人,大部分都是公關需要,特別是現在總是要拿數據說話的時代,更是各種假榜就成了一個品牌攻擊另一個品牌的一個工具,前兩天央視已經報道過了,這種黑公關現在正在被調查清理


快點點1


還是價格問題吧,國內都喜歡大,你這麼緊湊,價格應該在十幾萬到二十萬,還是有銷量的


William Wales


當然不會,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遠比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現在國際市場的手機品牌除了三星蘋果好像就沒什麼能拿的出手的了。國際市場是塊大蛋糕,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為了地域品牌保護而針對我國手機品牌做出了一系列不利政策,但這並不能國產品牌國際化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