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叶斯穆汗(Esim Han)在位期间历经征战和外交手段,使布哈拉汗国成为藩属,击溃卫拉特联盟,吞并南西伯利亚,震慑俄罗斯。这一系列辉煌成果使

叶斯穆汗统治时期的哈萨克汗国达到极盛,汗国疆域达到东至阿尔泰山-伊犁河流域,北至南西伯利亚-欧伦堡,西至里海-叶迪力河(伏尔加河)南至撒玛尔罕-河中等地区的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庞大国土疆域,最终成为独当一面的中亚霸主,傲视群雄。哈萨克汗国的百年盛世也为现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奠定了现在的基本国土。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叶斯穆汗统治时期,哈萨克汗国西部邻居诺盖汗国大部分领土和属民已经并入哈萨克汗国,诺盖人后来逐渐演变为哈萨克小帐部落集团。走向衰亡的诺盖汗国已经奄奄一息,已经无法抗衡强势崛起的哈萨克汗国,诺盖汗庭权力衰弱,诺盖米尔扎们(贵族)继续臣服于哈萨克汗国大汗,尊叶斯穆汗为“哈萨克-诺盖大汗”。

叶斯穆汗与俄罗斯签订“莫斯科合约”后,哈萨克汗国为了牢牢牵住沙皇俄罗斯南下中亚的野心,将欧伦堡(Orinbor)定为汗国夏都,使汗国汗庭在炎日夏天前往欧伦堡避暑。俄罗斯不能南下,只能整治和安抚北西伯利亚后把兵力继续派往远东地区,开始侵入卫拉特北部地区。哈萨克汗国西部和北部边界暂时处于休战的安宁状态,为此根据汗国作战区域叶斯穆汗将哈萨克汗国的主力分为“东部军团”、“南方军团”和“中央军团”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哈萨克骑兵军团

“东部军团”是由叶斯穆汗嫡长子江格尔苏丹(Zhang gir又名杨吉尔)指挥,军团骑兵主要由乃曼部(Nayman)、克烈部(Kerey)、阿尔根部(Arghin)、汪古部(Wuah)、乌孙部(Uysun)、阿勒班部(Alban)、吉尔吉斯部(Khirgiz)、札剌亦儿(Zhalayir)等主要部落集团组建,常备兵力5万,负责汗国东部,东北部,东南部方向的作战区域,监视和防反俄罗斯、卫拉特、叶尔羌汗国动态,负责保护汗国东部边境安全。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中央军团”是由叶斯穆汗亲自指挥,以汗国首都突厥斯坦为核心,负责汗国北部,西部的作战区域和边境安全,维护可汗封建统治权。军团核心是禁卫军和常备军,禁卫军被称之为Zhasaul,主要由汗国各部中精选的“勇士巴特尔”组建,常备骑兵主要是与汗庭贵族亲近的 翁吉剌惕部(宏尔阿特Khongir at)、杜格拉惕部(杜拉特Dulat)、钦察部(克普查克Khipshak)、小帐集团(融入哈萨克族的诺盖群体)等主要部落组建,常备兵力3万,并装备部分火枪手。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南方军团”是由叶斯穆汗堂兄弟,塔什干总督图尔森苏丹(tursin Han)指挥,军团骑兵主要由哈塔干部(Khatagan)、卡尔卡帕克部(Khara halpak)、阿岱部(Aday)、杜格拉惕部(杜拉特Dulat)、小帐集团(融入哈萨克族的诺盖群体)等主要部落集团组建,常备兵力5-6万,负责汗国南方,西南,东南作战区域,统治和管理从布哈拉汗国夺取的河中地区和塔什干、撒玛尔罕、安集严等主要城市,负责征收藩属布哈拉汗国赋税和朝贡,监视布哈拉汗国动态,防反阿富汗、伊朗萨法维王朝的入侵,负责保护汗国南方边境安全。

哈萨克汗国主力分为以上三个集团军之外,在北方和西部边界地带还设立部分边防军,边防军被称之为Kharaul,负责对边境的巡视和安全。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叶斯穆汗虽然将汗国主力分为三大集团军,但是在执政初、中期,叶斯穆汗始终继承历代可汗的硬朗与血腥,亲自御驾亲征,率领中央军团参与到一系列重要战役中,鼓舞三军士气,让自己的军队士气高昂,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在各苏丹、军事首领到普通士兵中得到最高的威望和礼仪,使大汗权威得到巩固和人民的拥戴。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魁梧伟大的叶斯穆巴特尔

叶斯穆汗统治的哈萨克汗国继续保持社会经济兴盛,百姓安居乐业,众多城市经济,商业繁荣,哈萨克草原牲畜,人丁兴旺,汗国达到极盛繁荣。但是“盛久必衰,衰久必盛”原理再次降临哈萨克汗国,汗国的和平与繁荣被突如其来的全面内战“权力争夺战”给摧残。发起内战的正是

“南方军团”总指挥,叶斯穆汗堂兄弟,塔什干总督图尔森苏丹

哈萨克汗国历经两次“哈萨克-布哈拉战争”,摧毁布哈拉汗国军队主力,占领大片布哈拉汗国疆域,根据“撒马尔罕条约”和“布哈拉新约”,布哈拉汗国基本丧失主权,最终臣服于哈萨克汗国,成为藩属。战后1624年叶斯穆汗派遣自己的堂兄弟图尔森苏丹驻扎塔什干城,委任塔什干总督,负责征收布哈拉汗国赋税和朝贡,而图尔森苏丹指挥的汗国南方军团又有5万常备兵力,再加上统治下的布哈拉汗国军队,图尔森苏丹实际掌控的军队达到惊人的9万兵力,在塔什干城享受荣华富贵使图尔森苏丹思想越来越复杂,对汗国,对叶斯穆汗的忠诚逐渐淡忘,再加上布哈拉贵族的离间计,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的“苏丹”爵位,很快野心膨胀,开始窥视突厥斯坦城内的大汗宝座。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经过多年的征战,征服和击溃卫拉特联盟的叶斯穆汗于1627年3月再次到东边疆域巡视,与自己长子江格尔苏丹会师,巡视汗国东部边境和安抚投降臣服的卫拉特部众,得到消息的图尔森苏丹在哈塔干部(Khatagan)、卡尔卡帕克部(Khara halpak)等部落集团和部分布哈拉贵族的支持下,趁机在塔什干城称汗,自称哈萨克汗国“图尔森汗”,叛变哈萨克汗国,率大军6万突袭并占领突厥斯坦城,哈萨克汗国历史上首次同时出现两个在位可汗,引发龙争虎斗,最终导致哈萨克汗国陷于大规模内战。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但是图尔森汗的背叛没有得到整个南方军团全面的支持,除了哈塔干部(Khatagan)、卡尔卡帕克部(Khara halpak)等几个部落之外,剩余的阿岱部(Aday)、杜格拉惕部(杜拉特Dulat)、小帐集团(融入哈萨克族的诺盖群体)极力反对图尔森汗称汗,加上攻陷突厥斯坦城后图尔森汗对叶斯穆汗亲人的杀戮和对反抗者的杀戮镇压,使其他部落实在在容不下图尔森汗的残暴,最后在自己的苏丹和酋长率领下悄然脱离图尔森汗,保持中立和加入了叶斯穆汗一方。

图尔森汗占领突厥斯坦城后,继续率领南方军团和布哈拉联军向东进军,攻破塞拉姆城,在城外设防,想切断叶斯穆汗的退路。得到急报的叶斯穆汗勃然大怒,带江格尔苏丹,率领中央军团和东部军团的主力,会师西征,准备与图尔森汗决战。在进军塞拉姆城的路段,叶斯穆汗的军队从突厥斯坦、塞拉姆、萨乌然等城市逃亡的大批难民和密探中得知图尔森汗的主力部队已驻扎在塞拉姆城附近,为此叶斯穆汗命令江格尔苏丹率领5千精兵,分兵突袭突厥斯坦城,自己帅大军兵临塞拉姆城下,两位可汗之间的权力争夺战一触即发。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两个哈萨克之间的战争,只有一人能活到最后

公元1627年8月,塞拉姆城下,叶斯穆汗与图尔森汗之间的血战终于爆发,双方列队共投入战场的士兵超过10万,叶斯穆汗首先派骑兵猛攻图尔森汗旗下布哈拉步兵方阵,使布哈拉步兵损失惨重,战斗打响第二天,布哈拉残余骑兵撤出战场逃窜,图尔森汗大军侧翼被冲散,这是一次异常激烈残酷的战争,战斗到了第四天,部分杜格拉惕部军团撤出战场向叶斯穆汗投降,局面对图尔森汗越来越不利,继续有一些部落撤出战场。叶斯穆汗毕竟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经过激战最终击溃图尔森汗主力。大势已去的图尔森汗在忠实的哈塔根部和部分卡尔卡帕克部军团的全力保护下冲杀而出,逃回突厥斯坦,但是突厥斯坦城已被江格尔苏丹占领,损失惨重,失去主力,军队溃散的图尔森汗,无法继续逗留突厥斯坦附近,率残部狼狈逃回自己的基地,躲入塔什干城。这次两位可汗之间的会战。双方超过4万士兵在战役中阵亡,全哈萨克为了两个可汗的权力争夺而互相厮杀,战场上积尸如山,血流成河。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塞拉姆城战役结束后,图尔森汗的败局已定。 叶斯穆汗整顿军队,埋葬阵亡将士,安顿受伤士兵后继续进军,于1627年9月,在塔什干城下轻松打散图尔森汗残余部队,叶斯穆汗帅军进入塔什干城,大势已去的图尔森汗没有选择再次逃跑,他选择在自己的宫殿宝座上静静等候叶斯穆汗的到来,叶斯穆汗进入宫殿后没等图尔森汗开口说话就砍下图尔森汗的首级,悬挂于塔什干城南大门,一并处死的还有图尔森汗忠实的近亲和塔什干城所有的布哈拉贵族。解决完图尔森汗之后叶斯穆汗撤销南方军团,下死令对图尔森汗最忠诚,抵抗最激烈的“南方第一大部落”也是战斗力最强悍的哈塔干部落(Khatagan)采取灭绝性惩罚,不管男女老少的求饶,将高于车轮的所有哈塔干男性斩首,把剩余的妇女和儿童拆散给哈萨克其他部落。

至此哈萨克汗国南方疆域的大栋梁,战斗力最强悍的第一大部落哈塔干部落惨遭屠戮,幸存的残部最后演变为今日哈萨克族大帐内的恰尼什克勒部(Qanshikile),而另一部分则逃出杀戮的哈塔干部众逃到叶尔羌汗国的喀什-麦盖提(Merkit县)一带,与成吉思汗时代早先来到这里的部分蔑儿乞部后裔和维吾尔部逐渐融合,最终发展为今日新疆南疆地区,与哈萨克族风俗接近的爱骑马,刁羊,猎鹰的大名鼎鼎的“刀郎人”(Dolan)。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刀郎人

叶斯穆汗与图尔森汗两位可汗的权力争夺战最终结果是,哈萨克汗国南方军事势力遭受灭顶之灾,部分城市被摧毁,哈萨克百姓遭受战火之苦。家园被毁,亲人苦难,这使哈萨克汗国军队以往高昂的战斗热情开始动摇。汗国元气大伤,持续百年之久的盛世繁荣开始走向滑坡路。 为此当时在哈萨克民间流传一句经典俗语:“哈萨克敌人不是外人,而是自己”(Khazah Ting Zhaoi Baskha Emes,Tek Ozi!)。为了惩罚,杀红了眼的叶斯穆汗在图尔森汗被杀后不久也不幸患上绝症,在执政的后期基本在突厥斯坦城内养病修养,停止一切对外战争。患绝症,受大病折磨的叶斯穆汗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采取一系列恢复汗国经济,生产的努力,使哈萨克汗国保持了统一的局面,由于叶斯穆汗的威望和影响力,周边邻国也不敢对哈萨克汗国轻举妄动,始终保持和平共处,出现“近20年和平时期”,使哈萨克汗国的人民得到了一个比较安定的休养生息的时期。“高大魁梧的巴特尔”——叶斯穆汗于公元1643年2月在突厥斯坦城饱受遗憾和叹气中病逝,成为哈萨克汗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可汗,长达45年。

哈萨克汗国13:龙争虎斗

叶斯穆汗的晚年饱受汗国内战和杀戮的悔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