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牡高鐵助力東北振興發展

“八縱八橫”高鐵網中最北邊“一橫”的重要組成部分—哈爾濱到牡丹江高鐵正式進入運行試驗階段,預計年底開通運營,開通後哈爾濱到牡丹江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四個多小時縮減至兩小時內,將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高速鐵路“兩小時經濟圈”。

哈牡高鐵的開通將進一步完善東北高鐵網。東北高鐵網以哈大高鐵為縱貫南北主軸,北部銜接哈齊高鐵,中部銜接長琿、長白烏高鐵,南部銜接沈丹、丹大高鐵,並通過與京哈線秦沈客專以及在建的京沈高鐵銜接。哈牡高鐵作為京哈高鐵向黑龍江東南地區的延伸線,與既有線路銜接,不僅能有效緩解運能飽和帶來的壓力,提高旅客出行效率和換乘體驗,更能推動黑龍江與京津間的交流溝通,促進城市間交流合作,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注入生機和活力。

高鐵時代的到來刺激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東北地區幅員遼闊、風光秀美,曾是中國經濟發展重要支撐,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亦陷入僵局,甚至還出現了“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負面論調......然而,近年來隨著東北高鐵網不斷地延伸和完善,到東北旅遊、投資的人越來越多。正所謂“道路通,百業興”,高鐵為沿線城市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譬如被譽為“東北最美高鐵”的吉圖琿專線,途徑九個停靠站,串聯起松花湖、長白山、蛟河紅葉谷等風景旅遊區,開通三年來發送旅客共計6098萬人次,實現了客流增長和經濟發展的良好互動。沿線一些原本依靠工農業發展的城郊、鄉鎮地區,得益於高鐵網絡的輻射和帶動,旅遊資源得到有效開發,與之配套的餐飲、住宿、零售等服務產業也得到進一步挖掘,以商務休閒、文化創意為核心的高附加值產業體系正逐漸興起。

高鐵時代的到來改善傳統產業發展環境,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東北地區處於東北亞的地理中樞,通過陸路可與俄羅斯、蒙古、朝鮮聯通,通過港口與日韓相連,有著良好的區位優勢。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八縱八橫”高鐵網的打通,為對接境外貿易口岸提供了通道,實現從東三省、滿洲里與俄羅斯赤塔站的對接,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與蒙古、俄羅斯經貿交流合作、資源流動和人文交流。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推動傳統產業“走出去”,加快新興產業“引進來”,對於解決東北地區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的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高鐵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已成為引領地方經濟的風向標。正如我們所見證的,十年間,高鐵不斷刷新“中國速度”,成為了中國亮麗的名片。好風憑藉力,揚帆正當時,哈牡高鐵的開通運營在即,東北振興指日可待。

內容轉自高鐵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