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

詹万承


很多人对基础学科有一定的误解,百度对基础学科的定义为:指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一般多为传统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学等。

在笔者看来,以下学科会直接影响到互联网科技产业。

一,数学,计算机本身就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的。数学领域的突破有助于大数据处理模式的更新。即,数学突破有助于算法突破,提高计算机计算,数据处理和推理,从而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

二,物理,物理领域的突破会导致能源产出提升,还有包括诸如石墨烯等材料方面的突破会导致人们停留在网上的时间会提高在闲余时间的占比。这意味着互联网流量进一步增大。

三,生物学,生物学会扩大人类对自身认知,生物学一旦出现突破其科技技术很容易转换为实际成品。比如如果突破了神经科学(其中的脑科学),无疑会带动新时代互联网科技产品的诞生。

当然,随着人工智能这几年的快速崛起,社会科学中的哲学、心理学也会间接影响到互联网科技产品。

基础科学突破的难度比应用科学或者技术科学突破难得多的多,但其每一次的突破都是激动人心且具有启迪意义的。华为占尽5G先机的polar,也是应用了土耳其科学家的基础科学突破。不应小瞧基础学科。

第二个问题,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产业互联网是从消费互联网引申出的概念,是指传统产业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网络优势,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产业互联网主要采用B2B的服务模式,服务的对象以企业为主。消费互联网主要采用B2C的服务模式,服务对象以个人为主。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基于现有技术,进行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结合,恰好是中国经济创新的大方向。而这一方向的本质是,用产业互联网提升产业的效率,来改善消费互联网的用户体验。

从目前情况来看,产业互联网还暂时无法与消费互联网抗衡,更不可提取代。因此二者的融合将会是一个大的趋势。


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融合,大概会给带来以下几点改变:

1政府机关将扮演更有力的统筹角色;

2传统汽车行业将被颠覆,相关产业链从业人员将被重组;

3制造业持续升级,无人工厂将照进现实;

4农业新升级,将对既有政策和国民结构提出挑战;

5内容消费领域将竞争残酷,内容消费市场将持续盘大;

6教育领域将出现新巨头;


栗子笔记


这个问题,腾讯的马化腾总也曾经问过,当然,层次没有马总高,但我们也可以试着回答一下。

1,大数据与数据共享,网络时代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人的基础信息和人的行为信息,作为未来可供挖掘的石油,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2,AI,即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促进互联网信息处理、提取、交互、匹配能力,更加精准的提供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同时,AI的处理能力与个人行为数据的综合利用将极大促进个人决策发展,虚拟出现网络中的你,一个比你还了解你的虚拟人。

3,通讯技术。随着5G的试商用,未来移动互联网速度提升,会出现很多新的模式和产品形态。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无人车、无人机等将走进千家万户。快速大流量,而且资费将下调,让大家不在受制于速度和资金,更多的人会接入互联网。

4,物联网技术。随着互联网终端慢慢趋于饱和,重点接入的就是物联网设备,以人的穿戴设备为例,如果手环、手表、眼镜等设备都接入互联网,互联网的未来形态会发生质的变化,会衍生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来。

以上是我的拙见,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希望给点个赞鼓励一下,如果你想持续关注互联网新模式、新业态、新思维,希望你关注我,谢谢!


道听图说互联网


我来稍微说几点,抛砖引玉

一 电池技术

电池技术影响整个IT行业很久了,目前最先进的消费电子设备居然有80%内部体积要让给电池,电池简直成了整个互联网在硬件上扩张的最大累赘。老百姓最实际的感受就是手机,平时出门,用不了几个小时手机就要充电,恨不得多带几个充电宝,手机没电瞬间变回原始人。那有没有可能出现能持续供电几天甚至几十天的电池呢,然而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现有电池的技术(包括battery和cell)在十年内很难有革命性的进展,锂硫钠电之类的短期内也很难商业化,电池容量可以缓慢上升,但不见得会有什么突破性的增长。由此可见,电池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影响力有多大了。

二 材料技术

以二维材料为例,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石墨烯了,但石墨烯真正用于工业生产的例子还不是很多。其实二维材料除了石墨烯还有很多很多,例如二硫化钼材料。通过将多种二维材料组装形成异质结,可以实现原子层级别的超薄电学器件。

三 数据存储

互联网的行业的本质就是数据交换,而数据交换的大前提,是有地方可以放数据,就像菜市场上买卖蔬菜,如果都没有一个摊位来摆放这些蔬菜,就无法和顾客做买卖交易,互联网上,如果没有硬盘来存储数据,就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精彩绝伦的网络世界。

然而,按照目前互联网数据的增长速度,有预计2025年将达到163ZB = 1.63*10^9 TB。而到了2040年,地球上所有的硅储备全用上都可能不足够存储数据。所以,未来急需一种更加优质的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方案来应对数据的爆发式增长。

四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AI)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汇,近几年网络巨头们都在搞,竞争十分激烈。随着计算力、数据量的增长,近些年来以阿尔法狗为代表的神经网络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只能算是婴幼儿阶段,还远远达不到真正“智能”的水平。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将渗透进各个科技领域,以前基础科研中很多通过机械重复、扫描参数为主要手段的学科将迎来革命性的变化,效率大大提高。


MinGgE


我偏向于量子计算机成熟或者某些算法被突破后,对数据加密和网络安全造成影响。

至于AI和VR,个人认为不会有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