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农村的酒文化?

free玻璃


您这个问题,太广泛了。讲真的,中国,真正的地大物博。所谓的欧洲、日本、韩国,还没中国几个省大…

因此,中国酒文化,狭义上有南北之分。比如那个很火的视频,说北方人爱喝酒吹牛,南方人爱喝茶诉苦。

广义上,比如各省,各市 甚至农村各个乡镇,酒文化都不一样。比如小编家乡,隔壁镇过年走亲访友喝酒能喝到正月十五。我们这边最多初五六。

另外,现如今,生活压力大了,快节奏的生活,加上开车酒驾严查,喝酒的少了。

讲真的,喝酒,还是与志同道合的喝喝,聊聊天,吹吹牛,也是精彩人生的一部分啊


岳西话


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三十年前说起,为什么要扯这么远哪?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法评价农村的酒文化。

我们先回顾一下三十年前的状况。三十年前正是中国的八十年代,那时的中国社会刚刚经济复苏,市场经济在悄悄地抬头,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低。如果有人请吃一回酒喝,那真是天大的喜事,高兴得三天还有酒香。所以那时的人们喝酒是一种解馋、喝酒不要命的状态。在村里经常听到某人喝醉了,又去大街上耍酒疯了。那样喝酒真就没有文化内涵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的一些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农村人的生活,有些农村青年喝完酒也去ktv喊两嗓子。酒桌上经常见到的仍然是划拳行令、鬼哭狼嚎,也看不出有啥文明酒风。

现在生活水平高,喝酒已经不是啥困难事。农村的老头,一次买上10斤一桶的散酒,就喝好长时间。年轻人基本上看不到有闲喝酒的,白天他们天不亮就去工地上干活去,晚上到7点才回到家,干一天活就很累了,吃了饭倒头就睡了。都在努力地挣钱养家,没有闲人喝酒。就是碰到有事也是适可而止。

现在都知道开车不喝酒,所以只要有事开车,司机是从来不喝酒的。总起来说,现在农村的酒文化是越来越文明。这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具备的。


山东民间人


农村的酒文化是非常丰富的

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

首先说座次,一般对着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长辈,这个位置也是主陪,主陪两边是主宾,右面是第一主宾,左边是第二主宾。主陪对面是副主陪,副主陪一般是协助主陪把客人陪好,活跃气氛的,我其实是非常佩服这类人的,他们语言幽默,说话得体。 大家坐好后,就开始倒酒(白酒)了,大家都到满后,主陪会定个标准,分几次喝完这杯酒,一般的是六次,六六大顺嘛,也有的是七次,七上八下嘛。如果一桌人中有不认识的,那喝完第三口酒,就会互相介绍一下了,介绍完后这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就会单独的喝上两次酒,剩下最后一口酒大家会一起喝完。等倒第二杯酒,一般就是分四次喝完了,因为加上第一杯的六次,一共就是十次,正所谓十全十美。 喝完两杯酒后一般大家都会“穿插进行”了,一般的都是晚辈找长辈单独喝酒,有的喝一次就是“一心一意”,有的喝两次就是“好事成双”,席间大家都会单独的喝上一次或两次。喝的差不多的时候,主陪就会问主宾,副宾吃好喝好了吗?主宾会说好了。那么大家就该散场了。



再说一点,就是我小时候跟着父亲出去参加这样的酒席,每次都吃不饱,因为只能等大人们喝一口酒之后,才能跟着夹上一两筷子,大人们只是象征性的夹一下,就放下了。我也的把筷子放下,不能再夹菜了,不然就是不礼貌的。

还有一点就是女人不上桌,只能等客人走后才能吃饭,不过这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很少有这种情况了,毕竟我们都 社会是越来越进步的。最后劝大家少饮酒,多锻炼。


咱们农民有观点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我是山东人,鲁中地区,我是96年出生,虽然没有太多酒场,但是跟着老一辈经历过很多酒场,所以我讲一下我们这的酒文化!

一般,我们喝酒,先将就桌文化,一般来客坐在正席位,左手边陪客,右手边副席位!喝酒不是干巴巴的喝,一般先来点小菜,吃点垫垫,然后上大菜才正式开始喝,一般喝差不多,还会敬酒,给长辈倒酒,倒酒倒双数,一般四个,六个居多,这里表现的还是不错的!

只要不是一个劲的劝别人喝酒的,我感觉酒文化应该都挺不错的,至于现在有些为了喝酒而喝酒的,那就失去了喝酒的意义!喝酒一般为了表达感情,抒发己见,而不是为了应酬而已!要不然也不会有李白酒后唐诗三百首了!


阿广生活记


中国的酒有五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中国的酒有少量的果酒,主要是以粮食原料酿制而成的,以生长霉菌为主要微生物的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复式发酵,半固态发酵为特征,这成为东方酿酒业的典型代表。近代以来,啤酒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目前年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 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 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它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关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人沉湎,坠落,伤身败体。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沉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

总之,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启示。


泽山农夫


我是79年底出生的人,所以对农村的习俗还是有好多记忆,那时的农村和现在很不一样,就拿喝酒来说,那时的人们一年喝不了几次酒。过年喝,是最有意义的,记得儿时走亲戚要不赶马车要不就是骑自行车,骑摩托车的都很少更别说开车了。中午在亲戚家都是一桌普普通通的菜,几瓶白瓶的酒,主家一个劲的劝,喝的少了就显得招待不周,所以下午回家的路上经常见到喝的歪七扭八的骑着自行车的人,还有倒在路边睡觉的.....现在农村已经没有我小时候的味道了,车也多了,环境污染严重,喝酒是很平常的事,过年喝酒没有了那个味..不过农村人还是安全意识差,酒后不开车的法规在农村执行的不好,每年过年都有酒后车祸发生。喝酒可以,但不能喝多,三五好友几个亲朋聚在一起小酌几杯蛮好,切忌不要贪杯,更不能酒后驾驶。zzz


艾特农农业


分南北吧,我妈是山东的,我爸苏南这里的。小时候回外婆家,我爸外来女婿,必被劝酒灌醉。然后感觉那里人的酒品也不太好,好多人一旦醉了就喜欢耍酒疯。去爷爷家过春节,喝酒还算文明,没人劝酒,喝酒完全是为了过节助兴,量力而行,点到即止。


love丶人比心凉


在农村办喜庆事,就是靠酒的气氛,还有像现在同学聚会呀!没有酒就感觉这气氛都不对。


90年人


我家就是烧白酒的,是我外公教我爷爷的,都是用稻谷烧的纯粮食酒,一口直下喉,口碑很好,10块钱一斤,不管是自己买去喝喝,还是黑白事基本都会到我家买,酒这东西高兴也喝,不高兴也喝,赤友赤敌,要说评价的话,农村基本都是粮食酒,一股淡淡的清香,只有喝过的人知道,这市面上的白酒完全不一样,那种香无法形容。


乡村小叶


酒是从杜康开始酒一直传承下来,在农村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红白喜事,汇友都是不可缺少的,现在农村有很多已经传承有古老的酿酒方法,现在走进农村喝的很多白酒都是自产的,都是用自家种的玉米和大米酿出来的。

很多酒喝多了第二天头会痛,但是在农村喝自产酒就是不会痛。给传统酿造加油,给农民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