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是魯迅買的,兄弟鬧矛盾絕交後,魯迅為何搬出大院

魯迅兄弟三人,他是長子,下面是周作人和周建人兩個弟弟。

魯迅是個有責任感的人,自從家道敗落,父親周伯宜病逝後,他便主動承擔起照顧兩個弟弟的責任來。

說起來,二弟周作人是魯迅最疼愛的一個,在周作人的學習和工作上,他都幫助不少,甚至就連去日本留學也把他帶著同去。

因此,魯迅兄弟三人的關係處得相當親密,沒有一毫不愉快。

北京四合院是魯迅買的,兄弟鬧矛盾絕交後,魯迅為何搬出大院

(魯迅畫像)

1912年,魯迅受蔡元培的邀請,入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工作,同時,他又兼職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和北京大學的講師,收入相當不錯,所以當他穩定下來後,便迫不及待地把尚在浙江的家人全部接到北京來,希望大家能繼續和和氣氣地在一起生活。

然而,沒有經歷過婚姻生活的魯迅哪裡知道,兄弟們成了家,各有各的打算,又怎麼可能像過去一樣,彼此親密無間呢!

1919年,魯迅把浙江的祖屋賣掉後,舉家遷到了北京一個叫八道灣的四合院。

在未遷入八道灣之前,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非常賢惠,據《忘年交瑣記》中說:“上街採辦,下廚做飯,掃地抹桌,洗洗刷刷,全由羽太信子裡裡外外操勞不停。”也是這個原因,魯迅認為讓她來打理家務最合適,於是他和周作人都把工資交給羽太信子。

當時周建人年輕,魯迅認為他大可不必急著謀生,所以把他介紹進北大讀書。而魯迅收入大約400元左右,周作人亦有350元左右。要知道當時李鴻章的孫子李國傑在上海輪船商務局任董事長,每月也才拿500元,已經是中國最高薪資了,可見魯迅和周作人的收入都很可觀。

羽太信子是日本人,她家境貧寒,是在魯迅的撮合下嫁給周作人的。

不久後,羽太信子又把妹妹羽太芳子介紹給了周建人。

另外,羽太信子的父母及弟弟由於生活拮据,身為大哥的魯迅當仁不讓地承擔起照顧他們的責任。

北京四合院是魯迅買的,兄弟鬧矛盾絕交後,魯迅為何搬出大院

(魯迅和家人的舊照)

按說,弟媳的父母兄弟,就算照顧也是周作人去照顧才對,不過,魯迅總覺得周作人還小,何必要給他太多生活的壓力呢,所以他應承下了照顧羽太信子家人的責任。

然而,羽太信子不領情。之所以不領情,是因為她到了北京後,過上了揮霍的生活。喜歡的東西就買買買,也許轉眼就不喜歡了,就丟就送人,總之她手裡有錢。不光如此,她還專門僱了幾個傭人來照顧她,飯菜上也很挑剔,不喜歡的直接倒掉,重新再做……所以,魯迅和周作人的錢根本不夠她花,錢花盡了,日子還得過,魯迅月月都得找朋友借債。

周作人怕老婆,所以對此假裝視而不見。

魯迅受不了,見周作人不勸說,只得親自規勸羽太信子,讓她省著點花,要知道日子還長,總得節制點才好。

羽太信子很不高興,自己的丈夫都沒有意見,你一個做大哥的倒是指手畫腳起來,所以她絲毫想不到魯迅在照顧她的家人,她的丈夫亦多得魯迅照顧……反而覺得魯迅可憎,常常在周作人面前說魯迅的壞話,希望能叫魯迅滾蛋。

周作人就像夾心餅乾一樣,一邊是太太,一邊是兄長。

周作人是個先顧小家再顧大家的人,為了太平,也幫著羽太信子和魯迅發生過幾次口角,鬧得很不愉快。

北京四合院是魯迅買的,兄弟鬧矛盾絕交後,魯迅為何搬出大院

(周作人舊照)

魯迅沒有家庭鬥爭的經驗,他又極希望兄弟三人感情如舊,再加上他又是長兄,一向都讓著弟弟們,所以他選擇了退讓,不再和周作人他們一起吃大鍋飯,而是自己在房間裡單獨開伙。

與此同時,三弟周建人在家裡的日子也非常不好過。

羽太信子既然當家作主,在家裡的地位甚高,她又因著日本在中國氣焰高漲,也似乎有了民族優越感,因此在家裡大呼小叫。她的妹妹亦和她一唱一和,根本不把魯家兄弟放在眼裡。

周建人收入低,常常被羽太信子兩姐妹譏諷。

魯迅看不過眼,託朋友給周建人找了份上海商務印書館的編輯,這才讓周建人稍微體面地逃離了這個家。

周建人走後,羽太信子更是橫豎容不下魯迅了。

有一次,羽太信子發了很嚴重的癔症,好不容易治好後,她哭哭啼啼跟周作人說魯迅偷看她洗澡。

北京四合院是魯迅買的,兄弟鬧矛盾絕交後,魯迅為何搬出大院

(魯迅舊照)

周作人亦是自私的人,也不顧念兄弟情分,倒是對羽太信子言聽計從。所以他聽說後,便寫了絕交信給魯迅,要魯迅從此不要再到後院來,各人過好各人的生活。

然而,羽太信子對此並不滿意。她又常常在周作人面前說魯迅在臥室外偷聽之類的話。不僅對周作人說,還對來訪的朋友說,甚至當著魯迅的面向他們哭訴。

羽太信子之所以敢囂張,正是因為她知道魯迅是個文人,又是個有影響力的人,自然是個極愛惜聲譽的人。

魯迅果然不願與她理論,眼見實在是住不下去了,只好另置房屋,趕緊逃走了。

遇到蠻橫不講理的人,魯迅這樣的文人雖然要以筆為槍,但終是沒有用的,更不要理論房子的歸屬問題了。

(參考史料:《走進魯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