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了21年雞爪子後,他的公司要上A股了!

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

賣雞爪子的也要上市了!

經過多年的堅守和等待,在衝擊A股的路上,有友食品總算守得雲開見月明。

近日,有友食品發佈公告稱,公司IPO申請已獲證監會發審委通過,這也意味著經過三年的排隊後,A股將迎來 “泡椒鳳爪第一股”。

說起來,有友食品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其創始人鹿有忠因為在 “泡椒菜品”上很有研究,生意做得遠近聞名,於是決定將鋪頭做大些,於1997年創立有友食品。

賣了21年雞爪子後,他的公司要上A股了!

有友食品創始人鹿有忠

從1997年成立有友食品到公司即將迎來A股上市,21年的光陰就這樣靜靜地流走。

而有友食品能上市,主要靠它的泡滷雞爪子,這是有友食品的明星產品,訂單量一直遙遙領先於同行,也幾乎憑一已之力撐起了有友食品的業績。

賣了21年雞爪子後,他的公司要上A股了!

而在上市這條路上,有友食品走得並不平坦。

2010年,有友食品開始謀求上市,並著手調整公司結構,以適應上市公司要的求。

2014年,第一次衝擊A股未果,鎩羽而歸,但有友食品根本就沒有放棄。

2015年,有友食品重新向證監會報送招股書,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在此之前,新三板被一大波賣家忽悠成中國的納斯達克時,有友食品也乘過一波新三板熱的東風,於2014年11月掛牌新三板。

在“委身”新三板的日子裡,有友食品一門新思想的還是A股上市,於是在三年前就提交了上市申請,並於二個月前從新三板摘牌。

當一個人堅持21年想做好一件事時,上帝最後也會幫忙的。

上市後險象叢生?

上帝最終幫了有友食品的“聖蹟”之一,是有友食品的缺點和優點一樣明顯,這些缺點放在其他公司身上,幾乎鐵定不能過會,但是有友食品居然神奇地通過了IPO審查。

其一,股東太龐雜,股權不清晰。

當初新三板被專家們忽悠成“中國的納斯達克”,有友食品掛牌新三板時,“新三板鳳爪第一股”吸引了400多名投資者持幣以入,其中包括證監會重點關注並因為他們明令不得放行的“三類股東”——事實上,“三類股東”的存在也是有友食品首次衝擊A股未果的主要障礙。

對此,有友食品採取的策略是通過終止新三板掛牌清理“三類股東”,為A股IPO掃清障礙後。招股書顯示,有友食品實際控制人為鹿有忠、趙英夫婦及其女鹿新,持股合計佔比達91.5%,這樣的股權結構背後,是否還留有後患,現在並未可知。

賣了21年雞爪子後,他的公司要上A股了!

其次,產品結構過於單一,太依賴於某一明星產品,風險相對集中。

如今有友食品的總收入中,泡椒鳳爪的佔比高達7成,產業結構非常單一,這樣就會有以下問題。

一方面,公司的策劃、營銷、推廣都幾乎圍繞著同一類型產品展開,成本相對較低。但與此同時,有友食品的泡椒鳳爪市場佔有率已達高達30%以上,增長基本到頂,向上衝的盈利空間基本沒有了,這也是公司的最大隱患。

賣了21年雞爪子後,他的公司要上A股了!

最後,這個行業的競爭對手太多。

其實泡椒類產品的進入門檻並不高,而且在這個行業並不乏有實力的對手。

除了已經上市的周黑鴨、煌上煌、絕味、好想你,更有一批諸如奇爽、曾巧、辣媳婦、永健在等各具特色的品牌,大家都盯著這塊並不大的市場,不到最後真不知道到底鹿死誰手。

所以,上市對有友食品而言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有友食品想要謀求更大的發展,必然花更大功夫創新產品,超越對手。

只要你在一件事上堅持21年,你也可以!

對於有友食品而言,上市比不上市好,上A股比上新三板好。

因為上面列舉的種種擔憂:股權不清晰、產品結構單一、競爭對手太強大,如果上市後,藉助資本的力量,以下問題都可以一一解決,分而治之。

畢竟有友食品這個品牌不是虛的,而是經過30多年的打磨一步步做出來的,這也是有友食品最大的資本。

技術在手,加上資本的扶持,當然可以進一步釐清股權結構,不斷豐富產品種類,加大非泡椒鳳爪類產品的研發力度。

賣了21年雞爪子後,他的公司要上A股了!

事實上,有友食品的招股書也顯示,有友食品計劃募集資金額為5.6億元,其中3.19億元用於建設有友食品產業園項目,擴大公司以泡滷製品為主的休閒食品產能;2.41億元用於建設營銷網絡及品牌推廣項目,完善市場營銷網絡體系。

這說明,有友食品的高層對目前公司存在的問題一直心知肚明,對即將進入資本市場後,公司的未來發展也有了基本的預案。

不管怎麼樣,一個賣雞爪子的,堅持在這件事情上做了21年,最後還把公司上市了,這份堅持和執守,又是幾個人能做到的?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3158創業寶,3158創業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